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失敗的交易者
-
已經有一小段時間沒有發文了,不是沒看盤也不是沒交易,而是因為自己陷入了一小段糾結,在檢討自己,因為我放空了海運股。
這是我回國以來第一次放空個股,經過那段投資癮的日子,決定未來即使看壞也不要去做空個股,希望能把看壞的時間拿來學習、旅遊、健身、打球做其他事情都好,不要讓自己過度的交易,但不知道是不是這次機會特別好,還是因為三級警戒不能出去,或是因為想證明什麼,而打破自己的紀律。
身為一個分享者我清楚知道做空的風險較高,從節目的一開始到最後都跟各位聽眾分享不要做空,我希望能站在節目的角度跟聽眾站在同一個面向上,所以才不斷分享減碼會比做空好,因為做空股票的商品一般來說有融券、期貨、權證三樣衍生性金融商品,以我的經驗來說權證Put可以直接刪掉不使用,槓桿不夠大、部位受限還有人為因素等等的問題,那海運股放空的融券有一些券源限制,而這段時間是有人可以先卡位,那比較能使用的商品就剩期貨了。
從6月底左右發了一篇文說看壞海運股之後,來了不少私訊,逼問著我為什麼看壞,看壞為什麼不空,甚至有不禮貌的指責我是航酸,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我也開始決定操作了
既然要開始操作就會開始想要如何設計自己的投資遊戲,但畢竟做空的設計風險比較高,如何收手是非常重要的,而量價的時間與空間都要去考量,等一切都想好之後,就靜靜地等待我要的時機點。
不過,這兩周的操作並不是從長榮海開始,因為四支海運股的熱度太高,新聞與各分享者的無限好消息讓我不願去猜測多數人對海運的期望有多高,所以決定從另外一支海運股裕民期貨開始試單,因流動性較差,部位也不會下多,交易也被迫要緩慢,但相對多數人的注意力沒這麼高也比較安全,剩下的時間就耐心等其他四支海運股出現訊號點。
從陽明海開了財報之後,後續幾支海運股都陸續開了財報,出現了已知的好消息,也因這樣的消息會讓更多人注意到,不管是買還是賣都會,剩下的就開始看市場給的反應了,我的想法很單純,我只相信價格。
公布已知消息後四支海運股都不再新高,並且有技巧的緩跌,價格也確實向下爬,而我也慢慢將裕民開始退場轉去長榮海,最後的結果是好的,而我的交易也結束了。
-
或許會說,海運股的持有成本夠低,這幾天的下跌無感,但身為一個投機者來說,這幾天海運股從最高價下跌到今天為止,長榮海下跌30%、陽明海下跌25%、台驊下跌20%、萬海下跌27%左右,雖說不可能空最高補最低,也不像那些從10元抱上來翻好幾倍的高手一樣報酬率這麼高,但對於一個投機客來說這樣已經滿足了,畢竟做空的難度本來就比較高,更何況未來的走勢是上還是下你我都不能保證。
這幾天試著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是機會來了還是為了證明自己,如果是後者我會是一個失敗者,為了面子賭上銀子真的是愚蠢的事情,這次幸運的價格如預期的下跌,但要在交易前公開自己的想法,是一個危險動作,因為一定會受到輿論影響,但身為一個分享者我覺得我必須跟剛加入的投資人分享些什麼,自己在盤中觀察的東西很難說明,所以只能花更多的時間搜集資料去分享,從內部人的股權變動開始,再到期交所保證金的提高、證交所警示股的限制、券商取消融資的種種作為都更能證明投機熱度高的狀況,也用了遛狗理論的概念去說明基本面與價格的可能有時間上的脫鉤,但還是被稱為航酸。
今天四隻海運股跌停了,但幸好,兩週前有勇氣在逆風之下做出理性且客觀的分享,雖然打破紀律是一個失敗的交易者,但應該還算是勇敢的分享者。
最後
還是希望你我都能理性看待任何一項交易
在交易市場沒有一定的對錯
但至少應該要彼此尊重
之後對於海運的走勢不會有任何想法
有了過去的交易經驗比起航酸我更怕寒酸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如何 戒 掉 期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投資癮 Wealtholic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Re: [請益] 賠到麻木了-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期貨第一年(第4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當沖勒戒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個股期貨海期保證金如何看?|市場滑價|期交所(下集) 的評價
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譚新強:電影《十二夜》金句:為何放假一定要去旅行?
文章日期:2021年4月23日
【明報專訊】這場COVID大流行已困擾全球超過一年,確診人數已近1.5億,死亡人數更已超過了300萬。因為COVID具高度傳染性,所以前所未有地,幾乎所有國家都採取了一系列疫情前無法想像,可形容為嚴重影響個人自由的所謂「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限制聚會人數和時間,情况嚴峻的時候,甚至戒嚴和封城,國際旅遊更接近全面停頓!
過去一年多,我們恍如生活在一套反烏托邦科幻災難電影中,生活模式出現巨大變化,口罩已成為法律下的必需品,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簡稱WFH)已成為很多工作崗位的一部分,連學生都同樣在家上學。夜生活更早已變成遙遠矇矓的記憶,連上電影院這個百年人民習慣都已瀕臨「絕種」。近日在Netflix上,見到電影中所有人不戴口罩、自由聚會時,反而有種不現實,或者在看歷史紀錄片的感覺!
疫情持續逾年 生活模式變化大
全人類的寄望是科學,希望能盡快成功發展出有效疫苗,各國領袖告訴我們,到時就可回復到從前的「正常」生活。慶幸皇天不負有心人,全球各地科學家們全力以赴,破紀錄地不到一年已研發出多種不同技術的疫苗,並且開始為數以億計的人民接種。
漫長黑暗的隧道,終於出現一點曙光!但這是隧道盡頭的陽光,還是迎頭而來的火車頭燈光?美國人永遠最樂觀,雖然死亡人數已恐怖地逼近60萬,比二次世界大戰加越戰加韓戰還要多,但隨着加速接種疫苗,經濟重開的步伐也在加快,有些傳媒更自我安慰式宣布美國治疫反超前中國,已取得勝利。中國總確診才10萬不到,死亡人數不到5000,美國勝利?有點誇張無稽吧!
美國人特性就是什麼都不管,非常愛國,所以永遠偏頗、永遠雙標、永遠扮作樂觀、永遠虛偽,最擅長「Do bad, feel good, and say GREAT!」 短期內這種超樂觀態度,加上無限QE和數萬億財政刺激,對經濟反彈確有幫助,股市就更不用說,不斷創新高,直到今周才稍為歇息。
中國短命牛市 無助提升國際投資者信心
中國內部經濟早已重開,內地飛機乘客量已超越疫情前高位,第一季度GDP增長了破紀錄的18.3%,但仍稍遜部分人預期。中國更不接受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對全球央行的(越權)建議,不用擔心通脹,過早收水反而不美。中國反而決定對着幹,採取逆周期貨幣政策,提前收水,但又沒有財政上減稅作平衝;再加上嚴打幾乎所有所謂互聯網平台企業,中國股市又再次成功打造又一個短命的牛市,對提升國際投資者信心,發展健康資本市場,中國科技龍頭走出國際跟美國Big Tech的競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大業,則毫無幫助。
不過,大流行是否真的會很快就成為過去呢?我們當然都希望盡快從這場噩夢中醒過來,我已完成兩次疫苗注射,除保護個人和家人健康外,亦在期盼關口重開,可以再次出外旅遊。
但不幸這個美夢有3個相關的大問題,第一就是始終疫苗產量有限,不可能馬上替全球78億人同時接種,今年內如全球接種人數接近20億,已非常不錯。第二個問題是發達國家異常自私,違反人道,超越種族滅絕的缺德囤積疫苗行為。「Charity starts at home」,先照顧自己人,無可厚非,但有必要訂購自己國家人口比例4至5倍的疫苗,導致發展中國家無法訂購嗎?發達國家中,平均25%的成年人已接種了最少一次疫苗,美國更已超過一半,但在近100個貧窮國家,500人之中,不到1個人曾接種疫苗!
早前美國曾召開所謂「四方安全對話」(QUAD,由美國、日本、印度和澳洲組成)峰會,又是討論如何對抗中國崛起,唯一稍為正面的結論是計劃在兩年內,為亞洲提供10億劑疫苗,主要倚靠印度號稱全球最大的疫苗產能。但會後不到兩周,印度疫情轉趨嚴峻,宣布馬上停止所有疫苗出口,即刻打了美國嘴巴!
西方食相這麼難看,真的難為他們還好意思指控中國願意跟全球分享疫苗的偉大人道救援行動(至今超過7000萬劑,送到超過60個國家,遠比世衛領導的COVAX計劃為多),為別有居心的所謂「疫苗外交」。這個指控比誣告中國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更荒謬,更暴露西方自己的醜陋?
西方囤積疫苗 增「病毒變異」機率
西方的殘忍和自私,更間接導致第三個問題,就是病毒的變異。病毒不算是正式的生命,只是一堆雜亂的RNA,唯一目的是攻入宿主身體,倚靠宿主細胞替它不停複製病毒。過程經常「出錯」,這些錯誤成為所謂的「病毒變異」。愈多人受到感染,就愈多出現變異的機率。所以當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得不到足夠疫苗,一旦出現大爆發,肯定亦將出現多種變種病毒。不是每個變異都一定重要,但某些變異可令病毒變得更致命,有些則可提升病毒傳染度。
不幸COVID病毒正朝着最不好的方向變異,近月出現的主要變異病毒株,如英國、巴西和南非的,傳染度比原來(原種R0已高達5至6)的高出50%至70%,但致命率又完全沒有降低,甚至更上升了一點。大家可能有錯覺致命率上升比傳染度上升更嚴重,但其實相反,英國傳染病專家的研究顯示,假如致命率上升50%,總死亡人數亦將上升50%,是線性關係,但假如傳染度上升50%,總死亡人數將上升非常恐怖的10倍,是個exponential的關係!
我不是專家,亦不清楚此疫情預測模型的假設,但邏輯上似乎有點問題。假如某地方毫無社交隔離政策,採取所謂群體免疫的自由政策(瑞典之前接近,但已改變),同時假設沒有疫苗,那麼理論上,傳染度更高的變種病毒,將更快感染大量人,直至到達群體免疫臨界點,如R0是8,即約87.5%。但到最後,如IFR仍維持在約1.5%,那麼總死亡人數只應比原來R0是5,臨界點為80%的原種病毒略高,不可能是10倍吧!
所以此恐怖預測,肯定有很多有關社交隔離措施的假設,或者亦包含一些醫療系統因面臨太多疫症而崩潰,死亡率飈升的假設,亦可能是針對某個時間點的預測。
只看美英新聞 或有錯覺全球疫情好轉
很多人整天看美英新聞,可能有錯覺全球疫情正在好轉,幸而近日連香港疫情也在改善,但如果大家看清楚全球情况,不幸地其實疫情在全球大部分地區,尤其印度、巴西,正在加速惡化。今年1月後,美英等原來重災區開始接種疫苗,所以全球每日確診人數曾大幅跌至40萬不到,但最近的7天平均確診人數已超越1月高位,升至78萬,更無減速迹象。死亡稍為滯後,7天平均死亡人數已反彈至約1.2萬,仍未超越1月底的約1.4萬。未來數周非常關鍵,將證明專家的恐怖預測會否成真,確診宗數和死亡人數加速上升,打破之前所有紀錄。
此未來發展非常重要,不止影響疫情嚴重地區,亦關乎接種疫苗率相對高的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和現在活在非常清潔和安全「氣泡」內的中國。因為根據研究,現在可算第一代的疫苗,對變種病毒的防禦有效性,比對原種的低很多,即使輝瑞(Pfizer)及BioNTech,對原種有效率高近95%,但對南非變種的有效率大降90%,即只約完全不及格的10%。近日美國白宮首席防疫顧問福奇(Anthony Fauci)和輝瑞CEO,已呼籲所有人未來將需要每年接種新調製的「booster shot」。
明顯COVID已由本希望是一次過的「大流行」(pandemic),演變成長期的風土病(endemic),但又同時仍然是大流行!更差的是最初時,很多專家認為COVID的變異速度比感冒慢,所以較容易控制疫情,但現在證明不是,變異速度絕對算快,且比想像中更快「擊敗」疫苗,甚至能避過以為最準確的PCR測試,愈來愈長的隔離期,連21天都可能不足夠!COVID病毒有點季節性,但不算明顯,去年夏天,北半球的疫情仍非常嚴重。
不少人料已戒掉「旅遊毒癮」
最後,人類仍需繼續生活下去,無論多麼不想,但仍須接受現實。我承認大部分人已感受「疫情疲勞」,症狀類似創傷後壓力症(PTSD),有種豁出去,不管一切後果,想回復原來生活模式的衝動。我相信部分回歸正常生活,包括旅遊是有可能的,但回復100%是不切實際的夢想,如果有50%已不錯。商務旅遊肯定減少最少一半,個人旅遊的頻率較具爭議性,有多少人將成為YOLO(you only live once)的信仰者,變得更崇尚及時行樂?但又有多少人明白到COVID的出現,或是地球反擊戰的一部分,提醒我們不應罔顧地球健康,高碳排放生活模式導致全球暖化,飛行旅遊的「罪孳」尤其深重,因此醒覺而減少旅遊?另外,不少人可能亦享受較休閒、更健康,較少飛來飛去的生活。
即使有了疫苗,亦不見得全部人積極搶先接種,部分原因是仍未通關。但我認為亦有不少人已成功戒掉「旅遊毒癮」,似乎回答了電影《十二夜》內的金句問題:「為何放假一定要去旅行,唔可以係屋企瞓覺?」
我們的祖先,可能不到三代前,絕大部分從未坐過飛機,可能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國家,甚至自己的城市或農村。他們的生活質素,對生活的滿意程度,真的比現代人低很多?莫講現在差不多每個人都有互聯網,都有智能手機,不用是諸葛亮,都可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即使到處旅遊,大部分人不也只是在低頭望手機?
(中環資產持有Netflix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19118362905&issue=20210423
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1.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城市,本周遭遇61年來首度雙重熱帶風暴夾擊,颶風蘿拉更成為路易斯安納州百年以來最強的登陸颶風,當地用「無法倖存」對百萬居民發出撤離令,因為蘿拉快速增強,登陸時已快速躋身歷來登陸美國本土最強颶風前十名,且行徑路線複製15年前造成重創的颶風卡翠納,不只生命財產恐將受到重創,保險業粗估損失上看150億美元,且當地過去十年努力拼經濟建造出的工廠,也將自此陷入漫長重建的「地獄之夜」
2.幾乎同一時間,連夜暴雨也讓阿富汗北方遭遇洪水襲擊,突如其來的山洪暴發瞬間吞沒城市,導致近80人不幸喪生。紐時源引聯合國四月發布的報告稱,阿富汗今年初以來已有1萬7千多人受到洪水及暴雨衝擊,是治理危機加大了居住風險,同樣問題也發生亞洲國家,諸如中國三峽、孟加拉及印尼等地。
3.南北韓遭遇強颱襲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罕見出席救災會議,將疫情和災情同樣視為當前國家級必須緊急面對的因應方案,呼籲必須迅速糾正自身不足,否則將深陷災難性的泥淖。
4.年復一年的加州野火,規模不斷創新高,今年堪稱史上第二大,《彭博社》分析稱,無論颶風、洪水還是野火,都是同一個危機的不同面向,大自然的反撲將成為揮之不去的噩夢,一次次奪走多年來的經濟成果及最寶貴的人命。
{內文}
(新聞片段)
一夜之間,颶風蘿拉席捲墨西哥灣沿岸,你可以看到風把摩天大樓打碎了,喔,整棟建築都在分解,蘿拉在當地時間凌晨1點左右,於路易斯安納州的卡梅倫登陸,成為強度第4類的颶風
號稱當地百年最強颶風的蘿拉,27號強勢登陸美國路易斯安納。
(新聞片段)
怪獸風暴帶來的最大風速,每小時150英里,這是颱風眼牆,你會看到隨處飄散的碎片,如何讓能見度趨近於零
(新聞片段)
你看,就在風暴來襲之際,這輛露營車被整個吹翻,幾乎可以預見會出現大規模災難性破壞
擔心可能引發的龍捲風 雨勢及淹水災情會大範圍擴及內陸,當局用「無法倖存」的暴潮警告,對數以百萬計的墨西哥灣沿岸居民發出疏散令鄉
(CNN氣象主播)
政府警告沒撤離的人,要戴上安全帽,其他地區的政府,甚至要求沒撤離的民眾,把名字和出生日期寫在手臂上
因為蘿拉在行經加勒比海時吸飽了水氣,威力在短短24小時內暴增87%,不只自身強度幾近五級,這樣的規模也快速躋身,歷來登陸美國本土最強颶風前十名。
(ABC記者)
雨已經開始猛烈地降下,這還只是開始而已,我嚇死了
從國際太空站直擊颶風蘿拉的衛星影像,不難發現她不但雲系範圍廣且結構紮實,就在熱帶風暴馬可快速通過後,緊接著撲向墨西哥灣沿岸,這也使得美國自1959年以來,首度在墨西哥灣內,同時面臨兩個熱帶風暴夾擊,且蘿拉行徑路線,幾乎複製了15年前的卡翠納,首當其衝的紐奧良噩夢陰影仍在,居民們無不擔心這堵新修建的八公尺高堤防,恐將難以抵擋可能的風暴潮。
(氣象主播)
淹水高度達1.8公尺,就會淹過我的頭,體積大的物體像是車子,浮在水面上造成損害,水還可能淹到3.6公尺或更高,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稱這颶風,可能帶來致命的淹水
事實是蘿拉帶來的雨,最終遠不及強風的重創,光是登陸前後就在路易斯安納州,釀成至少六死50萬戶停電,且蘿拉路徑是直撲美國能源的心臟地帶,就算休士頓能逃過一劫,德州與路易斯安納龐大的相關建設,恐怕也難以倖免,《彭博社》預估,儘管蘿拉登陸後威力迅速減弱,卻仍強過2017年侵襲的颶風哈維,粗估光是煉油業的損害,就將高達50億美元,富國銀行更粗估,保險業損失上看150億美元,當地十年來努力拼經濟建造出的工廠,自此將陷入漫長重建的「地獄之夜」。
(Greg Abbott/德州州長)
我們確實躲過了子彈,不過現在的狀態,當然對那些房屋受到重創的人來說,無濟於事
所幸美國原油生產商紛紛趕在26號提前關閉310座沿岸鑽油井設施,暫停每天156萬桶的原油產量,這比例高達墨西哥灣84%產量全面戒備,西德州原油期貨還一度站上五個月以來新高,人在共和黨全代會的總統川普,不會不知道美國長期以來,花在颶風救災的錢遠不如打擊恐怖行動的預算,但他仍立即趕赴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以行動表達關切。
(美國總統/川普)
事實上我已經準備好,將我今晚的演講往後延,或許改到週一,我原本打算去德州,去路易斯安那州或許還會到阿肯色州
就在此時,連夜的暴雨也讓阿富汗北方遭遇洪水襲擊,突如其來的山洪暴發瞬間吞沒城市,導致近80人不幸喪生,且根據聯合國四月發布的報告,這其實不是突發偶例,今年初以來阿富汗已有1萬7千多人,受到洪水及暴雨衝擊,《紐約時報》更直指,是治理危機加大了居住風險,這樣的問題也同樣發生亞洲國家,包括先前中國境內三峽大壩的危機,孟加拉被暴雨淹沒了至少1/4國土面積,到印尼自年初以來也因山洪暴發,導致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目擊民眾/聲音來源)
喔 掉下去了 媽呀
而近期閃過台灣的颱風巴威,一路往北直撲南北韓,也不只是號稱今年侵襲南韓最強的中颱,更是史上第二個撲向北韓的颱風,且由於北韓先前才經歷梅雨洪災,這回新聞特別提前開播,讓全民同步掌握颱風動態。
(北韓氣象主播)
8號颱風(巴威)朝北方移動,對西海岸等多個地區,正造成嚴重影響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罕見出席了救災會議,將疫情和災情同樣視為當前國家級,必須緊急面對的因應方案,紐時報導稱,金正恩會中坦承,該國經濟正因新冠病毒關閉邊境而吃緊,眼下的洪災還可能更進一步重創,北韓必須迅速糾正自身不足,否則將深陷災難性的泥淖,正如美國年復一年的野火,不只規模一再創新高,今年連人氣景點加州紅杉州立公園裡,許多上百年的神木都慘遭火舌吞噬。
(記者/聲音來源)
州長說,幾乎整州的消防資源都已經用盡
史上頭一遭加州州長紐森,除了自家人之外,向澳洲及加拿大等多國求援,總統川普也終於在22號,發布重大災難聲明,提供聯邦資金,協助加州應對緊急狀況。
(消防員)
我從沒見過這樣的景象,在我從事消防員的34年裡
然而最壞的時刻還沒到來,這回加州野火釀成的主因閃電,在過去72小時統計已破1萬2千次,高溫而乾燥的森林因而被大面積點燃,造成至少560個新的起火點,再加上聖塔安那焚風,又讓火勢一發不可收拾,這場加州史上規模第二大的野火,已讓當地人如身處煉獄,25萬人被迫撤離。
(Paul Lowenthal/加州消防局發言人)
我們的關注正是上週那些乾燥的雷暴系統穿過該地區的情況,令人擔憂的是,其一它可能隨時會啟動,其二可能會隨著系統通過,而出現一些潛在的不穩定行為
《彭博社》分析稱,當下無論颶風洪水還是野火都是同一個危機的不同面向,人類一手造成的氣候變遷後果,正透過不同形式逐漸浮現,大自然的反撲將成為揮之不去的噩夢,一次次奪走多年來的經濟成果及最寶貴的人命。
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期貨第一年(第4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但我戒了!!之前剛接觸期貨覺得賺錢好容易看對方向錢就入口袋!!剛開始守規定不留倉,後來還玩最後一分鐘的賭注! ... 期貨真的像毒癮,中了就很難戒掉. ... <看更多>
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當沖勒戒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短線我以期貨為主,期貨就一個標的單純,做多做空條件都一樣,也不用研究基本面,也不用選股,然後只做小台或微型小那(資金一樣50萬),這樣方便我加減碼。 一點小心得, ... ... <看更多>
如何 戒 掉 期貨 在 Re: [請益] 賠到麻木了-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jamesism (jamesism)》之銘言:
: 從疫情跌倒谷底後,借了一百多萬信貸來操作,因為一開始接觸的操作方式屬於瘋
狗
: 到台股的這段期間,其實也就是重蹈覆轍,賺著賺著就吃筍,還特別大的筍,畢竟
順
: 到了2022年,因為之前的教訓,決定Buy &Hold ETF和那些尖牙股,想說不會輸了
吧?
: 到了2023年,從過年到現在,又開始了賭博的瘋狗操作,但這次有稍微照紀律來執
行
: 今天,走在上班的路上,無法思考也十分的憤怒,不知道怎麼面對自己和家人,滿
腦
: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要請教意見,或是希望有人可以罵醒我,也希望能不能有過來
人
: 謝謝大家花時間看完這篇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曾經一天一百多萬本金翻倍
但是也曾經一天賠一百多萬
也有短短一小時就賺幾十萬
經歷過這些後現在只追求自己
能夠每天穩定平均獲利
本金150萬的5~15%的本金就好
給你的建議就是, 專注在自己有把握的市場跟產品
不要一直操作一大堆股票那邊也買這邊也買
到處弄只會讓你根本賺不到錢
期貨就抓3~5個產品, 股票標的就抓10~20個好好研究
沒錢就好好研究期貨跟選擇權吧, 不然你貪心失心瘋賠的錢
沒有槓桿可能永遠都追不回來
就跟百家樂為什麼莊家幾乎穩贏, 因為賠率永遠只有一倍
等到輸了不少之後你上頭想凹單, 那就是地獄的開始
先努力工作上班存錢, 把之前的錢還掉
這個世界就是現實的, 沒有錢全世界所有人會讓你更翻不了身
等到條件好了再重新借一筆
這段時間先好好磨練心智, 投資永遠都是自己的課題
戒掉賭博心態(有沒有在那個狀態你如果覺察不出來就不要投資了)
克服貪嗔癡(自己GOOGLE是什麼意思)
勝不驕敗不餒, 盡量讓自己保持平常心
那這樣你離投資市場裡面的贏家距離會比較接近一點
附上這周目前小小人權
大家別鞭太大力, 奈米戶奈米操作而已^^"
台指期就少少獲利八萬而已
--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83.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78984776.A.3E6.html
※ 編輯: dargon (49.216.83.91 臺灣), 03/17/2023 00:57:31
※ 編輯: dargon (49.216.83.91 臺灣), 03/17/2023 01:44:4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