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和 二〇四六 台灣的成員們在彰化齊聚,就是為了幫 楊子賢 讚聲。子賢不只是2046的成員、也是台大的學弟,更是社會運動一路上的好戰友。
同時,昨日也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的紀念活動,子賢幫我們安排了幾個相關的重要景點導覽,從當時的知識傳遞中心元清觀、到賴和入獄時所在的彰化分局以及市民們從事公眾活動的重要場所彰化公會堂。
認識子賢的人都知道,他對公眾事務有著非常高的熱情,從16歲開始就讀彰化高中時,受到恩師「沒有行動的閱讀是無效的」一話啟蒙,籌組「喚醒彰化青年聯盟」關心在地議題;大學期間加入學運社團,於政大推動轉型正義,並在反台化空汙運動串連彰化學生,為家鄉發聲;23歲成立「磺溪文化永續協會」籌劃「抗中保台彰化青年詢獎團」與地方青年一同在市場與街頭宣講;同時,在近幾次大選也都返鄉輔選。
子賢目前正投入彰化市、花壇鄉、芬園鄉的縣議員初選,子賢雖然年輕,但這十年來持續參與公眾事務,從未離開過彰化,始終心繫故鄉、並以行動實踐,現在要帶著這些熱情往下一個階段前進。
2046的成員目前只有我和基隆 張之豪議員是非六都的民代,非常期待子賢能進入縣議會,我們的選區都是三個行政區,一個比較大的縣轄市配上兩個較小的鄉,同時也都是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卻同時受到鄰近都市的巨大影響,有非常多類似的地方可以交流。
對我們來說,投身政治取得公職並非目的所在,透過這個位子推動或完成什麼才是重點,子賢在初選期間,文宣的內容,選擇了賴和的詩與台灣梵谷陳來興老師的畫,並輔以民主前輩石錫勳醫師對抗強權的故事,都展現了他對故鄉深切的關懷並揉合年輕人的創意。
希望彰化市、花壇鄉、芬園鄉的鄉親,能一起來支持子賢,讓他有更多力量,能為故鄉服務。
黃捷 高雄市議員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黃守達 台中市議員
藍士博 台灣基進桃園黨部執行長
戴瑋姍 新北市議員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林亮君 台北市議員
吳崢 政治工作者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李亞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1016 🌟 李亞築議員 質詢 🌟 📌水利局 ⚠田寮區災損工程應開說明會 ⚠田寮區野溪整治計畫 ⚠田寮區淹水整治計畫 ⚠路竹區災損陷後坑工程應盡快修復 ⚠阿蓮區土庫排水整治及抽水站研議 ⚠淹水路段即時影像 ⚠茄萣區海岸公園雜草管理問題 ⚠茄萣區海岸公園限制機車進入 ⚠茄萣區大排整治計畫 ⚠...
大 溪 選區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科技新竹的下一哩路:新竹升格新政治
昨天上午小英總統視察新竹市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力挺林智堅市長「以直轄市支持科學園區永續發展」的發展方針。國民黨竹苗政治人物也隔空嗆聲,認為若要合併不能罔顧區域平衡,一定要把苗栗列入竹竹苗直轄市,甚至拋出「市府要放在苗栗」論調。
我的意見很簡單,#新竹就是竹竹苗的重心,#大新竹升格,#新竹人決定。
👉竹竹苗發展的軸線:新竹升格,跨域溝通橫向增強
新竹市不僅是竹竹苗商業活動中心,更是科技研發中心以及政治中心,無論未來如何升格,都該正視既有的發展軸線,同時加強跨域的溝通。事實上,新竹縣市合併已經是兩地居民多年來的盼望,兩地合併升格不僅能拿到更合理的中央分配款,還能一舉解決交通建設、學區劃分甚至是產業投資長期縣市不同調的問題。在未來,竹科X基地將進駐新竹城區,新創、研發以及軟體產業將帶動新竹產業升級,新竹市只會越來越重要,一定要以 #直轄市規模 促成更細緻且前瞻的政策。
👉新政治、新新竹
近日許多人以破壞閩客平衡為由看衰大新竹甚至是竹苗升格,我認為,無論是宗親還是派系,都是舊政治的窠臼。新竹縣市分家快要40年,選區劃分、競爭結構以及議題設定都已經靜止許久,論述還停留在3.40年前的思考,不利新思維與意見產生。是時候以「新竹生活圈」扭轉以派系利益為根據的行政區劃,解開頭前溪兩岸的不同調,自己當家作主。
👉國民黨內不同調
無論大新竹還是竹苗升格,國民黨內立場並不同調,我認為,#竹竹苗升格根本是急就章的政策拼湊,為了 #反對大新竹升格找藉口。新竹縣立委林為洲、林思銘以及縣長楊文科力挺竹苗合併升格,而苗栗立委陳超明、徐志榮則表示「竹竹苗各自發展比較好」、倘若升格「全台都是都」。新竹市立委鄭正鈐則直接表達反對立場,認為應從整體行政區劃檢討,升格不是最佳解。
昨天晚上參加「#AI神科技,解決城市難題」講座,與會的市民朋友已經開始熱烈討論合併之後可以如何用AI智慧讓大新竹城市治理更有效率,相當期待合併升格的前景。請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直轄市,為科技新竹的下一哩路打拼。
—————————
👉跳脫選舉思考,才顯現出城市治理格局。作為在地新竹人,更盼望看到新竹未來發展有條康莊大道。
#大新竹合併 #城市願景 #在地思考
大 溪 選區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妍選Monday』 每週一早上咖啡時間配上專論小文章。五分鐘一個觀點,深入思考新竹生活。
【0913主題】產業下一步?未來新竹進行式
燦樹颱風走後,各處恢復平靜,大家早安~
最近一個震撼的消息,那就是眾所矚目的三井集團因為營運規劃,宣布放棄世博館進駐計劃。消息一出,市民朋友紛紛呼喚IKEA或唐吉軻德進駐新竹,重新活化公道五路兩側,為新竹市帶來更多休閒遊憩的空間。
從世博館的下一步到竹科X基地
市場對於新竹市民的心聲是敏銳的!據我所知,已經有新竹市內大型百貨集團積極與「#全台最美書店」洽談中,將會以 #活化現有空間利用 的角度,結合餐飲與手作品牌,給市民朋友嶄新的文化體驗。新竹市除了藝文休閒體驗升級之外,#產業的再調整,才是永續發展的關鍵。
新竹市很幸運,疫情之下半導體產業讓竹科仍保有穩健發展,而近年規劃的「竹科X基地」將會以軟硬整合、新創以及研發中心為發展藍圖,不僅將竹科的發展優勢帶入新竹市區,更象徵新舊城契合、交通動脈東西貫通以及產業第三波的轉型。
從竹科X基地到三縣市生活圈
竹科X基地象徵著新竹市產業區位的進化,更進一步的跨縣市人流,將會重塑大新竹地區的生活樣貌。新竹縣朋友的日常生活可能是這樣:「過個頭前溪買晚餐,晚上去個巨城逛逛,假日去南寮海邊走走」。住在竹縣的朋友也會說,「我從小就通勤到新竹上學,出社會後開車到新竹上班,不過就是半小時車程!無論就學、購物甚至是申辦重要文件,早就習慣這樣移動!」
若從縣市互動來看,確實合併起來有更大的利基來討論資源分配,並作出更具體的公共政策,以回應龐大的人流,但包含舉債問題、各地發展速率問題還有更嚴肅的,傳統閩客地域劃分問題等,仍需要更細緻地討論,嚴肅面對,誠懇地跟各在地住民溝通。
新竹縣市還是竹竹苗合併?問題仍多,討論要先行
這幾天縣市合併議題喧嘩,新竹縣長楊文科高調表示贊成,而苗栗縣長徐耀昌則認為發展條件仍需要更完善配套。
就新竹縣市而言,兩者負債都在100億左右,且在近幾年大幅提昇償債率,可望儘速脫離赤字;相對的,苗栗縣109年度仍有高達372億債款,但減債能力仍相對有限。網友幾乎一面倒,認為苗栗若與新竹縣市合併,將會成為減債的難題;此外,攸關於三縣市歷史背景的閩客情結,也使得選區結構下的藍綠秩序成為難題,一但升格直轄市,地方自治將被一定程度波及,更不用提三個縣市首長的席次將遽減為一,問題相當複雜,更細緻且共識導向的討論,才能讓民意充分表達。
新竹科技產業即將步入下一階段的轉型,期待地方行政系統也能趁此機會調整改革,建構出更有效率的行政管理體系,來支持下一階段新竹產業的發展。隨著時代浪潮不斷往前,我認為下一階段的新竹城市治理,考量因素將逐漸從「閩客地域劃分」轉為「服務支持產業發展」及「生活圈的公共建設」。以新竹地區民眾為主的商業服務型態會越來越蓬勃,在消費力強大的背景下,各大品牌的進駐跟在地經營,指日可待。
大 溪 選區 在 高雄市議員李亞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16 🌟 李亞築議員 質詢 🌟
📌水利局
⚠田寮區災損工程應開說明會
⚠田寮區野溪整治計畫
⚠田寮區淹水整治計畫
⚠路竹區災損陷後坑工程應盡快修復
⚠阿蓮區土庫排水整治及抽水站研議
⚠淹水路段即時影像
⚠茄萣區海岸公園雜草管理問題
⚠茄萣區海岸公園限制機車進入
⚠茄萣區大排整治計畫
⚠第二選區汙水下水道規劃
📌海洋局
⚠情人碼頭應整體規劃
⚠虱目魚價格低迷
📌農業局
⚠萊豬對豬農的配套措施
質詢會期➡高雄市議會第3屆第4次定期大會
質詢日期➡20201016
質詢部門➡農林部門
大 溪 選區 在 鄭文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因為疫情的關係,假日行程確實減少很多,我在午後的時間找了秘書陪我出去看看其他地方有些什麼改變?
印象中牡丹車站是一個頗有古意的車站,它代表著採礦歲月的流逝,早年九份一帶因著採礦產業的發展,而讓牡丹這個小山城充滿人氣,現在它也面臨人口外移及老化的問題。
我們在這個小山城的老街走動,看到唯一的咖啡廳,裡面坐滿了特別來此地登山、拍照的高手,他們由一位住在雙溪的大姐帶路,一路從瑞芳走到牡丹,感受寧靜小山城的靜謐,也等待迎接他們返家的火車🚞,當崆崆崆的火車聲響起時,就是大家道別的時刻,同時也結束了這個美麗的假期。
我在牡丹小城裏看到很多閒置的房屋,想著它們的主人應該也像我選區裡的許多民眾一樣,為了生活而出外打拼,老人家逐漸凋零後,老家也就被閒置著,這是一個頗需深刻面對的課題,在日本也面臨到同樣的問題,因此我們的國發會才會引進日本的地方創生 EXPO,將這類問題列為國家重大政策。
基隆市政府這幾年在這方面也有很多的努力,我也要告訴你,如果你對你的住家附近的環境有任何的想法,我都很歡迎你來跟我們一起討論讓老舊的建築物可以賦予它新的生命,也可以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有所改變,你會更喜歡你的家鄉😯
大 溪 選區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要讓體質健全,血路必得暢通。
我的選區,一直以來困於交通不便,我常常看到阿公載著小孩跟大車砂石車,一起奔馳在山頂路上,看得膽戰心驚。如果有一個好的鐵路、方便的公車、再加上bike轉運站,可以免去許多性命危險,對區域的發展、高齡化社會,或者是年輕人落地生根,都是非常好的。
所以,我特別關心台中山海環線鐵路的進度,也提出了四個要求:
一、 山手線並不需要強求全線立體化,在降低財政負擔下,提升服務機能,儘速消除地方與中央的歧見,造福市民的前題下,我覺得應先讓硬體落實「雙軌電化雙向環狀運行」。山海環線和東京等大都會的環狀線不同,許多位於「非建成區」,本質上更像法國 RER 或德國 S-bahn 的近郊通勤,串連衛星市鎮功能。部分區域其實可在維持雙線雙向電氣化運行下,進行「土建減量」,以部分用路堤代替高架橋等方式,在運輸容量不減,道路立體交會前提下,降低造價。
二、 與地方密切合作,設計車站周邊交通計畫時,檢討海線如大肚、龍井、烏日、清水等車站目前偏弱的轉運機能,以車站為核心規劃公車接駁。
三、 請交通部督促台中市府,在提交計畫裡,必須檢討周邊土地開發,引進商業服務、微型運動中心、社會住宅、公托與長照設施聚集,並設置在車站旁,鼓勵居民移入,創造出緊緻而便利的新型態都市。
四、 有關設站,建議交通部不一定只依當今人口來做考量,應該是將考慮 TOD 開發下,誘導人口分佈改變與重大建設投資,讓人口、產業與交通路網形成正向循環的誘導關係,讓民眾來使用,改變交通習慣。
除了民眾關心的交通,再來就是疫情了。
面對這樣的疫情未爆彈,以及未來任何災害或戰爭發生時(目前為準戰爭狀態),南來北往的國會與行政部門也該超前部署。
我知道目前行政院已經有進行相關的視訊會議,以及處理文件數位簽章的工作。但相關二級行政單位則是各自規劃,目前似乎並沒有所謂全國性相關中央行政機關的空間配置。
然而,針對戰爭時期(目前為準戰爭狀態)、天然災害發生等狀況發生,相關行政單位已無法在台北持續辦公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必須重申,選前我提出「國會中遷、首都減壓」的政見,正是因為目前多數的行政機關集中於台北,就像人體的心臟大腦都集中在頭部,若北部疫情大爆發,整個國家可能會陷入停擺的危機。我希望行政單位也能開始著手研究 「行政分流、功能分散」的超前部署,相關經驗也可以作為未來首都機能重新分配的參考!利用這個時機,來思考一下備援首都的方向。
目前為止,行政政治經濟訊息等等的中心,都在台北。重新思考,台澎金馬的地理中心,其實是我們大肚溪附近,包括烏日、霧峰、南投。思量交通、區域平衡、分散風險等各層面,我們該考慮首都減壓立院先行這個計畫!
2010年開始,其實跨越黨派,各方都有提出過這個議題,但從2010年到現今,行政部門的回覆都是「再討論看看、再研究看看」,到現在也八年了。我認為,至少明白列出遷都遷國會的可行性評估。研究過去的討論結果,多是民意還沒有凝聚,但問題在於民眾根本不知道,遷移的好處跟壞處是什麼的時候,其實民眾根本無從選擇。
為什麼我這麼在意這件事?
因為國土均衡很重要!台灣很小,國土面積排名世界 140 左右;但台灣很強,經濟是世界前 25 強。你可能感覺不到,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在於長年的國土規劃與發展失衡。
這樣頭重腳輕的發展,就造成了房價高漲、對年輕人的雙重剝削。
在馬英九政府錯誤的金融與房地產政策下,熱錢集中於北部,讓台北房價一飛沖天。年輕人離鄉背景去台北,工作機會多但房價很貴。而中南部老家,雖然相對負擔得起,但缺乏發展機會。
解決北漂與高房價問題的方法,並不是只有稅負調整,更重要的是讓產業與工作機會移回中南部,讓青年人口移回中南部,同時在新發展區域做好計劃,控制房屋供給,提供社會住宅,杜絕熱錢炒作,從供需面媒合解決問題,實惠且衝擊小。
建設永續而均富的國家,就從國土均衡發展做起!
讓我們好好就「首都分流」、「災難應變」、「備援首都」,提出規劃,盤點北中南行政、立法等中央機關可使用空間,指揮系統(如遠端會議、公文系統與聯繫保密通訊管道)的緊急建立,人員的調度和任務分配模式。這不僅僅是因應疫情,更是為了永續經營!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radicalwings.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s/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