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確診 台灣提高防疫範圍
台灣累積1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現首例無症狀確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其後宣布,進一步限制港、澳人士到台灣。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0日宣布,基於防疫優先,自2月11日0時起,港澳人士除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調動、已取得台灣居留證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外,其余包含港澳學生在內均須暫緩來台;獲准來台者一律施行居家14天的檢疫措施。
台灣當局亦加強協助滯留在武漢的台灣人。武漢封城導致一名台灣血友病童遭困,救命藥即將用罄,且未搭上第一班返台包機。海基會秘書長姚人多臉書透露,經荊門台商協會會長簡俊男“千裡送藥”,終於在9日深夜將藥劑交到病童母親手上。
海基會發言人蔡孟君10日表示,這項任務跨越海峽,路程更超過1千公裡,海基會感謝所有提供協助的人,她說:“這個過程充分體現我們國人之間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無私助人的精神。”
此外,台灣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公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俗稱武漢肺炎,台灣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診案例,是目前18名台灣確診案例中,首次出現“無症狀”的患者。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首例無症狀個案,是2月6日公布北部50多歲夫婦確診的小兒子,其大兒子在父母被確診後也被確診,一家四口相繼確診。四人1月22日曾經在香港轉機到意大利旅游,2月1日返台,原本小兒子是當中唯一沒有症狀的,被強制采檢驗出陽性,而且病毒量相當高,研判應為有親密關系的家人感染。
因應台灣出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為防堵無症狀感染者成“漏網之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緊急召開專家會議決議擴大采檢條件,與個案同住的親密接觸者,即便沒有症狀,也須接受采檢,新制10日起實施。
針對有民眾認為政府應適當公布確診個案所在地,以及曾去過那些地方,使其他人可以防範,陳時中強調,當社會和確診者形成對立,將會導致很多人不敢被隔離。
陳時中說:“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險峻,還有很多未知情況,萬一大部分人都隱匿疫情、不據實以告,這樣只會害人害己,也對防疫工作會造成很大傷害,更重要的是,肉搜出來對整個社會有什麼幫助呢?”
陳時中指出,除非有未知情況,不得已之下才會公布,讓全民都能願意配合,這才是社區防疫裡最需要的行為和心態。疾管署長周志浩也說,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11條規定,對於傳染病病人、照顧的醫務人員、接受隔離治療者、居家檢疫者、集中檢疫者及其家屬,必須予以保護,違者可罰新台幣1萬至15萬元。
因應無症狀確診 台大呼吁下修“發燒”標准
台灣對“無症狀”確診者加強升高防疫規格,而在中國大陸卻有官員采“扣除法”。媒體報導,黑龍江省8日核減14例確診,黑龍江衛健委回應,一切依國家衛健委規定,無症狀感染者不再計入確診病例。
對所謂台灣出現“無症狀”確診個案,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受訪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他還不了解,但是從很多研究顯示,很多的病毒的傳播,是在你還沒有症狀前就開始具傳染力了,所以病毒量並不一定是“發燒”才最高,你去采集喉嚨試紙去看有沒有病毒量時,他的病毒量可能已下降,但他的傳染力持續發生。
蘇大成說:“我們現在認為發燒的時候(傳播力)是最強,不是代表發燒時才有,我還沒發燒,可能36度、36.8、37、37.5、、、,這段時間其實在發燒過程中,症狀已經慢慢出來,其實可能開始傳染,只是那個量可能沒有在高溫的時候這麼大,並不是我發燒了,我被你量到39度,我這個時候才有傳染力,不是啦,他還沒有上到39度前,他可能慢慢上去的,這個過程可能經過一兩天,就在送病毒,所以基本上我們所謂『無症狀』是慢慢的、漸進的,不是突然39度才會送病毒出去給別人,不是的。”
台大公衛學院10日召開記者會,呼吁疫情中心對“發燒”的定義應從嚴看待,由一般認知的攝氏38度下修為37.4度,與中國大陸一致,以免有漏網之魚。
蘇大成說:“大陸武漢跟其他省很多的地方都已經把37點4度C當發燒、當作要隔離的標准。我們台灣又跟他們那麼近,我們又跟他們相對來講,生活習慣跟種族比較近,在面對疫情時要從嚴,要思考要不要把發燒的條件往下調。”
蘇大成表示,1860年代由德國學者制定人體體溫37度,近年早有研究修正,如2017年英國醫學雜志有篇論文從3萬5千多人的大型醫院資料中統計出平均體溫是36.6度,美國今年有論文追蹤過去3個世代族群,發現人體正常溫度目前應是36.4度。若以加1度當做是發燒,也就是37.4度。
蘇大成說,在這波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時,中國最初有發表41名的病例報告研究,其中9成發燒,發燒者約2到3成的體溫是界在37.3度到38度之間,因此中國武漢制定出“體溫37.4度就算發燒”的標准。
蘇大成說,美國對“發燒”定義也采攝氏38度,但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飲食、生活、種族較為接近。
對中國大陸產業開工在即,台灣人究竟該不該返回大陸上班?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呼吁,台灣應及早建立台商防疫計劃,目前要減少接觸,不互相來往最好,非得要去,如果受感染,有沒有後送系統?有沒有飛機可搭?有沒有輪船可載?
詹長權說:“上上之策,就是不去不回,現在不要動,因為對方都不要動了,你可以想像從武漢、上海到北京,一天之內都不動了,人家都不動了,你為什麼要動?目前就是接觸率下降,延緩這個疫情最有效。所以,不動,彼此都不動最好,特別是管理階層,沒有第一線工作的話,在不動之下,兩邊可以讓公司或工廠營運是最高理想。”
詹長權說,中策是“單邊動”,就是若公司要派人去中國,公司必須保證他生病有完整的照顧,找到像台灣人在台大醫院可以獲得的照顧,如果沒辦法有完整的後送系統,此時硬要派員工赴陸工作是不負責任;下下之策就是兩邊繼續來往,回來就要檢疫2周,公司配工就要改變,也不能要求員工到公司上班,若沒有配置好相關設置,就不該往疫區移動。
對上萬名陸生、港澳生暫緩入台政策,詹長權說,台灣接收總數非常大,個別的大學,有聽到一所學校如有30位需要隔離14天,他們就做不到了,包括現在個別縣市,一縣市要負擔100名需要居家隔離者,所有衛生局相關人力投入就已經很困難了,所以防疫政策不是談理想、理論,要知道可不可行。台灣醫療院所的能量、各地各校檢疫配置人力的承受度等等,可以采用視訊教學、姐妹校合作、遠距教學。
詹長權:“防疫要知道可行不可行,理想、理論都很好,人不能超 體力,病毒永遠比人還多,你要對付他,你要非常有效率 的方式去處理,不要去碰他最好。”
詹長權鼓勵現在人跟人見面打招呼,應該問“我洗手了,你洗了沒”,以加強衛教宣導。
公衛專家出身的台灣的副總統陳建仁10日在臉書貼文表示,冠狀病毒逐漸從低傳染、高致死的SARS病毒,演變成為高傳染、低致死的武漢肺炎病毒,“它可能漸漸演變成為流感一樣的病毒,換句話說,它可能成為持續存在、周期循環的傳染病”。因應這種“冠狀病毒流感化”的演變,應加強武漢肺炎防治藥物的研發與量產,包括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物以及疫苗等藥物都正在研發。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 夏小華 / 責編 胡力漢、安克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少康戰情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更多完整版上集內容:https://youtu.be/AYhk3YFZ9vw 看更多完整版下集內容:https://youtu.be/OSq1UT0_Qeo ✔密切鎖定【少康戰情室】訂閱➔https://bit.ly/2sDiKcZ 每週一至週五 TVBS 56台首播 ●按讚粉絲頁:http:...
姚人多臉書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無症狀確診 台灣提高防疫範圍
台灣累積1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現首例無症狀確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其後宣布,進一步限制港、澳人士到台灣。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0日宣布,基於防疫優先,自2月11日0時起,港澳人士除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調動、已取得台灣居留證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外,其余包含港澳學生在內均須暫緩來台;獲准來台者一律施行居家14天的檢疫措施。
台灣當局亦加強協助滯留在武漢的台灣人。武漢封城導致一名台灣血友病童遭困,救命藥即將用罄,且未搭上第一班返台包機。海基會秘書長姚人多臉書透露,經荊門台商協會會長簡俊男“千裡送藥”,終於在9日深夜將藥劑交到病童母親手上。
海基會發言人蔡孟君10日表示,這項任務跨越海峽,路程更超過1千公裡,海基會感謝所有提供協助的人,她說:“這個過程充分體現我們國人之間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無私助人的精神。”
此外,台灣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公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俗稱武漢肺炎,台灣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診案例,是目前18名台灣確診案例中,首次出現“無症狀”的患者。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首例無症狀個案,是2月6日公布北部50多歲夫婦確診的小兒子,其大兒子在父母被確診後也被確診,一家四口相繼確診。四人1月22日曾經在香港轉機到意大利旅游,2月1日返台,原本小兒子是當中唯一沒有症狀的,被強制采檢驗出陽性,而且病毒量相當高,研判應為有親密關系的家人感染。
因應台灣出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為防堵無症狀感染者成“漏網之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緊急召開專家會議決議擴大采檢條件,與個案同住的親密接觸者,即便沒有症狀,也須接受采檢,新制10日起實施。
針對有民眾認為政府應適當公布確診個案所在地,以及曾去過那些地方,使其他人可以防範,陳時中強調,當社會和確診者形成對立,將會導致很多人不敢被隔離。
陳時中說:“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險峻,還有很多未知情況,萬一大部分人都隱匿疫情、不據實以告,這樣只會害人害己,也對防疫工作會造成很大傷害,更重要的是,肉搜出來對整個社會有什麼幫助呢?”
陳時中指出,除非有未知情況,不得已之下才會公布,讓全民都能願意配合,這才是社區防疫裡最需要的行為和心態。疾管署長周志浩也說,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11條規定,對於傳染病病人、照顧的醫務人員、接受隔離治療者、居家檢疫者、集中檢疫者及其家屬,必須予以保護,違者可罰新台幣1萬至15萬元。
因應無症狀確診 台大呼吁下修“發燒”標准
台灣對“無症狀”確診者加強升高防疫規格,而在中國大陸卻有官員采“扣除法”。媒體報導,黑龍江省8日核減14例確診,黑龍江衛健委回應,一切依國家衛健委規定,無症狀感染者不再計入確診病例。
對所謂台灣出現“無症狀”確診個案,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受訪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他還不了解,但是從很多研究顯示,很多的病毒的傳播,是在你還沒有症狀前就開始具傳染力了,所以病毒量並不一定是“發燒”才最高,你去采集喉嚨試紙去看有沒有病毒量時,他的病毒量可能已下降,但他的傳染力持續發生。
蘇大成說:“我們現在認為發燒的時候(傳播力)是最強,不是代表發燒時才有,我還沒發燒,可能36度、36.8、37、37.5、、、,這段時間其實在發燒過程中,症狀已經慢慢出來,其實可能開始傳染,只是那個量可能沒有在高溫的時候這麼大,並不是我發燒了,我被你量到39度,我這個時候才有傳染力,不是啦,他還沒有上到39度前,他可能慢慢上去的,這個過程可能經過一兩天,就在送病毒,所以基本上我們所謂『無症狀』是慢慢的、漸進的,不是突然39度才會送病毒出去給別人,不是的。”
台大公衛學院10日召開記者會,呼吁疫情中心對“發燒”的定義應從嚴看待,由一般認知的攝氏38度下修為37.4度,與中國大陸一致,以免有漏網之魚。
蘇大成說:“大陸武漢跟其他省很多的地方都已經把37點4度C當發燒、當作要隔離的標准。我們台灣又跟他們那麼近,我們又跟他們相對來講,生活習慣跟種族比較近,在面對疫情時要從嚴,要思考要不要把發燒的條件往下調。”
蘇大成表示,1860年代由德國學者制定人體體溫37度,近年早有研究修正,如2017年英國醫學雜志有篇論文從3萬5千多人的大型醫院資料中統計出平均體溫是36.6度,美國今年有論文追蹤過去3個世代族群,發現人體正常溫度目前應是36.4度。若以加1度當做是發燒,也就是37.4度。
蘇大成說,在這波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時,中國最初有發表41名的病例報告研究,其中9成發燒,發燒者約2到3成的體溫是界在37.3度到38度之間,因此中國武漢制定出“體溫37.4度就算發燒”的標准。
蘇大成說,美國對“發燒”定義也采攝氏38度,但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飲食、生活、種族較為接近。
對中國大陸產業開工在即,台灣人究竟該不該返回大陸上班?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呼吁,台灣應及早建立台商防疫計劃,目前要減少接觸,不互相來往最好,非得要去,如果受感染,有沒有後送系統?有沒有飛機可搭?有沒有輪船可載?
詹長權說:“上上之策,就是不去不回,現在不要動,因為對方都不要動了,你可以想像從武漢、上海到北京,一天之內都不動了,人家都不動了,你為什麼要動?目前就是接觸率下降,延緩這個疫情最有效。所以,不動,彼此都不動最好,特別是管理階層,沒有第一線工作的話,在不動之下,兩邊可以讓公司或工廠營運是最高理想。”
詹長權說,中策是“單邊動”,就是若公司要派人去中國,公司必須保證他生病有完整的照顧,找到像台灣人在台大醫院可以獲得的照顧,如果沒辦法有完整的後送系統,此時硬要派員工赴陸工作是不負責任;下下之策就是兩邊繼續來往,回來就要檢疫2周,公司配工就要改變,也不能要求員工到公司上班,若沒有配置好相關設置,就不該往疫區移動。
對上萬名陸生、港澳生暫緩入台政策,詹長權說,台灣接收總數非常大,個別的大學,有聽到一所學校如有30位需要隔離14天,他們就做不到了,包括現在個別縣市,一縣市要負擔100名需要居家隔離者,所有衛生局相關人力投入就已經很困難了,所以防疫政策不是談理想、理論,要知道可不可行。台灣醫療院所的能量、各地各校檢疫配置人力的承受度等等,可以采用視訊教學、姐妹校合作、遠距教學。
詹長權:“防疫要知道可行不可行,理想、理論都很好,人不能超 體力,病毒永遠比人還多,你要對付他,你要非常有效率 的方式去處理,不要去碰他最好。”
詹長權鼓勵現在人跟人見面打招呼,應該問“我洗手了,你洗了沒”,以加強衛教宣導。
公衛專家出身的台灣的副總統陳建仁10日在臉書貼文表示,冠狀病毒逐漸從低傳染、高致死的SARS病毒,演變成為高傳染、低致死的武漢肺炎病毒,“它可能漸漸演變成為流感一樣的病毒,換句話說,它可能成為持續存在、周期循環的傳染病”。因應這種“冠狀病毒流感化”的演變,應加強武漢肺炎防治藥物的研發與量產,包括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物以及疫苗等藥物都正在研發。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 夏小華 / 責編 胡力漢、安克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姚人多臉書 在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九二麵包 澎縣長登陸 蔡總統有解決問題嗎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2018-1212,週三
第一段:
●FB「飛碟聯播網」,拜託各位大大幫忙按讚
●FB「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有空也可按一下
●請各位大大幫忙分享,聽重播也可以分享唷
●兩岸關係,統獨議題,飛碟晚餐叩應全球開講
一,yt「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回應各位大大
二,歡迎廣播老聽眾捧場看直播 體驗不同感受
三,蔡英文親上火線 ABS髮夾彎 見六都市長
四,交部被打臉 閣揆被架空 蔡幕僚有勸諫?
五,聯合特稿蔡改變起手式 拜託已經兩年多了
六,蔡英文:要做不一樣的總統 不一樣在哪?
七,姚人多臉書致歉 柯文哲:把戲真多、噁心
八,綠白合作? 姚文智姚人多為何犧牲委屈?
九,綠白合作? 為了理念政策還是選舉利益?
第二段,開放叩應:
●FB「飛碟聯播網」,拜託各位大大幫忙按讚
●FB「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有空也可按一下
●請各位大大幫忙分享,聽重播也可以分享唷
●兩岸關係,統獨議題,飛碟晚餐叩應全球開講
一,吳寶春被表態九二麵包 鄭文燦:太離譜了
二,習近平:不能吃共產黨的飯又砸共產黨的鍋
三,自由社論「政治0分、經濟100分 真諷刺」
四,直接跟國台辦談 澎縣長:兩岸交流新模式
五,澎湖陸客2013八萬人 今年至今三千多......
六,新一國兩制? 藍綠縣市差別待遇 怎麼辦?
七,飛彈會團結 銀彈會分裂 銀彈比飛彈還可怕
八,九二麵包 澎縣長登陸 蔡總統有解決問題嗎
九,中華民國總統應該做什麼?請李扁馬蔡回答
●開放叩應
兩岸關係,統獨議題,飛碟晚餐叩應全球開講
第三段:
●1212每日一句:
74%支持2020柯韓配 韓:是配總統還是配菜?
●狗吠火車,192-3孫安佐返台
台灣媒體怎麼了?國際巨星規格報導一個被告
悲哀的八卦社會 孫安佐衛生紙499大麥克之亂
姚人多臉書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看更多完整版上集內容:https://youtu.be/AYhk3YFZ9vw
看更多完整版下集內容:https://youtu.be/OSq1UT0_Qeo
✔密切鎖定【少康戰情室】訂閱➔https://bit.ly/2sDiKcZ
每週一至週五 TVBS 56台首播
●按讚粉絲頁:http://bit.ly/2fMs1u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4vCraH3HP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VXF5lWD2a3k_oZoWoTGLx57R3ZQ)
姚人多臉書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 - 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FB「飛碟聯播網」,拜託各位大大幫忙按讚
●FB「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有空也可按一下
●請各位大大幫忙分享,聽重播也可以分享唷
●兩岸關係,統獨議題,飛碟晚餐叩應全球開講
一,yt「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回應各位大大
二,歡迎廣播老聽眾捧場看直播 體驗不同感受
三,蔡英文親上火線 ABS髮夾彎 見六都市長
四,交部被打臉 閣揆被架空 蔡幕僚有勸諫?
五,聯合特稿蔡改變起手式 拜託已經兩年多了
六,蔡英文:要做不一樣的總統 不一樣在哪?
七,姚人多臉書致歉 柯文哲:把戲真多、噁心
八,綠白合作? 姚文智姚人多為何犧牲委屈?
九,綠白合作? 為了理念政策還是選舉利益?
第二段,開放叩應:
●FB「飛碟聯播網」,拜託各位大大幫忙按讚
●FB「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有空也可按一下
●請各位大大幫忙分享,聽重播也可以分享唷
●兩岸關係,統獨議題,飛碟晚餐叩應全球開講
一,吳寶春被表態九二麵包 鄭文燦:太離譜了
二,習近平:不能吃共產黨的飯又砸共產黨的鍋
三,自由社論「政治0分、經濟100分 真諷刺」
四,直接跟國台辦談 澎縣長:兩岸交流新模式
五,澎湖陸客2013八萬人 今年至今三千多......
六,新一國兩制? 藍綠縣市差別待遇 怎麼辦?
七,飛彈會團結 銀彈會分裂 銀彈比飛彈還可怕
八,九二麵包 澎縣長登陸 蔡總統有解決問題嗎
九,中華民國總統應該做什麼?請李扁馬蔡回答
●開放叩應
兩岸關係,統獨議題,飛碟晚餐叩應全球開講
第三段:
●1212每日一句:
74%支持2020柯韓配 韓:是配總統還是配菜?
●狗吠火車,192-3孫安佐返台
台灣媒體怎麼了?國際巨星規格報導一個被告
悲哀的八卦社會 孫安佐衛生紙499大麥克之亂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飛碟聯播網APP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A_iV8nISwQ/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k87R3yfDVzblbJ7ByVOhQqw42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