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給孩子喝飲料嗎?挑選健康飲品3原則】
炎炎夏日,總想來杯清涼的飲料🥤消暑一番,但市面上飲品這麼多,該怎麼幫孩子挑選健康飲料?分量又該如何拿捏呢?這次阿包醫生就要來跟大家說說怎麼給孩子喝飲料🤘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3~2016)中發現,7~12歲的兒童約有26%的人口,每日攝取1~2次的甜飲料,13~18歲的青少年中約有33%的人口每日攝取1~2次的甜飲料,其中男生又比女生多,由此可知有超過1/4的兒童與青少年每日都會來一杯含糖飲料,顯見孩子的飲品部分應加以控制。
🎯#攝取過多含糖飲_易引起4問題
攝取過多的含糖飲料容易引起肥胖、營養不均衡、蛀牙與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以下也一一說明:
1⃣肥胖
攝取過多的糖,身體會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中,造成肥胖,此外過多糖分也會使三酸甘油脂增加,引起心血管疾病。
2⃣營養不均衡
含糖飲料熱量高,加上又好喝,容易一喝就一大杯,導致正餐吃不下,以至於營養失調。
3⃣蛀牙
喝過多含糖飲料會使口腔環境長期處於酸性,以至於蛀牙,爸媽應避免給予孩子喝含糖飲料,喝完飲料後也應刷牙或喝白開水沖掉糖分。
4⃣注意力不集中
攝取過多的糖分容易使情緒躁動、注意力不集中,而人工色素與防腐劑也可能引起過動症狀。
🎯#把握3原則_挑選健康飲
那麼該如何選擇健康飲品給孩子呢?爸媽可以把握以下3原則,挑選好的飲品給孩子喝喔!
📌挑選優質飲品
優質飲品包括白開水、鮮奶、百分之百的新鮮果汁,平時養成好習慣,不接觸手搖飲、碳酸飲料等,就能慢慢遠離不良飲品。
📌帶孩子認識飲品包裝標示
當孩子大一點時可以帶他們一起認識包裝標示,像是總熱量、含糖量、碳水化合物等,藉此認識飲品成分與熱量,並分辨好飲料與壞飲料,幫孩子的飲食習慣紮根。
📌自製健康飲,把關食材與糖量
爸媽可以自製飲品,把關食材與含糖量,像是果汁、紅棗茶、麥茶等,利用天然的甜味帶出香氣給孩子喝。
🎯#小叮嚀
含糖飲料對身體危害高,雖然平時無法完全杜絕飲料,但可以帶孩子從認識成分與挑選好飲品開始,慢慢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衛福部日前公布2018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再居榜首!已蟬聯37年第一名的癌症,2018年共奪走4萬8千多條人命;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也顯示,全球癌症死亡率正快速上升,現代人可說是「聞癌色變」。 只是癌症真的是不可逆轉,又難以防範的可怕疾病嗎?彰化醫院厚生腫瘤中心主任賴易成醫師表示,只...
如何 養成 口腔 衛生 好習慣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防疫聊天室] 對於新冠肺炎,該怎麼做好防疫?
這兩天因為敦睦艦隊染疫,確診者的足跡遍佈多個城市與景點,再加上台灣媒體的頻繁炒作報導,造成了全台民眾的恐慌。Stella今天還接到來自南部老媽的愛心提醒,告訴我住家附近的夜市、之前我們曾去過的南部某餐廳也是榜上有名,才驀然發現很多人會擔心"自己可能和確診者去過同一個地方”所以決定彙整一下防疫資訊,和大家聊聊”如何防疫”這個話題。例如,是否去過新冠肺炎確診者去過的餐廳或景點就會被感染呢?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尚無停止的趨勢,無狀感染者越來越多,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防疫呢?
Q1.新冠肺炎病毒很難殺死嗎?~談防疫基本原則!
前兩天出門在外時,聽到隔壁桌有人在聊新冠肺炎的話題,其中一人說道”這個病毒很難殺死,非常恐怖….。”其實,這個說法是錯的,因為冠狀病毒很容易被殺死的,不管是肥皂或洗手乳洗手,或用酒精、漂白水(或次氯酸水、二氧化氯等)均可輕易殺死這個病毒。
所以,只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避免感染武漢肺炎並不難。那麼,那些是我們平日要養成的防疫(衛生)好習慣呢?
[防疫一點靈] 3個衛生好習慣!
1. 不要用手摸口、鼻、眼!
目的:避免把病毒送入體內
新冠肺炎的病毒是透過飛沫來傳染,飛沫可能直接飛入你的口鼻眼,因而進入你的體內,但更大的危險是這些帶有病毒的飛沫掉落到物品表面,而造成環境物品的汙染。如果你的手不小心碰觸到這些帶有病毒的汙染物,之後你又用手摸自已的口、鼻、眼等無皮膚防護的地方,就有可能把病毒帶入體內。所以要養成不用手摸口、鼻、眼的習慣,而如果真的忍不住想摸的話,至少要先洗個手,或用酒精消毒你的手部。
2. 勤洗手!
目的:除掉手上的病毒。
由於冠狀病毒的外膜會被清潔劑中的介面活性劑所破壞,進而讓病毒被殺死。所以包括肥皂、洗手乳、洗碗精等清潔劑均可拿來洗手、殺死病毒。
正確洗手:取適量清潔劑,正確搓揉整個手部(口訣:內、外、夾、弓、大、立、腕),之後再用大量清水沖洗乾淨。記得,至少要洗手20秒以上(約唱2遍生日快樂歌的時間)。
3. 出門在外不方便洗手時,可使用酒精局部消毒!
目的:除掉手上的病毒。
最優先的方法是清潔劑加大量清水清洗,但若人在外不方便洗手的話,則可使用酒精來消毒。記得酒精濃度要在70~78%才有殺死病毒的作用,過高或過低都沒有效果。你可以用小瓶子分裝,隨身攜帶75%酒精,在無法洗手時使用酒精來消毒你的手部。
使用方法:噴適量75%酒精到手上,用力搓揉雙手(包括掌心和手背)。如果你是使用酒精來消毒環境物品的話,記得讓酒精停留在物品上20秒後再擦掉酒精。
[提醒]若購買乾洗手液的話,要特別留意產品的酒精濃度,因為”成品”酒精濃度若不足70%的話是不足以殺死病毒的。Stella就看到同事買的一款乾洗手液酒精濃度不足。該產品雖然使用70%酒精當原料,但在洗手液中還添加了精油、甘油和水等其它原料,所以稀釋了酒精濃度,導致成品酒精濃度不足70%而無法殺死病毒。如果你不會挑選,或不知道所購買的乾洗手液成品酒精濃度的話,建議直接使用酒精。(你可以在酒精中自行加入幾滴精油來改善酒精的嗆鼻味道)
Q2.看到全世界目前已有兩百多萬人感染新冠肺炎、四萬多人死亡,報章媒體也說有很多無症狀感染者…到底該如何預防無症狀感染,保護自己與家人呢!?
雖然新冠肺炎病毒很容易殺死,且死亡率不高,約在0.6%~3.5%間,遠低於同屬冠狀病毒所引起的SARS (9.5%)和MERS(36%)。但新冠肺炎因為隱蔽性強(約5~18%為無症狀)、傳染性高(早期即具有傳染力),故疫情不容易控制而快速發展成為全球大流行。
很多人會期待此疾病能像當年SARS般在夏天就會自行消失,但這是不可能的。SARS當年之所以幾個月就控制下來,是因為SARS病毒的傳播是在感染後一段時間、發病後(出現發燒或其他症狀)才會開始傳染人,所以我們很容易區別出帶有病毒的感染者並進行隔離。因此之前的SARS最後以疫情被控制住、病毒被消滅而落幕,並沒有造成全球大流行。
但新冠肺炎病毒卻在感染初期就具有傳染性,且存在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因此很難揪出所有帶病毒的感染者來進行隔離。而且此疾病已經是全球流行了,所以即便某地區疫情控制很好,病毒也無法被完全殺死。所以針對此疾病,流行病學專家的預測是疫情可能還會延續好幾個月或更久,視疫苗研發速度而定。
由於新冠肺炎確診者有高比例為無症狀感染者,所以大家要養成下列習慣來降低不小心被傳染的機會:
[防疫一點靈]養成好習慣,中斷無症狀感染的傳播鏈來避免病毒擴散!
1. 維持1~2公尺的社交距離。
目的:避免病毒傳播。
冠狀病毒透過飛沫傳染,飛沫約飛行1~2公尺左右就會落地,所以維持室外1.5公尺、室內1公尺的社交距離可降低接觸到病毒的機會。
2. 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時,記得戴上口罩。
目的:保護自己(避免被感染)或他人(避免病毒傳播)。
如果你是健康者的話,戴口罩可保護自己,因為你不曉得周遭中有誰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如果你本身為無症狀感染者(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有被感染),戴口罩可避免病毒傳播開來,保護自己周遭的親友。
所以只要你的周遭中有其他人存在,且你無法和對方維持1~2公尺的社交距離時,記得一定要戴上口罩。
3. 咳嗽、打噴嚏時用手肘擋住口鼻(記得”不要”直接用手擋,要用手肘或手帕遮)
目的:避免病毒傳播。
用手肘擋住口鼻有兩個優點:讓帶有病毒的飛沫飛不出去,及讓手不會沾染到飛沫(維持手部的乾淨)。
如果你打噴嚏或咳嗽是用手帕或紙巾遮掩的話,記得在打噴嚏或咳嗽完要洗手(因為手可能還是會沾染到少量飛沫),若無法洗手時則使用酒精來消毒你的手部。另外髒掉的紙巾或手帕要包好丟到垃圾桶或特別處理,以免造成汙染。
Q3.若我曾經和確診者去過同樣的地點/景點,我會被感染嗎!?
冠狀病毒是透過飛沫傳染的,所以除非下面三種情形,否則你並不會被傳染:
1. 該確診者在你1~2公尺內咳嗽打噴嚏,且對方沒戴口罩、沒有用手肘或手帕遮掩口鼻,所以帶有病毒的飛沫到處亂飛且飛很遠而讓你沾上。
2. 對方沒有咳嗽、打噴嚏,但你倆為近距離、超過15分鐘的接觸者。例如和對方擁抱、握手,或沒戴口罩狀態下兩人喝咖啡、聊天。
[說明] 就算對方沒有打噴嚏或咳嗽,面對面講話時可能會有少量口沫濺出,若對方為感染者且口腔中有足夠的病毒,而你黏膜防禦力脆弱或本身免疫力差的話,時間一長的話還是有機率被感染。
3. 你和對方接觸過同樣的物品(如電梯按鈕、柱子、桌椅、手機等)。如果對方之前曾用手摸口鼻或打噴嚏咳嗽直接用手遮而讓手部沾染到病毒,然後又用這個不乾淨的手碰觸物品時,病毒將留在物品上,讓下一個接觸到該物品者也沾染上病毒。
一般情況下,我們很少跟陌生人近距離接觸或聊天;此外,因疫情關係,現在人也很少不戴口罩,或打噴嚏咳嗽時完全不遮掩口鼻的,因此比較有可能被傳的染途為(3):去過共同一家店,接觸到對方用過的物品而沾上病毒。
不過,如果你平常就有養成不用手摸自己的眼口鼻、勤洗手或用酒精消毒的習慣,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即使有可能沾到病毒,病毒也會被你殺死。
Q4.若我曾經和確診者去過同樣的餐廳,會被感染嗎!?
冠狀病毒是透過飛沫傳染,不會透過食物傳染,所以同上一個問題的答案一樣,如果你並非對方的同桌親友,而且對方也沒有在該場所毫無遮掩地大口咳嗽、打噴嚏,在保持安全距離下(室內1.5公尺以上),基本上是安全的。
當然,你也有可能因為接觸到對方遺留在物品上的汙染物而沾上病毒。但同樣的,如果你有良好的防疫習慣(不用手摸眼口鼻、勤洗手或用酒精消毒),其實並不需要過於擔心去過同家餐廳這個問題。
如果你是外食者,為了防疫建議你養成帶酒精出門,勤消毒的習慣。例如,在外用餐前先用酒精噴桌面,20秒後再用衛生紙擦掉酒精,並事先消毒你手部可能碰到的地方。另外,在用完餐後最好先洗個手(或用酒精消毒手部)再離開餐廳以免把病毒帶回家或工作場所。
總結來說,新冠肺炎的預防並不難,但因為此疾病已演變成全球性傳染病,因此在疫苗還沒研發出來,特效藥還沒找到前,疫情是不可能消失的,所以我們需要養成上述好習慣,並維持副總統陳建仁所提的"減少社交、維持「半正常」的生活"來謹慎防疫,以保護自己與家人不被感染。
如何 養成 口腔 衛生 好習慣 在 敗家空姐精品代購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德國直送預購~11/15收單、12🈷️底寄出🇩🇪(雙十一提前開跑、此商品🈵️千現折$100、🈵️2⃣️千折$200、以此類推🈚️上限喔~)
商品:🇩🇪 德國 🇩🇪Babylove 嬰幼兒學習牙刷套組 2入
價格:265
👓下單範例:+1......
🖇老闆娘碎碎念:
👼打造極致柔軟刷毛 溫柔呵護幼兒牙齒與牙齦
🐳特別設計容易握持的衛生牙刷刷柄
👼讓幼兒與看護者皆能輕鬆進行潔牙
🐳可預防幼兒不慎將牙刷深入喉嚨 造成損傷
👼讓寶寶從小養成刷牙的好習慣
🐳乖乖刷牙才是健康快樂的好寶寶
🐡【產品特色】🐡
🐡硅質刷毛也很柔軟,不會擦傷孩子嬌嫩的齒齦。
🐡孩子剛長出1-2顆小牙時使用,不僅能潔齒,還能輕輕按摩齒齦。
🐡它有便於寶寶小手握持的牙刷柄,而且刷頭彈性良好,軟硬適中,就是爲讓孩子能咬而設計的。
🐡既能清除牙上的殘渣,又能按摩和保護牙牀,完全可滿足寶寶這一時期總想咬東西的慾望。
🐡隨著上下門牙陸續長出,你可嘗試用較柔軟的嬰兒牙刷及開水替寶寶刷牙,讓寶寶逐步體驗刷牙的感受。這樣,待寶寶的臼齒長出時,他就會較容易適應使用牙刷刷牙。
🐡小的刷頭,以方便在小小的口腔中靈活的活動,大小約以一次能清潔一顆牙齒的大小為原則。
🐡寶貝階段學習牙刷組,可有效減輕牙齦腫脹不適,並讓寶寶學習如何刷牙。
🦝【使用方法】🦝
🦝圓形的牙刷可以按摩牙齦,也可當作固齒器咬。
🦝扁平型牙刷清潔之外,也幫助寶寶習慣刷牙。
️📦物流運送過程皆有可能導致外包裝紙盒、塑膠盒或塑膠罐擠壓輕凹陷微損(無影響品質正常出貨),在意者請斟酌下單。
如何 養成 口腔 衛生 好習慣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衛福部日前公布2018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再居榜首!已蟬聯37年第一名的癌症,2018年共奪走4萬8千多條人命;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也顯示,全球癌症死亡率正快速上升,現代人可說是「聞癌色變」。
只是癌症真的是不可逆轉,又難以防範的可怕疾病嗎?彰化醫院厚生腫瘤中心主任賴易成醫師表示,只要用對方法,有將近三分之二的癌症可以得到良好防治。
癌症能預防及治癒嗎?
賴易成醫師引用1981年WHO的資料表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治癒;最後三分之一則是可以延長生命、減輕痛苦,也就是三分之二的癌症能預防與治療。他也進一步指出,若能做到健康的生活形式及良好的公共衛生措施,有3至5成的癌症可以獲得更好的預防。
防癌:養成健康生活形式
戒除菸酒檳榔
多吃新鮮蔬果
培養運動習慣
良好作息、早睡早起
防癌篩檢不可少
衛福部指出,癌篩可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經治療後除了可降低死亡率外,還可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
目前政府補助四大癌症篩檢如下:
乳房X光攝影檢查: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
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1次。
糞便潛血檢查: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
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
癌症治療:中藥是良好輔助角色
賴易成醫師認為,中西醫聯手治癌是癌症整合性治療的一環,中藥在癌症治療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輔助角色,能夠補強西醫所欠缺的部分,「中藥有它的優勢。」但他也提醒,中藥若要介入癌症治療,包括?致癌機轉」及「臨床試驗佐證」都必須非常清楚,才會同意患者使用。
賴易成醫師進一步解釋,中藥材若提煉出單一成分,就會將其認定為「西藥新藥」,而非中藥,現在的癌症治療使用的藥物中,就有許多是中藥材提煉出來的。例如:大腸癌使用的抗癌妥;乳癌、肺腺癌使用的溫諾平等等,都是從中藥、植物藥中萃取。
賴易成醫師認為,若要像手術、放射線等方式,將中藥用在治療第一線的話,就必須提煉它的單一成分,才能達到治療效果。他舉例,武俠小說中常致人於死地的砒霜(三氧化二砷),在美國可以確認上市,也是界定為西藥新藥。現在就常用於治療早粒性血癌,作為標準的治療方式。
若不是直接用在第一線治療,中藥則是扮演輔助性角色,賴易成醫師以自己的研究舉例,包括「三黃瀉心湯」、「沙參麥冬湯」等,就都是複方,並非單一成分,因此只能用於輔助治療。
三黃瀉心湯是由大黃、黃芩、黃連三味中藥所組成;沙參麥冬湯則由天花粉、桑葉,沙參、麥門冬、玉竹等藥材組成。賴易成醫師提醒,若身體有任何異狀,請先找醫師就診諮詢,切勿自行抓藥。
【相關影片】
與癌症共存?別傻了!拖才是治療最大殺手︱賴易成醫師
https://youtu.be/qY1qoo4pQ74
遠離慢性發炎,癌症名醫抗癌餐桌大公開!︱吳鴻誠醫師
https://youtu.be/4TxgIMdi760
防癌抗發炎大功臣!維生素D如何補充?︱江坤俊醫師
https://youtu.be/OFFwaKC_dEU
【相關文章】
癌友死於化療的傷身,而非癌症?癌症靠中醫才治本?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263
生酮飲食治療癌症?第一名癌症醫師:2大關鍵戰勝病魔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264
防癌好食別吃錯!第一名癌症醫師的私房祕訣就這3步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265
#賴易成 #癌症 #中醫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YQziufPma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2n7Y_knNrXpzgIg8_Z7zH2OCP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