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良藥 #上癮 疫情中你也開始網購、追劇成癮?嗜酒、愛情、運動都會上癮?你曾經也對什麼人事物,無可救藥地「上癮」了嗎?而我們為何成癮?我和老王分享自己人生中的「癮」,一起聊聊難道癮都是不好的嗎?我們如何戒癮,又讓自己成為健康的成癮世代,跨越以往FOMO的焦慮,成為不怕錯過、自在生活的JOMO一族!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JOMO Joy of missing out
#照片 為嗜酒老王殷殷期盼喝到清酒的眼神。
****
#本集podcast時間軸
🔸大人睡前故事:楚蓁去露營時,在吊床上的靈光一現(52:59)
🔸「詩歌良藥」終於要直播啦!🎉🎉🎉(00:10)
🔸回覆聽眾的真摯留言(01:11)
🔸楚蓁總在品嚐單一純麥威士忌的時刻中,想念純粹的葉青(05:40)
🔸詩歌一:菸癮 葉青(06:38)
🔸淳予與「文具」之間難分難捨的癮(10:16)
🔸從腦科學來切入「上癮」這件事(12:03)
🔸楚蓁最近從《上癮500年》這本書中獲取的有趣意會(14:48)
🔸「癮」就一定是負面的嗎?(16:34)
🔸「你也聽過「多巴胺戒斷」嗎?大腦的「獎賞系統」其實超有趣!(17:35)
🔸詩歌二:生活 徐珮芬(20:32)
🔸曾幾何時,我們要靠「上癮」來逃避生活?你也「網路成癮」了嗎?(22:57)
🔸詩歌三:我殺了我爸媽 潘柏霖(27:04)
🔸「成癮」與「習慣」是相同的嗎?從耐受性與戒斷來看這個問題(29:03)
🔸「反芻思考」、「鑽牛角尖」,與上癮的關係(30:12)
🔸楚蓁從前戒斷酒癮的心路歷程(33:24)
🔸淳予對於「戒癮」的重要心法(38:35)
🔸詩歌四:孤獨國 周夢蝶(41:56)
🔸臣服於此刻,會讓我們獲得當下的解脫 (44:12)
🔸不斷練習自我對話與覺察的能力,讓我們在震盪之中穩定自己(45:01)
🔸除了「現在」以外,「過去」與「未來」其實都很折磨人(47:01)
🔸你是「FOMO一族?還是JOMO一族?(48:28)
🔸生活中大小事其實是流動而不是錯過,在JOMO狀態中讓自己更加安定(49:44)
****
#想定期收聽嗎,這裡都能訂閱我的音頻節目:
iPhone ▶🎧 Apple Podcast goo.gl/sGiwZN
Android ▶🎧 Google Podcast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goo.gl/8Tigkr
▶🎧 Spotify reurl.cc/Gk4WLy
#深夜播客 是我為大家準備的大人睡前故事,希望用更溫暖療癒的內容陪伴你,讓我為你說故事,成為你的storyteller,一起度過夜晚時光,陪你入睡!
#詩歌良藥系列 大家在忙碌的日常中,都是用什麼樣的方法療癒自己呢?閱讀?旅行?與友人的把酒言歡?我請到王楚蓁老師,我們一起用讀詩歌的方式,一起在詩歌的世界中,尋找療癒的心靈良藥,也與大家分享我與楚蓁老師的療癒時刻!
****
菸癮 葉青
終究我還是沒有你 也沒有紙筆
鍵盤上落滿了菸灰 旁邊是一只不乾淨的咖啡杯
三盒菸疊在一起 抽光了就
走下樓去買 買來 再疊在一起慢慢抽光 聽起來有點像
懶惰的薛西佛斯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那就是一個癮 比如有一陣子
我著迷於
想念你
那也是一個癮 但癮這種東西最好的下場就是
被戒掉 我戒掉了 而仍抽菸
抽菸 沒有什麼 因為他始終不渝地
在便利商店的架子上 等我 或者等別人
都可以 我也 都可以 哪個牌子並不真的那麼計較
是菸就好 都可以打起火點著 燒掉一點點自己
菸的自己我的自己我們多麼
相親相愛你是不懂 我也 不需要你懂了
****
生活 徐珮芬
我一想生活,心裡全是毒蛇 - 顧城
為了誠實
我犯罪
為了受傷
我愛人
為了躲雨
跳進水井
為了活成想要的樣子
我每天殺死自己
好幾百次
****
孤獨國 周夢蝶
昨夜,我又夢見我
赤裸裸地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
這裏的氣候黏在冬天與春天的接口處
(這裏的雪是溫柔如天鵝絨的)
這裏沒有嬲騷的市聲
只有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
這裏沒有眼鏡蛇、貓頭鷹與人面獸
只有曼陀羅花、橄欖樹和玉蝴蝶
這裏沒有文字、經緯、千手千眼佛
觸處是一團渾渾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
這裏白晝幽闃窈窕如夜
夜比白晝更綺麗、豐實、光燦
而這裏的寒冷如酒,封藏著詩和美
甚至虛空也懂手談,邀來滿天忘言的繁星……
過去佇足不去,未來不來
我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皇。
****
我殺了我爸媽 潘柏霖
⠀
大人不會告訴你的:
⠀
1.
只要你每天死掉一點點
你就可以活下來
⠀
2.
活下來有時候
只是因為
一些很小很小
其他人都沒看見
但你看見了的事情
⠀
活不下來也是
⠀
3.
有人會愛你
就算你傷痕累累
****
關於上癮 鄭淳予
我們必須用行為去改變行為,慾望是無法壓制的,往往只是帶來更多挫折跟罪惡感,但我們卻可以用新的行為跟習慣,去取代舊習慣,改變上癮的神經迴路,這就是我們的「神經可塑性」,替自己的大腦開闢另一條更快、更廣的神經高速公路!
我非常喜歡楊定一博士在真原醫書中的一段話,他提到:「壞習慣只是我們錯誤表達慾望的方式,不要企圖阻止慾望,只要能將表達慾望的能量導入新的方向,新的習慣也就隨之形成了!」
所以,與其浪費時間與舊習慣搏鬥,不如用行為改變行為,不要只憑意志力在「想」怎麼做,一起真正去「做」些什麼來讓情況變得不一樣!
****
吊床 王楚蓁
一切都濕透了
我只懷抱霧
眼角的露
旅途未癒的倦意和傷
拖著樹梢
擺盪來 擺盪
風也麻木
凝固所有血液放鬆
沙漏了最後
沒有明日了
起身 請早
****
夢見眼鏡蛇 在 葉麗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夢見蛇,她脫下眼鏡讓我們交換戴,看誰的度數比較深。她那一副是極幼細的寶石綠鏡框配上淺灰色凸鏡,她喜歡我那副更甚於自己的,我戴她的卻會頭暈。她友善敦厚,並不如她的眼鏡那樣神經質,她是一條眼鏡蛇。
另外一條年輕的白蛇,是我在屋頂上遇見的。
夜晚的城市像蜕下來的蛇皮,輪廓上看起來與日間無異,可細節不是歪斜就是崩塌,原本的城市已經逃去無蹤。我經過一個家庭,由於牆壁脫落,房子在馬路邊裸露著,滿臉皺紋的老太太低聲說:「快走快走,入夜了!」
我加快腳步奔走,天色昏暗,四處沒有隱蔽可容身之所,直至看見一座破爛的矮屋,屋頂站著白衣少女。我想都不想就跳上去,半身已在屋頂上,腳踝卻被捉住,回頭一望,幾個男人在屋下哈哈大笑,圓臉大鼻,身材魁梧,指著斷牆上被雨水沖得稀爛的廣告紙:38元起雙飛。白衣少女見狀跑過來捉住我的手腕輕輕一提,帶著我逃進屋頂上的小洞口,她機靈輕巧,動作迅速,我還在詫異38元的收費,男人們挫敗的叫喊聲已漸遠。
這小洞口之下,是一段彷彿能直達地心的旋轉樓梯,我剛要踏出腳步下樓,她便笑嘻嘻說:「我們搭電梯。」
樓梯旁只有一個鞦韆,她帶我坐上去手握鞦韆繩,然後鞦韆繩不斷伸長,我因搖晃而驚慌,死命扯著繩子,這時她忽然身子一軟,下一秒就要跌倒,我趕忙抱著她,搖搖她無力低垂的手,發現她整個人都很白,頭縮著,發出悶悶的笑聲。「你是假裝的!」我說。「跟你開玩笑,哈!你看你不抓著繩子也不會跌倒。」她的嬉皮笑臉緩和了我的緊張,轉眼間,我們抵達了地底,這裡走出去竟然是一片優美的湖泊。
她的朋友都在這裡,其中一個是眼鏡蛇。我們相談甚歡,卻隱隱有一種別離的哀愁,忘了是誰說的:「將來我們做同一種工作,還能見面。」
最後她們問我可否幫她們一個忙,她們要去湖的另一邊,可是身體不能沾水。她們取來三個白色塑膠袋:「我們變成蛇之後會爬進塑膠袋裡面,你只要把這塑膠袋打結放到湖里,我們就有辦法渡湖。」
寶石綠的幽幽湖面上漂著三個打了結的白色塑膠袋,每一個塑膠袋裡面都有一條蛇。
夢見眼鏡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孤獨國 ◎#周夢蝶
昨夜,我又夢見我
赤裸裸地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
這裏的氣候黏在冬天與春天的接口處
(這裏的雪是溫柔如天鵝絨的)
這裏沒有嬲騷的市聲
只有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
這裏沒有眼鏡蛇、貓頭鷹與人面獸
只有曼陀羅花、橄欖樹和玉蝴蝶
這裏沒有文字、經緯、千手千眼佛
觸處是一團渾渾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
這裏白晝幽闃窈窕如夜
夜比白晝更綺麗、豐實、光燦
而這裏的寒冷如酒,封藏著詩和美
甚至虛空也懂手談,邀來滿天忘言的繁星……
過去佇足不去,未來不來
我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皇。
--
◎作者簡介
周夢蝶(1920年-2014年)本名周起述,河南淅川人,1920年(民國10年)2月10日生。童年失怙,沉默、內向。熟讀古典詩詞及四書五經,因戰亂,中途輟學。1952年開始在《中央日報》、《青年戰士報副刊》上發表詩集,1955年自軍中退伍,加入「藍星詩社」,1959年起在臺北市武昌街明星咖啡廳門口擺書攤,專賣詩集和文哲圖書。1962年開始禮佛習禪,終日默坐繁華街頭,成為台北「風景」,文壇「傳奇」。曾居住在淡水外竿及紅毛城附近小樓。
曾獲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桂冠文學類」獎章。著有詩集《孤獨國》、《還魂草》、《周夢蝶世紀詩選》、《約會》、《十三朵白菊花》,其中〈淡水河側的日落〉收錄於《約會》中。2014年5月1日下午2時48分病逝於新店慈濟醫院,享壽94歲。
--
美術設計:靖涵
攝影來源:Unsplash| Caleb George
--
◎小編畢而賞析
首段,詩人僅以短短兩行,就呈現出了他夢中的原初(赤裸)和孤獨(負雪的山峰)之感,而「又」不免讓人感覺熟悉。當然,在這裡我們不能真只是把它當成夢境。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對詩中主要場域的各種描述,首先,氣候「黏」在冬春之接口,可以想像那可能代表不堅固,或是混沌,曖昧。而天鵝絨般的雪,將這裡包圍,我們可以感覺到這裡不是冷澈,而是寧適,舒服的。
詩人說這個地方沒有嬲(音鳥,擾也)騷市聲,只剩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除了讓人感到極致的靜以外,更會讓人感覺其中隱含了對於純粹之觀照的意涵。試想,有天你忽然發覺自己在人群裡迷失已久,身邊盡是喧囂,恍惚不知自己在哪裡,然後你慢慢地靜下來,回歸自身,才又聽間時間相互咀嚼的聲響;過去,此刻,未來,全部都是細細碎碎的響音,在你內在的深處。回到詩中,我們繼續看詩人如何建構他的孤獨國。他說這裡沒有眼鏡蛇之類令人聯想到不祥的象徵,而是曼陀羅花等美麗的淡雅的植物。曼陀羅花在佛經中有適意,或悅意的意思,是佛教的聖潔之物,它包含洞察幽明,超然覺悟等精神。詩人如此布置他的孤獨國,可以看出他對於理想的追求。接著,詩人又刪去一連串文字、經緯等等,讓很多事情變得有條理,似有助認知,實則脫離事物之本質的東西;他肯定的,是「渾渾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晝夜倒錯所形成的錯愕中流露的曖昧,以及虛空忘言之境。
在詩的最末兩句,詩人建構出整個孤獨國的時間,是一種極為純粹的「現在」,這不僅僅是一般我們說的把握當下,而是對於「現在」的唯一肯定,人被投擲到無限的時間裡,只有相對的存在,他只占有限的一部份,即是「現在」;過去只是現在的反照,黏在現在,而未來是不可期待的,我們永遠只是處在綿延著的「現在」。試想,除了現在,我們真正還能跳躍到其他時間嗎?我們不是被「現在」主宰著嗎?可是我們又似乎可以把握它,去決定自己該怎麼在現在表達自身。所以我們真的既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皇。
在整首詩中,你可以看到許多事物被消去它慣常被賦與的性質,以及一種彷彿朦朧的,彷彿靈明,真正覺知的狀態(或許覺知本身就是一種超然的朦朧之感?)。小編以為,所謂孤獨國,或許類似參禪、頓悟所得的,不須言說,不須丈量,不須規矩,不須為語詞所束縛的真空狀態;但或許應該說,那是終極的詩境,融入純粹之美的狀態。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7/09/20170930.html
夢見眼鏡蛇 在 動物入夢有玄機!夢見「蛇」好運?壞運? 三立新聞台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