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西方對帝國主義之反思:販賣黑奴是原罪 鴉片不是?
【明報專訊】英國《金融時報》周末版的House & Home副刊,每周都介紹全球,尤其歐洲的一些漂亮大屋、古堡、花園,甚至私人小島。上月有一篇較特別,為迎合BLM潮流,專題介紹一些以「colonialism and slavery」賺來的不義之財所建造的「country estates」(鄉村莊園),數目超過1000座。文中也指出,除這些大屋外,建立不少英國銀行,以至國會大樓的資金來源,亦是來自殖民地和奴隸主義。其實何止於此,小如英女王王冠上極有名和象徵大英帝國的Koh-i-Noor巨鑽,亦是來自當年的印度殖民地,近年印度經常要求英國歸還,當然不得要領。
文章介紹了好幾座莊園和訪問它們的現在主人(故意包括一家深圳公司)。他們有些自稱不清楚莊園歷史,有些就表示對祖先的罪孽非常遺憾,最開明的就願意在莊園網址上和導賞團中,照實介紹這些「羞恥」歷史。但看完全文,發現一個奇怪「錯漏」——販賣鴉片的歷史隻字不提。是否只有販賣黑奴才賺錢,鴉片竟是一門賠錢的生意?答案當然不是,Keswick家族(怡和集團後人),仍是全英國最富有家族之一。早前在英國都有人把黑奴商人的銅像拋到河中,但坐落在St. James的East India Club則依然健在,亦沒計劃停辦或改名。
答案只有一個,在英國甚至西方眼中,莫非只有販賣黑奴到南北美洲,才是殖民地主義下的罪行,販賣鴉片到中國,大英帝國甚至出兵支持毒梟,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強佔香港150年,就不是罪行?可能這亦是一種back-handed compliment(反面讚許),暗示中國已變強大,西方覺得毋須再為此抱歉?
今周香港歷史博物館開始關閉「香港故事」展覽,不少人趕去參觀,包括我一位住在香港多年、從事傳媒工作的英國人朋友。他在網上發出龍獅旗照片,說必須在關閉前最後一遊,因為中國即將「airbrush history」(篡改歷史)。當日到訪的當然以中國人居多,但此話出自一位英國人口中,實在有點兒那個,所以我就忍不住留言,問他英國人是否要求中國人繼續緬懷殖民地時代?他反質問我難道不承認受惠於英國在香港建立的「良好」教育制度,言下之意即是我應「感激」殖民地制度!他也承認鴉片戰爭是英國的錯,但他解說從鴉片賺來的不義之財,早已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花光,亦因此英國已得到「atonement」(贖罪)!他的另一位英國朋友,更插嘴說祖先犯下的罪,與他何干,絕對沒有「collective guilt」(集體犯罪責任)這一回事。
這場對話雖只屬私人性質,但亦是一個現今中美(英)局勢的一個寫照。首先要明白現在部分香港人的畸形「戀殖」情懷,其實是一種長達150年「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在其他很多脫離殖民地時代後的地方,例如印度、新加坡、非洲各國,都曾出現過。他們對昔日宗主國的感情複雜,既愛且恨,一方面痛恨被侵略、屠殺、壓迫和永久種族歧視,但同時又會「感恩」侵略者並沒有完全滅族,更帶來一些先進文明事物,包括西方醫藥、時尚服裝、音樂、飲食習慣等。
最有效洗腦三招:宗教教育傳媒
最有效的洗腦三招是「宗教、教育、傳媒」。我小時候念聖公會學校,也要讀《聖經》,每周上教堂。幾乎全球所有曾被英國佔領的殖民地,即使近百年後,都仍保留一些模仿Eton和Harrow的所謂精英中小學,然後不少學生的最大志願仍是能考進牛津和劍橋。但即使我們這些曾「受惠」英式殖民地教育的人,就必須永世感恩,永遠崇拜英國,就不可以認清史實而醒覺?幾乎所有反殖民地抗爭英雄,如南非曼德拉、印度甘地、新加坡李光耀等,早年都是接受英式精英教育,或甚至留學英國的。但當他們學成後,認清歷史和當時局勢,就逐漸醒覺,致力喚醒國民,齊對帝國和殖民主義進行抗爭!
第二個問題,英國、美國以至整個西方,是否真的有為帝國主義所犯下的各種滔天罪行,包括侵略、屠殺、搶掠、販賣奴隸和毒品等等,作出真心懺悔?兩次大戰是否就能為英美贖罪?我對這狡辯非常驚訝,一戰幾乎只可算是一場無聊血腥的family feud(親戚打架),難分是非黑白,何來英國能以此來贖罪?雖然一戰確有效加速多個其他歐洲帝國的滅亡。二戰黑白較分明,納粹德國希特勒屠殺了600萬猶太人,無論德國開頭有否權利推翻過度苛刻的《凡爾賽條約》,即變得完全不重要。但英國最初力主appeasement議和策略,參戰原因實自衛為主。美國也一樣,如非珍珠港受襲,不見得願意參戰。
至於帝國主義的collective guilt問題,非常有趣,很重要但比較複雜。深入一點來分析,這問題可分為三部分,第一是歷史罪行,應否如普通法中,有statute of limitations(時效法規)?第二是某個人,是否有分擔祖上或整個國家犯下的罪行的責任?第三部分更加要小心,這些西方帝國主義罪行和責任問題,是否真的全都已變成過去式,只是歷史故事,在現代世界已不再發生?
時效法規這問題有大量刑事和國際法案例。一年前,德國審判了一個93歲的前集中營守衛,最後判有罪但獲緩刑。韓國仍努力向日本追討二戰時慰安婦的應得道歉和賠償。美國在學校和職場執行的優惠黑人affirmative action政策,亦當然是為補償數百年的黑奴制度和系統性種族歧視而設立的。明顯帝國主義犯下的違反人道罪行,是未必有時效法規的。所以中國沒有追索英國在中國販毒的刑責,和為後來的侵略作出道歉和賠償,已算非常大方。
其實應否繼續追究歷史責任問題,除時間有多久遠是其中一個考慮外,某件事對現今局勢和情况,仍有多少影響,是更重要的考慮因素。以反民主的美國選舉人票為例,正是黑奴時代遺留下來的不公制度,至今仍無法解決的憲法問題。美國每年槍擊死亡人數高近4萬人,這更完全是憲法第二修正案(2nd Amendment)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
雖然香港已有人在此聚居數千年,但鴉片戰爭當然仍是對現今香港最大影響的一件事。這裏的城市設計、法律、教育、醫療制度,都是英國遺留下來的,連街道名和駕駛方向都沒有改變!我已多次指出,為何《基本法》會危險地混淆居留權和國籍,竟容許外籍人士投票、當法官和甚至參選!這就是不平等《南京條約》留下來的痕迹!所以奉勸大家,不可輕言什麼鴉片戰爭是遠古歷史,跟現時香港情况一點關係都沒有。
英美靠祖上侵略發達 子孫難脫責任
第二點是現今英國國民(美國和其他昔日西方列強也是),對祖上的帝國主義侵略行為,需否負上任何責任?這問題的答案,除決定有否法律責任外,更重要是亦影響到西方批評中國現今幾乎所有政策的權利和道德高低。我認為答案有兩個層面——國家和個人,假如某個國家經歷了一次或多次革命和改朝換代,某些法律責任仍需負上,例如前朝簽訂的國際條約,財務責任則看情况而定。至於前朝犯下的人道罪行,無論對內或外,新政府當然盡力與此割席。但即使如此,也未必能完全洗脫責任,戰後的德國和日本,雖算洗心革面,但仍需為二戰不停道歉和賠償。英國的情况更簡單,從發動兩次鴉片戰爭至今,英國政制穩如泰山,絲毫沒有改變,換了的只是女王陛下,從維多利亞傳到她的重孫女伊利沙伯而已。所以現代英國人,怎可跟歷史責任割席?
個人層面,除血緣關係外,遺產法亦保障後人的法律權利。例如英美的Keswick、Swire和很多其他家族,都是仍在享受祖上倚靠帝國主義侵略,殺人放火、偷、搶、販毒、利用黑奴勞工等不道德手段而得來的財富。如果有權利,怎可能沒有責任?
那麼如現代英國人仍對過去罪行有責任,包括對中國的百年侵略,他們憑什麼批評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美國當然也靠此起家)和所謂不公平貿易手段?中國人勤奮,出賣勞力爭取生活改善,竟反被指控為不公平競爭,簡直是指鹿為馬,可以不理。保護知識產權已大有改善,即使早期有些翻版情况,對比不斷侵略其他國家,遍佈殖民地主義,販賣人口和毒品等嚴重罪行,怎可比擬?這些商業侵權行為,極其量只可算是自製的affirmative action。
中國人努力改善生活 反被指不公平競爭
第三點,這些西方帝國主義討論,真的只是歷史問題,現今已不存在?美英等西方聯盟,不是仍有重兵駐紮在伊拉克、阿富汗和沙特等國,每天仍進行轟炸、無人機暗殺行動嗎?即使當911事件為美國與伊斯蘭仇怨起點(當然不是),過去19年,西方在中東、巴基斯坦和非洲所直接殺害和因戰爭而間接死亡人數,保守估計超過100萬,911死亡人數僅3000,即300倍以上奉還!更離譜的是911的恐怖分子,大部分為沙特國民,但美國沒有轟炸沙特,仍極度支持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 MbS)和沙特王國,全球有數最極權國家!西方殺害過百萬無辜伊斯蘭教徒,除了是極嚴重人道和戰爭罪行外,亦當然導致全球伊斯蘭更加走向極端原教旨主義,製造更多在全球各地進行恐襲的惡性循環。美國在中東的無窮無盡戰爭,不正是現代帝國主義,跟十字軍東征有何分別?西方憑什麼批評中國和平的一帶一路政策為後現代帝國主義?
上周我指出中國人從未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本身此事不太重要。某程度上,不頒獎給中國,代表西方故步自封,拒絕承認中國經濟奇蹟的重要性,亦未能跳出傳統市場經濟學的框框。更沒有向前考慮如螞蟻的數碼金融科技,和其他資訊科技製造出無限數據,對人類政經制度和系統的衝擊。
但拿不到獎亦代表中國未曾梳理好自己成功發展的理論基礎,不止經濟,亦關乎到內部政治、外交政策,以及甚至遠比西方科學化和成功的治疫公共健康政策。在此「十四五」即將出台之際,除繼續努力發展經濟外,亦必須與西方進行和平、理性和科學化的政經理論和體制的辯論,和檢討西方帝國歷史和對中國影響的討論,都是非常重要的,對全面提升軟實力有極大幫助,應遠比只推廣中文語言教育和中華美食有效!
西方應接受中國和平崛起
當然單方面的自述是不足夠的。西方也必須放棄種族和帝國主義,虛心聆聽中國的解釋,互相交流和學習。西方亦需明白中國政府是得到絕大部分、90%以上人民所支持的,而最重要接受中國的和平崛起。他們更須明白修昔底德陷阱式的零和遊戲思維,已完全過時且非常危險,可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
除此,人類正面對威脅全球,不尊重國界、政經體制和人種的COVID疫情,已過了大半年,死亡人數過百萬,仍未遏止。明顯個別國家抗疫是不夠的,全球各國必須合作發展醫藥和疫苗,協調抗疫和旅遊政策,才有機會成功。另外,如要成功應付與疫情相關,但更巨大的氣候和環境變化問題,則更需要中美和其他國家的充誠合作。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03393438597&issue=20201023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什麼日劇竟然能打敗韓劇,勇奪Netflix收視冠軍! 🔥今際之國的闖關者好好看,快來看它教我們的事! 🔥今際之國到底是什麼?有哪些遊戲?會有第二季嗎?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改編自日本漫畫家麻生羽呂的同名漫畫,故事敘述一位名叫做有栖良平的少年,某天和兩位死黨苅部大吉和勢川張太在一起打混時,突然間發生...
奇怪 街道名 在 Silvia Hsin 婭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ug 05-08,2015 澳門+珠海遊 Part 8】
非常榮幸與 何鸿燊 博士一同登場
大家應該跟我一樣覺得很奇怪
這人有什麼好照的?!
但博士可是澳門的傳奇人物喔~
還記得上回介紹的葡京酒店吧!
是澳門第一個賭場
而博士就是第一個蓋賭場的人
更是有澳門賭王之稱喔
整個澳門經濟由他而起
而博士也成為澳門最有錢的指標人物
到處都能見博士的雕像
和以博士命名的街道名
很酷吧~
不瞞大家說
小的在不知博士如此有名前
想說不知道大家為何擠著拍他
後來知道故事後看到四下沒人
也默默的跑去合照一張呵呵
下次來大家也能去拍拍照留念哦!
#Silvia #Hsin
奇怪 街道名 在 馬德里台灣鄉民團《Taiwaneses en Madri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特輯] 馬德里ORGULLO GAY (二) 中古世紀傳說
相信大家都知道馬德里有一大堆奇怪的街名,像是Calle Salsipuedes,Calle de la sal, Calle MIra el río等等,但其中被許多人視為最怪的一條街道名字就在Chueca這區。
今天的特輯文章就是要帶大家認識這條街名的背後隱藏的驚悚故事來著~~~~接下來就麻煩大家請作一個點blog連結的動作XDD
http://bit.ly/1ISwzWy (我是連結)
奇怪 街道名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什麼日劇竟然能打敗韓劇,勇奪Netflix收視冠軍!
🔥今際之國的闖關者好好看,快來看它教我們的事!
🔥今際之國到底是什麼?有哪些遊戲?會有第二季嗎?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改編自日本漫畫家麻生羽呂的同名漫畫,故事敘述一位名叫做有栖良平的少年,某天和兩位死黨苅部大吉和勢川張太在一起打混時,突然間發生了奇怪的事情:熱鬧繁華的澀谷街道瞬間變得渺無人煙,整個東京猶如人間蒸發一樣變成了一座空城!
我們非常喜歡這部影集的節奏,每一集中主角們都會被迫參與一個截然不同的遊戲,有的要靠體能、有的要靠機智、更有的需要勾心鬥角。這些遊戲的規則乍看之下很簡單,但是在過程中卻不斷地測試並且挑戰主角們的極限,所呈現出來的緊湊感更讓我們如坐針氈。當然,偶爾也會出現一些難度頗高的題目,讓我們也想跟著那些線索尋找答案,也讓影集多了幾分推理解謎的樂趣。
目前釋出的影集版第一季一共有8集,每集大約50分鐘。雖然我們並沒有看過漫畫,但是從第八集的結局看來應該是會有第二季。因此今天的節目我們首先會分享電影教了我們的事,接著則會用Q&A的方式回答5個我們自己看完影集之後最想知道答案的問題,當然也包括了『今際之國到底是什麼?!』!
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的好作品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今際之國的闖關者
#彌留之國的愛麗絲
#AliceInBorderland
奇怪 街道名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小心地滑鑒賞師—26歲仔收藏2,000張小心地滑牌照片 望世人欣賞社區美學:蕉皮、兔子設計最過癮
出街又影,食飯又影,自稱「小心地滑鑒賞師」的銘輝,有時甚至鑽進橫街窄巷,尋找「它」的蹤影;由始至終,銘輝的目光都追着那一個看起來平平無奇而又隨處可見的「小心地滑」告示牌。3年之間,銘輝成為了一名「小心地滑牌鑑賞師」,拍下超過2,400幅相片,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怪胎,然而他的內心卻藏有一個奇妙世界:「如果我可以將自己最奇怪的地方凸顯出來,或者大家都會在心中找到小小奇怪地方,我哋聯合營造一個新世界。」
「在很多警示用品都用到黃色,黃色在色彩理論上屬鮮明顏色,即使在遠處,最先發現的顏色便是黃色。」現今街道上經常看見的「小心地滑」告示牌以黃色作顏色主調,上有一個等邊三角形圖案,包圍着一個「小心地滑公仔」,像是一個人快將跌倒的形象,提醒大眾留意路況。除了顏色,銘輝亦留意到常見的告示牌大多為材質輕便的膠牌:「牌型的設計亦是方便人擺放在不同地方,黃色膠牌則是最為輕便的。」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209/FBCBOGHVORA53L7EVFBWBANIE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小心地滑 #收藏 #社區 #告示牌 #鑒賞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奇怪 街道名 在 羅莎莎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用了一整座青春,才明白最簡單的其實最奢侈。」
〈慣性失蹤〉 數位收聽 ➔ https://orcd.co/missing_in_my_mind
你離開家鄉,從巷子口出發,
乘著社會為你鋪就的軌道,
穿梭在成長的月台之中,
在城市與城市之間遷移,
一把新鑰匙,一種新生活,你一個人搬家。
每當生存的力氣就要用罄,
你空出長長的假期,告別車水馬龍的喧囂,
在夏天啟程,沿著海岸線各站停靠,
遺失地圖也無妨,
一台相機、一個背包,你一個人旅行。
幾度拉扯,告別了深愛過的人,
你在白天昏睡、夜裡清醒,棉被裡哭得像小孩,
明白捨得是珍惜的一種,
知道愛情是遊戲,
是一場可能被握緊也可能被放棄的賭局,
一部電影,一瓶啤酒,你一個人療傷。
你背離煙火的方向,隻身穿越人海,回到一個人的套房。
「三!二!一!」好好生活,是你為自己許的願望。
舊的一年又過去,脫去擁擠的高跟鞋,卸掉妝也卸掉表情,
荒唐的、精彩的、悲傷的、瘋狂的故事收進抽屜,
一杯紅酒,一場夢,你一個人自由。
每當身邊的朋友問起,你總是笑著說:「一個人也很好。」。而那從來不是逞強。
習慣流浪在城市的忙碌裡,關掉手機,為自己點一杯焦糖咖啡。
喜歡騎在下班時間擁擠的街道,在安全帽裡唱歌給自己聽。
有時故意落單在捷運的人潮裡,點一首歌,
輕輕調整耳機,像是和自己說一個很長的秘密。
一個人真的很好。
「獨處是自己陪伴自己,而孤獨,是一個人能夠無限給予自己的禮物。」
-
〈慣性失蹤〉
眼看 明天是一片空白
算了算 好像適應了那不安靜
簡單 變成了奢侈的事情
庸庸碌碌 綠黃紅灰黑白
打開 手上的口袋名單
裡裡外外 窗戶門邊選擇障礙
奇奇怪怪 甜點正餐有點麻煩
最後回到習慣
反正還是全部都會吃完
斷斷續續 記下每幅詩情畫意
慢慢進去 眼皮底下的
是路人或葉子的顏色
乾乾淨淨 帶一點點透明的好心情
慣性失蹤
請別找我 別再找我
在巷弄在午後 只能夠巧遇我
慣性失蹤
關心過頭 只是走走
休息夠就回頭 讓感覺回溯
在巷弄在午後 只能夠巧遇我
休息夠就回頭 讓感覺回溯
空白 但滿的聯絡清單
兜兜轉轉 一切不再那麼命定
明明白白 自己真的有點麻煩
眼妝又要暈開
其實孤單只是一陣呢喃
安安靜靜 映著咖啡杯緣的漣漪
慢慢進去 帶點層次的
在這時候不需要抉擇
就當秘密 此刻只有給自己的言語
現在就留給自己
慣性失蹤
請別找我 別再找我
在巷弄在午後 只能夠巧遇我
慣性失蹤
關心過頭 只是走走
休息夠就回頭 讓感覺回溯
在巷弄在午後 只能夠巧遇我
休息夠就回頭 讓感覺回溯
───────工作人員名單 ───────
演唱:羅莎莎Sabrina Lo
詞 Lyrics:張伍 Chang Wu
曲 Composition:羅莎莎 Sabrina Lo
音樂製作
製作統籌 Executive Producer:羅莎莎 Sabrina Lo
製作人 Producer:阿蘭 Alan Chou
配唱製作 Vocal Producer:阿蘭 Alan Chou
編曲 Arrangement:阿蘭 Alan Chou
合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阿蘭 Alan Chou
合聲 Backing vocals:羅莎莎Sabrina Lo
樂器演奏 Instrument:阿蘭 Alan Chou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周均 Leo Chou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周均 Leo Chou
錄音/混音助理 Recording & Mixing Assistant:徐昕 Vivian Hsin Hsu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 混音室 Mixing Studio:追夢者娛樂整合 @TDP STUDIO
OP:任意門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OP: HM International Music Inc.
SP: Sony Music Publishing (Pte) Ltd. Taiwan Branch
SP: HIM Music Publishing Inc.
TWEL52020006
MV製作
導演 Director:林子恩 Linzen
副導演Assistant Director:張晴Ching Chang
製片 Producer:張晴Ching Chang
製片助理Production Assistant:劉俊霆Jin-Ting Liu、黃泰溶 Rose Huang
美術Art Director:王薰慧 Hsun-Hui, Wang
執行美術 Production Executive:李莉婷 Li-Ting,Lee
美術助理Assistant Art Designer:王亭方 Ting-Fang, Wang、李泓 Grant Li、林姸汝 Yen Lin
造型師 Stylist:孟令婕 Meng Ling Chieh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林奐希Lin Huan Hsi、林子恩 Linzen
攝影大助 Focus Puller:陳書亭 Shu-Ting,Chen
剪接師 Editor:林子恩 Linzen
調光師 Colorist:林子恩 Linzen
字卡設計 Graphic Designer:林駿騰 Lin Chun Teng
攝影器材 Camera Equipment:旋轉牧馬有限公司
器材車司機 Driver:陳冠文 Guan-Wen Chen
劇照師 Still Photographer:LM Studio
演員 Cast:羅莎莎Sabrina Lo、阿蘭 Alan Chou (From 唐貓SUGARCAT)
羅莎莎 Sabrina Lo
藝人經紀 Artist Management:林峻立 Lee Lin
藝人經紀執行 Artist Management Executive:吳優 yuuko wu
企劃執行 Planning Execution:吳承祐William
髮型師 Hair Stylist:Lesley Wu (ZOOM Hairstyling)
阿蘭 Alan Chou
藝人經紀 Artist Management:思思 Sz Yu
妝髮 Hair & Makeup:彭珮柔 Zozomakeup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Sharon Lai、蔡旻軒、王薰翊、陳學渝、張佳頎、王侑芳、陳虹瑾、劉邦怡、李心瑜、余書豪、蔡宜璇、張瑜、威廉、張鶴薰、郭詠欣、何睿哲
羅莎莎 Sabrina Lo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osasa720/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asanitenite/
Weibo|https://weibo.com/u/3986907441
-
#羅莎莎 #慣性失蹤 #MissingInMy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