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理以外的人物形塑 】
「所謂的境遇跟本不值一提,性格才決定一切。因為人可以斬斷外部所有的關聯,卻無法斬斷與自己的連結。」——《阿爾道夫》
說起來,在讀推理小說的時候,我本來就是偏愛「社會派」多於「本格派」的,也因此,在看到《天黑請閉眼》這麼用心的去刻畫每一個角色時覺得特別感動,讓他們不只是「被害者」、「加害者」、「偵探」、「目擊證人」之類只作為被賦予功能性的人物存在,而是有血有肉一如生活在我們身旁的朋友家人一樣。每個人的性格來自於迥異的出身背景,而他們的每個決定與選擇又是與自己的個性環環相扣,於是看到幕後花絮裡導演對毓秀指導時提及沒出現在劇中的背後設定,就更加欣賞編導在塑造人物及呈現角色時的細心。
所以兇手不是計畫縝密的大魔王,而是像藍毅聰這樣,意外間就不小心害死了白欣怡,並且笨拙地想藏匿這個事實。他們都只是普通人,因為心中的慾望、貪念、疑心、猜忌,而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鑄下了一連串的錯誤。就像是十年前,明明是那麼要好親密的朋友,卻因為一場私密照外洩事件,而變成如今這樣令人不勝唏噓的一盤散沙。
也如洪曉彤說的,「你們每個人都是兇手」,每個人或許都或多或少的為這場決裂,為這些兇殺案,推了一把。於是雖然有荒謬的動機,卻沒有鼻屎大的殺人執念,有時候一念之差,就會讓你走上偏離正軌的岔路,而人在極端的環境壓力下,是否有更可能做出自己沒想過的事情呢?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保護所愛的人,人或許比自己想像的還要殘忍跟複雜許多。
在第五集,透過陳亞正這個登山社以外的角色,讓這八個人證言上的矛盾之處,不為人知的秘密,個性上的缺陷及陰暗面,漸漸攤開在觀眾面前。於是看來富有正義感的周若青,實際上卻是會為了個人利益而做出收賄檢舉昔日同學的事情,而這點在若青與毅聰第一集的爭執時,就已悄悄埋下伏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黑暗面存在,有光的地方就有影,那些負面的部分在某些時刻,會被誘引出來變成邪惡的行為,這並不代表人性一定本惡,只是不管是行善還是犯罪,都不過是我們在每個人生的關口上所做出的選擇,而有些決定所造成的蝴蝶效應,會朝著更無法挽回的後果,讓你在日後想起時悔不當初。
除了八個主角以外,亞正這個在第五集才正式登場的角色,也很有意思。因為不是登山社的一員,所以他沒有「友誼」的包袱,沒有不想懷疑自己人的心結,可以更超然的去審視每個人的行為,也因此能夠這麼快的就釐清並破解謀害欣怡的真兇。但同時,身為欣怡的男友,他又並非全然客觀的偵查(偵探)角色,他自然也會有他的盲點。編劇做了這樣特殊的設定,再加上黃迪揚的精湛演技,讓這個角色的厚度與魅力一下子就吸引住我,而這一集說是他的個人秀也不為過,為了突破這些人的心防,他必須採取不同的訊問方式,面對較為怯懦的子碩他顯得較為高壓,面對被毓秀指涉為兇手的曉彤、他則反問了她覺得誰最可能是真兇,而針對有勇有謀的若青、他也懂得運用手中的線索去換取他的坦白。
這或許是我看到現在已經不那麼糾結真兇是誰,反而對這些人的情誼因為一連串偶發事件而淪落到這步田地,感到十分悵然。也因為對這些角色產生了感情,所以更不想再看到有人會領便當,反倒是希望他們都能平安下山,但人生或許總是會走向這樣事與願違的結局。
天黑請閉眼_植劇場Qseries
#第五集一點都不拖啊覺得很精彩時間一下子就過了
#重建犯案現場的剪接拍得很好
#黃迪揚的聲音好好聽
#這部真的拍出台灣推理劇新高度
「天黑請閉眼 魅力值」的推薦目錄:
天黑請閉眼 魅力值 在 天黑請閉眼-狼人殺繁體版's post 的推薦與評價
夏季魅力值大賽即刻展開 魅惑眾生落誰家~ ✦魅力排行週榜榮耀魅力週榜前20獲得【魅惑眾生】稱號進度。 ✦【丘丘的愛】魅力禮物魅力值+1314,送給你的女神魅惑一生 ... ... <看更多>
天黑請閉眼 魅力值 在 EP91:手機版《天黑請閉眼》好難!為什麼有這麼多專業術語啦 ... 的推薦與評價
【貝爾告訴你!週末玩什麼?】「 天黑請閉眼 」也有人叫這款遊戲「狼人殺」以前貝爾玩這款遊戲的時候還沒這麼多術語現在超多專有名詞讓我幫大家整理一下 ... ... <看更多>
天黑請閉眼 魅力值 在 Re: [閒聊] 天黑請閉眼我論爛尾因素- 看板Taiwan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qpqpqpqp68 (誠實可靠小郎君)》之銘言:
: 文章開頭 我一定要請大家幫阿偉先QQ
: 我個人認為很糞的原因如下
: 1.兇手殺人都是因為突發狀況 臨時起意 並沒有預謀性的犯罪
: 如果是預謀性的犯罪 那之後解釋的動機跟從中心機使詐誤導他人
: 會讓本劇比較有更多的可看性
: 就像是主題的 天黑請閉眼 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殺手
: 所以會用各種方式 去誤導大家去懷疑別人 來達成自己殺人的目的
: 忽然臨時起意 欠缺計畫的殺人 完全少了這種彼此懷疑的氛圍
: 只是在各種隨機應變 走一步算一步 完全就是很LOW的兇手
: 2.在最後拍出兇手行兇時刻都是用回憶的方式
: 那根本誰都有可能是兇手 完全看導演心情而已
: 說不定是毓秀跟在澄芳後面
: 之後因為某某動機 例如單純你不借我錢 本姑娘不開心
: 或是其實你家公司副業是地下錢莊 殺了妳之後說不定不用還錢啦
: 而且第一集毓秀從半山腰出現 不論是不是上廁所
: 走路上山去民宿........?? 搭車搭到一半尿急 阿車哩??
: 也可能真的是曉彤殺光所有人的
: 單純只是因為報復裸照事件
: 從阿偉綁架逃出來以後 遇到藍跟澄芳談判
: 最後覺得他當初要是有刪照片就好了 所以開槍發洩
: ...............所以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兇手啊!!
: 用這種中間補鏡頭的回憶方式 爛透了
: 3.太多東西沒演出來 少了完整性
: 例如時光膠囊 連最後片尾 也是沒出現
: 為何開車的柏蒼沒看到白的車 若青有看到
: 根本就像是被腰斬的連續劇 草草結尾
: 4.結尾完全與觀眾期待的不符
: 喔 原來柏蒼是兇手喔 那我們繼續去看時光膠囊吧!
: 大家怎麼忽然這麼豁達 難道當兇手是阿偉的時候 兇手才該死嗎??
: 自己朋友是兇手就各種覺得無所謂 沒關係了
: 如果結尾這樣 芳姐拿起槍抓狂掃射所有屁孩
: 然後全部放在地下室陪阿偉 最好還拼成某個形狀
: 像積木那樣 然後在開始介紹下一部戲 積木之家
: 保證觀眾都說是神作啦!!!
: 太森77了 氣死寶寶了!!!!!!!! 糞作
原PO雖然用詞直接了點,不過論點是蠻清楚有據的
臨時起意殺人在推理作品中不少見,甚至也有直接用兇手犯罪的當下作為開場
觀眾在找到關鍵證據的過程中,看著兇手跟偵探明裡暗裡的過招反而更刺激。(註一)
但我只能說本劇實在太貪心,或者說浪費
用上了各種推理要素和形式卻把它們當成三色蔬菜在炒
像是在角色關係跟劇情鋪陳都還遠遠不夠的第二集,就演出了犯人的自白
但犯人卻在隨後就退場了
代表觀眾沒有機會感受到兇手試圖嫁禍或誤導他人的緊張感。
一樣就白案來說
為何都有自白了還要讓亞正這個局外人偵探再整理對觀眾來說已經「結案」的時間軸?
這種過程簡直就像玩推理遊戲你早就發現矛盾跟兇手了
你卻非得要跟著主角的思考邏輯走一遍才能破關一樣煩躁
而亞正局外人的身份,也缺少了當事人在整理過程中發現矛盾的衝擊性:原來自己被欺騙
的不信任感。
還有更多「浪費」的地方:
打破第四道牆的屍體發言只用來無關痛癢的閒聊,而非跟觀眾對話、或是說真心話加厚角
色關係。(註三)
有暴風雨山莊的背景卻缺乏了互相猜忌,只有毓秀很緊張可是變笑柄。
嫌疑犯兼法醫,屍體狀態不可信。
用上密室狀況卻又馬上不把密室當一回事。
看似時間軸手法的上山跟下藥過程不值推敲。
偵探姍姍來遲!結果只是來領便當的,要你來前情提要我何不重看呢?
編劇也可能是想藉此嘲諷偵探這個定位,但行事上只顯出角色的愚蠢。
或許有人說《天黑》重點在描繪人性,而非推理辦案
是沒錯,《天黑》不管在映前映中的宣傳都走群像劇路線
但最後卻只顧著琢磨柏蒼一個角色(可憐的藍,就是個笨犯人)
完全忽視了足足四個角色的時光膠囊
以及放棄和當年殺手遊戲的過程互相呼應、這些各種今昔對比的機會
更別說許多角色之間的事件和關係懸而未決了
要說描繪人性的轉變也一樣難以說服觀眾。(註二)
《天黑》是個好的嘗試,但可惜在能駕馭推理前就試圖推翻推理本身
與其說觀眾的負評是在苛求臺劇走好之前就得飛得漂亮
不如說是製作本身常常過於貪心而畫大餅了吧,真的很可惜。
(註一)這種手法在《神童小偵探》(Q.E.D.)裡有很多精采的故事。
(註二)經典的人性推理可以看宮部美幸的作品,或是東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獻身》
(註三)有看推理的一定馬上想到乙一的《夏天、煙火、我的屍體》
此手法關鍵之處在於「屍體」本身是全知還是限知?
全知用於跟觀眾對話,限知在於誤導或是提示讀者
但《天黑》卻將此搞得模糊不清,淪為噱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3.97.2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487623233.A.D8B.html
要人避而不談未免太鄉愿。
一廂情願認為這種避免推理框架的寫法能製造意外性。
因為不是刻意提起的,所以記不清遊戲的過程跟兇手是誰就會比較自然
不過這編劇好像一直想避免推理劇的「老梗」,卻反而把角色逼到...沒戲好演。
但本劇卻營造出多主角的氛圍,搞得不管人物還是推理都不及格。
搞得明明是當年事件的中心人物,卻突然變得很影薄。
※ 編輯: opmina (140.135.10.178), 02/21/2017 15:28: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