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三種COVID-19疫苗接種人次不包含第二劑來到了1046萬人次,人口涵蓋率到達44.6%
快接近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打到疫苗了~
當然這麼多人打完疫苗,加上媒體的渲染,大家打完疫苗都會很緊張自己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有的人覺得打完精神都好了、咳嗽都好了、食慾變好了、有的全身不舒服、很喘、心悸、血壓變高了、有的單側膝蓋痛、手紅腫、手舉不起來⋯⋯⋯等等。
各式各樣主訴不勝枚舉~
這幾天,來了一位40幾歲女性,她說「自從打完AZ就全身不舒服、覺得很累、走路就覺得喘🚶♀️」
不過認真問起來,病人在打AZ之前已經來了3週的月經,最後總共來了四週的月經~
而且這幾週的月經量都很大,41公分的衛生棉兩個小時就滿了~
加上下眼瞼看起來很白,擔心貧血,所以幫她抽了血球檢查~
沒想到隔天,⚠️ #血色素跳出危險值:5gm/dl‼️(正常值約12.0~16.0 gm/dl)加上病人的症狀跟病史,可以推測這個值應該是有意義的不是實驗室誤差,於是立刻通知病人回來開轉診單及印出報告,請病人去急診輸血穩定生命徵象❗️
後來病人回覆說,她去急診時再驗了一次血色素,結果只剩4.多,總共輸了6包血才回到7點多gm/dl(一般人至少7以上比較夠用)!接下來就是查原因,病人自述一直都有子宮肌瘤的問題,於是請病人去婦產科做後續的追蹤及檢查。病人很感謝我們幫她抽了血色素,輸完血她舒服多了~因為在那幾個禮拜她一直覺得很不舒服,中間看了四次醫師但都沒有明顯改善,她還一直以為是AZ疫苗讓她很不舒服,不過按病史看來跟AZ疫苗是沒有明顯關係的~
🩸#子宮肌瘤:是婦女常見的一種良性婦科腫瘤,是一種平滑肌瘤或稱纖維瘤,好發年齡 35-45歲之間。
以解剖位置可分為以下三種:
🔸#子宮漿膜下肌瘤:可向子宮外的骨盆腔或腹腔突出生長,因空間較大,可以長到蠻大的,甚至大到像懷孕四、五個月。
➡️可以產生壓迫症狀:如壓迫膀胱會造成膀胱功能障礙(排尿次數增加、壓力性尿失禁)、如壓迫直腸則會造排便困難。
🔸#子宮肌層間肌瘤:是最常見的一種➡️可能產生經痛或慢性骨盆腔疼痛。
🔸#子宮黏膜下肌瘤:由子宮內膜下層往子宮腔生長,故也是最容易造成月經期的大量出血的一種肌瘤➡️ 可能造成貧血、懷孕困難、容易流產等症狀。
治療方式就交給專業的婦產科醫師來判斷了~我這邊就不解釋,只是提供大家子宮肌瘤小常識而已~因為這個病人問了很久,希望我可以多多提供婦科知識給大家☺️
👩🏻⚕️不過這邊提醒大家,如果覺得身體很不舒服,不要勉強接種疫苗喔❗️(不過病人說她擔心放棄又要等好幾輪才能打得到,真的是兩難的選擇😢
有時候疫苗真的有非戰之罪,假設生病的時間剛好時序相近真的很難讓人辨別因果關係,我最近手上還有一個例子,但想說等確診再分享給大家~
就像之前說的,目前還沒人發明出百分百無副作用的疫苗,醫生只能判斷病人當下適不適合打疫苗,無法預估誰會產生什麼樣的副作用,如果真的覺得身體狀況不佳、建議不要勉強接種,但Delta來勢洶洶,如果需要出外工作的人還是建議儘快施打疫苗減少重症及死亡率喔😢
#佳鴻診所
(以下圖片取自網路喔~)
子宮解剖位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懷孕🤰與產後🤱運動的15個大哉問】
這幾天整理了孕媽與產後媽咪對於懷孕與產後運動的大哉問,其中不乏關於「骨盆變大有救嗎?」「腳變大有解?」的疑問。所以我從貼文粉絲的留言問題,統整了15個Q&A,如果你生過孩子,都很值得看一下喔!
#跟哺乳有關的
Q1:我是餵母乳的媽咪,且以親餵為主,也以躺餵為主,想了解躺餵的姿勢要注意什麼嗎?有時候餵太久,好想在躺餵是也做點簡單的動作伸展一下~~適合嗎?
A1:要注意到兩邊均衡,兩邊都要均衡的躺餵,不然很容易身體左右兩側失衡,單邊圓肩變嚴重,或者骨盆歪斜喔~伸展是可以的,但是當身體骨骼沒有在正中位置時伸展更容易受傷(譬如你在烏龜脖的狀況下伸展胸背,脖子後側頸伸肌與上斜方肌更容易受傷)!反而以拚軟滾筒全身按摩會很適合喔~
另外補充說明,運動不會改變乳汁的品質,哺乳媽咪不用擔心乳汁變質而不敢運動喔!
#關於產後多年與屁股啦腳啦變大的
Q2:產後運動,產後多年也有用嗎?/是不是來不及了救回了,產後已經十年了!
A2:產後多久,只要開始適當運動,身體都來得及恢復良好喔~我自己很多學生,上課後,即使孩子已經青少年了,也改善了身體不舒服、酸來痛去的狀態,也找到使用身體更輕鬆的方法;「孕婦運動指南」這個課程,對於任何孕期與產後,生過孩子都適合,因為身體經歷了懷孕過程後,必須靠矯正運動訓練、深核心肌群運動、適度放鬆深層緊繃肌肉,來幫助身體骨骼回到對齊正中位置;骨骼回到對齊,肌力才能充分發揮,運動才會更有效率,以及減少腰痠背痛~(如果想要身材更好也才更有效率喔)
Q3:請問腹直肌分離可以解決嗎?只能用手術的方式嗎?上一胎距離現在超過5年!
A3:要看嚴不嚴重,如果分離兩指左右靠運動是可以改善很多的喔~改善包含分離的寬度和深度改善。基本上建議要手術的可能是分到可以一個拳頭塞下去這樣~~通常會常常腰痠背痛到難忍了~
Q4:生產完腳痛,醫生看了之後說是腳錯位嗎?有什麼運動可以幫助的?
A4:腳錯位的定義可能要再精確些,腳骨結構很複雜。這個課程裡有矯正運動可以幫助恢復,讓肌肉骨骼在對的位置運動,產後多年也適合。我向來倡導赤足運動,因為腳掌位置與姿態正確了,才會正確啟動到核心肌群與臀腿,簡單舉例:如果足弓坍塌的狀態下運動,怎麼運動都很難讓臀部與腿後側有感的!對了~腳的錯位如果影響了日常生活,建議先再找醫生、治療師看一下喔,因為必須確認軟組織沒有撕裂傷、骨骼沒有受傷。
Q5:生了小孩,腳也變大,有辦法嗎?
A5:有解!我生完小孩腳大了一號半,後來學習赤足運動後,意外的腳長度變回原本的尺碼囉~原因也跟我們懷孕過程中,隨著子宮變大,身體骨骼力學改變有關!譬如,沒有肌力支撐變重的身體時,骨盆旋轉過多,接著足部的骨頭會整個往內轉,然後足底坍塌變成後天扁平足......腳就變大啦!而這個課程的運動,以赤足為主軸喔~多次訓練後可以幫助恢復,而且腳變小了,臀部還更會使用了呢!
Q6:骨盆可以回得去?請問這個對假胯寬有幫助嗎?
A6:「孕婦運動指南」課程中,骨盆是個大重點!懷孕過程中,激素與骨骼力學改變,會讓我們骨盆位置改變,過度旋轉,也會變寬!而有效的運動訓練,可以讓腹部肌群、臀腿肌群做出良好的協同使用、幫助身體在懷孕過程中,不因為子宮變大過度改變骨骼位置,產後自然不容易骨盆走鐘嚴重~~那萬一真的懷孕時沒運動,所以骨盆變寬了、過度傾斜了,適當的矯正運動,都可以幫助身體找回原本的樣子!只是要花的時間比較多一點而已;有耐心有毅力,用對運動方法都能改善困擾!(所以如果用了不適當的方式運動,反而可能讓原本的問題變嚴重喔)
#關於可能涉及病理問題的
Q7:筋肉媽媽有聽過子宮脫垂嗎?有什麼什麼運動是可以幫助子宮脫垂恢復的呢?
A7:子宮、膀胱脫垂,會跟骨盆底肌失去功能有關,但是骨盆底肌也是深層核心肌群的一環,所以必須從整個核心肌群深層訓練起,而不是單單只有做凱格爾運動就能避免。
(其實孕程中有輕微脫垂是正常的,記得產檢時要與醫師討論)
如果真的有脫垂,外表上還是有些表徵可以觀察出來,譬如子宮失去與脊椎的對齊;記得還是要先看醫生喔,而「孕婦運動指南」這一個課程裡面的教的運動,是整個深層核心肌群的運動,除了可以幫助預防,萬一脫垂經過醫療治療後,當成復健運動也很棒,通通有幫助~懷孕,產後,產後很多年都好適合~(當然也會教你怎麼去維持孕期子宮與脊椎對齊)
Q8:老師,我訂了您的另一個高效燃脂的線上課程以及接下來的核心和臀部超啟動,請問是否還需要這部影片? 我是骨盆和恥骨異位!
A8:「孕婦運動指南」線上課有250分鐘,裡面談及歷經懷孕後我們女人的身體骨骼力學變化、荷爾蒙變化,包含為什麼當初可能骨盆恥骨易位,所以才會更理解怎麼利用課程中的方式調整回來~但是還是提醒,運動是預防與復健改善,不是治療,找醫生評估還是最優先的第一步。另外,我的每一個線上課內容都不同喔~放社團內的線上課,主要有更多肌肉解剖觀念。
#關於孕婦運動指南線上課與為什麼我值得信賴(羞)
Q9:妳的內容跟其他健人很不一樣!
A9:我自己在唸的是運動健科科學研究所;過去也是直接到美國受訓,導師是ACE與NASM(美國跟健身有關的四大認證)的運動安全模組的撰寫人,是美國很有地位的運動科學家;疫情之前也是每年到國外讓他受訓;現在也是進修了很多運動與復健功能恢復的國際課程喔~~但因為我自己又比健美、教學、寫教程,所以可以把理論應用的很多元~我已經教學過超過400位教練做孕婦與產婦運動囉~
Q10:請問影片有運動教學嗎?適合孕期媽咪的?
A10:有喔,「孕婦運動指南」課程250分鐘,運動非常多!包含運動前的肌肉啟動練習,練習讓大腦用正確的順序去啟動肌肉;接著是三個孕期、產後、產後多年的矯正運動,有非常多套喔。
Q11:請問線上課可以拿到電子教材嗎?還是都只能上線重複觀看?還有因為是線上課程,就是會擔心跟著做可是姿勢或用力的地方做錯了,沒有老師在旁即時糾正!
A11:這個課程之後募資到200%會給一個自我評估表格,課程沒有另外的電子教材,可以線上重複觀看。後續會加賣補給包直播課程,確保萬一跟著課程,但是擔心自己做錯的同學可以直播發問與再學習。
Q12:請問小腹很大該怎麼處理
A12:請問您有生產過嗎?如果有,「孕婦運動指南」課幫助很大。如果沒有經歷過生產,或者你已經具備了良好動作控制能力,「女性專屬!筋肉媽媽的高效增肌減脂課」一定對您幫助很大!課程連結我放在留言,可以參考喔~
Q13:請問~剖腹產的媽媽,身體的狀態與自然產一樣嗎?
A13:大多數的狀態與適合運動都是一樣的喔~~但是剖腹過,你的腹部筋膜是被截斷過的,神經也被切斷過,所以神經連結與動作控制會比較差~~運動前按摩一下剖腹過的部位,會幫助很大喔!力氣瞬間變大~下次試試看!(也是剖腹的媽媽我~)
Q14:可以只買產後的課程嗎?
A14:孕期,你身體的變化,會延伸到產後,甚至產後多年喔。所以產後運動,建議還是要從孕期運動的矯正運動開始,才能找回身體自在運用的能力~
Q15:請問開刀生完多久可以做回運動?
A15:醫生評估可以就可以喔。因為每個人癒合能力不太一樣~一般來說建議是六週可以恢復運動~不過誠如之前放過的文章,產後就可以開始做的運動是呼吸訓練與改凱格爾運動,兩者要協同一起做,越早能開始,身體恢復能力也會越好~
#從懷孕到產後_筋肉媽媽的孕婦運動指南
課程早鳥優惠中放留言
子宮解剖位置 在 康康醫師超音波共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續前一篇
<淺談植入性胎盤的超音波診斷>
為何說淺談呢?因為這實在是個博大精深的議題,三天三夜說不完。。。
就這幾年學習的經驗,整理一下跟大家分享
#植入性胎盤從超音波能不能診斷
✔️可以,但是有其限制!
常見的/最常在產前被診斷的植入性胎盤通常都是有合併前置胎盤的狀況。
為什麼? 主要是因為可以清楚地透過膀胱來判斷侵犯的深度。
🔎從解剖位置來看,子宮下段和肚皮之間隔著膀胱,因此透過漲尿的膀胱,胎盤/子宮/膀胱交界面可以清楚地被看到。
🔎相對的,如果是位在其他地方的胎盤,子宮外面就是腹腔內的腸子,沒辦法做很好的區隔;可想而知,位在後壁的胎盤,還會被寶寶擋著,是否有植入性胎盤就更難判斷了!
#我沒有前置胎盤是不是就不可能有植入性胎盤
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大家也先不用緊張!
絕大部分的植入性胎盤孕婦,先前都有過子宮的手術(包含子宮內膜擴刮手術、子宮鏡手術、子宮肌瘤切除術、子宮腺肌症切除術,剖腹產之類),子宮內膜的表面有疤痕,所以比較容易被侵犯。
因此當你有過這些手術相關病史,就需要注意並且告知產檢醫師。
✏️另外比較特別的是,子宮下段、子宮角還有子宮肌瘤下的肌肉層比較容易被侵襲,這些是有可能超音波沒辦法很清楚判斷的地方。
#超音波下有哪些特徵
植入性胎盤用白話來說,就是胎盤把子宮肌肉吃掉了! 最嚴重的是會吃穿子宮往旁邊鄰近的器官進攻。
所以在超音波下有些特徵可以給我們參考
1. 多發性不規則的血管腔隙/窟窿 (abnormal placental lacunae)
這是最容易發現植入性胎盤的特色。
一般的胎盤是均勻的灰色,當2D超音波胎盤上出現許多黑色的坑疤,這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了!
另外如果套上血流,發現lacunae附近有血管支配,也要特別小心!
2. 胎盤底部新生血管多 (subplacental hypervascularity)
本來在胎盤和子宮肌肉交界處就會有血管,但是當血管過度增生,再加上血流速度很高(尖峰期收縮流速
3. 胎盤肥大 (placental bulge)
胎盤厚度過厚也是其中一個特徵;另外單純胎盤肥大的病因很多,要考慮先天性感染、貧血、胎兒水腫等諸多原因。
4. 子宮肌肉層變薄 (myometrium thinning)
先前提到子宮前面就是膀胱,而植入性胎盤和膀胱交界面的肌肉層會變得薄,或是看不見。
5. 胎盤底下的低回音區消失 (loss of clear zone)
胎盤底層蛻膜血管所在的區域,超音波下看來是一條黑色的線,當這塊黑色的區域消失,表示蛻膜有受到不正常的侵襲,也就是有可能植入性胎盤。
6. 侵襲到膀胱的特徵
膀胱表面原本是一條連續的線,但是當有血管侵襲或是吃到膀胱,那條線就會斷裂,呈現bladder wall interruption。另外也會造成胎盤和膀胱之間的血管新生(uterovesical hypervascularity)。
如果胎盤部分往膀胱凸出更多(focal exophytic mass),侵襲到膀胱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以上幾點,希望能對大家有點幫助,在執業的各位可以趨吉避凶~~~
子宮解剖位置 在 子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子宫 ,是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中,用來讓胚胎發育的器官。人類女性的子宮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而其他哺乳動物的形狀形態则各不相同。 ... <看更多>
子宮解剖位置 在 子宮(Uterus) - 小小整理網站Smallcollation 的相關結果
子宮 ,中醫學常稱胞宮,又稱女子胞,奇恆之腑之一。位於小腹正中,膀胱之後,直腸之前,下口連接陰道,為女性發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器官。 子宮是雌性哺乳動物的最重要 ... ... <看更多>
子宮解剖位置 在 解剖學/子宮 - A+醫學百科 的相關結果
子宮 位於盆腔中央,膀胱與直腸之間,下端接陰道,兩側有卵巢和輸卵管,子宮底在骨盆上口平面以下,子宮頸下端在坐骨棘平面以上,當膀胱空虛時,成年女性的子宮是前傾前屈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