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防疫停課,線上教學派上用場
【為防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大陸教育部正式宣佈所有學校停課,但是"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呼籲各地的學校要利用教育機構的網絡平臺進行教學。不少學校早已自建網路的"雲教育平台",像是上海嘉定區教育局,就召集了五百多名老師,針對小學 國中 高中,緊急錄製課程教材,除了網上授課,還有直播時間,讓師生能夠交流互動,在防範肺炎疫情時,也讓學生們的教育不中斷。】
{內文}
杭州第11中學的老師郝蔚在家裡,擺好手機 平板和腳架,儼然一副網紅主播的模樣。
(杭州第11中學老師/郝蔚)
我這個手機是用來上微信的,這個ipad是用來和學生互動的,因為這個字幕比較小看不清楚,放個ipad在這裡,我就可看清楚同學們對我上課內容的反饋,這個手機是用來直播的
上午十點半,郝老師正式上線,立刻有八十個同學跟上。
(杭州第11中學老師/郝蔚)
iphonex比以往系列手機的功能改進了不少,賺足了果粉的眼球,說明生產決定了消費的對象,這道題目是對的還是錯的?大家看一下
題目一出,學生紛紛敲下留言
(杭州第11中學老師/郝蔚)
冬季說是錯的,趙靜說錯的,哇很厲害,都認為它是錯的是吧,好的那下面再考考你們,關鍵是錯在哪了,能不能把關鍵詞敲出來
這一來一回,師生的互動感很強。因為肺炎疫情,學校不停延後開學日,老師用時下學生們最愛用的抖音平台直播講解寒假習題,反應熱烈。
(杭州第11中學老師/郝蔚)
直播平台它的好處就是可以同時在線很多人,而且聲音畫面都比較流暢,我想也試試看,因為我教的班級也比較多,我教了五個班的政治,我平時上課一樣的內容我要講五遍,我想通過這個網路我是不是講一遍就多了,讓他們同時來聽課,我想嚐試一下,沒想到效果還不錯
對中國大陸2.76億的在校學生來說,這可能是史上最長的寒假。一再延後的開學日,又儘量不出門的情況下,郝老師開始用直播和同學們討論功課,最多時會有兩百多人上線,互聯網教學雖說是個趨勢,但過去學校師生之間使用的並不多,沒想到在疫情蔓延的時刻派上用場。
(南京第九中學高三主任/金玉明)
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課堂
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大陸教育部宣布停課但不停學,南京第九中學也採用了網上教學。
(南京第九中學高三主任/金玉明)
上課結束以後,學生也會有一個線上作業,自己完成以後再線上上傳,然後老師每天作批
而且還要考試。
(南京第九中學高三主任/金玉明)
現在能聽到吧,(能的),好,有沒有哪個有問題,熟悉的話可以給大家解釋一遍,(最後的全不確定),我們能夠在這個時候坐在一起為高考努力,也就僅此一次,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獲
包括北京上海等地學校陸續接獲通知本月不開學後,教師們緊急籌備網課教學,力爭在二月下旬能完成錄製。電腦就是黑板,手機就是手寫板,還可以回放,或利用視頻會議進行教學研討
(上海嘉定區教育局副局長/祝郁)
除了兩周以外,我們要做更長遠的打算,要最好的老師都在,給孩子們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
上海嘉定教育局的雲教室中,幾位老師正為線上課程的錄製做準備,有五百多名的教師參與,每天按計劃推進。防疫期間不適合集聚,老師們也是通過視訊會議共同備課,大家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授課,有的擔任助教,協助網課錄製。
(上海嘉定區教育學院教師/顏曉莉)
我們是計劃安排錄製442節網課涵蓋了小學 初中 高中12個年段,我們老師們的備課以及課程資源的收集,還有我們課件製作都基本已經完成
嘉定教育局還準備了12個小型攝影棚,24名老師,能以直播的形式和學生線上交流,增加現場上課的臨場感。在大陸推動互聯網的政策中,教育機構所謂的雲課堂早已陸續建成,原意為拉近城鄉教育差距,卻在此時派上用場。
(江蘇泰州中學信息中心主任/潘凌雲)
主要是以老師講課為主,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提問題,哪個點他有疑問,老師看到學生的問題以後,在線上直接解答
相比課堂上的互動方式,空中課堂的教學方式,不僅考驗老師的基本功,還是對備課也提出更高更細的要求
(江蘇口岸中學老師/葉阿平)
如果是線下的話和學生的互動能夠及時的了解學生課堂的掌握情況,但如果是在線上的話,我們可會課前做的準備更充分一點,儘可能去把學生有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都要考慮到位
而大學方面,北京外國語大學因將正式開學日期定在5月份, 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並且通知從3月2日至4月30日為線上教學階段,而中央戲劇學院也宣佈在5月10日前均採取遠端教學。
mooc:大規模開放線上課堂的英文縮寫,將國外各大學授課視頻放在固定平台供人免費觀看,不像在校付費的學生那樣要求學分,學習的獎勵可能通過憑證來證明,在教育界掀起炫風。2012年華文mooc開啟了大陸線上學習的大門,演變至今,大陸線上教育市場的規模突破2500億人民幣,政府一聲令下,各式線上教育平台將成為嚴峻防疫下,緩解教育中斷窘況的一帖解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QCDmkHgX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70的網紅黃珊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歷經三任市長 龍山地下街B2一樣沒人 該怎麼解決? 關於艋舺龍山文創B2發展的問題,從馬英九、郝龍斌到柯文哲市長,似乎還沒解到解決方案,就算柯市長在上一屆把這區塊的管轄單位從市場處改為文化局,希望做為台北市年輕人的文創基地,但目前看起來並不算成功。 黃珊珊議員表示,其實在去年柯市長與邰智源的...
小型攝影棚 教學 在 黃珊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龍山寺B2這空間,
從馬市長開始就一直不好處理!
柯市長上任以來將主管機關從市場處變更為文化局,
希望能作為年輕人文創空間,
雖然的確讓部分文創團體,
有一固定展演或練習場域,
但整體上目前看來這方向似乎也沒有完全成功。
5/26以及6/8分別到了現場兩次,
希望能幫忙找出適合的定位,
讓這區域能夠更有效的活化利用。
.
歷經三任市長 龍山地下街B2一樣沒人
.
該怎麼解決?
.
關於艋舺龍山文創B2發展的問題,從馬英九、郝龍斌到柯文哲市長,似乎還沒解到解決方案,就算柯市長在上一屆把這區塊的管轄單位從市場處改為文化局,希望做為台北
市年輕人的文創基地,但目前看起來並不算成功。
.
黃珊珊議員表示,其實在去年柯市長與邰智源的「一日幕僚」影片中,就來過艋舺龍山文創B2,當時邰智源其實就看出問題,也點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做為文創基地,年輕人負擔得起租金嗎?第二個問題是就算負擔得起租金,沒有人潮終究還是經營不下去的。當時邰智源甚至提議做成小型攝影棚成為網紅拍片基地,或是以電玩為主軸,成為電子競技重心。其實不管哪一種,重點只有一個,要有特色,人潮才會來。
.
5月23日文化局規劃的「艋舺數位內容實驗場」正式啟用,提供設置攝影棚與展演空間,希望打造為自媒體人才的孕育平台,也盼成功匯聚人氣。但5/25以及6/8兩度前去場勘,不要說這個攝影棚了,整個龍山文創B2人潮依舊冷清。
.
根據「艋舺數位內容實驗場」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場地每小時租金300元,一天從早上11點到晚上7點共8小時,收費則為1500元,由於收費相對便宜,有學校老師與學生
會利用此攝影棚進行教學使用。
.
針對這個沉苛已久的問題,珊珊有幾點想法供市府參考。
.
一、動線規劃不良。不管是從龍山寺,還是從捷運出口,要到B2的動線,以及手扶梯入口處燈光照明不夠,都會讓旅客搞不清楚B2到底是在幹嘛?另外入口處也缺乏明顯設計,從B1往下看,只覺得灰灰暗暗,空空的,好像什麼都沒有,就會讓人打消下去逛的念頭。
.
二、整體營造。老實說龍山寺地下街的問題不只是B2,雖然B1的商家,不管是算命、按摩還是宗教藝品店,都與龍山寺當地特色有關聯,但店家與商場本身也缺乏規劃,如果旅客對B1興趣缺缺,自然更不會想要往下走。
.
三、「特色」很重要,重點是要能吸引人來。上週六整個B2繞了一圈,作為文創的幾個重點展區,像明華園的孫翠鳳藝棧與吳亮儀衣文創也幾乎沒人,但在這幾乎門可羅雀的環境中,卻有兩區裡頭都是人,一處是在玩類似桌游的「戰棋」,當天正在進行比賽,可以看到整個區域分成好幾組,滿滿都是人。另一處則是一群老人家在茶藝店裡也在一對一的對弈象棋。一邊是年輕人,一邊是長者,都熱衷於遊戲當中。或許從這裡可以找到適合發展的特色。
.
建議可找桌遊協會以及相關產業來評估,把龍山文創發展成台北市的桌遊基地,再藉由六日舉辦桌遊競賽,應該能吸引不少年輕人。
.
最後黃珊珊議員表示,過去台北車站2樓也沒什麼人,但是在微風進駐後,整個改頭換面,北車商圈活絡了,店家賺到錢,北車權利金也增加好幾倍,類似的例子也很多,建議市府可找外部這些有成功經驗的團隊一起參與把脈,聽聽業界的聲音,一起為這個區塊找出一條商機。
#桌遊基地
#每周末固定舉辦比賽
#老人家下象棋也是桌遊
https://youtu.be/v0KUTUmXTj8
小型攝影棚 教學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歷經三任市長 龍山地下街B2一樣沒人
該怎麼解決?
關於艋舺龍山文創B2發展的問題,從馬英九、郝龍斌到柯文哲市長,似乎還沒解到解決方案,就算柯市長在上一屆把這區塊的管轄單位從市場處改為文化局,希望做為台北市年輕人的文創基地,但目前看起來並不算成功。
黃珊珊議員表示,其實在去年柯市長與邰智源的「一日幕僚」影片中,就來過艋舺龍山文創B2,當時邰智源其實就看出問題,也點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做為文創基地,年輕人負擔得起租金嗎?第二個問題是就算負擔得起租金,沒有人潮終究還是經營不下去的。當時邰智源甚至提議做成小型攝影棚成為網紅拍片基地,或是以電玩為主軸,成為電子競技重心。其實不管哪一種,重點只有一個,要有特色,人潮才會來。
5月23日文化局規劃的「艋舺數位內容實驗場」正式啟用,提供設置攝影棚與展演空間,希望打造為自媒體人才的孕育平台,也盼成功匯聚人氣。但5/25以及6/8兩度前去場勘,不要說這個攝影棚了,整個龍山文創B2人潮依舊冷清。
根據「艋舺數位內容實驗場」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場地每小時租金300元,一天從早上11點到晚上7點共8小時,收費則為1500元,由於收費相對便宜,有學校老師與學生會利用此攝影棚進行教學使用。
針對這個沉苛已久的問題,珊珊有幾點想法供市府參考。
一、動線規劃不良。不管是從龍山寺,還是從捷運出口,要到B2的動線,以及手扶梯入口處燈光照明不夠,都會讓旅客搞不清楚B2到底是在幹嘛?另外入口處也缺乏明顯設計,從B1往下看,只覺得灰灰暗暗,空空的,好像什麼都沒有,就會讓人打消下去逛的念頭。
二、整體營造。老實說龍山寺地下街的問題不只是B2,雖然B1的商家,不管是算命、按摩還是宗教藝品店,都與龍山寺當地特色有關聯,但店家與商場本身也缺乏規劃,如果旅客對B1興趣缺缺,自然更不會想要往下走。
三、「特色」很重要,重點是要能吸引人來。上週六整個B2繞了一圈,作為文創的幾個重點展區,像明華園的孫翠鳳藝棧與吳亮儀衣文創也幾乎沒人,但在這幾乎門可羅雀的環境中,卻有兩區裡頭都是人,一處是在玩類似桌游的「戰棋」,當天正在進行比賽,可以看到整個區域分成好幾組,滿滿都是人。另一處則是一群老人家在茶藝店裡也在一對一的對弈象棋。一邊是年輕人,一邊是長者,都熱衷於遊戲當中。或許從這裡可以找到適合發展的特色。
建議可找桌遊協會以及相關產業來評估,把龍山文創發展成台北市的桌遊基地,再藉由六日舉辦桌遊競賽,應該能吸引不少年輕人。
最後黃珊珊議員表示,過去台北車站2樓也沒什麼人,但是在微風進駐後,整個改頭換面,北車商圈活絡了,店家賺到錢,北車權利金也增加好幾倍,類似的例子也很多,建議市府可找外部這些有成功經驗的團隊一起參與把脈,聽聽業界的聲音,一起為這個區塊找出一條商機。
#桌遊基地
#每周末固定舉辦比賽
#老人家下象棋也是桌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