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甘苦談】鴨鴨親職日
文/小米嘛
在上週參加完依比親職日後,終於輪到期待了好久的鴨鴨姐姐了!這是鴨鴨在幼兒園最後一次親職日。算一算,除去去年因為疫情影響不得不取消的那次,這是我們第五次參加她的親職日了。
打從小班起一路看上來,每一次的活動真的都會帶來意外的驚喜,加上早有耳聞這次的主題很特別,不只小孩,連爸媽都非常期待今天的活動。
這次角落的主題是「古早」,早在一個月前老師就請家長們有空帶孩子們去參觀古厝,也請家中有童玩的孩子們可以帶去學校分享;但沒想到老師根本萬能,暨上學期的蔡倫造紙後(任意門在這: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996486353786483&id=1009336952501443),這回居然染起布來了!
早就和鴨鴨先探聽好這次有哪些角落,果然每個角落都創意無限,可惜家長們只能參加一次,玩不了每個角落,但既然都來了,當然要好好看一下孩子們平常到底都在做什麼阿!於是當某一天鴨鴨回來後拿了個不知名東西、略帶沮喪地說:「這是我做的“昂姑粿”!」後,我們就說好親職日這天要再一起做一次“昂姑粿”!
這次鴨鴨沒有忘了我們的約定,為了這天可以進這個角落,足足忍了好久不敢選這裡。於是今天一到學校,鴨鴨就開心地把我們領進「紅龜粿DIY」的角落,熟門熟路地從架子上拿下每個需要的食材,每個食材還都依桌上指定的位置放好。
沒有步驟圖也沒有老師在旁手把手地教,只見角落中四個孩子自動自發,該加什麼該怎麼做完全不需大人協助,看得媽媽我目瞪口呆。加上可能因為媽媽說我胖胖的看起來好相處(?),一直被旁邊角落的「中國文字猜猜看」的小孩們抓走,一下猜謎語,一下幫他們寫造句,等回過頭來時,鴨鴨已經準備把做好的紅龜粿放進模型了!
說到旁邊的「中國文字猜猜看」,牆上貼的就是不久前的親子作業--象形文字。讓孩子們從象形文字開始認識字的由來,然後練習寫字和造句(小孩畫圖,大人幫忙紀錄下小孩說的句子);此外還要自製謎語--畫下幾個提示,然後讓人猜猜看答案。
只見一個活潑的小男孩,一見我就超級熱絡地拿出他的自製謎語要我猜:「有三角型、三個長方型、還有火焰,是什麼東西?」(答案:火箭)。另一個害羞的小女孩則是小小聲說:「臭臭的、用毛線做成的、有造型的、穿在腳上的、要丟洗衣機洗的...是什麼?」(答案:襪子)聽得阿姨我大為驚嘆,孩子們的想像力和觀察力真的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
就在阿姨我認真幫小孩寫造句時,突然一大灘水從旁而降,潑得孩子的作品濕答答;抬頭一看,是再旁邊的「造出染布大挑戰」的孩子們在打水時不小心潑出來的......對,你沒看錯,就是“打水”!!萬能的老師們居然在教室裡打造了一口井,還模擬古時候的打水方式,孩子們要把水桶放進“井”中,再合力拉繩子把水桶“打”上來!難怪有一天我在和鴨鴨解釋要珍惜水時提到以前的人要自己打水,鴨鴨馬上說她會!!媽媽我本人還沒親自打過水咧!
因為時間的關係,來不及看這所謂的染布是怎麼做出來的,但隱約瞄到孩子們完成時打開自己染出的布,真的每個孩子的作品都不一樣呢!
其它還有用毛筆作畫的「古早畫毛筆」、「童玩玩玩看」、「寶石棋挑戰」、「木工角」...等,看得媽媽我眼花繚亂,還偷偷跑去木工角參觀,找到鴨鴨依著設計圖做出的椅子--椅子耶!是傳說中那張自己釘出來的椅子!看得出來這是大班的孩子自己畫圖自己設計然後自己釘出來的嗎?!!
角落結束後是親子時間和分組活動,由家長們帶各組的孩子們做一個小童玩,我只能說家長們真的是高手如雲,,每個小組做出的童玩都不一樣,而且一個比一個厲害!甚至還有家長自製彈珠台呢!相較之下懶爸媽只能上網求助,選擇簡單的材料包自行加工後再教小孩,還好孩子們賞臉~🤣
最後的最後,在老師介紹之後的安親班和精彩親師交流後,結束了這幼兒園最後一次的親職日....
#鴨鴨親職日
#可惜今天太晚到來不及看他們的運動時間
#會造紙會染布還會做紅龜粿
#到底是孩子無極限還是老師太厲害
始料不及造句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傾力推薦!黎紫書最新長篇小說《流俗地》!
台灣麥田版,王德威寫序
馬華有人版,我寫序
買邊本?自己揀 👆🏼
董序:〈世事如棋,俗流滿地〉
讀完黎紫書的新作《流俗地》,不知為何耳邊響起許冠傑的一首舊歌〈世事如棋〉,歌詞是這樣的:
倉卒歲月,世事如棋,每局都光怪陸離,
驟晴驟雨,人事天天變,有喜亦有悲。
恩怨愛恨,世事如棋,每局都充滿傳奇,
若顰若笑,難辨心中意,似比幕前做戲。
苦衷抛萬里,今天慶幸有知己;
捉番盤棋共行樂,衝破內心藩籬。
張眼遠望,世事如棋,每局應觀察入微,
但求共你棋藝相比較,了解做人道理。
這首廣東歌紫書一定聽過,喜不喜歡則不得而知。我引流行曲來開局,好像是刻意附和「流俗」的主題,搞不好很可能會變成「媚俗」。我一直在想,黎紫書為甚麼會選這樣的一個書名?甚麼是「流俗」?「俗事」總不免是「下流」的,但流動的「俗事」卻又有它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形成一個「明媚」的「俗世」。人可媚俗,俗也可以媚人。這就是《流俗地》動人的地方吧。
上次替紫書的書寫序,是二零一四年的短篇小說集《未完.待續》。當時我對她的創作發展作了兩個判斷:離鄉流徙和自我身分探索。前者指她脫離手到拿來的馬華本土題材,書寫在世界各地的異文化中漂泊的經驗;後者指她以自我為寫作焦點,不斷以分身的方式尋找安身立命的可能。我把這形容為令人目瞪口呆的華麗轉身。沒料到六年後紫書再交出新作,竟又是另一次轉身,把我當年的預言完全粉碎,教我連眼鏡也保不住了。
黎紫書這次轉身,看來並不華麗,相反顯得非常樸實。跟她二零一零年出版的上一本長篇《告別的年代》相比,更加有洗盡鉛華,反璞歸真之感。那就好像一個被定性為擅長形式實驗的畫家,突然繪畫出一幅逼真無比的寫實風格素描,以向世人宣示:你們以為我做不到嗎?我們可以把《流俗地》視為這樣的一本,小說家大展毫無花巧的敘事基本功,卻可以做到出神入化的作品。在小說閱讀本身來說,肯定是個賞心悅目、滋味無窮的經驗。
《流俗地》沒有《告別的年代》那種立傳寫史的偉大意圖,好像完全是為了說好一個故事和說一個好故事,所以在主題和形式兩方面也貫徹了「流俗」的宗旨。表面上看,小說家的文學企圖心降低了,不再擺出開天闢地、捨我其誰的高姿態。她選擇低調地「回鄉」,回到自己熟悉的馬華城鎮生活題材;她也不再自我中心,去除主觀的視覺,置身於眾多小人物之間,與他們同喜同悲。敘述者有時像個說書人、講古佬,以娓娓道來的語氣綜論全局,有時卻又縮短距離,投入人物的內心世界。主觀客觀出入自如,不著痕跡。無論遠近,都感覺到作者對人物不傷感、不氾濫的同情。這份淡然的同情,並不排除必要的嘲諷,甚至是狠心的誠實。所以除了人物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善惡長短也同時躍然紙上、歷歷在目。
小說開場的一段對於山城錫都的石窟寺廟的描寫,看似是純粹的地方風物介紹,但其實深富寓意。「壁上許多山洞像被史前巨大的白蟻蛀空作巢,無盡縱深……櫛比鱗次,各路神仙像是佔山為王,一窟窿一廟宇,裡頭都像神祇住的城寨,擠著滿天神佛。……七十二家房客似的各居其所:肩挨肩,各抱香爐,排排坐食果果。」諸神下流,污煙瘴氣,仙凡一體。這些神靈的居住環境,不就像小說中的主要場景舊組屋樓上樓一樣,有如一座錯縱複雜的蟻窩?眾多人物和家族的故事,就在這幢蟻窩般的樓房裡交織,再隨著時代的變遷,往四方八面擴展開去,猶如蛀蝕進歷史時空的隧道和洞窟。
《流俗地》雖然是長篇小說,但卻運用了短篇的寫法。每一章都以特定人物為重心,可以作為相對獨立的短篇般看待,有其各自的起承轉合和筆法變化。總體來說時序是直線發展的,由最核心的一對人物銀霞和細輝的童年說起,一直到三十多年後二零一八年大馬變天。但是,因為每一章的敘述流程都是重新開始,而不是連接上一章的結尾,所以不少事件和細節都出現多次繁簡不同的處理。這不但沒有造成重複和累贅,反而形成一種時空縱橫移動的動態,就像棋盤上的棋步,馬而後車,車而後炮,或左或右,有進有退。用音樂的說法,則是韻律結構和節奏鬆緊的變化。這些不外露的章法,猶如武俠小說講的「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是不見形式的形式。與其說是技巧,不如說是寫作和人生歷練所培養出來的藝術直覺。
通過《流俗地》,我讀到一個舉棋若定、氣靜神閒的小說家黎紫書。書中寫到下棋,我認為不是隨意的,也不只是一個細節。盲女銀霞、鄰居細輝和樓下理髮店印度老闆的兒子拉祖,三個人以中國象棋對賽的場面,處於整個小說的核心。細輝棋藝一般,遠遠不及印度仔拉祖,但拉祖又不及盲女銀霞。銀霞天賦過人,只需背下棋譜便學懂下棋,能以盲棋的形式打敗開眼的對手。三人的情誼深厚,多年後在一次相聚中,再以一盤棋局重溫舊夢,但世事卻已面目全非。後來,拉祖甚至身遭橫禍。再後來,銀霞以下棋和退休的顧老師結緣,發現小時候的棋譜原來是細輝向年輕的顧老師借取的。最初的一步,造就了最後的結局。作者描寫棋局的爭持和下棋者的心思固然精彩絕倫,但棋局本身作為意象,更加令人拍案叫絕。
我不妨大膽地說,《流俗地》是一本小說棋譜。它的四十個章節,就是四十個棋局示範。每一個字是一下棋步,每一個造句、每一章的謀篇,也是變化多端的棋藝展演。這樣欣賞《流俗地》,就解釋了它看似平平無奇的講故事方式為何如此引人入勝,令人步步留神、着着讚嘆。雖然小說人物眾多、焦點分散、線索紛歧,但隱藏的重心其實落在銀霞身上。故事以銀霞開始(當德士呼叫台廣播員的她接到失蹤多年的大輝的電話),也以銀霞結束(和顧老師結婚後的她,在眾人歡天喜地慶祝大馬變天的當晚,悄悄獨自睡去。)作者對銀霞投入最深的同情,也從銀霞身上得到最大的啟發。她借助銀霞失明者的角度,摹描出錫都生活的感官世界,測繪出馬華庶民社會流動的時空座標。低調而技藝高超的棋手銀霞,就是小說家黎紫書的寫照。
人生如棋局,是個甚為俗氣的比喻。但它的俗,正切合《流俗地》的平民百姓經驗和視覺。人物絕對不只是作者的棋子,他們有血有肉的人生,各自展現出不同的棋局。而且,下棋必有對手。人際關係,如親情、愛情、友情、鄰里關係,統統都是博弈。勝局、敗局、和局、殘局,局勢千變萬化。在個人的局之上,還有社會的局,政治的局。也許,覺醒是由棋子變成棋手的過程。除了看人物的應對,也看作者的運籌,小說內外,各有精彩,相得益彰。
我說了這麼多,好像也沒有對《流俗地》作深層分析,既沒有談它的時代意義,也沒有討論它的文學史定位。一來是由於,我不是馬華文學專家,沒有資格在脈絡承傳方面置喙。二來則因為,經過上次的判斷失誤,我實在不敢再對黎紫書的創作方向說三道四。她一定不會願意被定型,下一次又會再來個甚麼轉身,甩走人們加在她身上的標籤。我唯一能肯定的是,黎紫書是個永遠能為讀者帶來驚奇的作家。用廣東俗語說就是:「唔聲唔聲,嚇你一驚。」
除了作為讀者,我同時以一個寫小說的人的角度,去閱讀紫書這部新作。一邊讀一邊感覺好像是跟她在切磋棋藝,思索著她的棋步是如何推敲,戰術是如何鋪排,哪一下是虛招,哪一下是殺著。其實在下棋之外,環繞著盲女銀霞還有許多細節,既具有生活寫實的功能,又同時可以作為意象解讀,例如編織、廣播、地圖、點字書等。為免剝奪讀者自行領會的樂趣,我便在此打住不說了。
為別人寫序,最忌喧賓奪主,呈自己的智慧,搶作者的威風。我非學術中人,也不宜在這裡妄加導讀。最理想的序莫如開胃前菜,引起讀者的食欲,令他們能好好享受主菜的美味。我但願自己沒有辜負紫書的厚託,倒行逆施,破壞大家的胃口。
我和紫書是同行的關係,既是惺惺相惜,也是棋逢敵手。〈世事如棋〉這首歌雖然頗多陳腔,但唱到「今天慶幸有知己」、「捉番盤棋共行樂」、「但求共你棋藝相比較」,還是令人有所觸動的。希望紫書不嫌歌詞通俗難耐,接受我憑歌寄意,並賀《流俗地》馬華版的推出。
始料不及造句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孩子在升學制度下,變成聽大人話的順民,到了 18 歲那年,我們跟他說「你要多一點自己的看法,才能適應素養導向的題目」,你覺得,來得及嗎?當然來不及!所以,我的作法是:提早鍛鍊,並融入生活。』
2016 年 12 月,我幫兩個孩子建立了部落格。2017 年 4 月,分享了「【小學生】帶小孩寫部落格有什麼好處?該怎麼做?以及常見問答!」一文,在網路上被廣泛分享與討論。
2018 年 3 月,我將分享一年後的長期追蹤,以及個人心得。
因為一切的內容都是以孩子為中心,寫成本文,竟涵蓋了「作文」、「素養」、「口語表達」、「堅持」等領域。
▌能輕鬆搞定作文?
一年級兒子的學校導師,親自打電話給丸子(我太太),問說,可不可以請我們家兒子寫篇作文?
這是因為學校主管希望每個班都選出優良作文來展覽,但導師覺得,這些孩子才剛過一上,注音符號才剛掌握,中文沒幾個字會寫,怎麼寫作文?走都沒走好,硬要飛,也太辛苦。於是,就沒出這寒假作業去讓家長傷腦筋。
但開學後,學校還是希望每個班級出一篇,於是老師想到,我們家兒子有在寫部落格,應該比較有機會寫出點什麼,就打電話來詢問。
老師都親自打電話了,這還有什麼好說的,當然就盡力試試看。雖然從大班開始,兒子部落格寫了一年多,至今 428 篇,但多數就是流水帳 事實陳述,我也沒把握他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於是,晚上問兒子想寫什麼,再參考一下他部落格最近的內容,確認了以 Mobile Legends(手機遊戲)、寫部落格、均一教育平台,這三個他最近喜歡的主題為內容,進一步幫他串接,想個「網路學習」的文章題目,大概講一下作文結構,第一段要破題,接著三段舉例時,把老師們可能會不喜歡的手機遊戲放最後,然後再作個結論就可以了。
「你先用語音輸入法寫進部落格當草稿,爸爸會幫你看,確認後,我們再花時間抄到稿紙上。」
我想,接著應該可以安靜讀兩小時的書,不用理他,畢竟作文是每個小孩共通的痛苦回憶啊,哈哈!XD
沒想到,30 分鐘他就用語音輸入法都「念」好了,加上題目與自己的名字,共 804 個字!而且完成度頗高,我只有去掉一些重複的字句,改一下分段而已。
➖➖➖➖➖
▌題目:如何用網路學習
大家好,低年級的上課時間短,下課後,或者寒暑假作業完成後的假期,我都會用來學習,今天就由我來向大家介紹,我如何用網路學習吧。
首先我要介紹的是均一教育平台,登入後,你就可以開始學習各種年級的數學或者是其他科目,在裡面,我喜歡一年級或是二年級的題目,平台裡有收集徽章和升級等活動,可以讓你得到奬品,鼓勵大家去努力地回答問題,讓學習更加有趣。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用均一教育平台來學習各種知識的原因,尤其是數學。
接下來我要介紹的學習方法是寫部落格,配合平板電腦的語音輸入法,可以讓你學習如何完整說一件事情,寫一篇好文章,因為寫了很多篇,現在我的語文能力進步了,如果你搜尋「皮卡丘部落格」的話,你就可以看到我寫了一年多,共四百多篇的部落格,有中文與英文的文章喔。我建議大家一天寫一篇,天天練習,到最後就會像我一樣寫了好幾篇,而且長大之後,你也可以看看你小時候寫的部落格,很明顯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喔。
最後我要介紹的可能會讓人意外,是手機遊戲。大部分的人會認為,手機遊戲容易讓人沈迷,根本沒辦法教孩子做什麼事情,但是其實手機遊戲可以讓你學習許多關於全世界的資訊。如果你想加強英文,可以像我們一樣,把「無盡對決」切換成英文版,還可以學習各國文化,比如說菲律賓的英雄—拉普拉普酋長,在宿霧打敗西方的入侵者麥哲倫,或者是韓國的英雄—李舜臣,在海上打敗日本,成為民族英雄。所以,不一定玩手機遊戲就是不好的,而是我們到底學到了什麼。
另外,在打輸的時候,想辦法上網找資料與教學影片,讓自己更進步。也可以觀賞職業選手的比賽,看他們如何彼此合作。這些都能讓自己學會「如何解決問題」。
用網路學習,是很有幫助的,網路是工具,是幫助我們學習的工具,我們長大後的世界,網路的應用一定非常重要,因為他讓我們更容易找到許多我們不知道的資訊。只要有大人的協助,選擇正確的方法與資源,用網路學習很棒喔,有空你也試試看。
➖➖➖➖➖
為了讓各位知道,他這一年間進步了多少,以下連結,是一年前的部落格文章,還在記錄事實的階段。我因為每天幫他確認,不容易觀察到一天一天之間的微小進步。但用一年這樣比較大的時間跨度來看,進步非常明顯。
(2017/3/11)去阿嬤家(早期典型的流水帳 事實陳述式部落格)http://bit.ly/2Phuw8n
🔸 中場廣告
🔸 1/4(六)素養教育工作坊【名額倒數】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與孩子互動的必修教養課程
▌能超越手寫限制
我們這一代的學習順序,是先學ㄅㄆㄇ,然後寫國字,一邊學造詞造句,直到字彙量夠大,讀過的課文夠多後,才開始寫作文。所以,「字都還不會寫,寫什麼作文?」這樣的想法很正常,連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但在文章打好後,我請兒子抄到稿紙上時,看他一個字一個字刻,非常之慢,才發現科技的運用,會改變很多事情。一起看看這段影片。https://youtu.be/i-q-udnM3Wc
很慢吧!每個字都要想一下,慢慢的刻上去。因為他自己也覺得太慢了,後續多次的分心,一個小時,抄不到 200 字,照這速度,全部抄完估計需要 4 小時左右。今天還要繼續搏鬥 Orz
因為我對於這個畫面中,「飛速的大腦思考鍛鍊」與「手寫超緩慢」之間的差異,感到非常震驚,所以才特別拿手機錄下來的。左邊那張印出來的 800 字作文,是他大腦 30 分鐘可以搞定的。右邊的他,則因為手部肌肉協調性還在發育,困在寫字的泥沼中,需要 4 個小時,也就是 8 個 30 分鐘才能寫完。未來還需要好幾年,他才能寫到不費力的程度。
如果我們跟過去一樣,要他先拿出紙跟筆,試著打草稿,用寫的來思考,先不要說「作文」,這種速度的寫字,連「造句」都有困難。
要不是靠著 iPad、語音輸入法、部落格、印表機,協助大腦釋放出這樣的能量,我們可能還認為「小孩子字都不會寫,寫什麼作文?」
最可怕的就是這個,在不經意中,扼殺掉他發展「系統思考」與「長篇論述」的可能性。連自己失去了什麼,都不知道。
▌孩子或許是討厭寫字,而不是討厭作文。
另一個讓小孩討厭作文、不想寫、持續逃避的原因,也和手寫有關。
因為學校都要求寫在稿紙上,我們都曾經歷過,如果老師或爸媽覺得一句話寫得不好,要我們修改,只要「字數不完全一樣」,為了補一句話進去,你就必須一直擦到段落結束處,全部重寫。萬一你補字進去後,字數多,又擠出一行,那你就要擦到文章結束了。(暈)
實證研究告訴我們,人在親眼看到努力後的作品被毀掉,尤其又是被要求要自己去毀掉剛做好的作品時,動機最低落,也最容易反抗與否認。
也是因為發現了這個細節,為了讓孩子們不害怕作文,我從大女兒四年級開始,就請他們把草稿打在部落格的編輯區上,我也進後台去做修改,用 Insert / Delete / Backspace 等鍵,代替鉛筆和橡皮擦,讓他們覺得「我們是共同在完成一個作品」,而不是「爸爸都要挑錯,害我全部擦掉做白工」。
藉由數位科技,我們讓孩子能把「寫字」與「作文」分離,專心發展大腦的思考、整理與論述功能。
▌對「素養」的鍛鍊
前陣子的新聞,提到學測的「作文」(正式名稱為「國語文寫作」,簡稱「國寫」)考法非常新穎,不再是我們的年代,出個「四季」或「責任」這樣的主題,就讓學生去寫;而是提供素材閱讀,要學生思考後,寫下自己的想法。
這次考的,第一題是科學研究的成果解讀,第二題則是新詩解析與季節感知。仔細看那題目,光是要能大量閱讀並迅速理解,就能考出學生實力,更何況最後又要言之有物,難度更高。
因為方向改變頗大,大考中心也提前提供了參考試卷,提供了多種示範,甚至連人工智慧、猶太人屠殺、科學革命等,都一一入題。
這樣的趨勢是正確的,孩子將能直接以大人世界吸收資訊、反芻、提出論點的方式來學習並評估。
尤其台灣是明顯「考試引導教學」的社會,學測帶頭改變,自有指標意義。避免孩子成為考試機器,而是成為具有「素養(literacy)」的現代公民,這個十二年國教的目標,也更可能達成。
看看素養的定義,這次的「國寫」題目,的確非常契合。
「素養的定義內容需與生活面向有關,其中可能包括辨識、理解、解釋、創新、溝通、計算、使用不同內容與形式的印刷或書寫文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素養的定義需具備透過不斷學習,期使個人繼續發展知識與能力,以達成個人目標並參與公民社會。」(十二年國民教育 提升國民素養實施方案)
🔸 中場廣告
🔸 1/4(六)素養教育工作坊【名額倒數】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與孩子互動的必修教養課程
▌如何訓練「素養」?
潮流雖對,但對寫八股作文長大的父母來說,就是問題了,我們怎麼讓孩子具有快速閱讀、抓重點、思考整理,然後迅速輸出的能力呢?
如果孩子在升學制度下,變成聽大人話的順民,到了 18 歲那年,我們跟他說「你要多一點自己的看法,才能適應素養導向的題目」,你覺得,來得及嗎?
當然來不及!
所以,我的作法是:提早鍛鍊,並融入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增加對科技、人文、歷史、地理、政治的討論。每一天的部落格書寫,都是他們從腦袋裡找出東西並整理成文字的練習,讓他們的大腦有更多頻道輸入,有更多的工具能協助產出。
▌口語表達也順便練好了
因為他們都是用語音輸入法,平常練習的知識輸出,就是講給 iPad 聽,由機器辨識並打成字。這個過程,也已經自然的鍛鍊了「把事情說清楚」的能力,只是由講給 iPad 聽,變成講給觀眾聽。
寒假去淡水紅毛城時,我跟兩個小孩藉由九面旗子,講了台灣過去複雜的政治與歷史。詳細內容請見「紅毛城到底是哪一國人蓋的?從九面旗子說起。」
之後小朋友開學,要準備「寒假我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的演講,他準備的三分鐘版本預演影片如下。因為還小,不露臉,所以由傑尼龜上陣 XD 語調很像平常他在寫部落格時對 iPad 講話的口氣,可見天天講,講了四百多次,也學會了怎麼好好表達一件事情。
➤ 三分鐘版本預演影片
➤ https://youtu.be/0QSY-NKFbuQ
▌找一件事,堅持兩年,很重要。
在這一年間,讓我最有感覺的,是「持續」的重要。
在當初看完《恆毅力》這本書後,我就決定「寫部落格」這件事,孩子不反對的話,我們就協助他走兩年。雖然現在才一年四個月,但事實已經證明,這決定是對的。
因為堅持兩年,我們才會看見一件事情的各種面向,孩子一定會遇到瓶頸、困境,也必須去尋求突破的方式。在親自經歷了突破之後,這樣的經驗就能內化,遇到下次更高層次的瓶頸與困境,也就自然能完成更高層次的突破。
一開始兩個孩子每天都會問「今天要寫什麼?」現在的他們,懂得提前想主題,提前思考要配什麼圖,白天遇到了有趣的事,也會主動說「今天我想寫這個」。
一開始兩個孩子寫出來的都是流水帳 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我這做爸爸的,剛開始也會唸一下,但畢竟是他們的作品,也不好意思叫他們重寫。寫了一陣子,他們自己也感覺到流水帳沒什麼意思後,就會主動加進自己的感受,以及形成這些感受的原因。
一個部落格,讓他們擁有自己的工具、自己的舞台,進而形成自己的節奏、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很棒。
網路時代,不只我們自己要改變,給孩子的教育,也要改變。
🔸 【名額倒數】
🔸 2020/1/4(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與孩子互動的必修教養課程
▌適合對象
✔ 家長,您有幼稚園到國高中的孩子。課程內所傳授的技巧與概念,均已運用多年,確認可行。
✔ 即將成為父母,想先瞭解新時代教育方式與概念,看看其他的父母們在思考些什麼,自己又該做好哪些準備。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2020/1/4(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要一年級小朋友寫 800 字作文,有可能嗎?
➤ http://bit.ly/2YkS14m
▌在這堂課,你將能學會的技能。
✔ 半小時做好一個教案。
學會如何跟孩子分享任何知識主題,不管是廣島長崎原子彈、南太平洋群島或困難的性教育,都行。
✔ 旅遊不只是旅遊,讓親子關係增溫,還能學習。
把握全家每次親子旅遊的機會,讓孩子增進知識素養,懂的想的都更有視野與深度。不管是跟團或自由行,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都適用!
✔ 拒絕被 3C 綁架,成為 3C 的主人!
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 3C 產品,成為他們感官與知識的延伸,成為 3C 的主人,而非成癮無法自拔的奴僕。
✔ 適應潮流,並且走在潮流前端。
在生活中協助孩子,適應這個新課綱與新時代的潮流。
🔥 過年前僅有一班,立即報名。
🔸 2020/1/4(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現代家長的必修教養課程
🔸 與孩子互動不怕沒有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