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鴻議員市政總質詢整理
🔹關切舊大安溪橋斷橋修復重建進度
舊大安溪橋在民國93年七二水災遭沖毀後形成斷橋,95年登錄為台中歷史建築。舊大安溪橋對中部人來說有相當特殊的歷史意義,李榮鴻議員、楊瓊瓔立委與江啟臣立委積極爭取經費補助,今年文化局已針對舊大安溪橋文資修復完成,也與觀旅局爭取北堤東路自行車道連接,讓該景點吸睛,後續要求建設局規劃鋼構連接段橋。
🔹苗栗某化工工廠排放高導電度水危害農作物後續求償
李榮鴻也要求市府環保局、農業局及法制局積極介入處理,協助農民求償,要求市府由副市長召集,積極處理並協助農民求償。
🔹建議西濱快速道路西側設置大型休息站
今年2月才在雲林口湖設置第一個休息站,李榮鴻議員表示,西濱快速道路行經台中海線地區許多重大景點,包括高美濕地、松柏漁港等,每到假日都會湧進遊客, 未來大安媽祖文化園區開發完成後會吸引更多人潮,在西濱快速道路大安段西側設置大型休息站,可以讓南來北往車輛在這裡停留休憩,也能讓消費人潮停留帶動觀光商機。
🔹開發外埔產業園區帶動海線繁榮
政府積極輔導未登記工廠合法化,最大的問題就卡在工廠用地不足,解決用地問題,李榮鴻議員建議於外埔台糖地規劃設置產業園區,經發局長張峯源回復,該地點面積約36公頃交通便利,部分台糖地部分是私有地,經發局會找台糖公司召開協調會,研商是否能合作開發,市府一定會努力推動。
📺相關新聞連結
中時新聞網:https://reurl.cc/ogNqbq
新華報導:https://reurl.cc/dGdvjy
HiNET生活誌 : https://reurl.cc/qg93AN
📺爭取設西濱快大安休息站相關新聞連結
自由時報 : https://reurl.cc/eE0ZYL
HiNET生活誌 : https://reurl.cc/kZ4QAb
新華報導:https://reurl.cc/gWgEq7
李榮鴻 李文傑 何如婷
#阿和仔的議會日常
#甲安埔靠山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eck大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景點名稱:基隆廟口夜市 電話:無 地點:基隆市仁愛區愛四路20號 開放時間:pm12:00 - am00:00 歷史: 基隆廟口的發跡與奠濟宮密不可分。奠濟宮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稱為聖王公廟。奠濟宮所奉祠的神祇為開漳聖王,是中國唐朝中葉時開墾福建漳州的陳元光將軍,是當時基隆漳州籍移民的...
「媽祖港橋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李榮鴻-阿和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David 大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新聞] 橫跨鳳山、前鎮高雄媽祖港橋改建11日動- 看板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媽祖港橋歷史、鎮海橋、馬祖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媽祖港橋歷史、鎮海橋、馬祖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媽祖港橋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民俗習俗知識家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媽祖港橋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民俗習俗知識家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高雄點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高雄點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媽祖港橋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新聞] 串連高雄五甲與前鎮要道林欽榮:媽祖港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新聞] 串連高雄五甲與前鎮要道林欽榮:媽祖港橋一年內啟動改建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新聞] 高雄媽祖港橋列U4危橋將拆交警籲改道- 看板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新聞] 橫跨鳳山、前鎮高雄媽祖港橋改建11日動工保留一半車道 ...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新聞] 串連高雄五甲與前鎮要道林欽榮:媽祖港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媽祖港橋歷史 在 [新聞] 高雄媽祖港橋列U4危橋將拆交警籲改道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媽祖港橋歷史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80年八斗子漁港】#討海人 #八斗子 #基隆
你也去過八斗子嗎?往昔的漁港與今日大有不同,
還能夠認出來嗎?
報時光經常分享老照片,
在分享之時有時難以選擇,
有些照片受損,圖像卻是令人難捨,
就如這樣的景像。
當時的記者也有旅行採訪的任務,
現在讀來真有一種開潤的文藝浪漫。
而報時光推出的第一本老報旅聞復古手帳,
收錄時代懷舊圖像,收藏未曾經歷的過去
👉連結在留言處 一起來看看
#老派旅行手帳
圖說:基隆八斗子漁港景色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80/9/23
攝影:朱立熙
歷史新聞
【1980-10-02/民生報/06版/生活新聞】
網魷魚船北海道的出航
【本報記者 翁台生.楊憲宏 旅行採訪】八斗子漁港,偶爾有小漁船爆出幾響引擎達達聲,兀自遠去。波平浪靜,上百艘大小漁船並排推擠。港灣內一艘遠洋船旁,散幾個漢子。皮膚薰黑的山地人說:「等找夠了人。我們就走。」像搭上叫客的野雞單一般,人不夠車不走。
白色動力船,有二百八十噸重。是一艘捕魷魚的船。洪阿鏢在船上守冰櫃,已有二十年遠航經驗。他說:「我們在日本北海道海域捕魷魚。」他認為捕魷魚要比其他漁獲工作輕鬆。船塢地面上堆滿漁網,細鬆的網孔,牽結梭形紅浮標,便是用來網魷魚的。
船開到漁場之後,等天黑,漁網便從船尾放下,船一邊走一邊拖,漁網延綿十海里遠,寬也有一、二十公尺。洪阿鏢說,浮標上有一個定時發報器,每三秒鐘向船橋發一回訊號,這樣船上的人才知道浮標在何處。夜晚四邊漆黑無際,偶或遇上別的船,不然便獨自漂盪,這樣過了五、六小時,等到半夜才開始起網。船左舷上有兩個絞架,起網便是靠它。兩紋架各自鉤住漁網一頭,開了電便自動捲網上來。魷魚便一隻隻插身在網縫中,只要繃住網,大力抖,便落下甲板。下一回網,洪阿鏢說:「三、五噸總有,好的時候可到八噸。」
整個甲板噴滿墨汁
白天魷魚潛在深海裡,怕上浮遭大魚吞食;入夜後才成群浮上來覓食,等艙頂兩個水銀燈亮起的時候,甲板上就一團忙亂。上網魷魚,又是掙扎又是噴墨。船上二車陳定杉說:「起網時,整個甲板像傾倒了墨汁般。」烏滑滑的甲板上忙得團團轉,有漁獲誰不高興?魷魚下了甲板必須急速冷凍。然後分盤冷藏。這種放網捕魷魚的技術是向日本人學的。陳定杉說:「過去捕魷魚都是放繩下釣,雖有自動機器作業,成績遠沒有用網好。」高雄「海利一號」鮪釣船今年初遠赴日本,在北海道的小船塢,改裝成「捕魷魚船」。
船公司為了到北海道捕魷魚,投資裝上了「衛星導航」。陳定杉說:「沒有衛星導航,進了北海道海域,真的沒路走。」沒有衛星導航的時期,陳定杉乘坐的船完全是以「天測」定航向。所謂「天測」就是靠文分儀與太陽、北極星的位置,來了解船身方位。
衛星導航代替「天測」
北海道幾乎不見陽光,天測無計可施,只有靠「衛星導航」。補魷魚用的絞架,是日本人根據經驗發展出來的漁具。兩個矮壯的鋼製品置於右舷上,實在看不出有何巧妙。「日本人很用心,捕魚也肯用頭腦。」看似簡單的漁具國內卻沒有,只能向日本進口。
當初在北海道初安裝絞架時,日本技術人員曾作模擬指導。第一回實地捕魷魚時,原來約好日本技師現場操作的,可惜國內漁業局不答應。第一回捕魷魚,情況很糟,陳定杉說,開到北海道後,就跟著日本船走,日本船在那裡下網,我們也在那裡下網,遇到不懂的地方,便實地求助日本船。還好,日本船還很幫忙。陳定杉說:「技術性的東西,就是要有人教,一教就會。」
國內有很多海事學校,說來很令陳定杉感慨,「課本上學了多,實際上比咱們老船長知道的少,技術性東西,不摸就不會。」日本很多海洋漁具、技術,都是海事學校畢業生,實際航海多年後,創出來的。 國內海事學校學業後,都希望跑商船,漁船鮮有人問津,即使來了,頂多待個「一航」,學點海上經驗又投商船去。
跟著日本船走
陳定杉認為,這樣下去,我們的漁業發展,不會有突破。日本人發展出什麼,我們便跟著走。也許在這幾年內,國內遠洋船會有許多技術上的改進,但說穿了,不過向日本人買新漁具而已。 溫丸市是個山地青年,剛來這艘船,他原本是「坐捕就魚船的」,兩年才能回台灣一次,他嫌久,想換船。他指指八斗子漁港內,比較中型的船說:「那種五十噸的,聽說出去只要十來天,就有紅利一萬多,很好!」可是公司不願他走,便安排他上「捕魷魚船」。
上了船六年,溫丸市有賺有賠。兩、三年前,一回在大西洋上遇風。八級大浪打走了魷魚船上所有的工具,船斜了半邊,有三個船員落海失蹤。當時船艙滿載魷魚,那日冰櫃裡也藏了一條百斤重的「大目」,溫丸市說:「『大目』凍得像冰塊,嘴尖尖,船翻動時,『大目』來回在冰櫃中亂撞,插斷了阿摩尼亞管。」結果,漁獲整個報銷。
溫丸市說:「誰要買有『阿摩尼亞』味道的漁獲?尤其是日本人。」日本人在摩利斯設有魷魚收購站,標準很嚴謹,魷魚如果附凍冰太多,日本商人會用水噴洗掉冰塊,才願意稱重。
暴風後漁船也進塢修。船開向陸地,十幾大的日子當中,冰櫃食物全不能吃,溫丸市他們只好吃「速食麵」。回到台灣,船公司給溫丸市一紙清單,由於契約上規定,船壞的話,船員也需負擔修理費用,那次回台灣,清單上的記載給溫丸市一個大打擊。他不但沒錢賺,還倒欠公司五萬塊錢。 溫丸市說:「其實我也看不懂上面寫什麼,我是國民『大學』未畢業生,字看不全懂,反正欠五萬塊就是了。」
跑船人憂鬱的音調 斜陽夕照八斗子
漁港黃昏有絲冷意。一個騎摩托車來的人與幾名船員吆喝起來,催促他們交照片辦出海手續。他們只是擺擺手說:「找船長。」那人急了,拉嗓說:「明天一早就要辦,你們還缺照片。」皮膚褐黑的船員攤攤手;騎摩托車來的人無奈,猛踩起動器走了,還啐了一口:「番仔,走不成是你們的事。」 溫丸市與他的同伴,晾舖漁網為床,躺地唱歌,是山地人獨特憂鬱的曲調,「在海上也唱歌嗎?」溫丸市露齒嘻笑,「那自然。」
這回以後,還要再出海嗎?「不知道,從小只學討海,不會別的出息。」一部福特「水星」進口車,無聲息的停在白色船旁,下來了一個背大行李的黑漢子,又是山地人。開車送他來的想必是船東,又找來一個「走船的」。簇新的八斗子漁港,浮盪好些漁船,尾板上漆上的船名,盡是昌、福、盛、永、裕、廣、利,名字無非討個吉利、豐收、大滿載。
大海中尋財,便靠「運氣」賞口飯吃。馬上就要出海,溫丸市的希望是船好去,好回,圖點紅利。好安心當兵去。畢竟都要成家了,那還能沒半點積蓄?「海利一號」艙頂上架滿各種無線電接收設備與導航器材,狹窄的船艙內,開關機座旁嵌著媽祖的神輿,小香爐插滿了烏檀香,紅色對聯已給鹹溼海風浸淡;「一帆風順,滿載而歸」的字樣,依稀可見。
快樂的出航?
這艘國內第一艘改裝網魷魚船上次首度出海撈了一百八十噸魷魚,每公斤賣得新台幣五十多元,扣除油料等作業成本,獲利還算可觀。開放不久的八斗子新港,小型動力漁船進進出出,激起海潮盪得「海利一號」纜繩吱吱響,陳定杉倚在船舷,舉起望遠鏡盯著深澳火力發電廠方向景物,若有所思;海風輕拂吊掛在甲板上的換洗衣物,浮盪著一份出航前的悠閒氣氛。 甲板上一百多塊長木板都編了號,陳定杉放下望遠鏡,指指裹著橘黃色塑膠布的收網機說:「等這些機器開動,甲板上木板翻動,攪得天翻地覆,到那個時候可真是『無日無夜』。」 低沉語調似乎對那北海道海域翻騰的日子,恐懼另有期待。
媽祖港橋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八天七夜的媽祖進香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已順利完成全程進香回家囉!!
帶著11公斤的行李+帳篷,跟孩子每天行走3-5萬步(25-35km,除了最後一天跟進北港那天除外)
感謝媽祖的安排,在許多貴人的相助下,讓我們一路都很順利,不然我絕對無法在回程急行軍的路程下,沒有後援帶著三個孩子還能前進....
謝謝一路上遇到的你們,不管是老朋友、新朋友還是FB網友,讓我們彷彿參加了一場進香同學會
回家後整理行李,看著小孩破爛到脫線虛掉的後背袋想處理掉,棠竟然說不可以丟要留著
「這樣才有歷史感,明年還可以用啊...」
歪腰,原來孩子也是會走媽祖上癮的啊😂
白沙屯媽祖、山邊媽祖,感謝照顧♥️~~
#最難忘
一月底才跟三個孩子從台北騎腳踏車到台南的這段台61/17西濱公路
沒想到這次我們竟然用"走"的
是說逆風的西濱真的超級硬,風大到我推車一度快推不動,我的手跟大腿在15小時後簡直快廢...大概太累,隔天大姨媽竟然提早一週來報到😂
#最感動
在西螺大橋上,兩邊大甲媽跟白沙屯的香燈腳彼此加油打氣,真的令人既興奮又激勵!
那天孩子碎念著不知道能不能遇到去年走大甲媽時一路從彰化一起走回程的阿伯~~
沒想到在橋上我們真的遇到阿伯啦!!!
他説他今年走大甲媽整趟也一直在找我們,當我們遇見彼此時,真的是說不出的歡喜!
還有還有,你們記得去年我跟孩子徒步走中橫時,載我們到洛韶的那位熱心大姐嗎,我們也有遇到她喔😍
#最感恩
跟媽祖擲筊她答允我們全程進香,果然一切冥冥之中就被安排妥當,讓我們在這次遇到一群無私奉獻、非常熱心助人的行李志工們。甚至最後的急行軍路程上也是有他們的支援,才讓我跟孩子可以順利完成,真的很謝謝志工的兄弟姊妹們🙏🙏
還有一路上無私奉獻提供各種服務/食物補給/醫療/交通的眾多志工們,沒有你們我們大概無法順利完成這趟進香!
這趟進香本來還有好多想做的事,希望自備餐具不塑進香、完成去年孩子想撿垃圾的願望,只好等之後找時間再來分享...
棠6y10m
洋5y3m
福2y1m
#辛丑年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
#第二年媽祖進香
媽祖港橋歷史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景點名稱:基隆廟口夜市
電話:無
地點:基隆市仁愛區愛四路20號
開放時間:pm12:00 - am00:00
歷史:
基隆廟口的發跡與奠濟宮密不可分。奠濟宮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稱為聖王公廟。奠濟宮所奉祠的神祇為開漳聖王,是中國唐朝中葉時開墾福建漳州的陳元光將軍,是當時基隆漳州籍移民的心靈寄託(基隆市區的居民大多原籍漳州)。後來於同治年間,由基隆居民和板橋林家等士紳合作將之遷於今仁愛區仁三路、石硬港溪(今日的旭川河)的右岸附近,與左岸慶安宮(基隆媽祖廟)隔岸而對。奠濟宮周邊原本為稻田,1884年,時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到該地時,讚美「田美如玉」,日治時期亦曾設立「玉田町」。後雖經日後多次行政區劃,今日仍保有「玉田里」之名。
據當地耆老的記錄,廟口小吃的歷史可追溯到日治時代末期。當時奠濟宮香火鼎盛,隨著眾多香客而來的流動攤販,在廟埕上聚集延伸,並逐漸擴大成為市集;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經基隆市政府統一規劃仁三路上、愛三路到愛四路之間路段的攤販成為食肆街區,登記的店家數目達六十多家。經過長期發展,廟口小吃的知名度反而凌駕於奠濟宮之上。
目前的基隆廟口,除了原有於仁三路的小吃攤販區(狹義的基隆廟口)之外,也與日後逐漸興起的愛四路夜市連成一氣,呈「┘」形狀(橫躺的「L」形)聚集。
#Meck大叔#基隆廟口夜市
媽祖港橋歷史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北港朝天宮#北港觀光大橋#媽祖廟
北港觀光大橋位於北港溪下游,
橋身與雲林縣北港鎮朝天宮
和嘉義縣新港鄉的水仙宮連接在一起,
成為兩座廟宇朝聖據點之間的觀光大橋。
南北總長度約為450公尺,
寬度約6公尺,
色彩則以紅色及金色為主
。
北港朝天宮是台灣本島300餘座媽祖廟中,
歷史最悠久,香火最盛的廟宇,
北港朝天宮的建築共分四進,
第一進為三川殿,左右分別是龍門與虎門
。第二進是拜殿與正殿,
第三進是觀音殿
,兩側則是獨立廟宇三官殿與文昌殿,
第四進是聖父母殿
,兩側為後廂與洋樓。
在雲林縣的北港鎮
最熱鬧的地方,應屬朝天宮一帶
,這裡每年都會舉辦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活動,
尤其是每年的農曆春節起至3月底,
廟會、藝閣、陣頭、媽祖繞境祈安等等,
還有元宵大型花燈表演
,都是不容錯過的台灣傳統活動。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媽祖港橋歷史 在 David 大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為符合民航處訂明的規例,此影片不會提供航拍段落,不便之處望見諒。)
馬灣原名媽灣,得名於媽祖,即天后娘娘,是一個位於青馬大橋之下的小島。
面積0.96平方公里,行政上屬於荃灣區。
馬灣原本為漁村,馬灣舊村有超過二百年歷史,最繁盛的時期為1960至1970年代,當時島上居民主要以耕作、捕魚和曬蝦膏維生。隨著1997年青馬大橋落成,該處大興土木。2002年,位於東灣附近的私人住宅區珀麗灣入伙。2007年7月1日,馬灣公園第一期正式開幕。2009年5月25日挪亞方舟博覽館及挪亞方舟酒店落成啓用。
馬灣島的東灣仔村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群,有先民遺骸及相關文物出土,被考古學界稱為「馬灣人文化」,更被列入1997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加入會員支持大衛: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XXWWJQcYNZ641hmejr_3Q/join
加入方式示範 : https://www.instagram.com/p/CFoynJXpnYZ/?igshid=1doq8algqavot
大衛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DaiWaiChannel
大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avidYoutubeChannel/
媽祖港橋歷史 在 媽祖港橋歷史、鎮海橋、馬祖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媽祖港橋歷史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TimeEric也提到原始標題斷40年復興鐵橋明年底完工翁章梁:重啟北港溪兩岸關係新聞 ... ... <看更多>
媽祖港橋歷史 在 媽祖港橋歷史、鎮海橋、馬祖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媽祖港橋歷史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TimeEric也提到原始標題斷40年復興鐵橋明年底完工翁章梁:重啟北港溪兩岸關係新聞 ... ... <看更多>
媽祖港橋歷史 在 [新聞] 橫跨鳳山、前鎮高雄媽祖港橋改建11日動- 看板Kaohsiung 的推薦與評價
1.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連結過長時可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未提供者警告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950980
2.完整新聞標題: 標題沒有寫出來,依照板規刪除文章
橫跨鳳山、前鎮高雄媽祖港橋改建11日動工 保留一半車道通行
3.媒體來源(作者/媒體)/完整新聞內文: 媒體來源如:蘋果日報、中央社
請討論與多數高雄市民有直接關聯性的文章。高雄點請參考新聞文規定A 無完整的作者與
媒體資訊 依新聞文規定 處 退文。
作者一詞定義請參閱新聞文大綱,簡單說明需吻合兩點:1.自然人 2.撰稿人或主編
2022/06/06 18:49
自由時報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
高雄媽祖港橋橫跨鳳山、前鎮兩區交通流量大,市府新工處推動改建工程,將興建鋼構橋,
預計6月11日動工,總經費4.1億元,尤其捷運黃線年底動工將經過橋下,工程採沉箱基礎工
法,確保捷運、橋梁安全性,並克服交通、汛期困難,保留一半車道、維持雙向通行,預計
113年12月完工。
媽祖港橋有43年歷史,因橋梁結構部分混凝土剝落,市府檢測評估危橋,推動改建工程,總
經費4.1億元,將興建鋼構橋,橋梁擴建後規模更大,長達59公尺、寬25公尺,規劃人行步
道,還可以騎自行車。
值得一提的是,捷運黃線預計今年底動工,將經過媽祖港橋下方,工程比照國道10號施工,
採取沉箱基礎工法,還要克服雨汛期高水位,並辦理橋墩處地質改良工程,確保捷運潛盾隧
道施工安全性及橋樑穩定性。
尤其媽祖港橋交通流量大,交通局實測下午5至7時昏峰交通量,汽機車達3900輛通行,工程
將採半半施工方式,半邊拆除橋梁施工興建新橋樑,並保留一半車道,維持車輛雙向通行,
原有1快、1慢車道,將改為混合車道。
鳳山警方現場將實施交通管制,請民眾配合義交指揮通行,改道三誠路、重劃區內道路、海
邦橋、凱旋四路、忠誠路、中安路及鳳南一路分流,提醒民眾減速慢行。
交通局針對中山路南下車輛,禁止左轉五甲路,避免轉向車流壅塞回堵,建議民眾中山路往
南改走凱旋路、海邦橋,中山路往北改走中安路、中山高速公路,鳳山地區往西請改走鳳南
路、保泰路,五甲地區往西請改走三誠路、海邦橋,鎮中路往東請改走中山路、海邦橋。
4.類似新聞4小時內如果沒有增加新資訊禁發,如果有增加新資訊請依規定標示清楚,標示
規定請參照 #1S6oiFv7 (Kaohsiung),違者刪文,如若惡意者 以退文及水桶處理
備註: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退文,請注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82.1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654531297.A.97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