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一年前在podcast上聽到長年培訓教練的何立安老師分享,好教練的基本原則是要把學員的福祉擺在第一位。沒有慧根的我每一個字都聽懂,也去查了福祉的註釋,仍是摸不著頭緒,不知道怎麼解釋成通俗的說法分享給大家。直到最近出現兩個反指標,才讓我徹底理解其中含意。
第一個例子是護理師同事某次在診間和我抱怨,她因體重過重,想靠重訓健康瘦下來。報名了健身房,結果教練要求她每週都量測inbody,一旦體脂沒改變,就建議她減少卡路里攝取。如果體重減輕、體脂不變,也會被警告「妳這是掉肌肉!應該要多上教練課」。在無所適從又對自己沒信心的狀況下,她竟花了超過半年的薪水,買下上百堂課程。
但其實,inbody的體脂測量受身體水分多寡影響很大,再加上減重初期,掉的主要是水分,因此常會出現體重降,體脂反而上升的狀況,並非肌肉流失。因此我非常反對減重初期頻繁測量體脂,因為不僅不準,還會自亂陣腳,覺得自己白練、白努力了,不然就是採取更激進的方式,和健康初衷漸行漸遠。
最近,他的教練又鼓勵她參加八週減脂比賽,贏獎金把學費賺回來。結果她一週狂練五天、天天吃一千兩百卡的低碳飲食,最近就發現月經因熱量不足而消失了!聽到這邊我終於忍不住地說:「你的教練只是為了抽成狂推課,根本沒考慮過妳的『福祉』啊!」
另一個事件是位瘦弱的孕婦,孕期常閃到腰、膝蓋痛,復健科醫師提醒她這些症狀大多來自肌力不足,建議她重訓。第一次產檢胚胎著床穩定後,我也強烈建議繼只要沒有孕吐或出血就要繼續保持鍛鍊,不然等肚子大起來,下背痛、膝蓋不適會更明顯,以後餵奶、抱小孩也會更辛苦。先生在旁聽了也頻點頭表達支持。結果下次門診回來,她無奈地表示被教練拒絕繼續幫她上課,希望等她三個月後確定胎兒「穩定」了再回來。
當然每個人自有風險評估的一把尺,我無權過問。但我想問一句,如果教練只想趨吉避凶,在醫師、家人都支持下,仍單方面拒絕學員,那是否代表著他在教學上也抱持著有練就好,有沒有進步沒差,不要加重、加強度才安全的鄉愿心態呢?在診間其實我也有直接對她說:「你的教練只是在避嫌怕麻煩,根本沒有為了妳的『福祉』著想啊」。
我也要強調,重視學生福祉絕非是指教練對學員的要求百依百順,幫學生擦汗、遞毛巾。而是秉持專業,站在學員的角度去提出建議。好比過去我也曾要求教練開出一週五練的課表讓我加速進步,但他馬上拒絕我的要求,向我說明,不是練越多、進步越快,還得注意恢復與疲勞累積,以免過度訓練。以此標準回頭看同事的例子,即使她有點心急想快速瘦身,教練也該幫她踩煞車, 一步一步建立她正確的飲食和運動觀念,而不是操弄數字焦慮,以此推銷課程。說這些不是要給教練們找麻煩,而是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練,可以更強壯更健康,也能讓健身風氣更蓬勃,創造教練學員雙贏的局面。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孕婦 熱量不足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驗到兩條線開始,媽媽的日常大小事總會詢問產科醫師:懷孕可不可以吃辣、可不可以喝喜酒、可不可以搬家、可不可以重訓😢😢......絕大部分的問題我都會秒答:「可以啊!」唯獨有一類問題,我只能無奈又心疼地比個大叉叉。
「我好不容易瘦下來了,懷孕可繼續維持嗎?」、「懷孕可以減肥嗎?」、「我體脂很高耶,現在可以繼續減脂嗎?」😭
「不行喔!不管是減脂、減肥,通通都不可以!」這類問題就是得堅定不假思索地回答。🤔
就我觀察,孕期減肥會因為熱量不足、營養不均衡影響胎兒🍼的概念早已普及,我猜想,媽媽們問這些問題時,應非刻意要在這時減肥,而是擔心胖太多產後無法恢復或希望尋求一些安慰與心理支持。
但不可以減肥的原因其實還不只是為了胎兒健康,而是女生在懷孕的過程中,因生理條件改變,要減肥真的不太可能成功。
最明顯的就是懷孕後體內各種「合成型」的賀爾蒙如胰島素、生長激素、睪固酮會上升,除了幫助胎兒生長發育外,這些賀爾蒙同時也會促進脂肪累積。因此很多人會發現肚子、大腿、屁股的皮下脂肪增厚,甚至產生橘皮組織。另外,黃體素也會使得體內的鈉不易排出、四肢容易水腫,視覺上就會有大了一號的感覺。
孕期飢餓素的上升也讓媽媽特別「不耐餓」,一餓就想吐🤮或半夜常常餓醒找食物。我也觀察到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很多害喜的媽媽常常什麼都不想吃,卻唯獨鍾情漢堡、薯條、鹽酥雞🍦🍿等高熱量食物。
加上孕期又有太多事讓媽媽心煩,舉凡能否順產、何時有產兆、胎兒健康與否....都會帶給孕婦許多焦慮,這些情緒起伏也容易導致用「大吃來紓壓」。再加上社會氛圍普遍仍鼓勵孕婦一人吃兩人補,許多人又在不清楚媽媽懷孕週數下就一味的說:「妳肚子好小啊!😕有沒有在吃東西,胎兒這樣夠大嗎?」無形中造成一股非得拼命吃的壓力😢,讓媽媽不由自主地吃下更多食物。
綜合以上,真的是叫媽媽不胖也難!
當然,很多人會問,不想胖太多,難道不能以在孕期認真計算卡路里,抓得剛好即可 。問題是,懷孕後心跳變快、呼吸急促,體重上升,基礎代謝本來就會慢慢變高。且每日活動量又因為身體狀況起伏很大,讓每日消耗熱量(TDEE)的誤差極大,怎麼算都很難精準、反而容易讓媽媽們無所適從造成心理上的負擔。
體脂也是,不管是家裡小台的體脂機或健身房大台的inbody,幾乎都有8 -10 %的誤差。再加上體脂測量是利用電阻的原理,受身體含水量影響極大,特別容易水腫的孕婦,測量起來誤差更大。因此我認為,在孕期量體脂不是不行,而是完全不準,沒有參考價值。😅
至於時下流行的特殊飲食法,更有可能引起營養不均衡、或低血糖,我更是不贊成。比如近來流行的168間歇性斷食,執行方式通常是「早餐晚點吃、晚餐早點吃」,這樣容易讓身體在低血糖情況下,改利用肝醣的糖質新生產生的糖分及酮體當作熱量主要來源。但孕婦肝醣的利用相對比較差、胰島素濃度偏高、又得分一部分的糖給胎兒,嘗試這種方式,會比起一般人更容易發生低血糖的情形。😖
更何況,受賀爾蒙及胎兒擠壓的因素影響,大部分的媽媽都無法吃到很飽就會覺得腹脹、想吐,將一日三餐的熱量分配在兩餐很容易太撐或熱量不足。
我明白孕期增加多少體重,往往變成媽媽們互相參考、甚至比較的指標,但我得強調,每個人的腸胃吸收、賀爾蒙起伏都不盡相同,我也不否認有些人懷孕體重根本沒有增加,新生兒一樣頭好壯壯,但這樣的人是少數,也是基因造成。也有少部分的媽媽是因為孕吐到生產前,每天苦於宿醉、暈船,當然胖不起來。
因此,我認為與其只聚焦體重或是斤斤計較吃進去的卡路里,倒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健康促進」上。其實這些健康觀念就是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孕婦也是人,當然也適用。
不分孕期,只要沒有出血、早產跡象就應維持一定的活動量(至少每週90分鐘)。在思考如何「進補」前,也可以先檢視一日三餐的營養素是否均衡。以我的觀察,外食族群多半蛋白質、青菜攝取不足,高油脂、澱粉及加工食物太多,可以先針對這些做調整。(但調整的是種類跟量,不需要變成白飯、麵條都不敢吃)。建議把握蛋白質吃夠(每日60克平均分佈三餐)、減少精緻澱粉(碳水化合物熱量來源不低於40%) ,各式蔬果輪流攝取的大原則。餐間的甜食、含糖飲料的次數則是盡量以堅果、牛奶、優格替代。
當習慣養成後,孕期體重一定可以平穩上升在正常範圍內,產後要瘦身也會多一些助力!
孕期體重也造成妳的壓力嗎?🥺🥺
----------------------------------------------------------------
賀爾蒙的變化實在神秘又有趣,
九月份線上講座「一次搞懂賀爾蒙、告別內分泌肥胖」
十月份實體講座「告別月經失調,烏烏醫師陪妳搞懂賀爾蒙」
熱烈報名中。❤️❤️
報名連結請見留言或私訊!💪💪
孕婦 熱量不足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多吃一點吧!懷孕就是一人吃兩人補。吃七分飽就好,不然會不好生?不管是親人,愛人,路人,仇人好像都很愛管孕婦的嘴巴!古人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胎兒的肉真的是媽媽吃肉吃出來的嗎?
足月的嬰兒體重約落在2500-3800g。比起媽媽的飲食還有更多會影響體重的因素。
#基因
孕媽:醫師,怎樣可以生出長腿寶寶。
白目烏烏: 找一個長腿的老公。
#孕前的健康狀態: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
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會增加巨嬰機率。高血糖的環境會影響胎兒的肺臟發育。
高血壓,子癲前症等會影響到胎盤功能的疾病。胎盤就像土壤,沒有肥沃夠用的土質,我們澆再多的肥料,樹苗也很難長高。(看看大安森林公園..QQ)
第二孕期後無法控制的孕吐。厭食症。接受過腸胃道大範圍切除手術的媽媽,嚴重的貧血,長期熱量不足。以上這些極端狀況的孕婦建議諮詢專業營養師,調整飲食模式。
讓我們來檢視一下江湖上流傳養胎的食物..
1.牛肉
含豐富的蛋白質鐵質維他命B12。但相對飽和脂肪酸較高。
2.酪梨牛奶
酪梨含不飽和脂肪酸維他命A葉酸鉀鎂。牛奶有鈣質。這組合營養價值頗高,但有時為了增加風味添加過多的糖。
3.滴雞精
一包滴雞精的蛋白質約一顆雞蛋的..一半 一半 一半。需注意其中的鈉含量,不建議大量補充。
同理:雞湯的湯蛋白質也沒有雞肉高。大骨湯的鈣也很低。
3.甘蔗汁榴槤
偏高的食糖含量,營養價值略低。不建議大量飲用。
足夠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從孕婦飲食指南來看江湖上的流傳還是有幾分道理,但至今並沒有醫學研究顯示狂吃這些食物胎兒就會比較大,孕婦也不需要為了衝胎兒體重餐餐牛排塞到想吐,酪梨牛奶當水喝。
胎兒不是越大越健康。媽媽吃得多也不表示胎兒會比較大隻。均衡多樣化飲食少加工食品少空熱量,有健康吃的孕婦才有健康長大的寶寶。
#菜多有肉有魚有好澱粉
#什麼都可以吃什麼都不過量
-------------------------------------------------------------------
大馬男子手作肉骨茶。
配料:豬小排 大白菜 腐皮 玉米筍
考古題:孕婦可以吃肉骨茶嗎?
有沒有人要幫烏烏回答..
孕婦 熱量不足 在 烏烏醫師- 懷孕當然不適合繼續減肥,但為了降低孕期併發症 ... 的推薦與評價
更重要的是,因為極低碳所產生的酮體有傷害胎兒腦部的疑慮,因此我會建議孕期碳水化合物至少要佔40%的熱量來源,也可以全穀雜糧為主。 ... 性教育的不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