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當見習醫學生時,在精神科曾經跟過一個很讓我佩服的師長 吳博倫醫師👨🏻⚕️,那天一樣跟著師長去看會診個案,是一個肝臟移植的捐贈者,常規移植之前需要評估的個案(需要評估捐贈者是否心理狀態健康,有否真心有意願捐贈等,有否受到脅迫等)。
 吳醫師在跟捐贈者(患者的兒子)看似閒話家常的過程中,慢慢抽絲剝繭出原來爸爸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開始容易從睡夢中驚醒,漸漸養成酗酒的習慣,之後變成酒精性肝硬化如今需要移植肝臟才得以續命,原來其實患者當時得到「 #創傷後壓力性症候群(PTSD)」,卻以酗酒來表現⋯🍺。
這個小故事真的讓我很shock,我以為只是一個常規的術前心理狀態評估,但一位細心的醫師,抽絲剝繭出源頭,也體現了普羅大眾通常只會注意到身體的病痛,卻很容易忽略生病的心理!本身是豐原人,記得小六親自經歷過921大地震,半夜在黑夜中被搖醒,左鄰右舍全家都跑到馬路上,親愛的爺爺把車子從工廠開出來那刻,工廠立刻倒塌😱,豐原尊龍、向陽永照大樓倒塌,過著需要跟媽媽、奶奶去取水,好幾個月無水、無電的生活,新聞一直報著在大樓瓦礫中尋人、滿目瘡痍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當時覺得彷彿世界末日!😢
今天來聊聊 #創傷後壓力性症候群(PTSD)
👉🏻定義:經歷或目睹重大創傷,出現強烈痛苦、恐懼、無助感等身心疾患。
🔴哪些嚴重創傷或重大事件?
1️⃣嚴重的自然災難,如:地震、海嘯、水災、龍捲風等。
2️⃣經歷嚴重的意外事件,如:車禍、飛機、或船難中受傷。
3️⃣目睹親人、戀人、好友等關係親近者的突然死亡。
4️⃣孩童時期遭受身體或心理上的虐待、幼年時被拋棄。
5️⃣經歷戰爭、目擊死亡或嚴重傷害,如:恐怖攻擊、屠殺事件。
6️⃣經歷性暴力。
7️⃣難產、流產。
8️⃣被霸凌經驗(包括:網路霸凌、校園霸凌、職場霸凌等等)
9️⃣得知子女罹患了致命疾病。
👉🏻症狀:
1️⃣#創傷事件持續反覆在腦中呈現或夢見,有重複經歷此事件的行為或感受。
2️⃣#過度警覺:當面對類似創傷事件的相關情境會引起強烈的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變得無法專心、易哭泣、易怒、失眠、焦慮,甚至產生生理反應,如:頭痛、噁心、嘔吐、胃痛、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冒汗、過度換氣等。
3️⃣#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及低潮: 對創傷事件認知有誤傾向責怪自我或他人、產生情緒低潮、自我隔離於社會。
4️⃣#逃避及麻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經常出現生理上的病徵,如:逃避、麻木、活動失去興趣等。
5️⃣#障礙總期間超過一個月。(若壓力事件後六個月才出現上述症狀,則屬於延遲發作型。)
‼️ 然而兒童除了會出現以上四種症狀外,相對於成年人,#病童較容易出現退化性症狀、身心症狀如:腹痛、咬手指、像小嬰兒哭鬧、分離焦慮等等。兒童的身心尚未成熟,認知與表達能力仍在學習、發展中,若經歷重大創傷,#其發展出PTSD症狀的比例遠超過成人,而這有賴於家長需要悉心觀察及陪伴!
👉🏻治療:
✔️藥物治療:一般來說,在開始服藥2~6週,症狀能逐漸獲得改善。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
✔️如動眼減敏重整療法、藝術治療或放鬆訓練等。
🔹遇到PTSD患者,旁人如何伸出援手?
➡️當一個好的傾聽者,並給予同理心,適當的陪伴、關懷、回應與照顧!
而如果是兒童的PTSD,家長可以做到:
1️⃣#營造一個穩定安全的環境和情緒,溫柔堅定的擁抱孩童,讓他們相信身旁永遠有人會支持保護他/她。
2️⃣#試圖鼓勵孩童表達感受及心中想法,避免直接否定、反駁或叱責孩子的負面情緒!
3️⃣#肯定孩子的優點、並給予正向回饋,並協助孩子恢復正常作息、生活起居,找回自主性與自我肯定。
4️⃣#協助修正孩童的負向認知或歸因,以減輕其不安、無助或罪惡感。
⚠️若是觀察到受創者情緒低落演變成自殺意念或行為、憂鬱症、社會疏離、物質濫用等,應該要儘速就醫‼️
👩🏻🏫這次的事件真的再次提醒大家愛要及時,珍惜身邊的人,保重身體~也不要吝於給家人擁抱,勇敢大聲說愛喔🫂~
#佳鴻診所
🔽此圖是台大精神部著作衛福部出版的簡化的心情溫度計,可以快速檢視心理是否也生了病🥺適時的求救🆘並不丟臉喔~~
尊龍兒子 在 方以文 睇電視喇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電影][霸王別姬] 張國榮就是這麼一個珍貴的演員。
#陳凱歌 導演回母校 #北京電影學院 公開課(中篇)
【#張國榮:我就是程蝶衣】
程蝶衣的人物創造
程蝶衣性格是由三個條件決定的:
第一,他是妓女的兒子,從小生長在勾欄青樓之中,見慣了風月之中的骯髒,他痛恨反感這樣的男女關係。
第二,他的童年少年是在戲班中度過的,那時戲班的孩子不許和外界接觸,(可以講雲和堂的故事)因此不諳世事,不懂世故,換言之,就是一派天真,這樣的人進入社會,不死才怪。
第三,他有 #六根指頭,這個設計原小說中沒有,我提議加進去,有隱喻的含義。
第六指,即生殖器官,對程蝶衣而言,不斷此指成不了旦角,也無法在心理上進入女性的世界,不斷指完成不了“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的轉變,這一點是程蝶衣“雌雄同在”的基礎,而前面兩點:第一,他在青樓中對男女關係的痛恨,讓他懷抱霸王和虞姬從一而終的夢想,可這是臺上的事,理想化的;第二,戲班中的封閉世界讓他不懂得隨波逐流。這兩點加起來就成了“人戲不分”,在現實生活中他始終無法從他飾演的角色中剝離出來,成為現實的,油膩的程蝶衣,而只能臺上是誰,臺下還是誰。這就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註定了他與世俗世界的對峙狀態,註定了他要飽受磨難,也註定了他將保持一直抗爭不肯屈服的本色。
【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
“質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汙淖陷溝渠”,我覺得這兩句曹雪芹形容林黛玉的詩在程蝶衣身上得到了最為充分的體現。在整個故事過程中,他的性格在情節發展中不斷髮酵,從忍受斷指之痛後不斷遭受毒打也不願放棄自己的性別認同,到為了忠於霸王寧願逃跑之後又回到戲班接受更為殘酷的懲罰,再到為了救霸王可以為日本人唱戲然後在法庭上非常天真的說“青木不死,京劇就傳到日本國去了”,不懂人事啊,只迷戀於自己的舞臺。
我在《霸王別姬》拍完以後有一天就琢磨這故事到底說了什麼呢,後來就覺得這是一個關於迷戀與背叛的故事,只迷戀於自己舞臺的程蝶衣對一切世間的事情無感,不然段小樓也不會對他說“你也不看看這世上的戲都唱到哪一齣了”,直到他最後黃鐘盡毀,瓦釜齊鳴,燒了戲衣,別了舞臺,把霸王留在心裡頭,舞臺和人生的一元論在程蝶衣這個人物身上得到了最終的體現。
程蝶衣是一個極端決絕、多情、純真無畏的人,這樣的人物人間哪得幾回見吶,這樣的人物躍然於銀幕之上的時候,便是我們中國電影對人物刻畫進步的時候。程蝶衣所有的性格都是從上述的三個條件裡面出的,所以程蝶衣的人物形象是獨特的,是從俄羅斯三傑所說的“這一個”的創作方法中創作的,以這種訴求為目的的創作是非常艱苦的,要經歷無數次的肯定、否定、再肯定的一個過程,沒有套路可尋,也無法歸入某一型別,今天以“快”為目的的創作者是大都不願意採取這種方式的,而是以型別化的人物去演繹型別化的故事,這種情況是在常理之中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大工業出不了這麼多“這一個”,大工業需要的是標準構件。但是在中國電影發展過程中總會在某個不可知的時間點,跳出一個反型別的人物或者故事讓我們感到很欣喜,最近我就看過。
所以和兩位編劇進行了這樣長時間的討論之後,我們在一九九一年底九二年初才有了劇本的初稿,我剛才提到一支筆畫個圈表示對哪一場滿意或者不滿意,這個稿本至今對我來說非常珍貴,李碧華在這個過程中也來北京參與了我們的討論,有一點關於劇本結尾的處理我想補充一下。在原小說中寫程蝶衣最終流落香港,改革開放後段小樓隨團去香港演出,兩人在浴室相遇,我想李碧華的原意是要寫他們袒膊相見吧,但是我覺得不夠有力量。性格要素一定會驅使程蝶衣追隨虞姬的步伐最終成全自己,因此他的死是他的個性唯一合乎邏輯的結局,我認為這個戲的這個死亡在藝術上是成立的。因此我建議改成十一年後兩人重新見面,以程蝶衣的自刎結束全域性,#李碧華 同意了。
影片拍成後她再版的小說中也採取瞭如此的結局處理,程蝶衣這樣一個人物才真正完備了。對兩位編劇對影片做出的貢獻我十分感謝,在劇本討論的過程中我自己也覺得其中包含了我自己某種開悟的契機,有些東西在我的腦子中和身體內部成長起來,譬如人物、情節、時代、節奏、甚至於連北京的氣息和氣味都在我的腦子裡活了起來,所以這是一個撥雲見日的過程,在劇本討論結束的時候其實我已經知道這個電影應該怎麼拍了,可是我還沒有程蝶衣呢。
【初見張國榮】
其實我過去回憶過我第一次見到張國榮的情景,我是在劇本初稿還沒有完成,只能以口頭形式向他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去的香港,#徐楓 女士為我安排的見面地點在 #香港文華東方酒店,也就是他十多年後縱身而下的這家酒店。
張國榮非常的安靜斯文,我講的很急,生怕我們會有語言障礙,因為我講的是普通話,而他是一位說粵語的演員,我怕我講的打動不了他。我在其他場合講過他抽煙,手指微微顫抖,在講的過程中我有了一種排斥的心理,我暗問:我怎麼知道他是扮演程蝶衣的合適人選?我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個好演員,我的故事可是發生在國內的,而他是個香港人,他能理解這樣的角色嗎?而我在這裡瘋狂地講著一個可能遭到他拒絕的故事,他一直沒說話,一直靜靜地聽著,有時候看看我,有時候不看,我就有點兒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可當我全部講完之後,我突然認定他就是程蝶衣,因為我覺得他就像一個坐在船頭的,這個故事之船的船上的人,在船動起來以後的湖光山色,時時在變化,這些光影、水波都在他的臉上有所反應,我不願意說他是在演,他是緊追著程蝶衣,用一種非常含蓄的方法接近他,表達他,愛他。然後他站起來和我握手說:「謝謝你為我講的故事,#我就是程蝶衣”。」
這是一個令人汗毛直立的瞬間,是我確定演員的漫長拍攝生涯中唯一一次,我從來沒遇到過這樣一個演員,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用心地去體會一個人物的演員,他甚至還不知道這個角色最終是不是他,我挺感動,我的尷尬沒了。
其後的事情大家都耳熟能詳,當時還有一個演員也想演這個角色(小編按:是 #尊龍),我們的製片有所動搖,但是又被很多事情所困擾,譬如說寵物何時能進關之類的事情。在有一次又發生了美國律師為寵物進關問題給我打電話的事的時候,我就有點不高興了,可以說是發了脾氣,其實我是真的希望這個談判是談不成的,我一直認為只有張國榮才能扮演這個角色。
後來我就二次去了香港,跟張國榮再見面勸說他不要因為中間出現了波折而放棄這個角色,他一口就答應了,說你告訴我什麼時候我應該去北京學習,我說立即、馬上,他就在幾天之後就來了北京。選定張國榮的過程就是這樣,可以說出現了波折,但最後非常圓滿。
我們的戲是從童年開始拍的,整個拍攝大概延續了六個月的時間,他來的時候距離他的戲開拍還有六個月時間,所以他大部分時間是用來學戲的,非常感謝現在已經不在了的史燕生老師和張老師夫妻倆,當時他們負責國榮的京劇訓練。這事兒有點前緣命定的意味,在這個過程中他也來看拍這些小孩子們的戲,尤其是在少年程蝶衣逃出戲班又返回來,聽關師傅講霸王別姬的故事然後打了自己十九個耳光這場戲,張國榮來了,這是一個很戲劇性的場景,他穿著一個軍大衣,雙臂抱著,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
因為我知道那場戲要狠打就只能打一次,所以拍這個鏡頭的時候醞釀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個小演員叫 #尹治,其實打了自己十九個耳光之後牙床都已經出血了,可張國榮臉上紋絲不動,我一喊停他掉頭就走,一秒鐘都沒停。我本以為他會去安慰一下這個小演員,可是他沒有。
過了幾天我在遊園的走廊裡面看到他把尹治叫過去說:“我和你拍張照片吧”,他就摟著尹治坐在坐凳上拍了一張照片。到這個時候我才明白,他是拿尹治當他的前世看的。他就是要看到他自己在少年的時候遭了什麼樣的罪,我覺得這個人是一個有心人,這個場景真是讓我挺難忘的。
看了這個以後他大概就知道自己該怎麼演了,記得第一天拍攝,他和豐毅在影樓裡拍照片,他還替豐毅撫平衣服,接著就是走到外面之後遇到學生抗日遊行,學生們激情四溢的責罵了他們,而他卻躲在了豐毅身後,我當時就感到說真不像是第一天拍。這是他的第一場戲,而他已經入戲很深。
接著讓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就是他在拍戲過程中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說話。有一次拍他在恭王府裡頭穿著一身洗舊了的中山服,帶著一副塑料邊的眼鏡,提著一個人造革的皮包,穿著一雙涼鞋,他這時候提出說要換一雙白襪子。穿上開機以後他要走過一個地上全是煤渣的走廊,他停住,提起他的腳抖了抖。這個鏡頭讓在場所有的人都淚目了,像他扮演的程蝶衣這樣一個有精神潔癖的人,不死才怪。人有潔癖世同嫌,全世界的人都討厭他,但他就用這樣一個動作把這個人物表現出來了,當時我就想這麼一個破舊的小院,鋪滿煤渣的走廊,怎麼也掩不住這麼一個演員的絕代風華,這個景是沒得看的,但是我們的注意力都在這個人物身上。
【全文閱讀】
上篇【霸王別姬的緣起】
https://www.facebook.com/ChinaFilmMarket/posts/968149286727437
中篇【張國榮:我就是程蝶衣】
https://www.facebook.com/758930750982626/posts/968208463388186
下篇【關於張豐毅】
https://www.facebook.com/ChinaFilmMarket/posts/968752090000490
尊龍兒子 在 Alma Kwok 郭爾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陳凱歌 導演回母校 #北京電影學院 公開課(中篇)
【#張國榮:我就是程蝶衣】
程蝶衣的人物創造
程蝶衣性格是由三個條件決定的:
第一,他是妓女的兒子,從小生長在勾欄青樓之中,見慣了風月之中的骯髒,他痛恨反感這樣的男女關係。
第二,他的童年少年是在戲班中度過的,那時戲班的孩子不許和外界接觸,(可以講雲和堂的故事)因此不諳世事,不懂世故,換言之,就是一派天真,這樣的人進入社會,不死才怪。
第三,他有 #六根指頭,這個設計原小說中沒有,我提議加進去,有隱喻的含義。
第六指,即生殖器官,對程蝶衣而言,不斷此指成不了旦角,也無法在心理上進入女性的世界,不斷指完成不了“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的轉變,這一點是程蝶衣“雌雄同在”的基礎,而前面兩點:第一,他在青樓中對男女關係的痛恨,讓他懷抱霸王和虞姬從一而終的夢想,可這是臺上的事,理想化的;第二,戲班中的封閉世界讓他不懂得隨波逐流。這兩點加起來就成了“人戲不分”,在現實生活中他始終無法從他飾演的角色中剝離出來,成為現實的,油膩的程蝶衣,而只能臺上是誰,臺下還是誰。這就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註定了他與世俗世界的對峙狀態,註定了他要飽受磨難,也註定了他將保持一直抗爭不肯屈服的本色。
【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
“質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汙淖陷溝渠”,我覺得這兩句曹雪芹形容林黛玉的詩在程蝶衣身上得到了最為充分的體現。在整個故事過程中,他的性格在情節發展中不斷髮酵,從忍受斷指之痛後不斷遭受毒打也不願放棄自己的性別認同,到為了忠於霸王寧願逃跑之後又回到戲班接受更為殘酷的懲罰,再到為了救霸王可以為日本人唱戲然後在法庭上非常天真的說“青木不死,京劇就傳到日本國去了”,不懂人事啊,只迷戀於自己的舞臺。
我在《霸王別姬》拍完以後有一天就琢磨這故事到底說了什麼呢,後來就覺得這是一個關於迷戀與背叛的故事,只迷戀於自己舞臺的程蝶衣對一切世間的事情無感,不然段小樓也不會對他說“你也不看看這世上的戲都唱到哪一齣了”,直到他最後黃鐘盡毀,瓦釜齊鳴,燒了戲衣,別了舞臺,把霸王留在心裡頭,舞臺和人生的一元論在程蝶衣這個人物身上得到了最終的體現。
程蝶衣是一個極端決絕、多情、純真無畏的人,這樣的人物人間哪得幾回見吶,這樣的人物躍然於銀幕之上的時候,便是我們中國電影對人物刻畫進步的時候。程蝶衣所有的性格都是從上述的三個條件裡面出的,所以程蝶衣的人物形象是獨特的,是從俄羅斯三傑所說的“這一個”的創作方法中創作的,以這種訴求為目的的創作是非常艱苦的,要經歷無數次的肯定、否定、再肯定的一個過程,沒有套路可尋,也無法歸入某一型別,今天以“快”為目的的創作者是大都不願意採取這種方式的,而是以型別化的人物去演繹型別化的故事,這種情況是在常理之中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大工業出不了這麼多“這一個”,大工業需要的是標準構件。但是在中國電影發展過程中總會在某個不可知的時間點,跳出一個反型別的人物或者故事讓我們感到很欣喜,最近我就看過。
所以和兩位編劇進行了這樣長時間的討論之後,我們在一九九一年底九二年初才有了劇本的初稿,我剛才提到一支筆畫個圈表示對哪一場滿意或者不滿意,這個稿本至今對我來說非常珍貴,李碧華在這個過程中也來北京參與了我們的討論,有一點關於劇本結尾的處理我想補充一下。在原小說中寫程蝶衣最終流落香港,改革開放後段小樓隨團去香港演出,兩人在浴室相遇,我想李碧華的原意是要寫他們袒膊相見吧,但是我覺得不夠有力量。性格要素一定會驅使程蝶衣追隨虞姬的步伐最終成全自己,因此他的死是他的個性唯一合乎邏輯的結局,我認為這個戲的這個死亡在藝術上是成立的。因此我建議改成十一年後兩人重新見面,以程蝶衣的自刎結束全域性,#李碧華 同意了。
影片拍成後她再版的小說中也採取瞭如此的結局處理,程蝶衣這樣一個人物才真正完備了。對兩位編劇對影片做出的貢獻我十分感謝,在劇本討論的過程中我自己也覺得其中包含了我自己某種開悟的契機,有些東西在我的腦子中和身體內部成長起來,譬如人物、情節、時代、節奏、甚至於連北京的氣息和氣味都在我的腦子裡活了起來,所以這是一個撥雲見日的過程,在劇本討論結束的時候其實我已經知道這個電影應該怎麼拍了,可是我還沒有程蝶衣呢。
【初見張國榮】
其實我過去回憶過我第一次見到張國榮的情景,我是在劇本初稿還沒有完成,只能以口頭形式向他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去的香港,#徐楓 女士為我安排的見面地點在 #香港文華東方酒店,也就是他十多年後縱身而下的這家酒店。
張國榮非常的安靜斯文,我講的很急,生怕我們會有語言障礙,因為我講的是普通話,而他是一位說粵語的演員,我怕我講的打動不了他。我在其他場合講過他抽煙,手指微微顫抖,在講的過程中我有了一種排斥的心理,我暗問:我怎麼知道他是扮演程蝶衣的合適人選?我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個好演員,我的故事可是發生在國內的,而他是個香港人,他能理解這樣的角色嗎?而我在這裡瘋狂地講著一個可能遭到他拒絕的故事,他一直沒說話,一直靜靜地聽著,有時候看看我,有時候不看,我就有點兒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可當我全部講完之後,我突然認定他就是程蝶衣,因為我覺得他就像一個坐在船頭的,這個故事之船的船上的人,在船動起來以後的湖光山色,時時在變化,這些光影、水波都在他的臉上有所反應,我不願意說他是在演,他是緊追著程蝶衣,用一種非常含蓄的方法接近他,表達他,愛他。然後他站起來和我握手說:「謝謝你為我講的故事,#我就是程蝶衣”。」
這是一個令人汗毛直立的瞬間,是我確定演員的漫長拍攝生涯中唯一一次,我從來沒遇到過這樣一個演員,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用心地去體會一個人物的演員,他甚至還不知道這個角色最終是不是他,我挺感動,我的尷尬沒了。
其後的事情大家都耳熟能詳,當時還有一個演員也想演這個角色(小編按:是 #尊龍),我們的製片有所動搖,但是又被很多事情所困擾,譬如說寵物何時能進關之類的事情。在有一次又發生了美國律師為寵物進關問題給我打電話的事的時候,我就有點不高興了,可以說是發了脾氣,其實我是真的希望這個談判是談不成的,我一直認為只有張國榮才能扮演這個角色。
後來我就二次去了香港,跟張國榮再見面勸說他不要因為中間出現了波折而放棄這個角色,他一口就答應了,說你告訴我什麼時候我應該去北京學習,我說立即、馬上,他就在幾天之後就來了北京。選定張國榮的過程就是這樣,可以說出現了波折,但最後非常圓滿。
我們的戲是從童年開始拍的,整個拍攝大概延續了六個月的時間,他來的時候距離他的戲開拍還有六個月時間,所以他大部分時間是用來學戲的,非常感謝現在已經不在了的史燕生老師和張老師夫妻倆,當時他們負責國榮的京劇訓練。這事兒有點前緣命定的意味,在這個過程中他也來看拍這些小孩子們的戲,尤其是在少年程蝶衣逃出戲班又返回來,聽關師傅講霸王別姬的故事然後打了自己十九個耳光這場戲,張國榮來了,這是一個很戲劇性的場景,他穿著一個軍大衣,雙臂抱著,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
因為我知道那場戲要狠打就只能打一次,所以拍這個鏡頭的時候醞釀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個小演員叫 #尹治,其實打了自己十九個耳光之後牙床都已經出血了,可張國榮臉上紋絲不動,我一喊停他掉頭就走,一秒鐘都沒停。我本以為他會去安慰一下這個小演員,可是他沒有。
過了幾天我在遊園的走廊裡面看到他把尹治叫過去說:“我和你拍張照片吧”,他就摟著尹治坐在坐凳上拍了一張照片。到這個時候我才明白,他是拿尹治當他的前世看的。他就是要看到他自己在少年的時候遭了什麼樣的罪,我覺得這個人是一個有心人,這個場景真是讓我挺難忘的。
看了這個以後他大概就知道自己該怎麼演了,記得第一天拍攝,他和豐毅在影樓裡拍照片,他還替豐毅撫平衣服,接著就是走到外面之後遇到學生抗日遊行,學生們激情四溢的責罵了他們,而他卻躲在了豐毅身後,我當時就感到說真不像是第一天拍。這是他的第一場戲,而他已經入戲很深。
接著讓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就是他在拍戲過程中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說話。有一次拍他在恭王府裡頭穿著一身洗舊了的中山服,帶著一副塑料邊的眼鏡,提著一個人造革的皮包,穿著一雙涼鞋,他這時候提出說要換一雙白襪子。穿上開機以後他要走過一個地上全是煤渣的走廊,他停住,提起他的腳抖了抖。這個鏡頭讓在場所有的人都淚目了,像他扮演的程蝶衣這樣一個有精神潔癖的人,不死才怪。人有潔癖世同嫌,全世界的人都討厭他,但他就用這樣一個動作把這個人物表現出來了,當時我就想這麼一個破舊的小院,鋪滿煤渣的走廊,怎麼也掩不住這麼一個演員的絕代風華,這個景是沒得看的,但是我們的注意力都在這個人物身上。
【全文閱讀】
上篇【霸王別姬的緣起】
https://www.facebook.com/ChinaFilmMarket/posts/968149286727437
中篇【張國榮:我就是程蝶衣】
https://www.facebook.com/758930750982626/posts/968208463388186
下篇【關於張豐毅】
https://www.facebook.com/ChinaFilmMarket/posts/968752090000490
尊龍兒子 在 韩国人都选择尊龙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陈海伦. 我覺得,尊龍的父母應該很高級帥高級美的。真的很好奇他的父母. ·. Share. · 2d. Lung Mao. 其实。。。。这是我和john lone的儿子和女儿 ,哈哈哈哈哈哈. ... <看更多>
尊龍兒子 在 尊龍近況曝光太驚人,69歲一生未婚無子,隱瞞44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