【除了雞排,你還吃進什麼?】
大選過後,台灣最熱搜的字可能非「雞排」莫屬了,不知從何時開始,雞排成了選舉中最常見賭注,可見雞排在台灣受歡迎的程度,是道地的庶民美食。
很多人知道油炸食品多吃有害健康,但到底油炸食物含有哪些風險?不同食物經過油炸會有不同的衍生物產生,包括:
😈 油脂劣變產生的自由基
油脂在高溫反覆油炸的過程中,會發生水解、氧化、聚合反應,而產生醛、酮、酸等極性物質,尤其食物油炸中常含有鹽、麵粉、小蘇打粉等,會加速這些反應,讓油脂加快劣變,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會攻擊我們的細胞,醫學證實會造成人體老化、慢性病與癌症。尤其油炸食物會大量吸取這些變質的油,無形中我們也吃進這些反覆油炸過的劣油。
😈 多環胺(或稱雜環胺;簡稱HCA或HCAs)
當蛋白質遇上高溫油炸(>150 °C),這兩個因素加起來,蛋白質會分解變性就會產生多環胺,溫度越高、時間越久產生越多。雞肉含有豐富蛋白質,再經過高溫油炸,正是產生多環胺良好條件。多環胺類已被科學證明對人體有致癌性與致突變性
😈 多環芳香烴(簡稱PAH或PAHs)
當肉類以高溫燒烤,表面會開始產生燒烤香味,而這其實是肉中油脂劣變所產生的「多環芳香烴」,尤其烤肉時,肉的油脂滴在炭火上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香烴」。這類化合物是已知或潛在的致癌物質。
😈 丙烯醯胺(簡稱AA)
澱粉類食物經過高溫油炸、燒烤會產生另一種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像是炸薯條、油條、窯烤胡椒餅等都是生成「丙烯醯胺」溫床,目前「丙烯醯胺」只在動物實驗上發現會致癌,人體上還未被證實。炸雞排表面裹著的麵衣,經過高溫油炸,也是產生丙烯醯胺良好條件。
😈氧化的膽固醇
奶、肉、蛋幾乎都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在加熱的過程中會遭受氧化破壞。只要加溫超過攝氏120度,膽固醇就會開始氧化,溫度越高,時間越長,氧化的程度就越嚴重。
氧化膽固醇會促進發炎、增加人體LDL(壞膽固醇)、促進癌前細胞增生,甚至與失智症、發炎性腸道疾病等文明社會疾病都有關聯。
油炸的食物有濃厚的香氣,大家都喜歡,偶而吃吃可以,但建議不要常吃,若是想吃,最好在家自己炸,盡量避免去吃外面一鍋油重複油炸的食物。
希望這篇文章有機會分享給熱心送雞排的善心人士看到,下次有機會或者可以改送紅豆餅、蔥抓餅、沙威瑪也不錯,不要再只送雞排了(對雞排業者,深深鞠躬)。
圖片來源:聯合報
「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人良油坊 Oiliciou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解題] 國二理化有機化合物的乾餾實驗- 看板tutor 的評價
- 關於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3-5-實驗DVD-小蘇打的加熱分解-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碳酸氫鈉加熱 的評價
- 關於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強瘋來習-物理化學07-小蘇打粉加熱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蘇打小蘇打加熱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PTT.CC 的評價
- 關於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史巴克科學實作教室- 小蘇打粉加熱分解實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碳酸鈉加熱、蘇打粉加熱水清潔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碳酸鈉加熱、蘇打粉加熱水清潔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章寫得好,反駁亦精彩,這才是高水平的對決
楊諮宜 via Red Lin
【轉貼「生活中的偽科學」粉絲團提供的看法】
[今週刊這篇文章看起來似乎揭露了什麼,結果馬上被網友honu打臉了,以下是她對此文的評論]
我知道很多人分享這篇,並且感嘆世態炎涼之類的。可是我真心覺得這一篇根本就是問題重重。我甚至懷疑撰文者根本沒有去訪問所謂的二十年主廚,而是自己杜撰出來的。連我這種路人知道的料理史,這位大廚會不知道嗎?
1.鹼粉這種食材,自古以來一直就有,古代是用草木灰水,現在沒人燒草木灰所以改用鹼粉。鹼水在料理中的用途很廣,不單是鹼粽,油麵、麵條都會下一點,他可以改變澱粉的特性,創造出不一樣的食感。為什麼罐子上說請勿誤食?那是因為現在的鹼粉高濃度,吃下去當然有事啊。就算是鹽巴,一次吃下去高濃度也會有問題吧。
2.醃日式黃蘿蔔(沢庵漬け)怎麼會是用薑黃粉,薑黃粉是咖哩味的重要來源,沢庵漬け的歷史這麼長,怎麼可能用印度中亞盛產的薑黃粉去做?這樣吃起來會像咖哩蘿蔔耶。沢庵漬け最早是米糠醬菜,靠長期的熟成來達到那種淺黃色。台灣的醃黃蘿蔔最早則是靠山黃梔果實這種天然色素來染。同樣的,台式涼品粉粿的顏色也是靠山黃梔的果實去染出來的。現在當然大家都懶了,黃色色素一滴下去就很快了。
3.蔥燒鯽魚下醋的傳統已經很久了。我手邊沒書,忘記是梁實秋的雅舍談吃還是王宣一的國宴與家宴或是其他書有提及,蔥燒鯽魚時,可下食醋一碗,則骨肉盡酥。這跟台灣不少婆婆媽媽煮大骨湯時會下一些醋的道理是相同的。冰醋酸只是高濃度的醋酸(98%~99%,最高等級是無水醋酸,那是實驗室在用的,很貴),風味當然沒有天然釀造食醋這麼好,但是把稀釋過後的冰醋酸當成恐怖的軟化劑,實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覺得一般消費者對於掛上「工業用」的東西感到非常的恐懼而感到不解。稀釋過後的冰醋酸又沒有毒,也跟一般便宜的醋是一樣的。
4.碳酸氫銨(臭粉),其實極少加在饅頭裡面。臭粉最常出現的地方就是油條,一般早餐店的油條一定要加臭粉、小蘇打、明礬、塔塔粉這種「加熱會產生氣體」東西,才有辦法使麵團膨脹起來。可是近年來臭粉也很少用了,因為炸起來會有個味道,所以還是用小蘇打或是塔塔粉居多。
5.小蘇打根本沒什麼危害啊,你拿他去洗地板不代表他就是有毒的,西點烘培用的很多,主要是碳酸氫鈉加熱後會分解產生二氧化碳,這個氣體可以在麵團撐出大大小小的孔洞,使麵團蓬鬆。傳統點心泡糖也是種原理。這個國中理化就有教啊。(抱頭)。炒肉前加一點蘇打粉這件事原本也就行之有年,這跟他是弱鹼性有關。並不是什麼可怕的東西,加不加隨你。
6.孔雀石綠是有問題的養殖藥品沒有錯,早期台灣養殖業用的不少,後來有禁用,對岸那裡用更多,什麼都有用。但我很懷疑的是文中敘述的「紅魽、花蟹、龍膽石斑」三種生物「放在一個養殖池」裡面。紅魽在台灣主流是海上箱網養殖,龍膽石斑是漁塭養殖。花蟹鮮少有養殖個體。更何況沒人把花蟹跟高貴的魚養在一個小池的啦,那樣魚的賣相一定很難看啊。
7. 現撈店為什麼會放吳郭魚啊?你想表達的是俗稱台灣鯛的海水吳郭魚嗎?有什麼魚類藥可以下去後「迴光返照」啊?這麼神奇?連日本黃藥都沒有這種效果。「魚貨在運送過程中難免耗損,有的供應商還乾脆打上麻醉劑,等送到店了再打解藥」....一隻魚才賣你多少錢,還要打麻藥還要下解藥的,很虧耶。只有高檔觀賞魚之類的才有可能下麻醉,有的會加黑水減少魚隻緊迫跟緊張,有一些魚蝦文蛤則是採低溫運輸,回溫後自然又醒過來。我查了一下麻醉劑,似乎都是對岸新聞哩。
7.快炒青菜起鍋時滴橄欖油的用處是什麼?你炒菜不是本來就會放油了嗎?至於選擇上好的牛排去筋..不是每個人都這麼有錢。可以選這麼好的肉來處理啊。
結論:這是一篇偽科學的報導。
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3-5-實驗DVD-小蘇打的加熱分解-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3-5- 實驗 DVD- 小蘇打 的 加熱分解.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If playback doesn't begin shortly, ... ... <看更多>
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碳酸氫鈉加熱 的推薦與評價
Transcript · Baking Soda vs Soda Ash · 3-5- 實驗 DVD- 小蘇打 的 加熱分解 · 炭筆自己做,從此不用再買2B鉛筆啦!【LIS 實驗 室】 · Baking Soda vs Baking Powder. ... <看更多>
小蘇打加熱分解實驗 在 [解題] 國二理化有機化合物的乾餾實驗- 看板tutor 的推薦與評價
1.年級:國二
2.科目:理化
3.章節:有機化合物
4.題目:用鋁箔紙將待測物包裹起來,只留一縫隙,將縫隙朝上加熱底部5分鐘,
請問以下列哪些物質作此試驗時,最後鋁箔中的物質"不會"呈焦黑的狀態?
(甲)蔗糖 (乙)豬油 (丙)奶粉 (丁)碳酸鈉 (戊)食鹽
(A)甲戊 (B)乙丙 (C)丁戊 (D)戊
答案給(D)
5.想法:其實比較有問題的是(丁)碳酸鈉而已
國中課本不是說碳酸鈉加熱不分解,碳酸氫鈉加熱才會分解嗎?
還是說"單純的加熱分解"與"乾餾"意義不同呢?
乾餾的定義是指"隔絕空氣加熱以分解物質的過程"
那是不是所有含碳的物質經乾餾最後都可分解變成碳?
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其中的差異?
謝謝各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18.1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