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南韓][濟州]
淺遊濟州所見(一)
這個夏天帶團到南韓,也是我第一次造訪韓國,第一站先到濟州島。對於這個地方,除了其怡人大自然風光,我惟一認識的,就是當年看《大長今》(出賣年齡),劇情安排大長今被流放至此地。大巴駛進街道,目之所見,街道比想像中寬闊整潔,天空湛藍明淨,根據中韓混血的當地導遊所說,原來政府特意保護濟州島環境,禁止興建工廠。
還有令人深刻的是,街上幾乎不見一絲人煙。
無他,這小島比香港大約三分一,但人口只有五十五萬。這裡的土地問題,應是跟香港恰恰相反,地多人少,不夠生產力。因為這裡沒有工廠,也沒有甚麼商業,年輕人可謂沒有甚麼發展機會,人口的減少和老化,是任風光如何美麗,也補救不了的問題。「旅遊業不能振興這裡的經濟嗎?」我問導遊叔叔。「有,當然有幫助,例如我們本地人,放假時也喜歡過來濟州度假,他們會在這裡起別墅,但畢竟這裡的旅遊業,只是有限的開發,因為怕會帶來破壞,所以政府都很小心。」「哪麼這裡有農業嗎?」我問。「當然有,濟州的柑橘自古以來都很出名,不過年輕人都不喜歡務農,沒辦法。」「但會有人反過來,希望過來濟州種田,或投資農業嗎?」我問。導遊叔叔搖搖頭:「不行,政府這方面的規管很嚴格,例如如果你本來不是在濟州種柑橘,你就不可以在這裡種柑橘,甚至在路邊擺攤檔賣柑橘,也不可以,但在首爾就沒有問題。」「是因為要保護土生土長的原居民?」他緩緩點頭。這也難怪,如果外地人也來濟州分一杯羮,連最後一件餅也要搶走,這裡的人真的要吃西北風了,雖說保護主義,並不是治標的方法。
濟州其中一個著名的景點是日出峰,在山崖腳下,有一小群阿珠媽,販賣各式各樣的貝殼類海產,遊人可以面對大海,邊喝酒邊吃貝類海鮮,好不寫意。正當我暗暗哀嘆時間不夠,看見一個阿珠媽,背著一個大竹簍,裡頭都是吃剩的空殼,腳步有點蹣跚的,緩緩沿山崖腳邊走去,直至在我的視線消失。不知怎的,心底泛起一絲惆悵,也許是因為知道,她們曾經敏捷矯健,她們就是濟州島的代表人物之一:海女。
相比首爾等中原地方,濟州這小島的建封色彩不會如斯濃烈,這裡的女性,不少以作海女為生,撐起半邊天。海女顧名思義,就是在海裡打滾,她們得徒手潛水一分多兩分鐘,捉拿海產至岸上販賣,因為危險,所以往往至少二人出動,一人下水,另一人在岸上看守。「據說以前有個旅客看著海女下海,看她久久沒有上水,以為要發生命案了,就立即跳水把她拉上來,怎料反被海女打了一頓,因為這個不知底蘊的遊客,破壞了她的收穫。」導遊叔叔哈哈大笑說。「不過現在她們都不是甚麼海女了。你應該看到她們吧,一把年紀,都是海嬸了。」「這麼辛苦又沒有保障的工作,應該沒有甚麼年輕人願意接手吧。但白白讓這文化消失,不是很可惜嗎。」我說。「是啊,其實政府有鼓勵年輕女生做海女,提供及資助她們的海女訓練,可是實在太辛苦了,還是沒有人入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待續
大長今濟州島 在 對倒香港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隨筆][南韓][濟州]
淺遊濟州所見(一)
這個夏天帶團到南韓,也是我第一次造訪韓國,第一站先到濟州島。對於這個地方,除了其怡人大自然風光,我惟一認識的,就是當年看《大長今》(出賣年齡),劇情安排大長今被流放至此地。大巴駛進街道,目之所見,街道比想像中寬闊整潔,天空湛藍明淨,根據中韓混血的當地導遊所說,原來政府特意保護濟州島環境,禁止興建工廠。
還有令人深刻的是,街上幾乎不見一絲人煙。
無他,這小島比香港大約三分一,但人口只有五十五萬。這裡的土地問題,應是跟香港恰恰相反,地多人少,不夠生產力。因為這裡沒有工廠,也沒有甚麼商業,年輕人可謂沒有甚麼發展機會,人口的減少和老化,是任風光如何美麗,也補救不了的問題。「旅遊業不能振興這裡的經濟嗎?」我問導遊叔叔。「有,當然有幫助,例如我們本地人,放假時也喜歡過來濟州度假,他們會在這裡起別墅,但畢竟這裡的旅遊業,只是有限的開發,因為怕會帶來破壞,所以政府都很小心。」「哪麼這裡有農業嗎?」我問。「當然有,濟州的柑橘自古以來都很出名,不過年輕人都不喜歡務農,沒辦法。」「但會有人反過來,希望過來濟州種田,或投資農業嗎?」我問。導遊叔叔搖搖頭:「不行,政府這方面的規管很嚴格,例如如果你本來不是在濟州種柑橘,你就不可以在這裡種柑橘,甚至在路邊擺攤檔賣柑橘,也不可以,但在首爾就沒有問題。」「是因為要保護土生土長的原居民?」他緩緩點頭。這也難怪,如果外地人也來濟州分一杯羮,連最後一件餅也要搶走,這裡的人真的要吃西北風了,雖說保護主義,並不是治標的方法。
濟州其中一個著名的景點是日出峰,在山崖腳下,有一小群阿珠媽,販賣各式各樣的貝殼類海產,遊人可以面對大海,邊喝酒邊吃貝類海鮮,好不寫意。正當我暗暗哀嘆時間不夠,看見一個阿珠媽,背著一個大竹簍,裡頭都是吃剩的空殼,腳步有點蹣跚的,緩緩沿山崖腳邊走去,直至在我的視線消失。不知怎的,心底泛起一絲惆悵,也許是因為知道,她們曾經敏捷矯健,她們就是濟州島的代表人物之一:海女。
相比首爾等中原地方,濟州這小島的建封色彩不會如斯濃烈,這裡的女性,不少以作海女為生,撐起半邊天。海女顧名思義,就是在海裡打滾,她們得徒手潛水一分多兩分鐘,捉拿海產至岸上販賣,因為危險,所以往往至少二人出動,一人下水,另一人在岸上看守。「據說以前有個旅客看著海女下海,看她久久沒有上水,以為要發生命案了,就立即跳水把她拉上來,怎料反被海女打了一頓,因為這個不知底蘊的遊客,破壞了她的收穫。」導遊叔叔哈哈大笑說。「不過現在她們都不是甚麼海女了。你應該看到她們吧,一把年紀,都是海嬸了。」「這麼辛苦又沒有保障的工作,應該沒有甚麼年輕人願意接手吧。但白白讓這文化消失,不是很可惜嗎。」我說。「是啊,其實政府有鼓勵年輕女生做海女,提供及資助她們的海女訓練,可是實在太辛苦了,還是沒有人入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待續
大長今濟州島 在 對倒香港隨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隨影][出差][南韓]
從前認識濟州島,就是從韓劇《大長今》開始,那裡是大長今被流放的地方。這裡山明水秀,但而今仍真的人跡罕至。
海女是濟州原住民的傳統職業之一。顧名思義,海女徒手潛水一至兩分鐘,捕捉海産為生。可是這種職業放在今天,誰還願意繼承?就算南韓政府出盡法寶吸引年輕女生學習,仍乏人問津。
由海女變海嬸至海婆,萬一她們死去的話,海女這職業,就會變成歷史。海女婆婆,背著沉甸甸的貝殻,慢慢走向懸崖盡頭,直至消失,這可會同樣是海女這傳統職業的下場?
攝於濟州,南韓。
Photo in Jeju, Korea.
#korea #jeju #discovertheworld #travel #koreantravelling #korean #jejueastcoast #seagirl #travelling #travelgram #southkorea #southkoreat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