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1)在2001年的6月29日上映,距今已經整整二十年,當時還沒有iPhone,還在2G的時代,我的手機是Nokia,電影必須自己燒來看(但現在我是看有版權的電影),作業要用印表機列印出來,出遊要帶地圖,背包要放一本Lonely Planet,當時,尚不知世上有串流,也還沒習慣生活一切大小事都要依賴谷歌大神。
能想像嗎?《A.I.人工智慧》是在那個年代拍攝的電影,但是,20年後的今日,回頭再看《A.I.》,竟然完全沒有落後感,故事細膩、議題多元,融合古典經典,又充滿未來科技,還能發人深省。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使用的技術是當時最先進的電腦影像,實時3D電腦遊戲引擎系統和 On-Set Visualization 技術(維基)。
#史匹柏與庫伯力克的AI計畫
《A.I.》這部電影,原本是由庫伯力克在70年代就購得版權,不過,在劇本的發想與製作過程,卻陷入膠著。1995年,庫伯力克將《A.I.》的計畫交給史匹柏,不過也是一直擱置。
直至1999年,庫伯力克離世之後,史匹柏才將《A.I.》的製作放進計畫,宣告先拍《A.I.》,再拍《關鍵報告》(Minoriety Report, 2002)。因為這部電影曾是兩人的夢想,於是,在《A.I.》電影的劇組工作人員與工作室名單之後,最後一行寫的是「紀念史丹利庫伯力克」。
.
#改編自SupertoysLastAllSummerLong
《A.I.》電影是改編自1989年12月在哈潑時尚雜誌裡的一則短篇小說, “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作者是著作等身的英國科幻小說家 Brian Aldiss。
電影版的《A.I.》與小說版本許多差異,最大的差異就是在小說裡的小男孩大衛,不曉得自己是個機器人。此外,大衛的確因為愛媽媽而吃醋,不過吃醋對象不是媽媽的第一個真人小孩,而是機器熊。
.
#小說與電影不一樣
小說中的媽媽當時還沒有小孩,她一方面恐懼大衛,但是故事結尾卻又很喜悅,因為她才剛剛收到政府發通知,准許他們可以懷孕,然後也可以扔掉眼前讓她困擾的機器人小男孩了。
原本的短篇小說故事較為簡單,不過卻有個合情合理的未來假設,於是,電影的故事取自同樣的時空背景與科幻預設,另外增加幾位關鍵角色(例如大衛的哥哥與男優舞喬),也增加許多奇遇情節(大衛的逃難與找尋藍仙女),擴大整體故事的深度與廣度。
.
#生育問題是許多科幻故事擔憂的未來
人類未來的生育能力與數量,一直是科幻小說喜愛著墨的主題。
在《#人類之子》(Children of the Men, 2006),人類因為一場疫情,而失去生育能力,地球幾乎已無新生兒。
在《#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 2017~ ),人類也是因為一場疫情,而出現生育障礙,許多女人已經難以受孕,於是有權勢的家庭需要使女入住,代理家事、床事、與孕事。
在《#鹿角男孩》(The Sweet Tooth, 2021),人類也是因為一場疫情,而開始基因變異,新生的一代,都變成了人與動物的混種生物。
在《A.I.》,則是因為氣候變遷,許多人類的居住地都已成為水鄉(例如紐約),資源不足,於是必須控制生育。只是,有家庭的夫妻渴望有小孩,於是,必須等待政府頒發「准生證」才能孕育小孩。為了滿足那些沒有「准生證」的夫妻,AI孩童因應而生。
.
#AI取代各種人工
《A.I.》所描述的世界,我們已經很接近,那是個機器人可以取代各種人工的時代。寂寞的父母,可以預約AI小孩;養小孩辛苦的父母,可以預約AI保母;寂寞的城市男女,可以預約AI舞男;百無聊賴的兒童,也有機器熊可以陪伴。
有趣的是,在《A.I.》電影裡,也有位谷歌大神,不過名字是「萬事通博士 (Dr. Know)」,是由已故藝人羅賓威廉斯所配音(Robin Williams, 1951-2014, 昨天7/21是他的生日)。
.
#電影中的google
這位什麼都懂什麼都能問的萬事通,就是我們現在的谷歌大神,可以直接搜尋,也可以分類搜尋,只是,萬事通博士需要投幣,而我們現在是把自己的個資無痛賣給谷歌(可以參考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 2020)。
看到《A.I.》中的萬事通博士,覺得現實世界進步的速度似乎比想像的快很多,因為電影中的萬事通博士大電腦,只能在特定的四萬個據點使用,但是我們現在的google,已經囊括生活的一切,讓我們隨時隨手都在使用。
.
#裘德洛的男優舞喬
雖然只有獲得金球獎等的最佳男配角提名,而未獲得任何大獎,但是裘德洛(Jude Law)在《A.I.》的表演真是精妙。
裘德洛飾演很會舞蹈的機器人男優喬(Giglo Joe),看起來油光滿面,油頭也梳理得整齊服貼,身穿貼身的長版全黑西服,行走時帶著韻律般的挑逗,不時檢查自己的魅力,自在自信地穿梭在燈紅酒綠的夜晚。
.
#模仿好萊塢的歌舞劇舞蹈家
為了演好魅力十足的舞蹈男優喬,裘德洛以20世紀中期大受歡迎的好萊塢歌舞劇舞蹈家 Fred Astaire 與金凱利(Gene Kelly)為模仿對象,無論是服裝、髮型、化妝、舞步、表情、說話的方式等等,都能看到這些在歌舞劇常見的風格。
不過,除了金凱利風格,為了呈現出A.I.的機械感,裘德洛還自行加入一種獨特的俐落微撇頭,像是出自不自覺的習慣,創造出一位有點狂妄傲慢、光鮮豔麗、無心卻又溫暖的舞蹈機器人。
.
#童話故事小木偶
《A.I.》內裡,除了有科幻小說 “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 之外,「我想當個好孩子,變成真人小孩」的小木偶精神,也貫穿整部電影。
小男孩大衛,在媽媽跟他說了《小木偶奇遇記》的故事之後,就立志當個乖孩子,要找到藍仙女,變成真人小孩,因為他愛媽媽,也要媽媽愛她。
.
#大衛流浪記
大衛後來被媽媽載到機器人工廠附近,丟在森林裡,也開始他的「小木偶奇遇記」,果然遇到一位穿著西裝的舞蹈喬(也就是小木偶故事中的蟋蟀先生),開始兩人的扶持與流浪。
最後,大衛搭乘太空船,沉入海底,這一段,當然就是平行於小《木偶奇遇記》裡頭的「流浪到鯨魚魚肚內」。
.
#機器人歷險記Robots
倘若你也看過《機器人歷險記》(Robots, 2005),肯定會發現與《A.I.》有許多致敬之處,像是掃除機器人的「機器人屠宰場」,金凱利的機器人舞蹈,還有新舊型機器人的零件替換等等。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69
#第44部電影
#2021年7月22日
#AI人工智慧2001
#史蒂芬史匹柏
#A_I_Artificial_Intelligence
#小木偶奇遇記
#裘德洛演得真好
Search
大衛流浪記 在 Re: 405 苦兒大衛流浪記...沒有片尾曲的一集- 看板 ...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Davidgood (不是雞肉)》之銘言:
: 這集的後半段都是 David 的悲慘遭遇
: 剛開始還滿好笑的,包括兩段 SFU 式的幻想
: 第一段是 David 幻想 Jack 吞吞吐吐的跟他告白,看到這裡我還以為大衛真 Lucky
: 第二段是吸了快克之後 Jack 提出愛愛的要求...Orz...又是幻想,又被騙了
: 本來很溫馨趣味的情節...突然全都變了調
昨天演到這段陌生人上車後 我就一直有個不好的預感
結果...
有點忘了 如果說第一段正是David自作多情的幻想
那為何那傢伙之後在倒汽油的時候
口出惡言一串後 罵David是個"f*g"還是"f*g*t"
(充滿輕蔑homosexual的字眼 God! I hate this word so much!)
那他怎麼知道David不是異性戀呢?
就單憑David讓他搭便車嗎? 不懂
: 後來我一直希望 David 會發狠痛扁 Jack 一頓,
: (David 也不是沒發狠過...第一季在餐廳裡對吉拉帝那一段...厚~~狠勁十足^^)
: 因為 David 看起來還滿勇的...
: 可是...唉...看來也只是"看起來"...Orz
令人痛心的是 以David的智慧
明明就有機會能脫逃 (如: 解開繩子後 照理說可以到駕駛座馬上開車走啊! 為何...?)
而且這種有脫逃的機會也不只一次
: 最後 David 死前一生的回顧...那一段真的把我的情緒帶到最緊繃的一刻
: 我還真的以為會像 Nate 開 AVM 一樣出現瀕臨死亡千鈞一髮的遭遇
: 看了還真於心不忍
: 根據 Jack 的狠樣...我還真難相信最後他會放過 David
原來這傢伙早計劃好一切
更令人髮指的是他用David的錢買的那桶汽油 目的竟是......
好可怕! 人心險惡! 人間處處有陷阱啊! (昨天觀賞影集後的最大心得)
且不可思議的是這種人完全不懂得尊重的往生者的屍體
看他如何對待那具屍體 真是 唉
: David 走在夜裡的街上...不知身處何處...
: 諷刺的伸出像 Jack 一樣搭便車的手勢,向一輛輛陌生的來車與陌生的人求援
: 車子一輛輛經過 David 遍體鱗傷的身邊
: 也一輛一輛的離開...
相信這段也反諷了當天早上那傢伙搭便車尋找下手的對象 - David
當天晚上卻換成是David一副狼狽樣等待能搭便車救援的機會...
真不知該說什麼
: 相信買過第一季 DVD 的人應該對本集最後的配樂很熟悉 (就是 DVD 選單的配樂)
: 一首帶著淡淡憂傷的曲子
: 曲子結束,最後停下腳步的...是一輛警車...
: 不知為何,在一切的風雨之後,總讓人有厚實的安全感,就像以前的 Keith 一樣...
Really? 沒注意到耶 (因為在這種情緒下 很難去留意)
但 我還記得第一季DVD選單的背景音樂
是一種聽了就讓人很容易馬上進入Six Feet Under影集的音樂
有點淡淡的哀傷 我覺得
: ------------------------------------------------
: << 空白 >>
: 這是沒有片尾曲的一集...一段空白...
: 上字幕的時候,
: 安靜的房間裡的我...陷入沉思...心裡有很複雜的情緒
: 或許需要一點時間從驚駭的劇情中恢復,或許也摻雜了一些回憶
: 一些像是 David 那樣回顧生命的回憶...
: 珍貴的...放不下的...讓你熱愛生命的...memory...
"They said your whole life flashes back in your eyes when you die."
我一直深信不疑
: 我後來覺得...那段刻意留下的空白...就是藝術創作最珍貴的部分
: 如果這是一幅畫,
: 他畫的不是一籃的水果,不是顯而易見的幾朵花...
: 他畫的是一個想像,你想看到什麼,你就能看到什麼
: 他會在適當的時候留下適當的空白...就像蔡明亮的電影一樣
: 在堆砌一段緊湊的劇情之後,留下了一段突然的空白
: 等著我們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填補
: 不知在那段空白之中,你我心裡閃過了什麼樣的念頭...什麼樣的回憶...
我想的是... 這集真的很不"Six Feet Under" 導演是誰? 編劇是誰?
: 哪一段喜怒哀樂...哪一些在乎的人...
: 還是...你放過了一個思考的契機...讓這段空白只是一段空白...
: 看完之後...我預期到大概會有對 SFU 反面的聲音
我的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為
I had a bad day yesterday.
淺意識一直以"忍一忍 再撐一下 晚上就有Six Feet Under了啊!"撐過一整天
沒想到看完昨天這集後 心情更... 唉啊 :(
: 但我仍然深深陷入這像是洗三溫暖一樣的一集(像片頭的死人也洗三溫暖一樣)
: 人生不就是這樣...像是洗三溫暖...
: 就算一切似乎都很美好,生命也不會讓你稱心如意,
: 但你卻忘不了洗三溫暖的舒服
: 就像蔡明亮的電影...藝術總會引起爭議與討論,
: 有些人盛讚...有些人不解...
: 有人當作A片...有人看這樣的A片也會流淚...
: 有些人覺得譁眾取寵...卻又有些人讓他備受肯定...
: 就像我之前在版上 "棺材裡的肥皂泡" 文章裡說過,
: SFU 是一件很棒的藝術品,
: 多變的風貌讓100個人看會有1000種感想
: 如同今天 SFU 版的人氣又見盛況...
: 有人難以忍受,有人單純享受娛樂,有人仍然可以找到些什麼啟示
: 但是創作的人不在乎,他沒有非要你看到什麼
: 如果觀眾真的想看到什麼...他就能找得到...
: 我找到我想要的,也許你也找到你想要的,也許有人不想找
: but so what?...
: 沒有對錯,沒那麼嚴重,不過是幅畫罷了,不過是個影集...
: 我們這群人圍在 SFU 這幅畫旁邊...
: 談論的不只是這籃水果有多像水果...這幾朵花有多逼真
: 如果真要如此,拍張相不就得了
: 我們談論的不只如此,我們談論的比這多得多...不是嗎
: 生死一瞬間,人生無常...
: 就像 SFU 一貫的中心思想...你有沒有把握人生?
: 我期待 David 死裡逃生後,會有不一樣的體悟與眼光
: By Davidgood ^^
嗯 沒錯 "生死一瞬間 人生無常"
看了Six Feet Under後 我的人生觀也變了
每一天都當做是人生的最後一天來過
真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Six Feet Under的finale與收集齊每一季的一區DVD!
呃 好像消極了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144.101
※ 編輯: davidkeith 來自: 218.168.144.101 (04/20 22: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