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的 #童書團購 開跑啦!》
身邊有即將上幼兒園的小寶貝嗎?
絕對要跟上這團!#小書蟲們快來
特別跟廠商拿到滿額就送正版汪汪隊好禮!
(超豪華,讓孩子有得玩又有得學🔥)
我們家胖佑這個月底要正式上幼兒園了…
老實說媽媽我很擔憂。
#擔憂的是我自己沒辦法適應、擔憂的是我會分離焦慮。
日前兒子跟我說:「好啦!我很快就回來啊!不要哭」
媽媽我的眼淚噗咻咻的又開始發酵。
但是接著胖佑說:「我要帶車車去、帶恐龍去(等等)」
我想他似乎誤會了去幼兒園的意思了!😰
很多孩子會以為去幼兒園只是 #去玩耍
所以起初期待、中間感到無聊、最後則是抗拒。
以前曾在幼兒園上班過一陣子,那時候許多小朋友都有這些問題…
很多爸比媽咪會跟寶貝說:
「去幼兒園會有很多很多小朋友陪你玩!」
所以讓孩子留下了一個「#我去幼兒園就是去找朋友玩」的想法,
等到真正去了幼兒園,發現與想像中不同,就很難以接受並抗拒。
這時候父母就一定需要這次開團的這些繪本了!
因為胖佑讀過之後非常喜歡,
而且深具教育意義又可增加親子互動❤️
讓更多爸比媽咪可以跟我一起帶著孩子認識 #幼兒園
《除此之外,本團也有許多 #情緒引導 套書 #百科書 #桌遊書等等,適合0-12歲的孩子都能閱讀,這次跟廠商談到一個甜甜價,破盤下殺五折起,為大家謀福利,趕緊趁這次為家裡的小寶貝書櫃多增添一些書籍✊》
⭕詳細開箱文(多圖分享):https://pse.is/3kjtsv
========
【 #全套6本樂遊小百科有聲書】★★★★★
這組是有聲翻翻書,
裏頭每一頁都會有2個聲音觸控點,
只要手指碰觸到就會發出相對應的聲響。
而翻翻書的畫面可以引導孩子思考、產生記憶連結。
1. 提供孩子視覺、聽覺、觸覺以及語文上的全方位發展
2. 每頁高達80個左右圖解、詞彙
3. 多款擬真聲效,幫助孩子認知與產生記憶連結
4. 翻翻遊戲頁面,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增加記憶點
5. 淺顯易懂文字,帶孩子輕鬆理解故事內容。
✔ 幼兒園上學去 ➜ 幼兒園生活,描繪生動。(胖佑最愛)
✔ 交通工具大搜查 ➜ 認識多款交通工具的功能與聲音
✔ 遊樂世界動物趣 ➜ 6大動物世界介紹,有近100個圖解
✔ 繽紛海洋世界 ➜ 6大海洋主題,收錄真實海洋周邊聲音
✔ 農場生活好熱鬧 ➜ 農具動物擬真聲效,快速認識農村生活
✔ 聖誕節快樂 ➜認識聖誕節活動(胖佑最愛)
其中胖佑最喜歡的是幼兒園上學去以及聖誕節快樂,
幼兒園上學去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即將上學的不安、
聖誕節當然就是期待禮物、天天問我聖誕老公公來了沒!
這系列包裝都很完整,電池的部分也是有內建,
收到當下不須額外購買電池就可以開始閱讀使用囉!
有了這套書,可以讓孩子安靜好一陣子(推)
========
【常識互動遊戲書|#幼兒園祕密互動遊戲書】★★★★
針對即將去讀幼兒園的孩子加強對幼兒園印象引導。
✔ 10組生活情境
✔ 60條需注意的常見問題
✔ 50個互動遊戲機關,翻翻拉拉好有趣
✔ 11組上學日常情景
讀完這本書可以讓孩子深度了解幼兒園一天的作息,
#我一直反覆跟胖佑說,不是只有去玩喔!你也要上課。
透過繪本讓胖佑了解幼兒園除了交朋友、玩樂外,
更有許多有趣的課程可以學習!
同時裡面也有許多針對爸爸媽媽的小引導跟提示,
我覺得特別適合像我這種第一次帶孩子上學的家長購買。
除了幼兒園做息之外,
這本書還可以引導生活習慣、交通安全、如何與同學們相處,
算是幫孩子在去幼稚園前做好心理準備。
其中有許多拉拉頁、翻翻頁、轉盤頁、標籤頁、滑軌等等…
透過不同的玩法,讓孩子更沉溺於繪本之中、更了解幼兒園。
========
【 #吼吼熊好EQ成長繪本套書】★★★★
這系列繪本是 #亞馬遜讀者5顆星好評推薦款,
在全歐洲狂銷、擁有極高人氣、是親子共讀好繪本!
全套共有五本可以讓我們與孩子共讀。
每一本都採用詼諧、幽默的方式來敘述,
這套情緒繪本最特別的是,
他的鋪陳不是用正面教材來引導,
易怒、愛抱怨的他們反而是可愛的負面教材!
讓孩子可以更坦然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
有了負面情緒、表達、改善,才是真正不傷害他人與自己的做法。
胖佑說吼吼熊老是在生氣,
但是看著看著他發現吼吼熊與他非常相像!
媽媽講了兩句話就嘶吼、就發脾氣…
老是對爸爸媽媽感到不耐煩、愛抱怨。
看著繪本他說:「他們都不喜歡這樣」
對,愛抱怨不會討喜!
發現自己的錯誤、想清楚如何解決,
讓孩子從繪本中看見需要更正的缺點,
會比起我們苦口婆心說一輩子來的實在、更有記憶點。
========
💛現在團購滿額還有汪汪隊正版贈品可以免費帶回家❤️
(點進去團購頁面就可以看到贈品,超可愛唷!)
▍團購頁面:https://groupbuyforms.tw/f2qtd
▍團購時間:8/17-8/26
▍運費說明:全館滿$899免運,本團可貨到付款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ezManag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論你是不是管理職,每個人都會有累的時候,偶爾對工作感到疲乏是相當正常的事, 但因倦怠若造成績效/評價變差,後果卻要自己承擔,該怎麼改善呢?從心理學層面來看又是如何發生的? :: 管理職或HR需要注意職業倦怠帶來的團隊破壞力 ::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唐老師...
如何改善不耐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雜談閒聊】
在這近幾個月內,有不少觀眾非常喜歡詢問我一個問題
那就是 : "主播這季要爬冠軍嗎"、"主播你有要爬頂獵嗎"
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那剛好半夜閒閒也沒事情做
所以我決定將我的想法分享給大家聽,也希望幫提問的觀眾解惑
不然我實況其實也被問到挺不耐煩的XD
-
[前言]
首先,能夠爬到任何一個遊戲的最高排位或其次排位
都能代表你是那款遊戲內前10%甚至是前5%分數高的玩家
同時也是表達自身實力的一種方式
所以你們才會願意去看教學影片、去看高手的實況
只為了從當中學到打遊戲的技巧,來幫助自己達到更高的排位
因為更高的排位,同時也是一種地位的象徵
畢竟一個鑽石跟一個金牌,誰的話比較有說服力,應該也不需要我多說
這也造就各大遊戲社團、論壇,出現了"實力至上主義"的現象
只有高排位的人提出的意見才不會被質疑、只有高排位的人才有資格分享遊戲技巧
-
[R6篇]
沒錯! 2~3年前,在我16~17歲最青澀的那個時期
我也是個"實力至上主義"的玩家,認為我排位高我最屌
在社團裡面跟別人吵架,吵不贏就貼排位出來嘴砲,直到吵贏為止
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打高排位只是我跟人對罵時最具有說服力的東西
畢竟那個時候頻道也沒多少人看,所以也比較放肆,沒有收斂自身的行為
導致當時累積不少討厭我的人,也在那一陣子多出了非常多冒充我然後開掛的人
但這些對我來說都不算什麼,因為若要把頻道做大、把未來看遠
那麼無視眼前這些人並改善自己的行為,才是最好的做法
隨著年紀的增加,看的事物、接的Case越多,越明白如何和善的與人交際
我自認去年2020年是我R6生涯最顛峰的時候
我認為當時的我是我接觸R6這款遊戲下來最強的一年
在2020年打上了歐服冠軍排位,達到了美服20勝0敗上鑽的紀錄
YouTube頻道影片的點閱也高
第一次被沒那麼正式的職業戰隊簽約,並站上了職業聯賽的舞台
雖然最終成績並不理想,但那確實也是我R6最顛峰的時刻
但當我意識到,就算我R6打再高分、或是繼續待在台灣代表隊(EFY)
都沒辦法替我增加收入,最終我的生活收入來源還是源自於YT影片的點閱
這就意味著,我若想要更高的收入,必須更頻繁的推出、創作新的影片
來經營我的YT頻道,讓更多玩家看見我
所以當時的我選擇退出台灣代表隊(EFY),全心全意在YT頻道上
因為當時的我判斷近一年內是不可能打出太漂亮的成績
並且不會對收入有任何的改變,沒錯 迫於現實,我選擇退出
畢竟開開實況、剪剪影片,要遠比每天團練高強度的比賽還要來的輕鬆吧?!
從退出之後我也沒有很認真看待排位,一心追求創作新片
所以在"暗影傳承"和"霓虹曙光"這兩個賽季,我最高只有打到白金1的分段
中斷了我從Y2S3到Y5S2以來清一色鑽石的排位紀錄
此刻,排位對我的吸引力,好像也沒有那麼大了,畢竟我費盡渾身解數
打到特別高的排位,最終也只是拿到一個武器吊飾,那又如何?
能跟觀眾炫耀我排位高嗎? 對今年20歲的我來說,那些真的都不再重要。
-
[APEX篇]
我在今年2月初左右回歸APEX,當時是S8上半賽季剩下10幾天時回歸的
本來我是抱持著R6玩膩的心態去玩玩別的遊戲,找找新鮮感
因為我帳號很久沒開了,所以一上線就是銅牌帳號
對於一個從S0退坑、S8回歸的新玩家來說,什麼滑鏟、鏟跳完全不會
並在當時打了銀牌、金牌場後分享精華發到YT上
但是卻被某些觀眾質疑 : "正常金牌水平"、"最多就鑽4實力"
當然我也不是受不了批評,但我認為我只是需要時間去復健我的實力
畢竟我認為 : 我在APEX剛推出的時候就有玩,也在當時分享了很多影片到某APEX社團
我認為我是有實力的,只是需要一段時間來回歸跟摸索
但男人就是愛面子,看到質疑實力水平的這種留言就受不了了
便在之後上傳了"鑽石之路"和"上大師"等影片來回應這些質疑
更在S9季初用一個禮拜的時間爬上了開季的頂尖獵殺者
雖然最終沒有維持還是掉回了大師,但在賽季剛重製
白金、鑽石局都是上季大師頂獵的對手時,也沒有比較好打,頂多就是扣分少了點
拚死拚活,拚最快的速度打上大師,成為開季的頂獵
就是為了向大家證明自己是有水平的,僅此而已
但那真的值得嗎?,為了打這個開季頂獵,賽季剛更新第一天
我甚至直接熬夜不睡到隔天中午,就為了從白金2(6000分)爬到鑽4(7200),再去休息
最後才有那支上頂獵的影片可以分享給大家
這樣做值得嗎?,我敢說 : 1次還好,為了爬分勞累身體我真的不想再有第二次
我的目的從頭到尾就是上過1次的"頂尖獵殺者"
就算只是擦邊碰到,沒有維持到賽季結束,我也沒有關係
因為就算只是擦邊碰到,也算是相當有實力了。
-
[總結]
先感謝大家看完冗長的內文
所以大家問我還爬不爬"冠軍"或是"頂獵"
我的答案一律都是,"為什麼要爬?"
爬這麼辛苦,花費這麼多時間,最後都只是遊戲內的獎勵,和觀眾的認可
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或許某些還是討厭我的人會說
"上不去就上不去,屁話一堆"、"爬大師還要找頂獵跟大師組隊,不就是給人帶的?"
我只能說 : 以前我15~16歲的時候不需要幫家裡分擔支出
我也不用擔心我的工作收入,只需要睡醒、讀書、下課、回家打電腦
但現在我要顧慮的東西太多,我要支出的錢也隨年增加
遊戲已然不是我放在心中最優先的項目,家人和愛人才是
我不爬最高,不代表我就爛,而是要把時間,留給更重要的事物。
如何改善不耐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聽見語言背後的感受 #同理式的回應 #開課啦 🎉
#非暴力溝通 #覺察與溝通 #掌握重要關係的相處之道
.
我們都聽過同理心,也可能會說過某某某沒有同理心,但到底什麼是同理心呢?這集要來和大家好好說明。
.
一般說來同理心的定義就是:站在對方的位置,用對方的思考方式,去感覺對方可能會有的感受與反應,並且把我們感覺到的,傳達給對方知道。以我們前面舉過的例子來說:當太太覺得今天和公婆相處後,覺得公婆說的話讓她不舒服,而想把這個心情讓先生知道。
.
但當先生的反應是:「你想太多了!」這句話無關對錯,然而是從先生的角度去看整件事,並不是由太太的角度出發。因此,同理式的回應,很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從太太的視角去看整件事,一樣無關對錯,而是從對方的視角去理解她的感受,並且表達讓對方知道。
.
在這個例子中,同理式的語言就會是:『喔,的確以你的角度去聽他們這樣講,應該會不太舒服。』所以,這樣同理式的回應有什麼好處呢?
.
第一就是讓對方感覺到被理解,比較能降低原先情緒的強度,在對話上也就比較不會充滿情緒,也更能夠思考。第二就是當我們想要去提供給對方其他的思維時,例如先生真的也很想和太太分享,以他的角度去談自己的爸媽是怎麼樣的人時,先予以同理,再給予意見,對方也就比較能夠聽得進去。
.
這樣的說法就會變成:『喔~的確以你的角度去聽他們這樣講,應該會不太舒服,那等你比較好了以後,我們再來討論看看我爸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然後再看看有沒有需要怎麼辦。』這樣的說法就包含了幾個元素:
.
☑️ 第一:同理。
☑️ 第二:再一起看看是不是有其他可能性。
☑️ 第三:情緒冷靜後再來討論與對話。
☑️ 第四:解決方法。
.
通常我們在和重要他人對話時,很容易因為忙碌或是想快點解決問題,而出現了很快提供給對方『自己覺得可以』的問題解決方式,這時可能就會讓對方覺得,沒有被在乎到,或是這是你覺得對的方式,卻不是我的。
.
也有一種很常出現的狀況是,也許對方期待的根本不是解決問題,或是很多人際關係上的問題也是無法被解決的,對方要的就是情緒可以被聆聽、或是被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一開始就要和大家談到,理解話語裡的感受與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
當我們理解了同理式回應的說法後,接下來要和大家分享『#非暴力溝通』的概念。非暴力溝通這個概念是由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出。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經感受到,不是只有行為會有暴力,語言也會有暴力的成分在。
.
非暴力溝通裡面有四個要素,分別為觀察、感受、需要、以及請求。在我的課程裡面,我把非暴力溝通和我自己的臨床經驗綜合成以下內容:接納情緒、客觀觀察、表達感受、直述需要。
.
#接納情緒
.
在溝通的現場我們不太有很多的時間好好處理情緒,但往往情緒就會是干擾溝通很大的因素,在溝通當下請大家可以用一句話來提醒自己:
.
◼️我有我的情緒,而他有他的情緒,
◼️情緒是情緒,而不是對錯。
.
很多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對方的不耐煩或是反駁之後,就會出現一種想法:『他憑什麼用這種態度和我說話?錯的是他耶。』就開始針對對方的態度開啟另一個戰場。當我們可以同時理解我有情緒,對方也會有的時候,才能夠繼續往原先的主題討論。
.
因此請記得,情緒就是情緒,沒有對錯,這是我們從第一單元就開始和大家大聲疾呼的觀念喔!也是溝通能夠繼續下去的關鍵因素。(待續)
.
--
.
這次與大家分享的摘文,是出自心怡心理師推出的線上課程《覺察與溝通,掌握重要關係的相處之道》。終於在7/1正式開課了~~
.
時常覺得,人際關係讓你頭痛,不曉得如何好好溝通、調適情緒嗎?或者,想在生活中改善與提升目前重要關係(家庭、伴侶、同事同儕)的品質;走出情感關係中的失落並,更能與自己相處。
.
在這堂線上課中,心怡濃縮了她數十年的臨床經驗,期待帶大家從生命中的承擔與負荷裡,溫柔地發掘改變的各種可能。
.
這堂線上課將以Podcast形式進行,並搭配「簡報圖文」和「文章重點整理」,幫助大家從聽覺、視覺角度,吸收滿滿知識。在你任何想上課的片刻,都可以戴起耳機,收聽心怡心理師的 Podcast 課程;當你想回顧課程重點時,能讀讀重點整理文章,幫你在最短時間內抓到重點、二次學習,複習完畢~課程已於7/1,也就是今天正式在 Hoost Podcast 開課囉!歡迎有需要的夥伴聽起來:)
.
🎵 一起來聽聽
➡️ 覺察與溝通,掌握重要關係的相處之道
https://reurl.cc/noqQR6
如何改善不耐煩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無論你是不是管理職,每個人都會有累的時候,偶爾對工作感到疲乏是相當正常的事, 但因倦怠若造成績效/評價變差,後果卻要自己承擔,該怎麼改善呢?從心理學層面來看又是如何發生的?
:: 管理職或HR需要注意職業倦怠帶來的團隊破壞力
::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唐老師的三點精闢心法消除職場倦怠
#國外商管類 讀書會,Great Managers are made, not born. 管理職人、熱愛學習的夥伴們,用一杯茶的時間,減少眼力腦力轉換成本,內化成你的獨門攻略。
★ 本集私語:
減少出門,勤洗手,常酒精清潔,防疫加油! 台灣加油!
歡迎加入我們讀書會一起交流分享 (FB私密社團加入需填email,若被拒絕請再寫一次即可)
★ 優惠活動:
本集使用 [佳樂CAROL-920s] 外銷品動圈式超心型麥克風 (先樂音響贊助)。有興趣可參考-不專業三款mic實測與 團購優惠85折 youtu.be/rUovXlLWftQ (RODE podmic / CAROL 920s / 鐵三角 ATR 2100x-USB )
★ 本集重點摘錄:
你知道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9年正式將「職業倦怠」列為一種疾病,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把對工作上長期的情緒及人際上的外界刺激,而產生的心理綜合症稱為職業倦怠。
美國研究認為,職業倦怠包括三個面向,分別是:
1.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2.去人性化(指對他人消極、冷淡、過分隔離、憤世嫉俗等態度和情緒;)
3.自我效能降低(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 efficacy)。
簡單說來就是:「心好累、不高興、我不行。」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你中了幾項呢?
NO.10 借酒澆愁
NO.9 容易生氣不耐煩
NO.8 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NO.7 上班昏昏欲睡
NO.6 工作效率變差
NO.5 常常發呆放空
NO.4 睡眠品質變差
NO.3 早上起不來狂遲到
NO.2 健康出問題
NO.1 裝病請假翹班
超過五項並且影響到工作生活,建議到家醫科或身心科 看看喔!
如果你是管理職或HR,更要注意了,
因為職業倦怠感是很容易在辦公室發酵蔓延,進而讓團隊產生雪崩式的士氣崩解。
所以 如何避免團隊出現職場倦怠,如何帶領團隊同仁 渡過職業倦怠感難關,
如果我們管理職能早一點、包括去改善一些工作環境、工作流程,適時給予他們一些建議、鼓勵,
來避免人才最終採用「離職」作為解決的方式, 帶來團隊損失。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唐老師的三大建議:
1.自我覺察
2.硬實力
3.軟實力
★ 本集提到的過往重點:,
Ep03.(00:17:00) 馬斯洛需求法則
★ 本集分點章節:
(00:00:14) 本集導覽
(00:01:03) 職業倦怠的三個定義
(00:02:07) 管理職或HR需要注意職業倦怠帶來的團隊破壞力
(00:03:00)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00:07:09) 從心理學層面看職業倦怠為何發生? 外部與內部因素
(00:09:40)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的三大建議
★ 本集補充資料
早上醒來只想裝病請假!網友熱議「職業倦怠十大症狀」by網路溫度計 https://reurl.cc/9rZ5Ga
=====================
Music C.C. by Chester Bea Arthur -Folk Physics / Free Sound Effects https://lihi1.cc/QIOep
@同步更新至
Spotify|Google podcast|Firstory|KKbox|SoundOn|Pressplay| Youtube |TuneIn|MixerBox|Himalaya|CastBox ....等28平台
@節目鼓勵與反饋請到Apple Podcast 給五顆星留言& 記得訂閱
:: 如果您喜歡,請贊助鼓勵我們繼續製作節目💰 https://lihi1.cc/s1mES (50秒影片教學, lihi1.cc/N8vYt )
@活動: 一日之星|報名當來賓|Podcaster聯盟接案推廣計畫 https://lihi1.cc/C3EEF
@如果你也想開始做自己的podcast ,歡迎使用 Firstory 的邀請碼W-B23W9K可得小額啟動基金
★ 本集快問快答:
如果你已有你個人的優勢識別答案,歡迎加入我們讀書會一起交流分享、彼此砥礪喔
以上都來這網址分享 https://lihi1.cc/tZCUD 或 FB社團
@ 歡迎分享
1. 你為何會當上主管?
2. 你是幾歲當上主管?
3. 留下一句主管真心話
@你也想要有一個公司以外的交流成長小組、經驗轉換&彼此支持嗎? 免費加入 讀書會群組
:: IG:www.instagram.com/ezmanagergo
:: FB社團: https://lihi1.cc/NOlrM
@合作接洽 ezmanagerGo@gmail.com (不分大小寫)
:: 上Youtube搜尋「怎麼給星評分」一分鐘教學影片,或點這 https://lihi1.cc/N8vYt (分享給你沒在聽podcast的親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Pc2w3-95AU/hqdefault.jpg)
如何改善不耐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僅剩四位名額)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跟明天,我會跟你分享關於「執行力」這個主題。
一提到「執行力」,你腦子裡面直覺想到的,是關於「做什麼」這個方向的思考比較重要;還是到底要「怎麼做」這方面的落實,會比較重要?
其實如果公允、客觀來看的話,「做什麼」跟「怎麼做」都很重要;因為如果你沒有釐清要「做什麼」的話,你很有可能是瞎忙啊!為了做而做。
可是如果你沒有朝「怎麼做」這方面的努力,去前進的話;你很有可能就會變成~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只是回到你身上,尤其是我們反觀一下,我們活在的這個世界裡面,關於這兩個層次,「做什麼」跟「怎麼做」的這方面的訊息,到底哪一個會比較多?
又或者是在你的主觀世界裡,當你面對到任何任務跟挑戰的時候,你的習慣性的思辨,會朝哪一個方向呢?
其實喔,說到「執行力」就必須提到「克里斯.丁森」;他的最有名的著作,就叫做《執行力的修煉》,有機會呢,會跟大家分享這一本書。
只是我今天想要從克里斯.丁森,跟當年安迪.葛洛夫,Intel的總裁;他們之間發生的一些奇聞異事,來跟你做分享。
這件事情是發生在1990年代的中期哦,當時安迪.葛洛夫,就知道克里斯.丁森他從事破壞性創新的研究。
而所謂的「破壞性創新」簡單的意思就是哦,很多大公司、基礎穩固的公司,常常會出其不意的被新創公司推翻。
而且這些新創公司,在一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在低階的市場裡面,推出低價產品,但是透過逐漸改善跟升級,最後就搶走了高階市場的佔有率。
所以安迪.葛洛夫喔,當年的Intel就是第一品牌;他們面對的就像是超微、AMD這樣的公司的一個低階產品的競爭。
所以在他瞭解了「破壞性創新」這個概念之後,安迪.葛洛夫就擬定新的策略,推出「賽揚」這一系列的晶片。
賽揚晶片呢,在當年是一組性能比較低階的產品,它們協助英特爾成功的抵抗,來自於低階競爭者的挑戰。
不過這個背後喔,有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就是克里斯.丁森他回憶到安迪.葛洛夫,在會議休息的時間的時候就問他,說:「我到底該怎麼做?」
安迪.葛洛夫的問題是:「我應該怎麼做?」
這時候克里斯.丁森的回答哦,就以一個企業顧問的角度,談了很多理論,他告訴安迪.葛洛夫說,可以設置一個新事業單位啊…等等的BLA BLA BLA這些部分。
然而呢,安迪.葛洛夫他聽了喔,越聽越不耐煩,就很粗魯的打斷克里斯.丁森。告訴克里斯.丁森說:「你真是個天真的學者,我問你『應該怎麼做?』你卻告訴我『應該做什麼?』」
「我知道我必須做什麼,只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這一段對話呢,被克里斯.丁森記錄下來,因為這也給克里斯.丁森一個還蠻大的衝擊哦!
就是身為一個學者、身為一個學術的探討者,他當然會花很多的力氣,去思辨「到底要做什麼?什麼叫做對的事?」
但是對於安迪.葛洛夫而言,他是一個企業家、他是一個實業家啊!當他知道方向、當他知道要努力的目標的時候,他的任務就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的、很落實的、很落地的去實踐,朝向他想要去的目標。
所以呢,這個故事談到這裡,我們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喔,到底我們把時間花在哪裡呢?
我遇過很多朋友,他把他的時間都一直在探討、一直在talk about他的問題、一直在討論他的問題;但他似乎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去思考一下,或者去研究一下,他可以跨出去的第一步是什麼?他如何讓自己有開始、有起步?
然而相反的我也遇過一些人,他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他就很著急、很快的馬上就問:「那到底怎麼辦?到底該怎麼做?」
好像他把他的精力都放在實作上,可是他常常啊,沒有先釐清真正重要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已導致於喔,他在瞎忙、他越努力越挫折。
所以談「執行力」,我們就要問我們自己,關於到底要「做什麼」跟「怎麼做」,這兩者你有沒有兼顧跟平衡?
如果真要講順序的話,通常我們一定是要先釐清,到底「什麼才是關鍵」?接下來去制定實際的實踐方法。
所以這個部分,也是在我所有的課程,無論是實體課程還是線上課程,一個很重要的核心思維。
開頭我一定會先破除你的迷思,在思考的部分、在觀念的部分、在想法的部分,幫你標定出一個正確的方向跟定位;至少讓你不要掉入,那些所謂的積非成是的那些觀念裡面。
但是接下來,我一定會告訴你「how to」、到底要怎麼做?到底要怎麼起步?怎麼實踐?怎麼執行?
就像我在【時間駕訓班】裡面,告訴你讓起步只是起步就好,怎麼樣定小目標?怎麼樣讓自己無阻力的,能夠跨出去?
而我在【過好人生學】裡面也一樣,當我陪伴你打破一些生涯的迷失,看見自己在面對生命的一些不太好的習慣,跟狀態的時候;接下來我就會陪伴你,怎麼樣去建立起必要的能力?
尤其是在人生的長河裡面,怎麼樣一步一步的,標定出自己真的想去的地方、一個具體的方向啊!
所以說到這裡,你會聽「一天聽一點」的內容,這意味著你對自己,本來就是有關注、關心的;你有學習的習慣。
然而我邀請你透過這一段內容,在你關掉這一段錄音的時候,你可以問問自己,到底你著重在哪裡?
你有兩者兼顧、你有兩者平衡嗎?還是你花太多的時間,做理論的討論,但是事實上,在行動的部分你沒有跨出去?
又或者是,你總是急急忙忙的,做一堆你認為應該做的事;要說做、你有做,但是你好像是個無頭蒼蠅一樣,叫做畫錯重點嘛!你根本沒有先釐清,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如果再延伸來看,如果你想要透過學習來幫助自己,在實踐生命這方面的一個具體前進的話,那麼選擇學習的材料,就非常的重要。
別的我不敢說,至少「啟點文化」不管是實體課程,還是線上學苑,都會兼顧這兩者。
開頭,我們一定會讓你很清楚知道,什麼是迷失、什麼是思考的陷阱;而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陪伴你去發現;而接下來,我們就會給你很具體的做法。
所以呢,透過這段分享祝福你,不管你會不會踏進「啟點文化」的教室,或者是參與我們的線上課程;我都很期盼你能夠活出,知道做什麼、也知道怎麼做的一個平衡、自在,又務實的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2020年的1月12號,開課的【幸福工作坊】。
【幸福工作坊】是由嘉玲老師擔綱,她會用很實際的方式,讓你看懂在親密關係裡面,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更重要的一點,是陪伴你去找到、去建立、去經營一段好的關係的具體做法。
所以呢,關於人生的「親密關係」這個議題,她會讓你釐清「到底要做什麼」,她更會陪伴你,去建立起「怎麼做」的具體方法。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幸福工作坊】的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這是嘉玲老師一年才會開一次的課程,千萬別錯過了!那麼今天的內容,就跟你分享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f_UA4TsTQ/hqdefault.jpg)
如何改善不耐煩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在照護上要如何減輕照護者與被照護者的負擔?讓我們聽聽姜先生的家人現身說法。
Q1:一天需要幫爸爸換幾次尿布?要花多久時間?
A:姜先生的女兒表示一天需要幫爸爸換五到六次的紙尿褲,並需要花費兩至三分鐘的時間,才能把所有事情處理好。
Q2:有因為尿布透氣性不佳引起尿布疹嗎?
A:有,因為以前照護經驗不足,沒有考慮到紙尿褲透氣性的問題,不小心讓爸爸引起了尿布疹,做家人的會覺得愧疚,怎麼會照顧爸爸但反而讓他不舒適。
Q3:如何解決尿布疹的問題?
A:以前爸爸剛開始生病時是臥床,因為意識不清楚,所以沒辦法表達他身體哪裡不舒服,護理師知道爸爸有尿布疹後,就建議我們改用透氣性較好的紙尿褲,的確也改善了很多。爸爸就比較不會因為身體不舒服,引發不耐煩和發脾氣的情緒。他心裡舒服後,我們照顧起來也比較沒這麼大的壓力。
採訪職能治療師李佳泰
Q4:褥瘡的因素有哪些?
A:李老師表示褥瘡的因素其實有很多,像是尿布透氣性如果不佳的話,有可能會造成皮膚濕悶,就會造成嚴重的褥瘡。
Q5:褥瘡應該如何照護?
A:這時候我們要把重點放在護理上面,我們要很勤勞去做護理、包紮、保持傷口清潔、乾燥,不要等到褥瘡、皮膚炎都發生時,才要解決問題。只有當照顧者還有被照顧者都很輕鬆,我們的照顧才是優質的照顧。
當紙尿褲真正透氣時,才能預防皮膚因溫度、濕度等而產生的問題。包大人創新透氣薄膜,能快速散出水氣,內外雙重透氣,皮膚乾爽,照護才能鬆口氣。
選對照護產品,降低被照顧者身體不適的機率,增加照護者的自信,生活的更自在
免費索取試用:http://bit.ly/2YTgVXX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u9C73IPGU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