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花蓮地區水資源回收中心,接到民眾陳情,水肥清運業者不再抽取水肥,經與業者接觸了解目前經營之窘境後,連絡縣府環保局與下水道科和接到相同陳情的張美慧議員,一起到水資源回收中心了解處理問題。
花蓮區的污水下水道系統,日處理量平均值約為50000CMP,用二級生物處理標準活性污泥法,由美崙揚水站、東昌污水加壓站送至回收中心前處理→初沉池→曝氣池→二沈池→消毒池,污水放流花蓮溪。污泥則在二沉池或初沉池再透過污泥濃縮機→脫水機→乾燥,污泥餅處置再委外處理,一切依國家標準處理,整場環境整潔、乾淨、異味小,甚至有鳥類棲息,成為水環境優良的棲息地。更在歷次評鑑成績中表現優異,105年、107年都獲得全國大型污水廠第1名殊容。
業者的陳情是水肥中挾有油污過量時,水中心無法收容,因為如果皂化後會影響整廠作業,也要求環保局對此規定要有配套方式,小吃業者配合環保規定加裝油水分離槽,但這些油水分離槽中的油渣目前卻無合法去處,讓小吃店業者、清運業者大大傷腦筋,如果依照環保局要求,就必須送到宜蘭或屏東合法焚化爐去化,處理費用要增加好幾倍,目前台泥在籌設垃圾焚化場,未來是否可去化這些事業癈棄物……,鳳林環保科技園區在增設廚餘精進處理機,是否可將這些帶有油脂的渣一併處理。
為了環境的美好,大家都要一起做環保,但公部門制定一項法規就要先想好配套措施,如果讓民眾無法可從,又會將這些廚餘、油渣倒入馬桶,屆時又讓水處理中心無法運作,要求環保局儘速解決問題。
#花蓮市我們的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大型 廚 餘 處理機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一個危機,譬如非洲豬瘟,
其實都是轉機的開始,
從願意去正面解決開始,然後台灣會更進步。
台灣養豬業運用廚餘養豬歷史遠久,遠早於環保署成立,在中國非洲豬瘟爆發前,每日有 2000 公噸的廚餘送向養豬場,佔了廚餘總數的 7 成。
但展開防疫作戰後,中央政府已命小型養豬場與沒有蒸煮設備者,改用飼料或離牧,因此到了今年 3 月,全國運用廚餘養豬的養豬場,已經從原本的 1981 場減至 744 場。
目前廚餘養豬量已經降到過去的 3 成,剩餘廚餘要如何處理,環保署眼前先補助地方政府從破碎、脫水來減量,也推薦民眾在家利用「電子豬」等小型廚餘處理機,只要一天的時間,廚餘就能轉生堆肥。
目前民眾處理家庭廚餘,大多還是使用各地環保局發送的小廚餘桶,做簡單的收集與篩去水分後送清潔隊,但「追垃圾車」卻是讓繁忙的現代人頭痛的事情,環保署推薦家用小型廚餘處理機。
李健育表示,家有處理機,就再也不用追垃圾車,廚餘直接放入機器處理,也較不會產生臭味或蚊蠅,製作出的廚餘,家裡種植花花草草就可以直接使用,若是用在種菜上,直接循環更是環保的生活。
處理機業者則表示,家用的處理機,能處理的是熟廚餘,也就是過去能餵豬的。大約 1 天能完成分解,大多以微生物、細菌分解,為了提供熱能,每日耗電僅 1 到 2 度。目前小型家用處理機的價格普遍落在 2 至 3 萬左右,品牌與規格已有非常多的選擇。
這一波防疫也正好是轉機,改進廚餘處理的機會。環保署的短期目標是補助地方政府設置破碎、脫水等設備來減量廚餘總量,中期則是加強公有堆肥場、污水廠的處理能力,與輔導民間堆肥場。而長期則是建置生質能廠,將廚餘作為發電用。
環保署近期已經召集廚餘量大的餐廳、旅館與團膳業者,媒合設備業者購買適合的處理設施。也找了 costco、家樂福、全聯等大型量販業者、超級市場,將過期蔬果收集做成堆肥,並將產出堆肥回饋給契作農戶。
https://taronews.tw/2019/04/16/312176/
大型 廚 餘 處理機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養豬業運用廚餘養豬歷史遠久,遠早於環保署成立,在中國非洲豬瘟爆發前,每日有 2000 公噸的廚餘送向養豬場,佔了廚餘總數的 7 成。
但展開防疫作戰後,中央政府已命小型養豬場與沒有蒸煮設備者,改用飼料或離牧,因此到了今年 3 月,全國運用廚餘養豬的養豬場,已經從原本的 1981 場減至 744 場。
目前廚餘養豬量已經降到過去的 3 成,剩餘廚餘要如何處理,環保署眼前先補助地方政府從破碎、脫水來減量,也推薦民眾在家利用「電子豬」等小型廚餘處理機,只要一天的時間,廚餘就能轉生堆肥。
目前民眾處理家庭廚餘,大多還是使用各地環保局發送的小廚餘桶,做簡單的收集與篩去水分後送清潔隊,但「追垃圾車」卻是讓繁忙的現代人頭痛的事情,環保署推薦家用小型廚餘處理機。
李健育表示,家有處理機,就再也不用追垃圾車,廚餘直接放入機器處理,也較不會產生臭味或蚊蠅,製作出的廚餘,家裡種植花花草草就可以直接使用,若是用在種菜上,直接循環更是環保的生活。
處理機業者則表示,家用的處理機,能處理的是熟廚餘,也就是過去能餵豬的。大約 1 天能完成分解,大多以微生物、細菌分解,為了提供熱能,每日耗電僅 1 到 2 度。目前小型家用處理機的價格普遍落在 2 至 3 萬左右,品牌與規格已有非常多的選擇。
這一波防疫也正好是轉機,改進廚餘處理的機會。環保署的短期目標是補助地方政府設置破碎、脫水等設備來減量廚餘總量,中期則是加強公有堆肥場、污水廠的處理能力,與輔導民間堆肥場。而長期則是建置生質能廠,將廚餘作為發電用。
環保署近期已經召集廚餘量大的餐廳、旅館與團膳業者,媒合設備業者購買適合的處理設施。也找了 costco、家樂福、全聯等大型量販業者、超級市場,將過期蔬果收集做成堆肥,並將產出堆肥回饋給契作農戶。
https://taronews.tw/2019/04/16/31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