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可以上佳宜的直播,分享孕婦和新冠肺炎相關的知識,還有最近最火紅的話題~~~打疫苗!
懶得看完全程半小時,可以直接看以下重點整理
⭐️⭐️⭐️>>>重點整理在這裡<<<⭐️⭐️⭐️
1️⃣ 到底該不該出外產檢? 哪些項目可以延後? 那些不行?
✏️產檢間隔調整:
一般孕婦: #產檢的間隔時間會拉長。
高危險妊娠 (高血壓,免疫疾病,胎兒生長遲滯,多胞胎等): 建議原定時間產檢。
✏️一般檢查建議週數如下:
🔸剛驗到懷孕/確認懷孕: 往後延到8~10週左右 (前提是沒有嚴重腹痛或是大出血的情形)
🔸初期唐氏症篩檢/子癲前症篩檢: 11~13+6週 (可和第一次產檢其他自費抽血項目一起)
🔸NIPT: 10週以後 (無週數上限)
🔸羊膜穿刺: 16~17週之後 (仍建議24週前做到檢查)
🔸高層次超音波: 20~24週
🔸妊娠糖尿病 (喝糖水): 24~28週
🔸乙型鏈球菌: 35~37週
有些是有一個月的緩衝期,這些檢查可以考慮安排和產檢同天去檢驗,減少去醫院的次數。
2️⃣ 孕婦屬於COVID-10高風險族群嗎? 重症比例將高出一般人幾倍?
是,和同年齡女性相比會較嚴重,重症、插管、死亡率都會增加,#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比例增加約三倍,死亡率高出約1.7倍。
#本身有內外科疾病,像是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氣喘,BMI較高,年紀較高,等是高危險群的孕婦,#感染COVID變成重症的機會比較高。
3️⃣ 臨盆的產婦怎麼辦? 不同生產方式的染疫風險有不同嗎?
🔸自然產: 建議38-40週約定時間催生。
🔸剖腹產: 按照原定計畫時間生產。
⭐️住院前: #檢測孕婦本人和一位陪產者的PCR。
陰性:安排住院;陽性:由專責醫院照護。
🔎#萬一感染怎麼辦? (COVID-19孕婦)
🔸無症狀或輕症患者: 不需要改變原本生產的計畫
🔸肺炎或敗血症: 超過32週考慮提早生產
🔸插管: 直接生產
--> 早產和剖腹產的比例較高
🔎#生產方式跟被感染的風險較無相關,建議產後可提早出院。
🔎#哺乳: 美國建議可以母嬰同室,也可餵母乳,但一定要 #戴口罩和勤洗手。
4️⃣ 不幸確診,會感染給胎兒嗎? 小孩出生後會有後遺症嗎?
✏️產前感染,目前和致畸胎性、胎死腹中、胎兒生長遲滯沒有明確的關聯。
✏️垂直感染的機會非常低,很少見,但仍然有零星的個案報導,沒辦法完全否定。
✏️新生兒感染大多數也無症狀,沒有明顯的後遺症。
5️⃣ 可以打疫苗嗎? 新生兒會有抗體嗎? 備孕哺乳可打?
可以打,以 #mRNA為優先選擇。
#腺病毒載體疫苗並非不能打
🔸mRNA疫苗在第三孕期施打於新生兒有發現抗體。
🔸備孕和哺乳期間: 可以打,不須因打了疫苗而避孕。
—-
<<孕婦與COVID-19>> 疫情相關資訊傳送門🔗
🎈孕婦到底要不要打疫苗?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6/covid-19_22.html
🎈關鍵時刻該如何進行產檢? 我該去做產檢嗎?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42.html
🎈疫情期間產檢變少了,如何安心在家? 教你數胎動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27.html
🎈疫情期間為什麼要約催生?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6/covid-19.html
🎈我有產兆了怎麼辦?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16.html
#佳宜好朋友
#防疫加開版
#孕婦與新冠肺炎
#covid19
#懷孕生產相關衛教
妊娠高血壓產後出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凌晨十二點半,才剛剛入睡,就被簡訊吵醒。
這是ICU「控床」醫師,經由電腦系統發出的「訂床」簡訊。
表示待會有新病人要住進ICU。
我看了一下床號,不是從急診進來的,也不是從病房下來的。
那個床號是「LR」(Labor Room產房的縮寫),表示待會要進來的是一位產婦。
一年當中,會有產婦住進來的,大概兩隻手可以數完。
但是,少歸少,通常都會非常的印象深刻,因為有時候會很「慘烈」。
我就先睡了,因為此時打電話去ICU,護理Leader(小組長)也不會知道是什麼病人,通常從訂床到產房處理完再進來ICU,有時候是好幾個小時以後的事。如果不是太危急,值班醫師可以處理得來,Leader會在早上6-7點傳呼給我,告知病人的狀況,如果是比較緊急的,病人一入ICU,Leader就會馬上打電話給我。
雖然是想睡,腦中還是閃過了幾個可能的診斷:
1.子癲前症(以前稱作妊娠毒血症): 是在孕婦懷孕中後期的一種合併症,包話有高血壓、蛋白尿、腎功能異常、肺水腫、肝功能異常... ,如果影響到腦部,發生癲癇(抽搐),就是「子癲症」。
2.羊水栓塞: 這個罕見的情況,是產婦和產科醫師的惡夢。是因為生產時的羊水、胎盤組織進入母體,引發「免疫風暴」,導致心肺衰竭、意識喪失、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致死率很高。
3.產後大出血: 可能是因為子宮收縮無力、產傷與撕裂傷(子宮裂傷,子宮頸裂傷,會陰裂傷等)、胎盤碎片殘留(影響子宮的收縮)、凝血異常等,所造成的出血。
其實也睡得不安穩,不知道病人何時會轉入ICU。
再次起床時,看看手錶,5點了,反正也睡得不安穩,盥洗之後就去醫院了。
是一位高齡產婦,一看到之前的流產次數,就知道是個辛苦的過程、孩子得來不易(此刻也不自覺地想起太座的辛苦)。原來是產後大出血,還發生了「心跳停止」,所幸的,經過幾分鐘的CPR、插管,就恢復心跳血壓了!更難得的是,人也清醒了!
「還在出血嗎?」
「止住了,血紅素也沒有再掉了。」
「子宮收縮還好嗎?」
「還好,產科醫師剛來看過。」
「升壓劑開始調降,測一下呼吸器脫離指標。」
「好!」
真的好險,雖然一度心跳停止,但是在急救以後,很快的回復,而且人有清醒。
之前也有遇過,如果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的話,血就會一直止不住。
「X小姐,我是加護病房的陳醫師,請放心,小baby現在很平安。」
我想,身為媽媽的,此刻應該最掛念的是孩子,更甚於自己吧。
「等一下你先生過來,會用手機讓你看看小baby。」
「喉嚨會痛我知道,我們會給你止痛的。現在,我們來評估看看能不能幫你拔管?」
「你是X小姐的先生?」
「是」他看起來有些慌張。
(但是,卻沒有像之前遇過的一些家屬,劈口就說「怎麼會這樣?人好好的來,怎麼會心跳停止?不過是生個小孩,怎麼會... 」即使他真的這麼說,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家屬就是擔心、就是不瞭解啊)
先生沒有這麼說,表示他自己也知道生產的風險、也代表產科醫師的醫病關係不錯、彼此是信任的、先生也是個知道感恩的人~
「你知道嗎?太太生小孩,就是拿生命去拼的!」
他眼眶紅紅的微微點頭。
「來!」我拉著他的手去握他太太的手。
「好好感謝你太太!以後要好好的對她!」
看著他的眼淚潰堤,其實,我自己也講得有點哽咽。
護理師覺得我很壞,幹嘛弄哭人家。
可是,我覺得這是個最重要的時刻,一定要讓他牢牢的記住:「女人生產,真的是用命去拼的!」
如果公公婆婆有過來,我一定也會再講一遍。
(金粉提醒我說,以後要記得說: 每年這個時候,要送太太一個包,安太座!當然不是什麼菜包肉包!)
今天雖然是少睡幾個小時,能夠看到病人有好的結果,也很欣慰。
良好的醫療團隊合作,和醫病的彼此信任,在這種危急時刻,顯得格外的珍貴。
懷孕不簡單、生小孩不容易、接生也很不容易,
遇到了問題,是大家所不樂見的,
能夠彼此信任、不猜忌、不指責、一起面對,才會有好的結果。
生小孩如此,面對疫情時,也是如此。
=====
看看她所輸的血,才想起來,最近各地的血庫也在缺血。
捐血中心有請我發文呼籲大家去捐血,但是我擔心群聚。
在此小小的呼籲,大家如果剛好有外出,可以順便去捐血,去捐
之前,最好可以先電話預約,比較不會聚集太多人在排隊。
要記得,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有收到細胞簡訊、最近有照顧過確診患者的醫療人員,先暫緩捐血喔~
她算是幸運的了,以現在的醫療量能,還有能力處理這樣的緊急狀況。
希望我們還能持續保有這樣的醫療量能,不要讓遺憾發生~
請大家好好做好防疫,守護台灣醫療的最後一道防線~
歡迎分享~
(對!昨晚首播,今天這篇是重播喔~
但是有新增彩蛋你有發現嗎?)
更多溫暖故事在
《ICU重症醫療現場》
https://reurl.cc/g7WLQ4
妊娠高血壓產後出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凌晨十二點半,才剛剛入睡,就被簡訊吵醒。
這是ICU「控床」醫師,經由電腦系統發出的「訂床」簡訊。
表示待會有新病人要住進ICU。
我看了一下床號,不是從急診進來的,也不是從病房下來的。
那個床號是「LR」(Labor Room產房的縮寫),表示待會要進來的是一位產婦。
一年當中,會有產婦住進來的,大概兩隻手可以數完。
但是,少歸少,通常都會非常的印象深刻,因為有時候會很「慘烈」。
我就先睡了,因為此時打電話去ICU,護理Leader(小組長)也不會知道是什麼病人,通常從訂床到產房處理完再進來ICU,有時候是好幾個小時以後的事。如果不是太危急,值班醫師可以處理得來,Leader會在早上6-7點傳呼給我,告知病人的狀況,如果是比較緊急的,病人一入ICU,Leader就會馬上打電話給我。
雖然是想睡,腦中還是閃過了幾個可能的診斷:
1.子癲前症(以前稱作妊娠毒血症): 是在孕婦懷孕中後期的一種合併症,包話有高血壓、蛋白尿、腎功能異常、肺水腫、肝功能異常... ,如果影響到腦部,發生癲癇(抽搐),就是「子癲症」。
2.羊水栓塞: 這個罕見的情況,是產婦和產科醫師的惡夢。是因為生產時的羊水、胎盤組織進入母體,引發「免疫風暴」,導致心肺衰竭、意識喪失、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致死率很高。
3.產後大出血: 可能是因為子宮收縮無力、產傷與撕裂傷(子宮裂傷,子宮頸裂傷,會陰裂傷等)、胎盤碎片殘留(影響子宮的收縮)、凝血異常等,所造成的出血。
其實也睡得不安穩,不知道病人何時會轉入ICU。
再次起床時,看看手錶,5點了,反正也睡得不安穩,盥洗之後就去醫院了。
是一位高齡產婦,一看到之前的流產次數,就知道是個辛苦的過程、孩子得來不易(此刻也不自覺地想起太座的辛苦)。原來是產後大出血,還發生了「心跳停止」,所幸的,經過幾分鐘的CPR、插管,就回來了!更難得的是,人也清醒了!
「還在出血嗎?」
「止住了,血紅素也沒有再掉了。」
「子宮收縮還好嗎?」
「還好,產科醫師剛來看過。」
「升壓劑開始調降,測一下呼吸器脫離指標。」
「好!」
真的好險,雖然一度心跳停止,但是在急救以後,很快的回復,而且人有清醒。
之前也有遇過,如果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的話,血就會一直止不住。
「X小姐,我是加護病房的陳醫師,請放心,小baby現在很平安。」
我想,身為媽媽的,此刻應該最掛念的是孩子,更甚於自己吧。
「等一下你先生過來,會用手機讓你看看小baby。」
「喉嚨會痛我知道,我們會給你止痛的。現在,我們來評估看看能不能幫你拔管?」
「你是X小姐的先生?」
「是」他看起來有些慌張。
(但是,卻沒有像之前遇過的一些家屬,劈口就說「怎麼會這樣?人好好的來,怎麼會心跳停止?不過是生個小孩,怎麼會... 」即使他真的這麼說,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家屬就是擔心、就是不瞭解啊)
先生沒有這麼說,表示他自己也知道生產的風險、也代表產科醫師的醫病關係不錯、彼此是信任的、先生也是個知道感恩的人~
「你知道嗎?太太生小孩,就是拿生命去拼的!」
他眼眶紅紅的微微點頭。
「來!」我拉著他的手去握他太太的手。
「好好感謝你太太!以後要好好的對她!」
看著他的眼淚潰堤,其實,我自己也講得有點哽咽。
護理師覺得我很壞,幹嘛弄哭人家。
可是,我覺得這是個最重要的時刻,一定要讓他牢牢的記住:「女人生產,真的是用命去拼的!」
如果公公婆婆有過來,我一定也會再講一遍。
今天雖然是少睡幾個小時,能夠看到病人有好的結果,也很欣慰。
良好的醫療團隊合作,和醫病的彼此信任,在這種危急時刻,顯得格外的珍貴。
懷孕不簡單、生小孩不容易、接生也很不容易,
遇到了問題,是大家所不樂見的,
能夠彼此信任、不猜忌、不指責、一起面對,才會有好的結果。
生小孩如此,面對疫情時,也是如此。
=====
看看她所輸的血,才想起來,最近各地的血庫也在缺血。
捐血中心有請我發文呼籲大家去捐血,但是我擔心群聚。
在此小小的呼籲,大家如果剛好有外出,可以順便去捐血,去捐之前,最好可以先電話預約,比較不會聚集太多人在排隊。
要記得,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有收到細胞簡訊、最近有照顧過確診患者的醫療人員,先暫緩捐血喔。
她算是幸運的了,以現在的醫療量能,還有能力處理這樣的緊急狀況。
希望我們還能持續保有這樣的醫療量能,不要讓遺憾發生~
請大家好好防疫,守護台灣醫療的最後一道防線~
=====
歡迎分享~
更多溫暖故事在
《ICU重症醫療現場》
https://reurl.cc/g7WL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