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杜的叮嚀🎉:6/1起有多項縣政措施要提醒大家留意喔‼️
👉竹竹苗共同實施傳統市場(身分證字號尾數)自主分流並落實實名制!請大家盡量減少出門,物品盡量一次購足!
身分證號尾數:每周三、五、日(單號:13579); 每周二、四、六(雙號:02468)。
請大家一周一次,一次買足,降低風險‼️
👉天降甘霖,竹縣分區供水暫緩實施! 但大家還是要節約用水喔‼️
👉新竹縣教保服務機構、補習班、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停課期間退費原則‼️
(公私立及非營利幼兒園依比例退還午餐費、點心費、課後延拖、交通費等代辦費,6月份暫不收費,復課後依比例繳交,補習班依比例退還費用,或經家長同意以補課、遠距教學等妥適方式授課;課後照顧服務依比例退還剩餘服務天數款項‼️)
😷有任何新的消息,阿杜會再提醒大家,也請大家留意唷!
阿杜關心您‼️
🖖嗨 🧑🏻加入阿杜的官方Line@👉 https://line.me/R/ti/p/%40060lscqt
#幸福工程師 ~Yes I do
#杜文中 #新竹縣 #市場採買 落實分流 #分區供水暫緩實施 #竹縣教育機構停課退費原則
天降甘霖同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防疫來抽書 *2 ] 青春期女孩身體的祕密.生理心理知識成長書:木生婦產科護理師100%專業信賴給父母最放心的性教育,陪伴走過生理發育和心靈成長,女孩自愛有自信
#樹立正確性知識
#圖文並茂解說書
#青春期少女解析
#專業護理師告訴你
最近兩歲半的女兒開始對媽媽的身體有十萬個為什麼,
還好有這本書助攻,圖文並茂讓我輕鬆回答所有問題,
以前一起洗澡的時候,女兒總是問我媽咪為什麼你有毛毛
防疫期間,在家時間更長(因為不能去公園放電)她的好奇越來越多
最近問我說「媽咪,為什麼你的胸部這麼大啊!」
「媽咪,你有毛毛,我也想看婆婆的毛毛!爸爸有毛毛嗎?」
正巧書在這幾天寄來(天降甘霖及時雨),立馬翻給她看。
我翻出書中的圖文,針對她好奇的幾個點,跟她說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示範兩歲娃問到哪講到哪,符合她理解的方式大方聊天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本書叫做"青春期女孩身體的秘密"是很厲害的護理師-師拉芙姐姐寫的喔!
你看這幾張圖片,就是你問的為什麼媽咪有毛、還有為什麼你沒有胸部、媽咪每個月是不是都會流血,你都好著急想說媽咪怎麼不舒服等,這些發育都會在你10幾歲的時候會慢慢發生的喔!那個時候叫做”青春期”,你也叫做青少女,就會慢慢長的像跟媽咪這樣囉,
而且阿,你看胸部會長大,剛開始長會痛痛的~但是很正常的發展喔!」
「這時候,皮膚也會開始長出毛毛,你看,如果你這個年紀的BABY
長出毛毛,看起來就不太像小女孩了,所以不用急,到青春期就自然會長大了!
到時候,媽咪會和你一起去買內衣,像媽咪胸部這麼大,買到不對的內衣就會腰酸背痛,
你不是常看到媽咪貼痠痛貼布嗎?因為內衣沒有調整好,要支撐整個重重的胸部就會痠
你好棒,有問題都可以跟媽咪討論,當你慢慢長大會自己換衣服,不想爸比媽咪看的時候
我們就不能看喔~那弟弟能看嗎?」
(她搖搖頭說"不行"而且指出她的帳篷房間,說她要躲在裡面換弟弟也要躲起來)
我反過來問她,那爸爸和弟弟換衣服的時候你可以看嗎?不行唷!
他們不開心不同意的事情,我們也要尊重他們,所以你看媽媽上廁所,能突然來開門嗎?其實不行喔!但你和弟弟還小,媽咪也不放心你們在外面,所以會開,等你們再長大一點,就NONO了喔!」
#身體自主權
#性暴力防治
#性的好奇與安全
其實女兒在接近兩歲的時候,就開始發問一些關於身體的問題。
在我和凱婷日前的PODCAST節目中也有提到,(第五到七集)「如何和孩子不避諱的談論身體、發育和成長」
這本書我覺得超棒的就在於不只有提到身體的發育,還有提到身體自主,人際關係的改變,以及愛與性之間的尊重,包含「男生的胸部也會發育嗎?」(書中提到男性的胸部在青春期因為沒有雌激素作用,所以沒特別感覺)還以正向肯定月經的到來,讓父母成為第一個接住孩子成長的重要他人!
書中有蠻多對話是和家長討論"如何在聊天中導入「對愛與性的好奇、如何拒絕、預防墮胎、身體變化、約會強暴等話題」透過孩子的好奇,增加好聊的程度!
依據孩子的提問年紀和內容,這本書則提供生理VS心理的教戰守則,包含身體為什麼長毛、白帶怎麼來、依據白帶的顏色決定是否就醫請教醫師、外陰部的保養、什麼情況不能內診、子宮頸癌疫苗的施打(這超重要的,我是生完第二胎才順便打,但我妹20幾歲早就知道要打了啊!@@)。另外,對於性騷擾、自我形象、身材變化、喜歡遭拒等心理劇場,師拉芙姐姐都一併在書中解惑(敲碗出青春期男生身體變化版,我在此搶先預購)
若你對這本書有興趣,歡迎參閱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0012?loc=P_0005_003
然後一定要的 #點點手指 #現正抽書抽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想參加以下抽書活動,請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喔~~
1.在粉專(非僅僅貼文)按讚。
2.在本文下方留言「青春期確實認識身體,才能珍愛自己」成功標註3位好友
3.公開分享本篇貼文。
=============================
就有機會獲得此書,本次將抽出兩位幸運讀者喔!
留言時間5/20(四)12:00-5/22(六)12:00~~
05/23(日)將公告幸運得主兩名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輕鬆談性說愛的切入點
#人際感情及喜歡與愛的變化
#師拉芙姐姐
#和平國際
天降甘霖同意 在 雙寶娘 (譚惋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寫給親愛的孩子 | 13 》如果沒有走得快的能力,就好好培養走得長的耐心
親愛的孩子,今天好嗎?
疫情好轉,原先的才藝補習班終於恢復上課,其實我和爸爸都快忘了這擔擱快半年的書法課。
接到老師的通知電話時,語氣還有點不敢置信,什麼,原來我們繳的是20堂的費用,結果因為疫情的關係,只上了一半。
我馬上跟你們報告這個好消息,你倆聽我這麼一說大失所望:「媽媽,學書法進步好慢喔…」
我猜這句話是在試探口風,因為你倆不敢直接說想放棄不學。
畢竟當初是你們自己主動說要學書法,現在說不想學,也許媽媽這邊勉強過得了關,但爸爸那裡是堅決不會同意的。
「進步很慢不代表沒有進步啊!」我故做輕鬆答道,心裡想著你們的下一句話會是什麼。
結果,你們什麼也沒說,只是靜靜接受自己必然的命運,哈!隔天乖乖去上課也完成老師交代的回家功課。
/
說到進步很慢這件事,媽媽突然想和你倆說一個故事。
媽媽有個朋友熱愛慢跑,從小就是各種馬拉松比賽的長勝軍。其實他也擅長快跑,只是對於慢跑多了點偏愛。
「明明都是跑步,怎麼你偏偏選了慢跑呢?」有次我終於忍不住好奇心問他。
「唉啊!因為慢跑才能長時間慢慢享受跑步的滋味,」我的朋友閉上雙眼,一臉陶醉地繼續說道,「你知道嗎?慢跑時迎面撲來風是最大的享受。」
當時,我太年輕了,無法體會朋友話裡面的含義。直到前陣子,媽媽因種種失敗心情沮喪,又想起那位朋友和我說的話。
只有慢,才能體會做一件事情的快樂,我反覆咀嚼這句話,期望它能像天降甘霖般,滋潤我因失敗而乾竭的心靈。
這是個快速運轉的年代,大家追捧快,速成、速食、速送,我們的生活中充滿各種快速方便的服務,於是連帶影響人對自身的期待。
問題是,當我們省下大把的時間,卻更徬徨迷惘,為什麼呢?因為太快完成事情,缺少了過程中的享受。
就像我朋友所說的,他喜歡慢跑是因為能拉長享受跑步的時間,所以比起快,他寧願選擇慢。
他擁有快的能力,卻走上另一條道路。能讓自己快樂的道路,就是最適合的人生之路。
人生多數的痛苦都來自想要而不能得,我沒有朋友那麼幸運,缺乏走快的能力,又一心追求速度,所以才那麼辛苦吧!
認真說起來,你們接受命運的安排,甚至比媽媽還豁然,大概是被爸爸所逼,沒得選擇下的選擇吧!哈。
/
親愛的孩子,既然我們都缺乏走得快的能力,那就好好磨練走得長的耐心吧!
我們都太渴望成功,所以忘記要踏踏實實的走路,還沒學會走路就想要飛,會跌得粉身碎骨的。
把身上渴望成功的重擔一腳踢開吧!如此才有機會一步一腳印,慢慢地走向目的地。
我們拿的不是能一夜爆紅的人生劇本,就不該有快速與激情的期待。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可總有人想推著你走快一點,再快一點,當你走不動時,世人會質疑你的能力。
親愛的孩子,走出效率,慢工也能出細活,一心追求速度就無法張弛有度。
我們一起學習,給自己也給他人可以轉身的距離和空間。
深深祝福你
永遠愛你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