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凍有差!財政部終於公布全國個人歸戶及家戶歸戶資料
不單未來,過去統計數據也應一併公佈!
財政部昨天公布了 #全國個人歸戶 及 #家戶歸戶資料,雖然家戶的歸戶方式,跟我們先前採用的所得稅歸戶不同,但起碼讓社會大眾,有了比起以往只能看到縣市歸戶相對合理的數據。
從持有房屋的母體及掌握四戶以上的來看,7.09 %的戶(父母及未成年子女算同戶)持有22 %的房子、3.97 %的人,持有 14.04 %的房子。
看著這些數據,再對比財政部官員說的「台灣囤房狀況不嚴重」,便更顯荒謬!
這些數據擺明了顯示,相對少數的人,持有了龐大可觀的房屋數。這樣子囤房還不嚴重,什麼才叫嚴重?
更何況從先前所得稅歸戶的資料來看,持有多戶以上的戶數及總持有量,都是 #越來越多,整個房屋朝持有多戶者集中,也印證了台灣一直朝向貧富差距越拉越大的方向去發展。
我們肯定財政部這次願意正面回應凍結案,然而,2019 年的統計資訊公開只是開始,要完整討論台灣囤房的演進問題,我們還有許多事要來做。
在此呼籲財政部,過去十年的全國歸戶及個人歸戶應該也要一併公開,讓國人能有更完整透明的資訊,也才能一同檢視台灣的囤房問題。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財政部公告全台囤房大戶統計,截至今年六月底,被課以「非自用住宅」稅率,全國共有50萬2265人,其中近40萬人囤一戶,較去年增加了近2萬人,而囤十房以上則有1703人。不過有民間團體認為,財政部公布的這份資料並不完整,應該公布過去10年「全國家戶總歸戶」,並排除共同持有,但目前公布數據卻看不到。 ...
家戶歸戶資料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財政部公告全台囤房大戶統計,截至今年六月底,被課以「非自用住宅」稅率,全國共有50萬2265人,其中近40萬人囤一戶,較去年增加了近2萬人,而囤十房以上則有1703人。不過有民間團體認為,財政部公布的這份資料並不完整,應該公布過去10年「全國家戶總歸戶」,並排除共同持有,但目前公布數據卻看不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638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kso1745Xh0/hqdefault.jpg)
家戶歸戶資料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財政部公告全台囤房大戶統計,截至今年六月底,被課以「非自用住宅」稅率,全國共有50萬2265人,其中近40萬人囤一戶,較去年增加了近2萬人,而囤十房以上有1703人。不過有民間團體認為,財政部公布的這份資料並不完整,應該公布過去10年「全國家戶總歸戶」,並排除共同持有,但目前公布數據看不到,明顯就在迴避囤房現況,不想推囤房稅。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638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tCwP2ccAjM/hqdefault.jpg)
家戶歸戶資料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第十六集:生活在錢江源
攝製組來到浙江省的“西大門”開化縣.尋訪根雕大師徐谷青,聽其傳奇人生經歷;踏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古田山,深入山中收集紅外線相機影像資料.到錢塘江源頭的村落看家家戶戶養清水魚,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
徐穀青,號醉根,他有一顆淡泊於世的禪心,醉心於根。他還有數十年專注於一件事情的癡迷情懷,曾歷時15年,締造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套根藝五百羅漢造像,恢宏大氣又不失禪意。在根藝界,他有許多光環: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民間工藝美術家、開化根雕傳承人……但他沒有飄飄然,因為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擁有自己獨特的根雕王國。沉醉是不需要理由的,隨心而至。在藝術王國裡,他專注與古老的樹根進行「靈魂對話」,堅信自己能聽懂樹的語言。1966年,徐穀青在浙江開化梅嶺出生,這是一個被稱為懸崖上的村莊,隱於白雲深處。綿延的山谷、青色的山峰、純凈的鄉村,天然的地貌環境讓這個村莊變得奇秀無比。徐家祖上就以木工活維持生計,且善於雕花,擺弄古根。徐穀青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愛上了雕刻。尋根,貫穿了徐穀青半生。從十幾歲開始,他就在梅嶺的一個個山頭之間穿梭。楮木、杜鵑、烏飯果、黃荊條……之後,他出走梅嶺,去更大的世界去尋根。徐穀青取材有道,各種砍伐後被遺棄的樹根,或去找尋森林裡自然死亡的大樹。這些在別人眼裡只配當柴燒的朽木、樹樁,都是他無比渴求的寶貝。之後,他將沉浸在根藝的世界裡,將內心對生命的尊重,對生活的感悟,以根代言,大千世界、萬物生靈都在他的雕刻下紛紛湧現。種樹,是徐穀青除了醉根外最常做的事。每個根雕都需要挖掉一棵樹根,於是,他挖一棵便種一棵。根雕藝術品最大的特點是它來於自然。百年古根,生長在峽穀,懸崖峭壁,經長期風雨的侵蝕、蟲蝕、天災的破壞後,形成各種形態。這些形態,是大自然的饋贈,他種樹,是對大自然施以回報。醉,是徐穀青的武器。半斤白酒下肚,半醉半醒之間,斟酌再三,寥寥數刀,老根的神韻和生命躍然而出。根,是徐穀青的全部。至今單身的他覺得:人生就像是水的旅行,源出山林,歸於天真。最初,梅林深山的老樹根讓他走入社會;如今,平常心又讓他回歸自然,回到最初生他養他的那片山林。於是,他收集全國各地千年龍眼木等根樁創作,精心雕琢15年,巨型根雕五百羅漢在開化縣根藝美術博覽園問世。佛經雲:相由心生。醉根作品之相,皆由徐穀青心識所現。五百羅漢,各有其態。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孤座獨立,或慈眉善目,或閉目凝神,或妙相莊嚴,或悲憫眾生……徐穀青對根雕藝術的悟,無疑也是對人生意義的悟。一段即將腐朽於深山老林的根樁,被他發現,於是,便產生了一個新的生命,新的靈魂,那便是根雕的生命和靈魂。只有把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到根雕藝術當中,才會有這樣通達無礙的領悟。更重要的是,他心中有佛,萬物皆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kUWQvUpsIg/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JiSl7Q2DZLhUAtIqTmiMwkHig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