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疫情報告
#新北10月1日起放寬醫療及長照機構管制措施
新北市醫院加護、安寧、呼吸照護、精神科、兒童科等病房及有身心障礙或病況危急者開放探視,每日固定一個時段,每次最多2人,探視者須出示探視前3天內相關篩檢證明。此外,長照機構開放探視,每次最多3人,每次30分鐘,探視者須出示探視前3天內相關篩檢證明。
#新北10月1日起公園遊戲場開放
近來疫情穩定,新北市自10月1日起,開放公園內之兒童遊戲場
(遊具),須全程配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使用後也要勤洗手,管理單位也要每日清消。
#BNT疫苗很有可能明天抵台
首批「正常原廠標籤」包裝的BNT疫苗傳明天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這「很有可能」。不過有學生家長抱怨,為何不預留一些BNT疫苗、導致出現30萬名的學生缺口;指揮官陳時中說,一直以來疫苗到貨後的原則都是盡快讓更多人接種,要讓每一批疫苗發揮最大效益,但這次的確相對晚一些,一有新疫苗來會馬上保留先給學生接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本土COVID-19本土案例新增1例於新北市。境外移入10例,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今天新增1例本土個案(案16326),為印尼籍30多歲女性,今年9月27日出現頭痛症狀,9月28日就醫採檢,採檢過程曲折,曾驗8次陰性,第9次為陽性,Ct值33,於今天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接觸者7人,均列居家隔離,其餘接觸者匡列中。
#新北累積確診6925例
今日淡水、八里、三芝及石門無新增個案。
累積確診淡水151例、八里34例、三芝7例、石門4例。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感染蔓延,也擴散到桃園。桃園今天新增1例,案16197與新北幼兒園群聚案的學生家長是職場同事,這名確診者的太太也確診,由於曾經到過診所就醫,診所裡的8位醫護人員也被匡列。另外新北今天也新增一例、是幼兒園群聚案中的確診幼童同住的爺爺,居家隔離中陰轉陽。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家長確診學生居隔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孕婦尚未施打者,請儘速與永康柳營奇美醫院聯絡施打』
臺南市今日(9/22)持續無確診病例。目前臺南市的劑次涵蓋率為53.1%(第一劑涵蓋率46.0%;第二劑涵蓋率7.2%)。
衛生局許以霖局長再次說明,台北市#16254確診案例於臺南市的足跡皆已完成清消,框列6人全數陰性。另外,第九期公費疫苗預約今日中午已經截止,BNT第一劑預計9/25~10/2施打、高端第二劑預計9/27~10/2施打。
許局長同時說明,臺南市目前有永康奇美與柳營奇美提供 #孕婦接種莫德納疫苗。尚未接種的孕婦市民可以跟奇美醫院聯絡預約施打。同時,今日也開始進行校園BNT疫苗施打,請學生及家長注意接種後的身體反應,如有不適可以請接種假。
黃偉哲市長提醒,從連假後14天都是市民需要格外注意身體狀況的週期,有任何不適或者跨縣市移動的,盡可能進行居家快篩,有症狀的請直接跟衛生局聯絡,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戒,不要掉以輕心。
【#第九期公費疫苗預約平台】
1. 對象:
1-1 #BNT第一劑:18~22歲;65歲以上;40歲以上且意願登記選擇有包含BNT疫苗之民眾
1-2 #高端第二劑:9/28(含)前符合第二劑接種間隔滿4週以上之民眾
2. 預約已截止
3. 接種時間:
BNT第一劑:9/25~10/2
高端第二劑:9/27~10/2
【#臺南市長者第二劑AZ疫苗造冊接種說明】
1. 對象:臺南市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
2. 條件:第一劑AZ接種已滿10~12週
3. 由區公所衛生所造冊並通知施打,不用擔心
4. 預計9/15~9/23施打
【#臺南市長者第二劑莫德納疫苗造冊接種說明】
1. 對象:臺南市70歲以上長者、#60歲以上原住民長者
2. 條件:7/9日前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且間隔滿10週以上
3. 由區公所衛生所造冊並通知施打,不用擔心
4. 預計9/17後開始施打
【#BNT疫苗校園施打對象及順序】
1. 9/22起校園集中接種 #請學生攜帶健保卡 #不要空腹緊張避免暈針 #學校課程會避免安排激烈運動
2. 滿12歲學生、在家自學、境外臺校在國內學生:由教育局/學校提供前述通知及意願書,至預約平台登記預約、並依通知至醫療院所接種
3. 無國內學籍之滿12歲未滿18歲學生,請自行下載須知與意願書後,至預約平台登記預約、並依通知至醫療院所接種
4. 自9/14日上午10時起,#開放12至17歲不在校接種及不在籍學生登記BNT疫苗,並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接種期程安排施打。
【#防疫紓困相關資訊】
1. 疫苗與篩檢資訊,都可以到臺南市的平台(https://tinyurl.com/ydx3yyap )查詢。
2. 紓困措施 都可以到市府防疫專區網頁(https://tinyurl.com/4sns5r3n )或者紓困諮詢專線 06-2954293 查詢。
3. 需要歷史足跡資訊,請上市府『臺南COVID-19儀表板』(https://tinyurl.com/49v6f69k )。
【台北#16254案例於臺南足跡】
#歸仁區
9/17 12:30-13:00 臺灣的牛牛肉湯 中山路三段
#東山區
9/17 13:54-14:10 東山休息站
【#接種疫苗並非免疫,只是降低重症率,並且接種後14天才會發揮防護效力】
依據CDC公布的資訊, #各類疫苗至少在第一劑施打兩週後才開始發生效力 (參 https://tinyurl.com/3yf4tay9 ),雖說尊重大家的疫苗接種選擇權,但還是期待儘速施打、繼續擴大疫苗覆蓋率,共同建立起臺南的防疫安全網。
#戴口罩 #勤洗手 #重清消 #少移動 #避近距
#理性防疫 #安心防疫 #用腦防疫 #動手防疫 #主動防疫
家長確診學生居隔 在 侯友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親愛的市民朋友,今天新北市確診人數1例,是居家隔離解隔前陰轉陽的個案,與幼兒園群聚案無關。
疫情持續朝著穩定的方向前進之際,我們也終於等到今天,12~17歲的孩子能夠在學校裡安全地接種BNT疫苗,得到初步的保護力。
開學以來的每一天,許多爸爸媽媽看著孩子出門上課,總是懸著一顆心,一方面希望孩子擁有如常的校園生活,一方面卻又擔心病毒會不會虎視眈眈,就在孩子的身旁。我也是三個孩子的爸爸,家長內心的焦慮,感同身受。
Delta來勢洶洶,這批BNT疫苗的到來,讓孩子的健康得到被保護的可能。不少爸爸媽媽可能也擔心疫苗會不會有副作用,簽寫同意書前內心掙扎良久。但在最後的抉擇點,為了孩子更長遠的健康著想,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勾下了同意欄位。
謝謝許多家長對施打疫苗的支持,我深深了解家長的焦慮心情,今天到校園內關心疫苗施打情形,特別提醒老師一定要隨時留意關心孩子們接種後的情形,調整教學型態,兩週內改採靜態課程,取消需要劇烈運動的相關科目。教育局也安排在疫苗接種後2天,實施線上教學,提供學生居家學習,這樣一來,老師還是能透過線上持續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
因為孩子的健康,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也許我有點囉唆,還是要再度提醒爸爸媽媽,如果發現孩子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像是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一定要趕快帶孩子就醫。
因為孩子的健康,就是我們身為父母的福氣。
#新北市第二級警戒準則 #行動治理 #侯友宜
家長確診學生居隔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感染蔓延,也擴散到桃園。桃園今天新增1例,案16197與新北幼兒園群聚案的學生家長是職場同事,這名確診者的太太也確診,由於曾經到過診所就醫,診所裡的8位醫護人員也被匡列。另外新北今天也新增一例、是幼兒園群聚案中的確診幼童同住的爺爺,居家隔離中陰轉陽。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37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5G7dpl8F0Q/hqdefault.jpg)
家長確診學生居隔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者會精華】
0:00 台北市今日疫情現況分析
2:45 12歲以下學生確診或居隔配套措施
4:51 體健設施開放
【媒體提問】
5:27 昨日拍板生育獎勵金第三胎加五千,卻被家長嫌太少?戶籍納入北北基的考量是什麼?
8:01 大理國宅住戶抱怨紓困減租但又悄悄漲價,市府很沒誠意?
9:03 傳出國民黨內部民調,蔣萬安在台北市各區民調都領先,是否會有壓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8GouvbAJsg/hqdefault.jpg)
家長確診學生居隔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黃鎮昌(Marco)是四個孩子的爸爸,其中大女兒小悅早年確診為 SEN(特殊教育需要)兒童,他便想到在家中安裝繩索設施,讓孩子們做運動伸展、「放電」。
去年因為疫情關係,Marco 經營的家庭中心大受影響,加上他眼見學生停課,終日在家中困獸鬥,便想到走進他們家居,鑽天花、安裝韆鞦等攀爬設施。
他教授繩索攀爬多年,相信這些活動有助刺激大腦神經,訓練手腳協調,令孩子學習更專注,情緒更穩定。至今他們已經為七十個家庭安裝這類設施,發展出詳細的繩索治療項目,讓父母可以自行幫助孩子練習,自己的孩子自己幫。
藉著繩索治療,Marco 希望家長明白,SEN 並不是孩子的問題,反而是彌足珍貴的特質。與別不同,世界才會更燦爛。
天使家庭中心 Teens Angel Family Centre:https://www.facebook.com/TeensAngelFAmilyCentre
延伸專題:
【SEN 學童如何渡過隔離難關?】
https://bit.ly/33VEF2d
【救世軍:讓 SEN 孩子找回自信與成就】
https://bit.ly/3tXfXJ6
【疫症之下,如何還兒童玩耍權】
https://bit.ly/3yiBKP4
【心明大義:病童的遊戲科醫生】
https://bit.ly/3eUPKH2
【心明大義:毛孩執屍人:奔波街頭 貼錢送動物善終】
https://bit.ly/33PWI9W
【心明大義:研發長者軟餐 空姐為「吃」辭職】
https://bit.ly/3fGfG8H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zQTlm3hA8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