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談台鐵在台灣交通中的定位問題】
我們徵得3Q 陳柏惟同意,轉載今天他發表的文章,這篇用意不在揪出事故元兇,或是高唱「系統性問題」,而是很實際的提出一個問題:台鐵在台灣交通體系中,定位極為尷尬。
西部遠距離:被高鐵打趴
西部短距離:捷運化轉型失敗,地方都想要捷運不要台鐵
東部長距離:平假差異過大,假日運力不足
東部短距離:完全的賠錢貨
貨運:西部滅亡,東部有水泥業
理論上,都會圈中短距離運輸,和東部長距離運輸,應該是台鐵兩大獲利來源,但在決策無法尊重專業,多種勢力角力,以及「台鐵什麼都得做」的政治力要求下,台鐵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台鐵本業開門就虧,但又不能不開車。你要罵台鐵企業文化爛透,要求台鐵改善服務、改善工安、引進各種先進設備,當然都可以。問題在於,不論公司化或民營化,如果不讓台鐵找到獲利的利基,怎樣組織改造都沒有用,甚至在拼命cost down之下,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要求台鐵改革的同時,政策上必須營造一個「#軌道與大眾運輸發展優先」的環境。以下,我們就來看3Q的分析:
■交通革命,卻革了台鐵的命
如果大家看教科書,會這樣寫,台灣史上幾次空間革命包含:
1. 1908年縱貫線全線通車,西部交通從相距數天變成南北12小時內可抵達。
2.2007年高鐵全線通車,西部主要都市90分鐘內可達,成為一日生活圈。
在一個世紀的空間革命中,台鐵已從「#領導革命者」的地位跌落,失去了中長距離聯絡的優勢,那麼台鐵應該要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我們更細緻的回顧1908~2007年之間台灣的交通史,粗略來說,前50~60年,是台鐵優勢的時代;而後40~50年,則是台鐵吃土的時代。
■大公路主義興起,擊垮台鐵也荼毒台灣五十年
關鍵的轉變就在1970年代,雖然台鐵在1973年~1979年完成了西幹線電氣化,然而在同時期,隨著南北高速公路通車,經濟成長帶動私家車輛普及,在政府採取公路建設與汽車工業發展優先的「大公路主義」下,鐵路的優勢快速被侵蝕。1977年起,台鐵運量陷入長年低迷,大量往公路運輸流失。
貨車取代鐵路運輸,侵蝕了台鐵長期的穩定收入;在都會區通勤方面,台鐵改善落後,無法吃到通勤市場,被捷運新系統取代;在長距離運輸方面,先是被高速公路侵蝕,最後又被高鐵重擊。 貨運、短距離客運、長距離客運三連敗,注定台鐵本業難以翻身。
■台鐵定位朝向中短程捷運化發展,為何難成功?
1980年代,政府開始推動各都會區的台鐵立體化與捷運化政策,但強調的是「城市縫合」、「減少平交道」,而不是以「#台鐵捷運化」優先考量。在號誌行控未改善、列車車型性能差異過大、緩急不分離甚至缺乏待避線、營運人力不足等狀況下,就算是班次最密集的台北都會區,也和捷運系統的發車能力有相當差距。
事實上,所謂的「傳統鐵路」在號誌升級,閉塞機制改善,列車性能提升下,其實和「鋼輪鋼軌高運量」捷運系統是完全一樣的。就像是JR山手線可以做到11節車廂編成的電聯車尖峰相隔2分鐘發車,日運量400萬人,超越任何一條捷運路線。
然而,台鐵在西幹線,並未以這樣的思維「力拼捷運化」,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奇怪的,例如台中雖然高架化了,大部分的通勤車站都沒有待避線;通勤電車的調度不是在台中與高雄這些大都會區密集發車,而是從台中開到高雄;以至於離峰還是20~30分鐘一班車,完全稱不上「捷運」。
另外,適合台鐵競爭優勢區間的城郊鐵路,包含機場捷運、林園東港延伸這些新線建設,出自於對台鐵的不信任,地方或市民都寧可採取全新系統,或盡量延伸現有捷運系統,而不採傳統鐵路建設。這和德法的RER系統,或日本近郊鐵路+直通運轉的模式大相徑庭。
這並不完全是台鐵的錯,畢竟台鐵無法主導建設規格(鐵道局才能),蓋出來的東西不一定符合營運需求。加上台鐵還必須負擔許多政治要求,例如這站也要停莒光、自強號,這都讓台鐵的經營舉步維艱。
另外,由於台灣被大公路發展荼毒已久,各大都會區大眾運輸與行人自行車道發展極度落後,就算有車站,車站外的接駁,地方政府的城市規劃,都很難滿足TOD發展的方向。雖然台鐵手握都會區黃金土地,但一方面台鐵缺乏自行開發能力,二來就算是要開發恐怕也會被說成炒房炒地圖利財團。不論政府或民間,似乎都還沒有城市發展重回「軌道導向」的真正決心。
■在東部台鐵為何無法把握優勢?
在東部台鐵相對有競爭力,諷刺的是,這來自公路建設的困難。
1991年環島鐵路網完成。然而,東部運輸平假日落差極大,通車不久,北迴運能就不堪使用,因而在1992年開始雙軌電氣化,2005年全部完工,接著又引入太魯閣、普悠瑪等傾斜式列車,嘗試再增加運能。
但在東部運能提升的過程中,花東電氣化先於雙軌化,車站缺乏待避線,與貨列排點上的衝突,樹林作為始發站導致樹林至南港間密度過大等這些問題卻仍然存在,也影響了發車密度的提升。修改機電與月台設施,讓列車編成擴大,理論上比傾斜式列車能帶來更高運能,但卻並未被優先考量。
當然,鐵路的建設成本、安全性、效率與環保性理論上都遠高於公路,繼續擴大鐵路運能,仍比擴建擴寬公路效益更佳。但花東城鎮或觀光區的「無縫接軌」轉乘系統,某種程度上卻付之闕如,若要暢遊花東,自駕便利性仍然較高。季節性波動的遊客,帶來商機,卻也排擠了本地人的使用需求。
若以東部鐵路具備的相對優勢,和大量的觀光資源,理論上政府與台鐵推動鐵道觀光,與補貼客運+共享/租賃運具,可以打造很好的低碳運輸體系,甚至能像JR九州一樣成為集團金雞母。
■未來的願景是「#西高鐵東快鐵 」嗎?
在2020年環島鐵路電化完成,以及高鐵確定延伸屏東後,交通部提出了「西高鐵、東快鐵」的概念,為接下來的台灣鐵路網定調。
然而,高鐵到底要延伸到何種程度,西高鐵與東高鐵的分界線在哪裡?能否將轉乘最佳化?都仍然沒有確定的答案。不論是南港或屏東,都有延伸的可能。
另外,東快鐵除了要提升到160km/h時速(也是日本窄軌在來線的最高時速)以外,同時也仍須負擔區間車、貨列等不同需求,路線規格要改善到何種程度,也有待釐清。
由於東部極度仰賴長途客運的票箱收入,若是高鐵延伸東部,剩下的台鐵並不具西部還有捷運化與中短程城際運輸的需求,可能淪為政府的經營負擔,這都是在要求速度與品質以外,也需要考慮的。
■組織再造必須配合國家政策支援
在本次意外後,台鐵的公司化與民營化再次被提及。
然而我要強調的是,台鐵的定位與利基若不能確定,在運輸本業鉅額虧損的狀況下,再如何改造,經營都很困難。
國家政策必須確定的是:
1. 在西部,遠距離高鐵,中短距離台鐵,短距離捷運、公車的完整大眾運輸網建構。做好無縫接軌,逐漸取代私有運具,提升市佔率。
2. 在東部,軌道運輸先於公路運輸發展。提供觀光客區域內接駁機制,釋放聯外公路滿足在地需求。
3. 建立軌道產業與驗證機制,確立本土需求,並減少重置成本。
我們會看到,前瞻基礎建設的基本方向就是要以軌道發展取代大公路主義,扭轉過去台灣的長期發展失衡。前瞻預算的問題只在投資優先順序(包含優先升級到ETCS level 2的閉塞控制或其他機電更新方向),以及增加運量的效率問題(包含優先進行緩急分離與增設待避軌,並改善調度區間問題),而不在總額投資過多。
如果我們並不願意推動軌道為主的都市發展導向,不願意讓台鐵透過土地開發與都市更新獲利與獲得運量,地方與中央無法推動大眾運輸系統的配套,那再要求台鐵做這做那,都只是凌遲已經被砍到見骨的台鐵。
而由於台鐵是全台覆蓋最廣的軌道系統,負擔了城鄉平衡的角色,存在一定的公益性(例:民營公司才不需要優先賣票給花東鄉親);要提升經營彈性,公司化(維持官股)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鐵道局-台鐵公司的關係,就會變成類似捷運局-捷運公司的關係,由鐵道局興建,政府持有軌道所有權,並交給公司管理營運。若公司化經營順利,遠期可再考慮「車路分離」之民營釋股模式,確保軌道興建與維護之持續。
以上這些政策面的方向,說來容易,也早有人提過,但遭受的阻力卻是無比巨大。
我們都知道台鐵不論在組織管理、內部部門的協調上,都有問題,但如果是推動改革,要給軌道發展一個看得見的未來,讓台鐵足以生存與茁壯,這應該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方向。
大都會客運調度站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覺得台鐵的定位應該是什麼?】
台鐵408次列車撞擊入侵工程車事故已經第三天,我們可以看到鋪天蓋地的檢討,從隨便停車與拉手煞車的文化,到台鐵的組織再造不等,在如此重大的悲劇發生之際,我們都想找到一個罪魁禍首。待調查責任與事故原因,必定持續監督。
而今天想談一個根本的問題,什麼是台鐵的定位?
■交通革命,卻革了台鐵的命
如果大家看教科書,會這樣寫,台灣史上幾次空間革命包含:
1. 1908年縱貫線全線通車,西部交通從相距數天變成南北12小時內可抵達。
2.2007年高鐵全線通車,西部主要都市90分鐘內可達,成為一日生活圈。
在一個世紀的空間革命中,台鐵已從「領導革命者」的地位跌落,失去了中長距離聯絡的優勢,那麼台鐵應該要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我們更細緻的回顧1908~2007年之間台灣的交通史,粗略來說,前50~60年,是台鐵優勢的時代;而後40~50年,則是台鐵吃土的時代。
■大公路主義興起,擊垮台鐵也荼毒台灣五十年
關鍵的轉變就在1970年代,雖然台鐵在1973年~1979年完成了西幹線電氣化,然而在同時期,隨著南北高速公路通車,經濟成長帶動私家車輛普及,在政府採取公路建設與汽車工業發展優先的「大公路主義」下,鐵路的優勢快速被侵蝕。
在貨運方面,貨車取代鐵路運輸,侵蝕了台鐵長期的穩定收入;在都會區通勤方面,台鐵設備改善落後,客運支線不是廢線改公路,就是改為系統不相容的捷運,也未增加通勤路線或列車,在台灣都市化最快的年代,台鐵完全分不到這塊市場;而在長距離運輸方面,台鐵的優勢先是被高速公路侵蝕,最後又被高鐵重擊。 在貨運、短距離客運、長距離客運 連吃三拳,注定台鐵本業難以翻身。
■台鐵定位朝向中短程捷運化發展,為何難成功?
1980年代,政府開始推動各都會區的台鐵立體化,往往打著「城市縫合」、「減少平交道交通壅塞」的理由,已經完全是以公路的思維著想了。儘管後來推出「台鐵捷運化」政策,但在號誌行控未改善、列車車型性能差異過大、緩急不分離甚至缺乏待避線、營運人力不足等狀況下,就算是班次最密集的台北都會區,也和捷運系統的發車能力有相當差距。
事實上,所謂的「傳統鐵路」在號誌升級,閉塞機制改善,列車性能提升下,其實和「鋼輪鋼軌高運量」捷運系統是完全一樣的。就像是JR山手線可以做到11節車廂編成的電聯車尖峰相隔2分鐘發車,日運量400萬人,超越任何一條捷運路線。
然而,台鐵在西幹線,並未以這樣的思維「力拼捷運化」,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奇怪的,例如台中雖然高架化了,大部分的通勤車站都沒有待避線;通勤電車的調度不是在台中與高雄這些大都會區密集發車,而是從台中開到高雄;以至於離峰還是20~30分鐘一班車,完全稱不上「捷運」。
另外,適合台鐵競爭優勢區間的城郊鐵路,包含機場捷運、林園東港延伸這些新線建設,出自於對台鐵的不信任,地方或市民都寧可採取全新系統,或盡量延伸現有捷運系統,而不採傳統鐵路建設。這和德法的RER系統,或日本近郊鐵路+直通運轉的模式大相徑庭。
這並不完全是台鐵的錯,畢竟台鐵無法主導建設規格(鐵道局才能),蓋出來的東西不一定符合營運需求。加上台鐵還必須負擔許多政治要求,例如這站也要停莒光、自強號,這都讓台鐵的經營舉步維艱。
另外,由於台灣被大公路發展荼毒已久,各大都會區大眾運輸與行人自行車道發展極度落後,就算有車站,車站外的接駁,地方政府的城市規劃,都很難滿足TOD發展的方向。雖然台鐵手握都會區黃金土地,但一方面台鐵缺乏自行開發能力,二來就算是要開發恐怕也會被說成炒房炒地圖利財團。不論政府或民間,似乎都還沒有城市發展重回「軌道導向」的真正決心。
■在東部台鐵為何無法把握優勢?
當然,在東部台鐵相對有競爭力,諷刺的是,這來自公路建設的困難。
1980年完成北迴鐵路,1991年完成南迴鐵路之後,環島鐵路網完成。然而,東部運輸存在平假日落差極大的問題,通車不久,北迴運能就不堪使用,因而在1992年開始雙軌電氣化,2005年全部完工,接著又引入太魯閣、普悠瑪等傾斜式列車,嘗試再增加運能。
但在東部運能提升的過程中,花東電氣化先於雙軌化,車站缺乏待避線,與貨列排點上的衝突,樹林作為始發站導致樹林至南港間密度過大等這些問題卻仍然存在,也影響了發車密度的提升。修改機電與月台設施,讓列車編成擴大,理論上比傾斜式列車能帶來更高運能,但卻並未被優先考量。
當然,鐵路的建設成本、安全性、效率與環保性理論上都遠高於公路,繼續擴大鐵路運能,仍比擴建擴寬公路效益更佳。但花東城鎮或觀光區的「無縫接軌」轉乘系統,某種程度上卻付之闕如,若要暢遊花東,自駕便利性仍然較高。季節性波動的遊客,帶來商機,卻也排擠了本地人的使用需求。
若以東部鐵路具備的相對優勢,和大量的觀光資源,理論上政府與台鐵推動鐵道觀光,與補貼客運+共享/租賃運具,可以打造很好的低碳運輸體系,甚至能像JR九州一樣成為集團金雞母。
■未來的願景是「西高鐵東快鐵 」嗎?
在2020年環島鐵路電化完成,以及高鐵確定延伸屏東後,交通部提出了「西高鐵、東快鐵」的概念,為接下來的台灣鐵路網定調。
然而,高鐵到底要延伸到何種程度,西高鐵與東高鐵的分界線在哪裡?能否將轉乘最佳化?都仍然沒有確定的答案。不論是南港或屏東,都有延伸的可能。
另外,東快鐵除了要提升到160km/h時速(也是日本窄軌在來線的最高時速)以外,同時也仍須負擔區間車、貨列等不同需求,路線規格要改善到何種程度,也有待釐清。
由於東部極度仰賴長途客運的票箱收入,若是高鐵延伸東部,剩下的台鐵並不具西部還有捷運化與中短程城際運輸的需求,可能淪為政府的經營負擔,這都是在要求速度與品質以外,也需要考慮的。
■組織再造必須配合國家政策支援
在本次意外後,台鐵的公司化與民營化再次被提及。
然而我要強調的是,台鐵的定位與利基若不能確定,在運輸本業鉅額虧損的狀況下,再如何改造,經營都很困難。
國家政策必須確定的是:
1. 在西部,遠距離高鐵,中短距離台鐵,短距離捷運、公車的完整大眾運輸網建構。做好無縫接軌,逐漸取代私有運具,提升市佔率。
2. 在東部,軌道運輸先於公路運輸發展。提供觀光客區域內接駁機制,釋放聯外公路滿足在地需求。
3. 建立軌道產業與驗證機制,確立本土需求,並減少重置成本。
我們會看到,前瞻基礎建設的基本方向就是要以軌道發展取代大公路主義,扭轉過去台灣的長期發展失衡。前瞻預算的問題只在投資優先順序(包含優先升級到ETCS level 2的閉塞控制等機電更新),以及增加運量的效率問題(包含優先進行緩急分離與增設待避軌,並改善調度區間問題),而不在總額投資過多。
如果我們並不願意推動軌道為主的都市發展導向,不願意讓台鐵透過土地開發與都市更新獲利與獲得運量,地方與中央無法推動大眾運輸系統的配套,那再要求台鐵做這做那,都只是凌遲已經被砍到見骨的台鐵。
而由於台鐵是全台覆蓋最廣的軌道系統,負擔了城鄉平衡的角色,存在一定的公益性(例:民營公司才不需要優先賣票給花東鄉親);要提升經營彈性,公司化(維持官股)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鐵道局-台鐵公司的關係,就會變成類似捷運局-捷運公司的關係,由鐵道局興建,政府持有軌道所有權,並交給公司管理營運。若公司化經營順利,遠期可再考慮「車路分離」之民營釋股模式,確保軌道興建與維護之持續。
以上這些政策面的方向,說來容易,也早有人提過,但遭受的阻力卻是無比巨大。
我們都知道台鐵不論在組織管理、內部部門的協調上,都有問題,但如果是推動改革,要給軌道發展一個看得見的未來,讓台鐵足以生存與茁壯,這應該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方向。
大都會客運調度站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網友 Lynette Chen 拍攝分享她於1992至1993年間就讀臺北商專時所用罄的臺北市公民營公車學生定期票之票根。
昔日臺北市各家公車業者皆自行發售種類各異、只適用於自家路線的紙票,在實施聯營制度後,為求能夠「一票通用」,因此改由聯管中心統一發行紙票,票種分為普通票、優待票與學生票(須向學校登記,由校方代購);而在冷氣車投入營運行列後,也曾發行專用乘車代幣(過去冷氣車的票價略高於非冷氣車)。
隨著負責剪票的車掌在精簡人力的需求下逐漸被裁撤,司機必須兼顧駕駛與剪票工作(即所謂的「一人服務車」),導致營運效率下降,剪票制度因此於1994年初廢止,改全面採取上、下車投入現金收費。
《認識臺北市公車歷史》
清光緒13年(1887年),臺北府城設立之初,劉銘傳從上海購進人力車150輛,行駛於城內、艋舺和大稻埕之間,於是臺北有了第一批「準公共運輸」系統。
日治時期,1922年,日本人創設「臺灣自動車株式會社」,為臺北公共運輸之濫觴;初期僅有一條萬華至臺北橋的路線,後來因為經營不善,於1925年由本省人出資接辦,更名為「臺北汽車公司」。
1930年,臺北市役所(市政府)收購「臺北汽車公司」,成立「臺北市營公車」,並於市役所下設「自動車課」來管理;當時公車路線以台北車站為中心呈輻射狀,服務範圍不大,平均每日載運乘客約一萬人,大部分的市民往來市區除了步行、騎腳踏車,就是搭乘人力車。
那時候,公車總站設在臺北駅(臺北車站),另外在臺北橋、万華駅(萬華車站)、西門市場、円山動物園(圓山動物園)、東門詰所(東門肥料檢查所)、軍官邸前(今南昌路的陸軍聯誼招待所前)均設有調度站,可見當時臺北市營公車主要是跑城內到週邊的各個據點。
由於經營良好,使其於1937年時遽增到120輛車 、14條路線, 是日治時代臺北市公車業務之巔峰時期。可惜後來中日開戰而資源匱乏,公車運輸也隨之陷入半停頓狀態。
二戰結束後,百廢待舉,原有的公車由新市府公共汽車管理處接管,1946年時,堪用的公車僅剩下18輛,服務的路線縮減為8條;反倒是隨著國民政府遷台,上海的三輪車大量湧入,憑著機械化「跑得快」的優勢,迫使人力車數量銳減而終致消失,三輪車一下子躍為最重要的營業運輸工具。
戰後,臺北市政府將自來水、瓦斯、公車三種公共事業合併管理,於1946年4月1日正式成立「臺北市公用事業管理處」。他們接收了56部老舊車輛,然而其中卻只有4部可用, 僅能供兩條路線行駛。
初期,臺北市政府無力投資公共汽車業務,但在員工積極的整修下,至1946年10月,共有28輛公車恢復了以往的榮景,馳騁於市區8條路線,使當時財經狀況岌岌可危的臺北公車業務得以維持。
1949年,臺北市已有5,847輛三輪車在街上載客,數量約為1946年統計數量的100倍。於是,臺北的公共運輸正式進入機動車的時代。
1952年,臺北市政府將公共汽車自「公共事業管理處」分出,成立「臺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此時,臺北市市區公車由臺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獨家經營,僅有51條路線,營運車輛651輛。
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後,行政區域擴大,人口大幅增加。為適應市民交通上之需求,自1969年起局部開放民營,欣欣、大有、大南、光華等4家民營業者陸續加入營運,路線增為90條,營運車輛增為847輛,當年的總搭乘人次約有3.9億,1975年更達到9億人次的高峰!但由於各業者獨自發售的票證種類複雜、票價不一且無法通用,公車路線亦缺乏整體規劃,出現許多個別區域服務上重疊或不足的情形。
之後,公共運輸運量開始下降,即使公營公車業者在1976年底進行整合聯營,但頹勢已現,往日雄風難振。
為了提升營運效率,「臺北市公民營公車聯營籌備委員會」於1976年成立,針對公車路線與號碼、票證與票價進行整合,並設置管理聯營事務的統一組織,自1977年4月30日起實施聯營,中興、指南、台北、三重、三重市公車(今首都客運)等5家民營業者加入經營,當時分配路線149條,計畫參加聯營車輛2325輛,實際行駛1984輛。
臺北市由公共運輸所承擔的交通運量在1975年還有超過50%,但到了1981年,公共運輸就只承擔42%左右的運量,到了1991年,公共運輸承擔的運量遽降至27%。到了1996年臺北捷運通車後,臺北市的公共運輸僅占24%的運量,已不到總交通運量的四分之一。
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許多原由臺灣省公路局(今交通部公路總局)管轄之公路客運路線,以重新編碼或區段聯營方式納歸聯營路線,相關業者亦隨之加入聯營體系,此後,聯營公車路線於新北市境內的涵蓋範圍逐漸擴展。
為提升臺北公車的服務品質,1992年開辦「聯營公車營運服務指標評鑑」,在臺北市政府的獎勵、監督與業者努力 地爭取榮耀下,臺北各公車業者的服務品質已大幅進步。
1996年3月,臺北第一條捷運─木柵線正式通車,捷運在此後便迅速擴展。公車企業為尋求新商機,於1999年10月開辦捷運接駁公車, 使捷運與公車能相輔相成。
隨著臺北捷運路網的初步完成,為鼓勵市民使用大眾運輸,臺北市政府於2003年11月實施捷運與公車雙向轉乘優惠措施,至今,許多臺北市民的生活已與大眾運輸密不可分。
自新北市政府交通局於2010年成立後,為利權責劃分更為審慎考量當地運輸需求與特性,針對市境內里程佔多數的新設路線即由該局管轄,一般稱為新北市轄公車路線。
臺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自2004年1月1日起轉型民營化公司組織並改名為大都會汽車客運公司,自此,臺北市市區公車均由民營業者擔負運輸服務角色。
臺北市聯營公車路線數約280餘條,共由14家業者提供運輸服務,路線類別包含一般路線、幹道公車、捷運接駁公車、山區公車、休閒公車及市民小巴等,車輛數約3600輛,將繼續提供臺北市民更為便捷、安全及優質之運輸服務。
大都會客運調度站 在 大都會客運萬芳社區調度站- Bus Statio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大都會客運 萬芳社區調度站, Taipei, Taiwan. 66 likes · 1544 were here. Bus Station. ... <看更多>
大都會客運調度站 在 大都會客運 的推薦與評價
[客運走行音]大都會客運掃墓公車KKA-0857(260支援車)弘鉅宇通前方展望惇敘工商➡️陽明山靈骨塔車程情況 · 首都客運&大都會客運的總站東園調度站拍攝 · (大都會客運) 287區 ... ... <看更多>
大都會客運調度站 在 Re: [新聞] 首都集團再奪307五年經營權- 看板Bus 的推薦與評價
可能是因為調度站的關係吧!
畢竟台北的公車路線不像台中可以不把路線拉到調度站附近
(但因為台北這邊的公車調度站夠多,所以也不像高雄受限於長年未隨都市擴張而外移的調度站位置
而高雄受制於調度站位置,則導致公車路網未能與時俱進,服務鄰近的原縣區新興住宅區
並無形中導致了原縣區與原市區公車服務水準差距更難拉近弭平,也使原縣區和原市區間的連結無法更加緊密)
目前307的路線如果沒有比較大的變動的話,板橋端應該是真的沒有其他業者插手的空間
畢竟其他業者的其他調度站距離新海橋南端也大概有2公里以上的距離
而且除了大有巴士的新莊站以外,其餘三重客運的輔大站,中港站,大都會客運的新莊站
和北客及首都不也是同一個集團的調度站?
所以板橋端確實不太可能有其他業者有實力插手來標
(大有...它自己都沒有好好把握機會了,怎麼可能再給他經營?)
至於撫遠街端,大都會客運,東南客運,大南客運以及首都客運的內湖站都只有一河之隔
不過大都會跟北客或首都都是同一個集團的...
東南這幾年的經營狀況可能還比大有更糟
所以,真正有資格跳出來說,為什麼不是我的,也許就只有大南客運了吧!
(我就不確定評鑑這東西跟爭取路權有沒有關係了,因為大南最近的評鑑也不算太好)
不過說到調度站,這幾年公車司機工時的問題常常引發爭議
而路線過長,甚至其中一端無調度站必須直接折返的狀況,除徒增公車司機工時外,亦不利於保持班距穩定
當然現階段要在台北車站附近找地弄大型調度站基本上已無可能
不過在信義計畫區的部分,就不曉得周邊的松德站還有沒有剩餘空間了?
畢竟如今大都會,三重,首都和台北客運幾乎可以說是同一個集團了
如果能夠把一些該集團在信義計畫區周邊折返的路線,如:939,967,651甚至是一些國道客運路線
改成由原發車站和松德站共同調度的話,或許在調度上和控制班距上能更方便一點?
題外話,關於高雄的調度站這塊,個人認為比較有外遷需求的,首推金獅湖站,其次則是加昌站,而瑞豐站可能也該考慮外遷了
倒是建軍站跟小港站因為能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不太需要遷站
金獅湖站就不用說了,因為調度站的關係使一堆路線只開到鼎金
但旁邊的仁武八卦寮赤山一帶近年來人口快速增長,卻又只有少少幾條路線而已
(說到這,黃線當初寧可進坔埔也不拉去仁武我還蠻意外的)
從而導致了仁武和八卦寮赤山的公車服務明顯不足,也不利於仁武和三民間的原縣市界間的連結
如果把金獅湖站移到八卦寮,赤山甚至是仁武市區附近的話
那就能把那些漢程客運原本只到金獅湖的路線拉到仁武,來服務這個近年來人口大量增加的區域了
而加昌站,說真的這個位置真的蠻尷尬的
搞到最後變成右昌這邊的路線不是無法深入聚落,就是路線在這一帶會繞得很誇張
如果能把加昌站外遷至高雄大學或援中港一帶,甚至是蚵仔寮,九甲圍或梓官一帶
那對於楠梓區西部的公車路網應該也有改善效果吧!
至於離瑞豐夜市很遠的瑞豐站,如果能拉到中崙,牛寮甚至是過埤一帶
應該也能改善鳳山區南部的公車路網吧!
而且把這些位置相對精華的土地拿來做開發,應該也能改善市府財政,或是作為公園改善周邊環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甚至作為社會住宅也不失為一著活棋...
(而且在都市計畫上,金獅湖站已變更為住宅區,建軍站亦已變更為商業區)
不曉得為何還沒有進一步的動作?
--
諸神已離開 鬼在狂歡 而人們在糾纏
誰生錯血脈 誰長錯色彩 誰夢錯了期待?
《少年他的奇幻漂流/五月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44.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s/M.1599508025.A.89D.html
※ 編輯: shun01 (223.136.144.51 臺灣), 09/08/2020 03:47:41
印象中大都會客運在東園,基隆等地也有跟首都客運共用場站的狀況
倒是三重客運可能因為比較晚整合進來,所以比較沒有類似的例子
那邊因為富邦已經開始蓋了,所以所剩格數也不多
而且主要是給旅行團的紅牌停的,還要另行收費
除非先解決遊覽車停車位問題,並調整用途,不然一時沒辦法拿來用吧!
還有除了有地以外,最主要還是路線要配合拉到那邊做端點
而不是繼續維持繞一圈以後既不休息也不換司機,直接開回去的作法...
因為之前聽到的小道消息是說這單位因為業務萎縮,貌似要直接裁掉了
雖然他們很久沒有跨到其他地區的打算了
有點像之前參訪台鐵時,問到它們幹嘛開一堆長到不合常理,也不符合區間車定位的超長區間車一樣
甚至壓制平行的其他業者路線
(280跟905算被新店客運車海壓制的路線,特別是前者甚至沒進到新店客運傳統的勢力範圍照樣被壓制,當然問題更可能在大鳥本身就是了)
但大南在北投的路線影響力到了市區就沒這麼大了吧!
(幹線公車只拿一條,中山北路因為捷運遠不如過往不說,連重慶北路的影響力也大不如前
不過282這幾年的沒落就不知道是不是被大南的平行路線夾殺的結果?)
大鳥的汐止路線更別提了
(不過我不認為大鳥在汐止的策略是錯的,甚至說以運輸理論而言,這種專注接駁的作法可能更好
相反的,新店客運在市中心的高存在感可能更顯出北捷路網的不足
可以看我之前在MRT板用各站運量分析出來的文章,簡單來說新店線走線太偏西所以捷運運量其實不漂亮)
(加昌站可能例外吧!但是有幾條像現在這樣大繞一圈以後,路線好像也不會比較短)
我是覺得還有延伸空間就是了
※ 編輯: shun01 (223.136.144.51 臺灣), 09/10/2020 02:35:22
除非你要質疑當初為何選擇碧潭做為端點
而非過新店區公所就直接沿安康路拉去安坑
導致日後還要另外蓋一條要轉車甚至轉兩次才能進台北市區的安坑輕軌
但是在台北市區呢?
我說綠線的走法太偏西,指的是公館以北的市區段
而不是景美到新店的部分
說真的,受制於羅斯福路的走向,綠線本身偏西一點無可厚非
(除非當初松江新生南的路廊讓給綠線而非後來的橘線
或是當初捷運路線規劃時參照642/二代643跟236,在公館做K字交叉)
但後來為了接明顯不順路的松山線繞去西門
最後把路線弄成很難看的反7字型
結果就是光台北小巨蛋到大坪林就要27分鐘
比到唭哩岸,新莊,亞東醫院,景安甚至是蘆洲還久
在耗時相對偏久的情況下無形中減弱了競爭力
至於所謂路網的不足,其實指的是中永和-公館-敦化南北路/信義區的泛基隆路路廊的捷運路線之缺位問題
如果存在這條路線的話,那新店景美往東區商圈和信義區的,就能在公館轉車而非繞路了
當然這部分的話,用地肯定會是最大問題沒錯,特別是中永和的部分...
(理想作法當然是搞中永和橫貫捷運,但顯然在用地取得有困難的狀況下,過往最多也只敢規劃到成功路沿線而已)
問題是你拿台鐵新店線的路廊來護航北捷綠線也不是很有道理吧!
一來台鐵新店線是走汀州路,北捷綠線是羅斯福路-愛國西路-中華路
再來,台鐵新店線是接萬華往中南部去的
而北捷綠線則是到西門再往北
老實說光走向就不是那麼有可比性了
當然北捷綠線的好處就是至少在古亭跟中正紀念堂還有給轉乘機會就是了
再說事後諸葛的東西也不是不能在這邊討論吧!
不然我幹嘛提蓋基隆路的新路線,然後在公館轉車這樣?
反過來,在知道時間的狀況下,各式行為活動因此選擇了其他行政區而放棄新店
你覺得不算新店的損失?
(我想新北目前應該只有永和有資格大聲說,我們不需要更多)
但正因為如此,南京東西路的捷運不能往西邊或西南邊拉,而是過西門以後硬是往東南邊拉回去
恐怕也是南京東西路的損失吧!
如果當初弄南京萬大線甚至是南京埔墘線,或是當初路網搭配時採取忠孝-新莊-桃園,搭配南京-板橋-土城
可能爭議都還不會這麼大吧!
真要談總體規劃的脈絡,那我只會說當年運委會各版本除了最後的修正案以外,把南北大動脈硬拉去西門也是很奇怪這樣
至於BMTC的規劃就是優點跟缺點都很明顯這樣
附帶一提,我也不是南北大動脈派的,而是多Y型派的
然後真要說的話,我的觀點還比較可能是見林不見樹
但捷運的"路網走線"規劃需要做到見樹的層次嗎?
恐怕也值得討論了
至於你問我該不該反省的部分
我也承認我發的文不可能100%正確啊!
但討論這部分可能都還涉及到版風和看板定位的問題了
雖然說PTT本身有使用到學術網路建置,但PTT的文章需要以學術性的嚴謹標準要求
從而拒絕一些感想性或是DummyHistory性質的文章發表嗎?
我想應該是不至於要求這麼嚴苛的吧!
(當然某個角度上,華語網路界缺乏類似chakuwiki的網站,導致相關討論必須放在該領域的討論版或論壇,也是一個問題沒錯)
另外真要說的話,你我或更多網友,其實多少都對目前的版風有所衝擊了
畢竟搞到連拿政治人物的話來調侃都不行的話!
也未免有些過頭了
問題是你要怎麼處理新店中正環河路口,中正復興路口這兩個交通瓶頸?
往敦化南北路走的話還好一點,但是往信義區走的話,基本上樂業街到松壽路這段的基隆路
也是很經典的交通瓶頸啊!
所以用潛盾的話,只要出發井跟回收井不在這段就OK了
至於公館到辛亥基隆路口
看是要穿過台大舟山路
還是照以前南北線規劃的作法,走辛亥路跟新生南路繞過台大,順便解決台大綜合體育館,龍安國小到龍門國中一帶的捷運空白地帶
(雖然說到時設站點肯定不在這個捷運空白地帶的中心)
※ 編輯: shun01 (223.141.167.26 臺灣), 09/14/2020 01:53: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