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次腦瘤開刀的經驗
我了解到
面對疾病,除了了解它讓心裡有安慰外,會更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
在我開完第一次刀沒有拿乾淨之後,我就有心理準備面對復發,只是沒有想到那麼快又要面對
經歷了兩年的復健恢復
想想要再面臨一次,雖然覺得過程有點辛苦
但因為了解
不會害怕
想讓有跟我一樣狀況的朋友了解
就算再次經歷也不要害怕
勇敢去面對
保持樂觀的心情
總會有好的結果(起碼過程不難過,是開心的力量)
祝我第二次開刀順利❤️
#凡走過必瘤下痕跡
#想了解的朋友我會持續分享過程喔⋯⋯
#我為自己加油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楊定一‧全部生命系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影片已先於長庚生物科技頻道播出,關切楊定一博士醫學與健康觀點的朋友,請訂閱長庚生物科技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CGBTaiwan/videos 面對21世紀最大規模的傳染病,每個人都想知道該如何應對,然而擔心、害怕、焦慮的情緒就像是一層濾片,讓我們不光對眼...
如何 樂觀 面對疾病 在 鄭秀文 Sammi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大了,難得放肆地笑,才會懂,煩惱盡量忘掉....
兒童有著兒童畏懼
成人都有成人唏噓
年年適應,年年老去,而智慧是沈着面對............」
這不止是歌詞,也道出了我們的真實人生和心路。❤️
Lucky火化後兩天,內心仍在復原過程,已經要面對另一個關口,爸爸十多天前又因病疾進醫院了,由於事發突然 ,(那天本來正前往拔牙,但接到姊姊電話,牙也沒拔,九秒九飛奔父母家)父親必須留院找出病源並觀察藥物反應,由第一天事發到住院,前後十一天當中,當然又經歷了一些驚心動魄的時刻,幸慶弟弟和三家姐最能鎮定理智地分析每個狀況。
由於年邁母親也是疫情高危一族,我們不允許她兩頭奔波,我們姊弟們早午晚都有人留守醫院,每晚亦會組合成不同組合通宵留守醫院照顧父親...............
由於父親住院期間身體比較弱,洗澡恐防會容易跌倒,弟弟每晚都細心為父親洗澡。(父親是傳統老人家,不習慣陌生人為他洗澡) 弟弟每晚為父親洗澡時,有時我會站在洗手間門口,靜聽父子二人的洗澡對話,相當有趣溫馨,他倆的話題很廣,從家鄉潮州聊到古董聊到股票市埸,四十多歲的兒子溫柔地替八十多歲的父親洗澡,父子在聊不完的話題中,我站在洗手間門外,眼眶因感動而濕潤,我看到病疾當中的一種幸福。這是愛。病疾確會令人產生恐懼,但愛卻可以先平定一顆忐忑不安的心。🥰
亦是這種幸福(感),才能使人產生莫大勇氣面對疾病和種種未知。💪🏻
前陣子在醫院進進出出,跟姊姊們輪流通宵留守,跟醫護們(䕶士們)都熟絡了,看到父親被悉心照顧,內心非常感恩和安心。專科醫生們努力鑽究尋找病源,好比福爾摩斯偵察案件,抽絲剝繭,沿著線索,務求破案。🕵️♂️
父親半夜需要小便、喝水和按摩酸麻的手腳,我們通宵回應著父親的需要, (非常感激醫護護士們的耐心和愛心🤗)不過,撐到早上六時,我這夜貓都會開始頭暈眼花,腳步浮浮.....不過,能夠貼身陪伴父親給他打氣,為他壯瞻,在他最難受之時握著他的手,一起祈禱一起面對🙏👴🏻, 通宵達旦照料都是一種幸福使命。
陪伴絕對是自帶力量的安慰劑啊!
也感謝天父,爸爸出事是在Lucky火化之後才發生,不然我身心和情緒也會太負荷。感謝天父的美意在當中。🥰
父親幾天前出院了,長路漫漫,很多未知。但有愛,就擁有笑著吃苦的力氣.💪🏻
加油!爸爸!👴🏻
加油!媽媽!👵🏻
天父,把一切交託給祢。
未許天色常藍,但恩典夠用。
與其苦瓜乾面口,倒不如正面面對,因為,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到了我們這種年紀照顧年老的父母漸漸成了一環重要軸心
#珍惜 #長路漫漫是如何走過 #驚心動魄的歷程
#幸好弟弟和三家姐總能鎮定分析和判斷狀況
#保持樂觀的心
#如果你們同樣正在照顧年邁的父母你們並不孤單我們一起加油啊🥰💪🏻
#這段路感激每一位醫生教授和醫護💝
#感激我們的天使謝醫生😇
#笑著吃苦的氣力大家都有💪
#關關難過關關過
#感激感恩三位姊姊和弟弟的用心付出💝
#媽媽日復日照顧父親真不簡單啊
#媽媽我愛你🤗❤️💝
如何 樂觀 面對疾病 在 江坤俊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點忘了是去年什麼時候了
她們問我說可以專訪我嗎?
可以幫她們的新書「我們都有病」寫序嗎?
一開始我有點遲疑..
因為
我不知道她們是幹嘛的......
但
後來
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她們是一群得過病的朋友
她們把她們當時罹病時的心情
和她們奮鬥的過程寫成一本書
我認為這本書能鼓舞很多人
因此我推薦大家去看這本
「我們都有病」
也很謝謝她們對我的專訪
——————-///
他是江坤俊醫師,是台灣知名的乳癌權威,病友都稱他「江神」。
被封神的背後,江醫師說他只是希望可以好好對待每一位病友——哪怕有時,必須得挑戰傳統的醫病框架。
#江神的行醫風格
江醫師的行醫風格,一向以「同理病友需求」、「細心解說病情」為人載道。
一般醫院,大多有一套標準的治療流程,
什麼情況需要手術、什麼時候才能用藥、什麼藥要開過刀才可以開給病人,都有一套規則讓醫生們遵循。
但他提到,有時候「規則」,
卻不一定能符合所有病友心中的「需求」。
#行醫路上的抉擇
江醫師回憶,他曾遇過一位年邁的乳癌病患,堅持不開刀。
對方強烈表態,如果需要動手術才能用藥,那她寧不接受治療。
當時江醫師看看她的報告,再看看一旁心急如焚的病人女兒,
深知眼前的病患如果不開刀、也不吃藥,
情況會非常不樂觀,命不久矣。
「如果你是我,你是要任由病人放棄治療然後死去,還是打破準則救她一命?」江醫師表情嚴肅地問。
他選擇後者。
#同理病人的醫生難題
由於江醫師有時會為病人打破院方的準則,
院內有一些醫師,其實對他的做法不太認同。
他說他可以理解其他醫師的疑慮,畢竟大家都有專業的考量。
但他坦承,以病人需求為優先卻得衝撞體制,
確實讓他心裡承擔了不少壓力。
但江醫師對病人的用心與同理心,
很多病友都看在眼裡,都由衷地感激。
也因此江醫師行醫多年以來,
除了有「江神」的稱號外,也被病友們叫做「暖醫」。
#暖醫稱號的由來
身為一個「暖醫」,江醫師說其實他也只是願意多花一些時間,
和病人好好說明她們的病而已。
江醫師說,即便診間繁忙,多年以來他依舊堅持「多說一點」的行醫原則,是因為他的奶奶。
江醫師回憶起小時候,
慈祥和藹的奶奶,非常寵愛他。
讀大學時,奶奶的肝發生一些病變,開始長時間養病。
離鄉念大學的江醫師,經常掛念奶奶,頻繁地返鄉探望她。
但奶奶的脾氣卻變得越來越差,甚至經常對他破口大罵。
和童年時的溫柔簡直判若兩人——這樣的轉變,讓江醫師開始慢慢疏離了奶奶,甚至不太喜歡奶奶。
#如果當時的醫生可以再多說一點
直到奶奶去世後多年,
江醫師才在醫學的課堂上學習到:「肝硬化」的病人,體內的毒素會無法被排解,容易影響腦部引發「肝腦病變」,進而導致脾氣失控——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
江醫師當時才恍然大悟,
奶奶的轉變,不是出自她的本意、而是因為她的生病。
「奶奶去世那麼久,我竟然是多年後在教科書上看到了真相,才真正對奶奶的離去感到不捨。」
「如果當時醫生有好好說明病情,我就不會誤會奶奶了。」
江醫師惋惜地說。
過去的遺憾,因此在日後成了江醫師的行醫準則:
「寧可多說,也不要少做。」
#將影響力用到對的地方做良善的事
時至今日,江醫師已經是乳癌屆中的權威。
經常受到媒體訪問、上電視節目,他自身經營的社群聲量也很高,發文動輒千人轉發、萬人按讚。
面對自己的影響力,
江醫師說他沒有興趣用這些賺取名利。
他只希望透過影響力幫助到更多需要的病友癌友。
他舉例,有一些原本不願意面對乳癌的長輩,是因為看到他上電視,長輩們敞開心房後,才願意走出家門,到醫院嘗試治療的。
「只要可以讓更多的病友,願意出來嘗試治療,哪怕辛苦,我也會更努力地參與、或自己設計更多節目讓病友面對疾病。」
聊到如何幫助病友,
江醫師的眼睛,總是閃閃發光。
#也歡迎追蹤優質節目
#江醫師說健康
#是江醫師自掏腰包不業配也不接代言的自製節目
#謝謝江醫師為病友做的一切
/
江醫師的粉專 :江坤俊醫師
/
文字:劉桓睿 / 癌友有嘻哈
採訪:劉桓睿
採訪協力:蔡孟儒 / 米娜哈哈記事本
如何 樂觀 面對疾病 在 楊定一‧全部生命系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影片已先於長庚生物科技頻道播出,關切楊定一博士醫學與健康觀點的朋友,請訂閱長庚生物科技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CGBTaiwan/videos
面對21世紀最大規模的傳染病,每個人都想知道該如何應對,然而擔心、害怕、焦慮的情緒就像是一層濾片,讓我們不光對眼前的狀況失去判斷能力,也無法妥善維持身心的平衡。
長庚生技身心靈轉化中心呂欣欣老師,邀請楊定一博士從醫學的基礎出發,為關心疫情、關心自身健康的朋友提供全人醫學和整體醫學的建議。楊博士從流行病的歷史、免疫學的基礎,先將疫情至今的發展和全球各地不同的因應方式做一個全面的介紹,接下來談身體最根本的療癒機制。
理解了這些,楊博士也提醒我們,一切還是要從自己開始,盡力配合公共衛生的措施,例如社交距離、帶口罩、注重個人衛生。此外,最重要的是,從心出發,找回生命最穩重、安定的力量來面對眼前的困境。
他也提醒我們採用最天然的方式,從心情、營養、運動著手,將生命的元氣補滿,讓身體先天免疫的功能得到發揮。我們的元氣充滿,也自然能對人生用樂觀的心態來看待,為身心帶來真正的保護力。
#楊定一真原醫
#楊定一靜坐
#楊定一全部生命
#身心靈整合
#心態
#快樂
#運動
#長庚生技
#身心靈轉化中心
#情緒管理
#療癒
#療癒瑜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lE2YJoBTc/hqdefault.jpg)
如何 樂觀 面對疾病 在 HKFE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面對疾病,鄭啟文也能樂觀面對。本集,主持哈比和Happy媽,請來了再生勇士鄭啟文,大談他如何克服脊骨發育不健全症,還有他家人對他的支持,以及分享他的攝影之路。
pt 2 of 2: https://youtu.be/SHvb6mazumc?list=PLXCaM4OKoNRWHw19zZJDiZNgAZuWBMXQt
網站: http://hk-feel.com/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fee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tGkbcEfxo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