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友善環境的習慣養成—標線人行道的階段性任務】
這裡是東山街在幾個月前完成的標線型人行道,我知道許多人對此種規劃不甚認同,我也認為這確實不應該是行人友善環境的最終樣態,然而,這確實是一項提升步行環境的「工具」之一。
標線型人行道之所以為人詬病,在於主政者畫完線後即置之不理,往往遭車輛雜物違停佔用無法發揮效果,以及較無法避免車輛違規行駛,然而同樣的問題在無完善管理的實體人行道也會發生,因此無論標線或實體,後續的管理與執法養成民眾保持淨空人行道的習慣才是關鍵。
東山街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規劃實體人行道的階段遭受當地民眾強烈反彈,在採取標線型人行道做為折衷辦法後,搭配適當的宣導與執法讓在地漸漸養成淨空人行道的習慣,在未來市府預算更加充裕時若要再規劃成實體人行道也更有機會達成共識。
圖片來源:東津JCT授權提供
#實體人行道仍為最終目標
#逐步推動穩健推進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