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 媽媽的神奇小子 》這齣戲後,讓我感動落淚……
一位天生弱聽和痙攣的孩子,
如果不是他媽媽,基本上,他一生都會很難過……
他母親,由始至終,都沒有放棄他,更發掘了他的潛能;
他媽媽知道他雖然走路比人慢,但卻跑步比人快……
母親為了他,一個人做幾份工作,卻從來都不嫌辛苦……
一個傷殘男孩,沒有愛情,
沒有很多工作機會,更沒有政府甚麼資助;
有的,只是一直支持著他的母親……
蘇樺偉知道他媽媽出嫁時,沒有很多金器;
他就將所有贏得的金牌,都送給了母親……
這套香港電影,實在拍得出色;
不單情景交融,賺人熱淚;
更將香港傷殘人士的處境,娓娓道來,讓人反思……
在香港,作為傷殘運動員,生活其實很苦……
蘇樺偉在得到殘奧徑賽金牌以後,就沒有再接受訓練;
因為受訓的收入,只有三千港元,實不足糊口……
他後來當上速遞員,才有七千元收入。
當年香港奧運冠軍得主,有一百萬獎金;
而他作為殘奧金牌得主,卻只有三十萬……
有時候,我真感到,世情的不公;
同時,一剎那的光輝,真不是永恆;
香港的傷殘運動員,連基本生活,也有困難;
想起,也感觸下淚……
電影最後,蘇樺偉最後一次作賽;
「On your mark」 在他耳邊響起,
但他卻低吟著「望媽媽……」
他只要想著在終點,有望著他的媽媽,
他就可以跑得完全忘我,他就可以跑得比火車還快……
蘇樺偉的成功,從始至終,都是因著他母親的愛。
如果沒有愛他的母親,基本上,他只會是一位普通的傷殘人士。
我相信,這世上,
沒有一件事,比愛更偉大……
不過我亦相信,在 #蘇樺偉 媽媽心中,
無論孩子有沒有獎牌,他都會是她心中最愛的神奇小子……
愛一個人,不是因為他特別優秀,你才愛他;
愛一個人,是打從心裡的一份喜悅;
我想陪伴他,我會信任他;
在我心中,對他就是有著無盡的支持與鼓勵……😌
讓人感動的香港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
圖片來源:網上
電影主題曲:
#神奇之路
https://youtu.be/kZItlJawxvw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身患惡疾的主人,遇上體弱多病的狗。命運有時候總愛作弄人,偏偏讓主人與狗在同一個器官患上腫瘤。但這看起來是悲劇的角色設定,這一人一狗偏要來個「負負得正」。疾病不一定消磨意志,同病不需要相憐,只需要緊緊相依。 今年四十三歲的翟文鳳(Janice) 天生患有血管腫瘤,腫瘤遍佈身體內,影響她的脾、肝、腰椎...
天生 弱聽 在 積木哥哥育兒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電影分享🎬 - 媽媽的神奇小子🏃🏻♂️
「我以為你以後都會行得比人慢,誰知你跑得比人快」
「我知我起步慢,但係同我條命一樣,我就係要從後面追上嚟」
一個輸在起跑線的故事..😤
//
由殘奧田徑賽金牌得主蘇樺偉真人真事改編🥇
他小時候因腦部受損,導致一生註定是個弱聽及四肢痙攣的殘疾人士。醫生説過他未必能學會走路,肌肉難以正常運動。但蘇媽不認命,亦不願意去現實低頭,誓要與偉仔奮力堅持下去✊🏻神奇小子最後不單能走路,甚至跑得比火車快🏃🏻♂️ 在1996年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為香港帶來歷史性的第一金!🥇
//
看完這齣電影 頗有感觸😭😭
🔥Maximising one’s potential🔥
難道一個天生有缺陷的人,就不能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嗎?
運動員耀眼的背後總是有着許多的付出,而殘疾運動員更可能要付出多幾倍的努力去面對復康之路,追趕夢想😤😤
在殘疾人士追夢的道路上,職業治療師亦會做到以人為本🍀 盡我們的能力去陪伴他們,利用活動和復康訓練令他們可以發揮潛力,做到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我們亦會為照顧者提供照顧技巧訓練,全面地照顧服務使用者的需要🥰
//
這部電影也有探討其他的社會議題,如果你有時間,真的值得去戲院看一看🤩
小編由開場喊到完場 無停過 😂😂
天生 弱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許多人喜愛《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 2013),這是個既浪漫幸福,又對生命充滿深思的故事。主角最終不僅獲得完滿的愛情、婚姻、與家庭,也與父母和手足之間,有著親密的互助關係,與此同時,他還有個相對高薪的工作(律師)。人生,倘若能有主角 Tim Lake(Domhnall Gleeson 主角)的收穫,肯定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編劇與導演RichardCurtis
英國導演Richard Curtis擅長撰寫與拍攝愛情喜劇,而且總是會在故事結尾,留下讓人回味咀嚼的人生哲理。許多我們熟悉、喜愛、且著名的愛情喜劇,若不是出自於 Curtis 的劇本,就是由他親自導演。
Curtis 擔任編劇的電影有《妳是我今生的新娘》(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1994)、《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 1999)、《BJ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s Diary, 2001)、《愛是您·愛是我》(Love Actually, 2003)、《BJ單身日記:男人禍水》(Bridget Jones: The Edge of Reason, 2004)、和《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 2013)。
而其中的《愛是您·愛是我》與《真愛每一天》是由 Curtis 同時擔任編劇與導演,也是他最成功的兩個電影。相信只要你曾經看過這幾部電影,肯定都感受到這些電影都帶來「愛」的能量,無論是愛情、親情、友誼、甚或是分手後的友愛互動,都能讓人由心領神會進化到感動與珍惜。
Curtis 的作品充滿正能量,即使是在生命的灰階或低潮,他的角色都能透過自省與改變,還有來自周遭愛的力量,而走出生命的泥沼,看見宛若聖光的幸福。
.
#母胎單身男的秘密禮物
在《真愛每一天》,主角 Tim 是位來自中產階級的平凡單純男生,都大學畢業了,還是個母胎單身。
父親偷偷告訴他,他們家族中男性都天生帶有一種秘密禮物:穿越時空的特異能力。不過,父親特別告訴 Tim,這項能力不能拿來追求名利。Tim 回覆父親,他只想拿來追求愛情。
心地善良的 Tim,好不容易認識同樣也是中產階級的文青女孩(Rachel McAdams 飾演),也要到電話,開心不已,卻因為熱心幫助編劇室友達到戲劇表演的成功,而弄丟女孩的電話。
透過時空穿越與死心塌地的毅力,Tim 總算追到這位心儀女孩,原來她的名字是 Mary。
.
#媽媽也是Mary
有趣的是,倘若你有仔細看這部電影,一定會發現,Tim 愛的兩個女人都叫做 Mary。
Tim 的女朋友,也是後來的妻子,名字叫做 Mary,Tim 的媽媽(Lindsay Duncan 飾演),也叫做Mary,怎麼這麼有緣份呢。自己愛上的女人,跟自己的媽媽,是一樣的名字。兩個人接起電話,都互稱「Mary」(真的有這段,婚後的 Mary,要去跟作家面談時,一直換衣服,換到一通急切的電話,剛好就是婆婆 Mary 的來電)。
.
#讓人羨慕的婆媳關係
我們先跳過許多人在《真愛每一天》最喜愛的愛情主題與時間哲學(當然就是「真愛每一天」),直接看看兩個 Mary 初次見面的對話。
兩個 Mary 初見,女朋友Mary 告訴老Mary,自己今天看起來漂亮,因為她擦了翹翹睫毛膏跟紅色唇膏。老Mary回覆這樣很好,並且 繼續說「女孩子太漂亮也不好,她會沒有幽默感與個性。」乍聽這段,我們會以為老Mary態度冷漠,批評也直白,感覺上好像不好相處。
不過,事實並非如此。接下來兩個 Mary 在海邊的對話,真是讓我耳目一新。
Mary1:「你有什麼缺點,我是說小弱點?」
Mary2:「我... … 沒有安全感。」
Mary1:「還好啊。」
Mary2:「有時候脾氣很糟。」
Mary1:「這很重要,不然要怎麼樣讓男人聽你的。」
來,猜猜看,Mary1 與 Mary2 分別是哪位呢?一號還是二號是婆婆?
真的非常妙。在老Mary的心裡,與他兒子結婚的理想女性,必須是有思想、有理念、有個性、又能說服他的兒子的女人,而不是一個軟弱聽話的女傭。
.
#忠告
看到上面這些對話,只想給未婚的女生們一點真心的忠告:結婚前,先去看看男朋友的媽媽是什麼樣的女性,是你欣賞的女性,她也同時欣賞你嗎?倘若不是相看兩順眼,還是慎重考慮吧。
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吃飯,不是去當個乖孩子給他們家的人看,而是去他們家做你自己,同時觀察他們家的每個人。
.
#2HappyDummies
Mary 告訴 Tim 想生第三個孩子,這意味著 Tim 沒辦法再回到過去看生前的父親,而必須跟父親永遠說再見。Tim 認為不妥。但是 Mary 提出一個讓人發噱的理由:
只有兩個小孩的話,只要其中一個很聰明,另一個一輩子都會活在自己很糟很笨又很魯的惡夢中。但是,倘若有第三個孩子,的確會有一個比較聰明,但是至少另外兩個比較不聰明的孩子,可以相互調侃,也不至於會活在自我貶抑的心態,而是「兩個快樂的笨蛋。」
.
#KitKat是不順遂不是巧克力
說完這句話,Tim 的態度軟化了,並非他覺得 Mary 的「兩個笨蛋的理論」真有道理,而是因為 Tim 想到自己的妹妹Kit Kat。自從故事開始的那場關鍵舞會,她就很少再有快樂,而是一直活在不順遂,若不是工作七零八落,就是男友不珍惜她,還有酗酒毛病,甚至還意外車禍。
相對於 Tim,Kit Kat 看起來仿若魯蛇。的確,Kit Kat 必須位她的生命負責,故事中的 Kit Kat,也是必須靠自己救自己。只是,回想 Kit Kat 的人生經歷,Tim 依舊不捨,而願意再生一個孩子。
.
#想要增加幸福感
近日倘若覺得幸福感比較低,不如就去找找 Curtis 編劇或導演的電影來看看吧。光是看到角色們由生命的低點朝向光明前行,即使不甚順遂,仍舊能夠擁抱生命,也享受當下,就夠讓人正向積極了。
這就是Curtis的故事奇妙所在,他不會直接跟你說,但是卻總是暗暗地提醒:幸福沒有很遠,只要懂得珍惜與感恩。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8
#2021年5月23日
#真愛每一天
天生 弱聽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身患惡疾的主人,遇上體弱多病的狗。命運有時候總愛作弄人,偏偏讓主人與狗在同一個器官患上腫瘤。但這看起來是悲劇的角色設定,這一人一狗偏要來個「負負得正」。疾病不一定消磨意志,同病不需要相憐,只需要緊緊相依。
今年四十三歲的翟文鳳(Janice) 天生患有血管腫瘤,腫瘤遍佈身體內,影響她的脾、肝、腰椎、髗骶骨,亦有中度弱聽。自出生以來,她從沒試過像普通人般走路,成年後更因腫瘤惡化,要將右大腿以下切除,只能靠義肢或輪椅代步。縱使傷殘,但Janice從來沒有嫌棄這副身軀。她是香港首名刀片跑手,曾多次使用刀片義肢完成渣馬十公里賽事。她熱愛游水,喜歡攀石,亦是香港截肢者協會的主席,經常帶着爽朗的笑聲到學校,分享她的生命故事。除了這些耀眼的事迹,她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就是一隻小邊境牧羊犬「羊羊」的媽媽。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腫瘤 #生命鬥士 #截肢 #牧羊犬 #渣馬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天生 弱聽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很多事情在成功之前都看似不可能,路上或許有旁人的冷嘲熱諷,或許有看似無法翻越的高牆,或許有難抵高壓而離去的隊友與信念,然後有人開始為自己設限,嘗試找個說法為自己開脫,最終甘願臣服於所謂的安穩中。
可幸,路上也有援手、有鼓勵、有支持,伴隨着那個仍不甘摒棄自己所信、所愛之物的人。就像今集《港。故》的主角陳姵廷(Yoyo),一個左耳幾乎聽不到聲音,卻熱愛音樂的少女。她並沒有因為左耳的問題而放棄音樂,反而一直堅持着自己所喜愛的事。在家人、老師和朋友的支持下,最終順利在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縱使這條路艱辛難行,但她也無悔這幾年來所走過的路。
天生聽不清左邊的聲音
從出生那一天起,Yoyo就注定無法聽清左邊的世界。然而當時的她並不知道自身的情況,畢竟她從沒聽到過一個完整的世界,父母也只是說她的耳朵和別人的不同,不會影響日常的生活。Yoyo也就慢慢習慣了只靠右耳的生活,像是與人交談時站在別人的左邊、像是降低自己說話的音量,再努力糾正自己的咬字發音,讓自己看起來於常人無異。
雖然有試過被喜歡惡作劇的男同學稱做「聾耳陳」,但Yoyo樂觀開朗的性格,並沒有介懷這個「花名」,加上老師和朋友的幫助,Yoyo得以融入主流學校,更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音樂。
「Miss Leung不斷鼓勵我去試好多唔同嘅嘢,作曲都係佢鼓勵我去做。甚至會畀機會我去指揮,又畀機會我去做伴奏。」Yoyo回想起中學音樂老師的栽培,這正是令她愛上音樂,甚至想再深入發展而報讀香港演藝學院的原因。
找到興趣難 堅持下去更難
「好多人可能一生都未必搵到自己鍾意嘅嘢。」Yoyo慶幸自己能夠找到,不過也因為這個興趣,讓她遇上不少挫折,甚至一度質疑自己在走的路,一度想過要放棄。
入讀演藝學院後,Yoyo才發現所讀的課程已經遠遠超越了她過往所接觸過的範疇,有很多科目還需要充分運用到聽力的部分,而不能單單只依靠右耳。於是,Yoyo第一次真真正正地去找醫生,問清楚自己左耳的狀況,嘗試找出解決的方法。Yoyo笑說,醫生的第一個反應是「點解你要讀音樂?」原來Yoyo左耳的狀況是「傳導性弱聽」,聽覺神經是正常的,但是因為聽小骨的問題,阻擋了所有的聲音。簡單來說,就算是戴上助聽器,也不會有聲音傳進左耳。
Yoyo開始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走錯了這條路。而在演藝學院裏,身邊的同學每一個都是「武林高手」,精通各種樂器、充滿各種才能。「點解我會坐喺度?」這是Yoyo當時不斷在問自己的問題。
路難走 但路上不只是一個人
就在Yoyo感到迷茫的時候,家人、老師就給了她走下去的力量。Yoyo很感激不同科目的老師,明明有很多活動要籌備,卻願意花時間去幫她補課。為了一個特別的學生,搜集資料,和她一起想辦法解決學業上的困難。Yoyo更感謝家人無條件的支持,不介意她就讀與藝術相關的科目,不介意她可能無法畢業。他們在Yoyo最失落的時候,給予她最大的鼓勵。
「我係可以畢業㗎,可能真係要花更加多嘅時間,同埋真係好多淚水同汗水,但係我最後係畢到業㗎。」Yoyo笑得很燦爛。
少女無悔追夢
一直以來,Yoyo左耳的問題使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幾倍的努力,也因為「不夠殘」的原因而一直的不到政府的援助。因為當局的評核準則是以較好的一邊耳朵為標準來測試,擁有健全右耳的Yoyo自然得不到任何幫助。Yoyo就是這樣,努力改善咬字發音融入主流,然後沿着常人的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然而也因為左耳,令她畢業後未必能夠再讀上去,但她從不覺得可惜。
「我唔會覺得天意弄人,我享受音樂,我搵到一樣自己鍾意嘅嘢,好多人可能一生都未必搵到。行到呢步已經無可惜可言,我真係賺咗好多好多,無論係專業知識上,我認識嘅人,甚至呢四年,正常都唔應該會存在。」
很多事情在成功之前都看似不可能,但堅持了就可能有希望,今集《港。故》用七分鐘,帶大家看一個「不夠殘」的少女,不為自己設限,熱愛音樂、無悔追夢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