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專科、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理事長張國頌醫師表示:「協會成員北中南都有,急診醫生、醫療指導醫生都有群組,這是個很複雜的結構,我是協調人,群組中大家互相丟災難現場、救護車、醫院急診的即時訊息,群組人員都可以全部掌控,達到互相協調幫忙的機制。我們算是醫護人員的非政府組織,都是義工,但向心力強。」
張國頌表示,大型地震災難發生時,第一波是前24小時,多為外傷病患,都送到急診室處理。第二波是被壓傷後才出現骨折、內出血的人。在此時,醫院就已經清出病房、手術室,因應接下來的狀況。第三波是公共衛生問題,倒塌現場要消毒,因為斷水斷電造成飲水被污染,冰箱內的食物會腐敗,腸胃、皮膚的病人就會陸續出現。另外,無家可歸的人,會到收容所,沒有帶平日服用的慢性藥等等,都需要醫護人員 。最後是災難現場的復健與清潔,還有心理創傷的人要心理輔導。
「尤其是經歷地震後的人,晚上會很難入眠 ,因為害怕而引發其他疾病例如心臟病、精神官能相關問題,這些在一個星期左右會陸續發生」。張國頌指出,除了災民,醫護人員在壓力下,身體、心理都會產生軟弱的可能,如果沒有適度的心理輔導,醫護人員也會成災民。
張國頌以921的經驗說明,地震時冰箱附近是一個比較安全的躲避點,它有金屬的支撐點,內部也有食物。另外家裡除溼機的水,都是緊急可飲用的維生水份, 喝尿是很不得已的。人渴死比餓死快,所以水是很重要的。如果可以發動汽車就會有電,但要注意一氧化碳的中毒。家裡要準備led燈,它可持久照明。
「雲端是災難的救星」張國頌最後強調,平日要上傳自己與親友的照片。WHO一直在宣導災難發生,親人失蹤時,照片就是最重要指認工具,因為用言語或文字描述長相很難指認。身兼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災難醫學科主任的張國頌說,這一、二天是醫院是最忙的戰備時態,呼籲非災民的輕病患者先不要到醫院的急診室。
#台灣加油 #台南加油
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 在 台北。生生不息。王閔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維護公眾參與活動安全 儘速訂定安全管理機制】
八仙塵爆造成524人傷亡,讓數百個家庭面臨傷痛,也凸顯國內大型活動安全管理及應變機制有問題。
我過去辦理過很多大型選舉活動,選舉活動對於安全維護都相當謹慎,我也非常關心相關作為, 民主進步黨 7/25在台北市市民廣場舉辦「在地希望生活節」就邀請 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 協助擬定及執行安全維護計畫,不僅是人員、車輛、機具的配置,更要在活動前,讓所有參與工作人員知道如何避免緊急事件發生,當事件發生時自己角色為何,如何處置,這些經驗,都可供 台北市政府 參考。
台北市大型活動非常多,為避免意外事件再度發生,雖然是議會休會期間,我透過書面質詢,希望市府儘速訂定大型活動安全管理機制,很高興看到市府回應已經開始積極研訂,而且就我所知,相關草案下週就要提交 柯文哲 市長審閱,希望能儘速公告執行,確保民眾參加活動安全!
#大型活動安全 #事前規劃準備勝於事發應變 #玩得安全玩得快樂 #台北市政府
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炸彈現形 反恐應變沒影
【聯合報╱張國頌/醫師、中華民國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2013.04.17 01:42 am
當昨天看到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攻擊新聞中觸目驚心的影片時,不禁回憶起那年台北市力拔山河斷臂事件的那幕。消防隊員送一個手斷掉的病人到醫院來,接著又帶著一隻無主的手進到急診室,那種驚恐感覺如出一轍。
波士頓馬拉松比賽是全球矚目的馬拉松賽事。比賽期間,旅館、餐廳、景點到處萬人空巷,都是來觀光跑步的人潮,全市也用盡所有資源來籌辦馬拉松賽事,此時交通、旅遊經濟、餐飲住宿及醫療系統也都處於緊繃的狀態,無一不在瀕臨崩潰的邊緣。
在醫療部分,全市所有的醫院在馬拉松賽事的尖峰時段(前四個小時),急診室的人力加倍,一般常規性的手術皆暫停,主要目的就是以備選手受傷的不時之需,特別保障選手的安全,創造安全的活動環境。
然而,當選手慶賀成功完跑時,也就是意外發生的同時,此時緊急醫療救護系統,卻也是最脆弱的時候。搶救動線的障礙,指揮系統的忙碌,通訊頻道的佔用,備載容量的耗盡,交通系統的癱瘓,醫療資源的不足等,都使得整個活動緊急救援陷入空轉。短短的幾百公尺就醫路程卻可能是選手們這一生最遙遠的一段路,因此活動內緊急救護系統的建置就是整個活動安全指標。
辦理大型活動是提高全市能見度最簡單的方式,維護活動的安全性正是執政能力最大的挑戰,災難應變準備就是最耗損資源,也是最不容易看到成效的地方,正所謂臨渴掘井不若未雨綢繆。
台灣馬拉松運動賽事不算少數,但對於此類賽事的緊急醫療及災難應變準備卻是少得可憐,僅有台北富邦國際馬拉松及高雄馬拉松等大型的馬拉松賽事有所謂的反恐應變計畫,其他活動更是付之闕如。
如今,高鐵炸彈客已經出現在我們身邊,難保這樣的怪客也會出現在其他大型活動之中,但不知道還要多久,我們才能學習到在大型活動賽事中建置緊急醫療系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