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和信念都是來自於對世界的理解和看法,這與個體的經歷、成長環境和受到的教育息息相關。在人們成長過程中,之所以容易出現問題,就是人們總是帶著固有模式來處理新的問題。人們要成長,就是要打破原先的固有模式,清除掉過時的經驗,用一種全新的思維來處理當前問題。小的時候,你跟父母怎麼相處,跟同學怎麼相處,你從父母、從同學那裡獲得的經驗,將會形成最初的認知和信念,並影響你未來的發展。只有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你才會意識到最初的認知和信念出現了問題。
心理學中有一種移情效應,指的就是用過去的經驗來處理當前情境。你當前所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是因為你在用過去的經驗來處理當前的情境,而不是說你的性格是錯誤的。你不可能一遇到問題,就要改變性格,這是不現實的。人的認知和信念是一條條相對孤立的建構,建構是認知心理學派的理論,指的是人們用來解釋世界、分析世人的觀點。認知和信念的成本之所以比性格低的多,就是因為認知和信念不是一個體系,而是相對孤立的建構。
認知和信念是個體建構的核心,決定著個體將要採取怎樣的行為。例如:因為你愛我,你就要滿足我的要求。這是一條對於親密關係的建構,如果某個人持有這樣的建構,那麼他就會無限制的從愛自己的人身上索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最終結果可想而知,關係走向破裂,因為這個人越來越貪婪無度,並且喜歡情感綁架。如果這個人想要獲得穩定、安全的親密關係,不需要改變性格,只需要改變原先的錯誤建構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哪怕別人愛你,你也不要以愛的名義讓對方滿足你的所有要求。
改變錯誤的建構,能夠讓你的生活立刻發生變化
改變認知和信念所花費的成本遠比改變性格花費的成本低,不僅表現在決心成本和精力成本,還包括時間成本。個體改變性格,直到新的性格形成,並且應用到實際問題解決上,需要花費很長很長的時間。但是如果你改變了錯誤的認知和信念,你的生活立刻就會發生變化。例如,一個人因為過去受到過傷害,所以遠離了社交。這是一個典型的錯誤建構。之所以錯誤,原因有二:過去某個人傷害你,不代表未來所有人都會傷害你;過去你會受傷害是因為缺乏自我保護能力,你現在有了自我保護能力,不應該害怕社交。
如果你意識到這個建構是錯誤的,明白自己長大了,有能力保護自己,也明白之前某人傷害自己,不代表其他人也會傷害自己,那麼你的社交就會立刻發生變化。你會更加傾向於融入到社交中,更願意接受有人進入自己的世界,更能夠信任別人。這一切不需要你費心費力改變性格,只需要將錯誤的認知和信念改掉就好了。
總而言之,改變自我以解決當前問題,從來不是只有改變性格這一條路。當你發現可以從改變認知和信念出發時,你會發現改變自我變得更加容易,更加實際,更能夠應對實際問題。學會改變自我,從改變錯誤的認知和信念開始吧!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
加入「精英閣」= 一年陪你读完100本经典好书
➡️15-20分钟读书音频
➡️干货总结思维导图
📍還在等什麼?趕緊点击鏈接🔗:https://pay.weread.com.tw/facebook/jingyingge/
-------------------------------
馬來西亞 Shopee FREE Shipping
https://shp.ee/a54n9zf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害怕社交 在 涵寶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面對脆弱與黑暗,我們要練習
--
上週末去上課,張老師基金會的《精神疾病之辨識與病因暨專業協助工作坊》
過去看了好多的心理學相關書籍,甚至買了DSM-5,想更深入了解,一個人心理面的特質與障礙關係。
報名前,還是會擔心,自己不是本科生,會不會太艱深聽不懂,後來上課,覺得自己很幸運,遇到一個很有趣的老師,用很生動的方式,了解這些專業的基礎。
--
我們可能有時候會緊張、會焦慮,但不等於我們有焦慮症;我們可能有時會害怕社交場合,但不代表我們有社交畏懼症;我們可能都有自己的每日儀式感,但不代表我們有強迫症。
我們身上都會有這些特質,有可能自戀、有點妄想、有點孤僻、有點依賴、又有點畏避,但是,不會因此就會成為我們人生的障礙。
或許這些看起來都偏黑暗/負面,但我們正是這樣的脆弱組合而成,成了我們的人性。
面對這些脆弱與黑暗,我們要練習的,從來不是而是消除它,而是學會與它共處。
#負面 #脆弱 #黑暗 #共處 #焦慮症 #努力 #未來 #希望 #心靈 #成長 #負能量 #故事 #晚安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害怕社交 在 VOGUE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也有這些症狀嗎?
害怕社交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電話恐懼症 #社交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06 【動畫片頭一分鐘】廣告段落
01:48 什麼是「電話恐懼症」?
03:17 為什麼會害怕「電話」?
04:49 如果是面對面交談,會比較好嗎?
05:56 如何治療電話恐懼症?
07:47 我們的觀點
09:20 問題
09:39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虎斑
|腳本:虎斑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打電話前,都要做心理建設」為什麼我們會對講電話如此恐懼?:https://bit.ly/3icuVIZ
→討厭講電話:10%以上的成人有「電話恐懼症:https://bit.ly/2TAOjpg
→不想打也不想接 你有「電話恐懼症」嗎?:https://bit.ly/3l25taz
→辦公室的「座枱電話恐懼症」:https://bit.ly/3l13wv6
→電話恐懼症|維基百科:https://bit.ly/3iRK2q7
→Scared of the phone? Here's how to overcome that fear|BBC NEWS:https://bbc.in/2VbbtDa
→How to Know If You Have a Phone Phobia:https://bit.ly/3iSn1n1
→WON'T CALL YOU: TO MOST OF US, THE RINGING OF THE PHONE IS AT LEAST A POTENTIAL PLEASURE. :https://bit.ly/3zGhWoM
→《固定電話恐懼症》年輕人為什麼不敢接電話?叫他接也不接職場前輩超火大……:https://bit.ly/3yaG02x
→辦公室的「座枱電話恐懼症」:https://bit.ly/371VxFZ
→得了電話恐懼症?說錯話、反應不及 專家教5點心理建設:https://bit.ly/2Vf0NmS
【 延伸閱讀 】
→厲害的業務只打電話也能成交!講電話時要面帶笑容...專家傳授「電話溝通」4大原則:https://bit.ly/3y85oGe
→日語電話應對技巧:超實用!日本人職場上的電話禮貌 & 一般日語電話應對須知!|HKW日語學習 #63(文化篇):https://bit.ly/3rDf5dt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sYF8AMiK9U/hqdefault.jpg)
害怕社交 在 Introduct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冰山理論#財富與潛意識#潛意識
最近蕾咪受到「冰山理論」的啟發,它是在講潛意識是如何操控我們的表面行為。比方說蕾咪之前比較不準時,那可能是因為我內心的潛意識喜歡獨處、害怕社交壓力,促使我打破了跟朋友的承諾的約定時間。了解你內心深處的想法,能讓自己更進步、更容易解決真正問題❤️
如果喜歡這個頻道別忘了訂閱呦❤️
---
time code:
00:00大家好~這次想分享蕾咪最近的啟發~潛意識的秘密XD
00:50冰山理論?
02:16蕾咪自身例子~被潛意操控?
03:49調適的方法?
07:37蕾咪想知道~在今年你有什麼新目標嗎?
08:02湊秒Q&A~如何測試自己的市場價值?
可以看到更多的蕾咪~
訂閱蕾咪PressPlay專業知識服務→ https://app.pressplay.cc/CFP
想看蕾咪IG限時動態→ https://www.instagram.com/ramihaha/
想找蕾咪FB留言聊天→ https://fb.com/ramihaha.tw/
觀察蕾咪旅遊部落格→ https://ramihaha.tw/
---
可以看到更多影片!
【理財教學】賺超過薪水?邁向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與主動收入差在哪?
❤ https://youtu.be/JeblgTqh_J0
【投資教學】買進就下跌、股票被套牢怎麼面對?基礎3種投資策略解密!
❤ https://youtu.be/XHQ52YkGcOo
【理財教學】保險原來這樣買?我適合哪種保險?基本保險觀念剖析!
❤ https://youtu.be/dDb2ROuaLB8
【理財教學】擺脫月光族!SOHO族、自由工作者必看3招理財術!穩定收入又能加薪!
❤ https://youtu.be/BOWf0hpBh7U
【投資教學】美股投資選股策略快速教學,4本經典好書入門推薦!
❤ https://youtu.be/JGT-jUj4cL4
歡迎有更多的理財問題,可以留言跟我說,
我會挑選適合的問題,錄製更多教學影片囉!
希望從這理財的小小習慣去改變我們彼此的生活啦!
歡迎訂閱蕾咪的頻道喔:)
※這不是商業影片! ^^
※This is NOT a sponsored Vide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mWHseWbnFM/hqdefault.jpg)
害怕社交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之前在社交恐懼症的影片裡也有講到「內向」和「社交恐懼」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嘛!
「內向」有它更多深入的解釋,而「外向」的人群裡也不代表都沒有「害怕社交」的情況。
內向的人確實可能會害羞,但害羞的人不一定就代表是內向!
害羞是一種在社交時感到輕微害怕,但不至於恐懼的狀態。
也就是說外向和內向的人都可能會有害羞的情況。
【目錄】
00:00 介紹
01:22 外向和內向的誤會
06:17 什麼是外向和內向
07:50 內向和外向主要區別
10:35 內向和外向分別特徵
11:32 總結
11:52 精選留言+ 記得按贊
------------------------
【歡迎加入會員】
https://bit.ly/2CoCFFD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我的器材推薦】
? 相機 ‣‣ https://amzn.to/3gSKGRv
? 麥克風 ‣‣ https://amzn.to/3j1dOIb
? 手機轉接 ‣‣ https://amzn.to/2W9l0bB
? 三腳架 ‣‣ https://amzn.to/32dYQso
? 背景布 ‣‣ https://amzn.to/2CwzCKW
? 背景架 ‣‣ https://amzn.to/3iVLxTr
? 筆電【現在$300 OFF】 ‣‣ https://amzn.to/2CyxC5e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
【參考資料】
https://m.ydl.com/jingyan/10848
https://bit.ly/3a707n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rl_Jung
https://bit.ly/2Pz37iL
https://bit.ly/3akLLzP
https://bit.ly/2DRj7ty
https://bit.ly/33GjodV
https://bit.ly/33Fz2Go
https://bit.ly/3fI41DY
https://bit.ly/3iozWex
https://bit.ly/30Hgsfb
https://www.daydayview.com/article/60191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2891?ref=linerea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2Gn91dKz-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