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針對二級警戒下,仍被要求停業的業者,提供紓困金申請,每名正職員工也將可領到3萬元補貼款,業者以員工人數乘以1萬元,為補貼金額。
透過業者提供員工領款帳戶等資料,這筆補貼款將直接匯入員工帳戶,省去透過業者轉發的行政作業,讓有需要的民眾能快速領到救命錢。
上述納入補貼計算的員工僅限8月31日於事業名義投有勞保、就業保險或勞退的全職員工,包含永久居留者,但不含部分工時及外籍員工。
申請期間:自9月29日起至10月31日止。
怎麼申請:一律由事業單位於線上登錄。
🔗經濟部停業補貼申請:https://reurl.cc/l5o6O6
若仍有疑義,可直撥客服專線02-7752-3600洽詢。
--------
彙整幾個比較常見的問題:
Q1. 申請資格為何?
Ans:申請事業須符合下列條件
1. 110年8月1日前已依法辦理公司登記、商業登記或有限合夥登記之營利事業,或無上述登記而有稅籍登記之營利事業。
2. 從事商業服務業且於110年8月1日為中央政府公告關閉營業場所之事業(如附表一,惟仍須以實際經營內容及停業事實認定)。
3. 申請事業應以「事業總機構」名義提出申請;外商於國內設置之分支機構得申請本補貼。
Q2. 110年8月1日為中央政府公告關閉營業場所有哪些?
Ans:
110年8月1日為中央政府公告關閉營業場所之範圍,是指揮中心宣布110年7月27日,疫情警戒降為二級之後仍關閉的場所,屬於商業服務業者,包含:K書中心、歌廳、舞廳、酒家、酒吧、酒店(廊)、夜總會、俱樂部、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等、視聽歌唱業(KTV)、錄影節目帶播映業(MTV)、電子遊戲場業、資訊休閒業(網咖)、麻將休閒館、遊藝場所等其他類似場所(如桌遊場所等)。
Q24. 本補貼如何申請?
Ans:
1. 一律採線上申請(網址https://csm-subsidy.cdri.org.tw/),並應於公告截止受理日下午6時前完成。
2. 曾於110年6月7日至8月31日期間申請本部營業衝擊補貼並獲核准補貼者,申請時本部將自動帶入營業衝擊補貼的基本資料,但事業仍須於受理期間內完成完整資料之登錄並送出。
Q26. 申請補貼需要準備哪些文件及資料?
Ans:
1. 填寫申請資料。
2. 員工補貼領款清冊(附件二)。
※ 無投保單位保險證號或無員工投保於申請事業者,無須檢附,但須檢附負責人身分證件影本。
3. 申請事業存摺影本(含事業名稱、銀行分行、帳號);如為獨資商號,則檢附負責人存摺影本(含戶名、銀行分行、帳號)。
※ 曾申請本部營業衝擊補貼並獲核准補貼,且資料無異動者,無須檢附。
Q33. 如今年已領過本部或其他政府機關之哪些紓困補貼,還可以再申請嗎?
Ans:
如其補貼所定之「補貼資格認定期間」在110年8月1日前者,與本補貼不算重複,例如:本部工業局及貿易局的110年第1、2季薪資及營運資金補貼;衛福部的急難紓困補貼;勞動部的無一定雇主及自營作業者補貼等,均與本補貼不重複。
🔗重要FAQ:https://reurl.cc/95G8qv
外商銀行有哪幾家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蔡英文總統最重要的能源政策「2025非核家園」,今年應該上線的離岸風電只有原定的60%,2021離岸風機預計完成291支,實際完成僅22支,達成率僅7.5%。近日,國民黨團接獲爆料,離岸風電開發商CIP在彰化風場水下建設因承包商世紀鋼自產能力始終無法到位,經濟部工業局竟然特別「圖利」世紀鋼,特許同意進口韓國鋼鐵商Samkang,8套水下基樁(Jacket)。
國民黨團今(26)上午召開記者會,強烈質疑經濟部圖利特定廠商。爆料指出,前能源局長現任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在8月20日還前往世紀鋼喬48組水下基樁合約問題,國民黨團要求林全能必須對外說清楚。國民黨團同時更具體主張:一、成立「離岸風電調閱委員會」徹查弊端。二、經濟部應落實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每季向立法院提書面報告。三、檢討未達國產化比例的離岸風電開發風場,應調降躉售費率。四、2025非核家園進度嚴重落後,沈榮津、王美花下台負責。
總召費鴻泰表示,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在2016年擔任經濟部長時,負責執行離岸風電政策,當時的爭議點在於一度電應該是5.8元?還是歐洲風電的2.2元?其中差價高達3.6元。蔡政府因「2025非核家園」時間急迫,又限制於台灣海峽東北季風,1年只能施工半年,因此提供優惠價格吸引外資。從2012年到2015年,包括荷蘭、丹麥等西北歐風電廠,紛紛參於投標,每度電約在2.1元-2.5元,最後簽約價格落在2.2元。政府為了落實風電國產化,又設計了遴選制度,以每度電5.8元價格收購。但是預計到今年底,依合約應完成的291支風機,實際卻只完成22支,達成率只有7.5%。離岸風電發電量,預計完成933MW,實際也只完成557MW,達成率60%,明顯進度嚴重落後。
費鴻泰指出,在風電進度落後之下,就開始有人在背後動手腳,以彰化為例,原本該是水下基礎樁工程鋼構國產化,離岸風電開發商CIP在彰化風場水下建設因承包商世紀鋼自產能力始終無法到位,為了符合施工進度,經濟部工業局竟然特別「圖利」世紀鋼,特許同意進口韓國鋼鐵商Samkang,8套水下基樁Jacket替代。費鴻泰進一步指出,近日國民黨團接獲相當多的資訊,世紀鋼未經過經濟部工業局核准下,私下先買了南韓鋼鐵商Samkang 46套水下基樁,準備在台組裝,依照合約這46套基樁應該在2023年完工,換句話說,世紀鋼偷偷進口半成品,以進口或假冒自製品,價差至少50%,原本台電每度5.8元是必須國產化的電價,結果世紀鋼卻偷用進口貨假冒國產品,大賺差價。
費鴻泰強烈質疑其中有官商勾結,黨團更接獲爆料,在8月20日上周五,前能源局長,現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前往世紀鋼喬48組水下基樁合約問題,費鴻泰要問林全能是否真有此事?近期跟誰打高爾夫球?前中小信保基金董事長蔡憲浩,行政院長蘇貞昌認不認識?是否曾經大力提拔?世紀鋼靠山到底是誰?
藍委賴士葆表示,2025非核家園中綠能佔比高達20%,而離岸風電建置延宕,這個電力缺口蔡政府要從哪裡補上?是要繼續燒煤?還是天然氣?天然氣有藻礁公投和三接站的問題,難道蔡政府還要再做幾個接收站?此外,107年離岸風電遴選制採躉售購費率每度電5.8元,競標制得標電價每度2.2元,政府在合約中保證收購20年,中間差價3.6元的目的在於風電能國產化,以每度差價「付費」學習國外技術,讓風電逐步國產化。賴士葆指出,離岸風電政府不需出錢,廠商只付出少許資本;廠商拿著與政府簽訂的合約向國內本土銀行貸款約2500多億元,然後用台電購電收入,還款給銀行,其中風險相當高,會面臨資金緊縮和跳票問題,一但廠商發不出電,台電就不會付款,廠商也就沒錢還銀行,最後勢必產生糾紛。
賴士葆表示,為了離岸風電技術深根台灣,國產化、自製率的價值在於每度3.6元的差價,20年就高達9100億元,現在看來國產化已經跳票,世紀鋼做不出水下基礎樁,經濟部、能源局特許由韓國進口原本該是國產的46套水下基礎樁,換句話說,已經沒有國產化這件事,而原本每度3.6元差價,20年價差9100億元的合約勢必要重新談過,經濟部有責任重新談合約,以維護國家利益、台灣人民的利益,而不是護航廠商、魚目混珠,以為國民黨團不會監督、看不到。賴士葆要求經濟部,離岸風電進度已經落後,價格一定要下降。賴士葆指出,離岸風電得標廠商的背後,有著複雜的政商關係,有其必要成立「離岸風電調閱委員會」除了20年的價差達9100億元,台電保證收購價值高達2兆元,這麼龐大的數字,更必須攤在陽光下,讓全民檢視、拒絕黑箱。猶如「風電版的高端」,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一定會跳票,沈榮津和王美花應該下台負責。
藍委曾銘宗表示,蔡政府上台之後公布重要的能源政策「2025非核家園」,其中綠能佔了20%,在20%綠能佔比中,最重要的供電來源是離岸風電,外界對於蔡英文總統將20%綠能寄望在離岸風電,相當質疑其可行性。離岸風電執行迄今,出現三大問題:一、公司發起人持股不得低於50%。這個部分用意是希望外商,持有51%以上股份,能夠徹底執行,讓整個風場能夠完整建立,但執行到一段時間發現,不少外商逐步釋出股份,部分開發商的股份已經低於50%,外界就高度質疑,外商是否屆時拍拍屁股走人?當初向銀行貸款將套給金融機構?
二、重要零組件國產化。風場就像是礦場一樣,無論是韓國或是日本,無不希望逐步轉移、保留由本土廠商開發,但是蔡政府大量將風場交給外商開發,但至少重要零組件必須國產化,例如塔架、水下基礎、海事工程等等,從2021年到2025年都規劃一定的進度,實際上在2021年應該完成的地下基礎,缺口率高達71.4%,換句話說,真正的完成率只有28%,顯見重要零組件國產化,已經跳票。三、風場施工嚴重落後。到今年底,併聯發電風場有8個,但是目前進度預估卻只有1個,可按進度完成。
曾銘宗指出,面對以上3點重要問題,許多廠商都已經跳票,國民黨團要求經濟部必須依照簽訂的合約與規定,要求廠商落實執行,不可一句「不可抗拒的理由」來搪塞,既然蔡政府宣示「2025非核家園」,經濟部就有責任要求廠商落實執行,不可圖利特定廠商,下會期國民黨團會強力監督,並且成立「離岸風電調閱委員會」,看緊人民的荷包、保證用電權益,確保穩定供應產業發展所需用電品質。
外商銀行有哪幾家 在 mydress.com.t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面試服裝穿搭:穿什麼才好?
推薦單品👉 www.mydress.com.tw/l-21g60h
❓ 面試服裝穿搭/怎麼穿/穿什麼 ❓
1.正式套裝派、西裝派好感小技巧
2.微正式感西裝單品怎麼挑/穿搭不出錯技巧
3.高自由度職位不出錯穿搭技巧/單品挑選
4.絕對NG錯誤示範單品
╲STYLE 01╱
正式套裝派、西裝派&好感小技巧
若是應徵銀行行員、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業、甚至面試通知有服儀規定的行業,沒有第二句話就是選擇正式套裝登場!而這類套裝在黑色之外,建議可以選擇深灰色提升明度、讓整個人氣場不會太過沉重,女孩子也可以選擇下身同色調窄裙的套裝(不能過度緊身展現曲線),但裙長一定要及膝、甚至過膝才不失莊重,跟鞋也要選擇全包大概跟高七公分的款式、千萬別露出腳趾喔!
TIPS:西裝套裝建議一定要修改!稍微修身卻不合身才不會被剪裁壓垮比例!也不會有穿父母或兄姊西裝的菜鳥感受。
╲STYLE 02╱
微正式感西裝單品怎麼挑/穿搭不出錯技巧
若是像風氣自由度較高的電商類型或是外商公司,想要展現專業度,選擇OVERSIZE的版型都很好看又不失正式感、褲裝部分選擇九分剪裁稍微露出腳踝也OK,而西裝色調的部分,好感度高的奶油色調或者卡其等淺色都很符合春夏時節又不失正式感,鞋款部份建議最安全還是穿著平底包鞋或是全包的牛津鞋、樂服鞋款,正式又不失變化,無論如何都不失禮。
TIPS:選擇淺色調的西裝外套、或者有點OVERSIZE的版型都很亮眼又不失禮!
╲STYLE 03╱
高自由度職位面試穿搭技巧/單品挑選
而媒體業、公關產業、廣告業、設計業這類自由度較高的創意產業,雖然在穿搭上接受度比較廣泛、但在講究時髦度之餘也不能失禮,基本款襯衫在穿搭時可以稍微捲袖子或開幾顆釦子(千萬勿低胸!)或者在襯衫外穿一個背心都很有變化、也讓基本款單品呈現新意;或者OVERSIZE淺色調西裝外套下搭配長裙與全白運動鞋(近全新的乾淨程度否則別穿),都是掌握時髦度又不乏正式感的不失禮服裝。
TIPS:即便是自由度與彈性都超高的職務內容,也別忘了運用正式單品作變化才不失禮數!
🚫🚫 絕對NG錯誤示範單品
1.過度露肌感/短褲/迷你裙
不管是應徵什麼職務內容,建議第一次與雇主的正式見面,都還是不要穿著過度暴露的服裝,或者是短褲與迷你裙,都會給人不夠尊重的第一印象。
2.過度休閒風格的牛仔褲或者洋裝、棉褲
雖然說部分產業風氣比較自由,但最安全的面試穿搭還是盡量剔除掉過度休閒風格的牛仔褲與單車褲、棉褲、棉質休閒洋裝這類單品,就算其他在職員工穿搭如此,也不建議在第一次面試時就穿著這類型服裝,等到真的進入公司工作了再穿也不遲!
3.拖鞋/穆勒鞋/露趾涼鞋
不管穆勒鞋有多時髦流行,都不建議在面試第一次見到主管時以這樣的穿搭方式呈現,畢竟在重要正式場合、甚至單價較高的餐廳,都會規定禁止無腳後跟的鞋款進入,在如此重大的面試時刻,還是先選擇安全牌鞋款、勿展現別出心裁創意!創意應該優先展示在工作面試的作品內容之中!
🆘 面試穿搭Q&A問答
Q:面試服裝穿甚麼好呢?有沒有技巧可循?
A:請想像自己到這家公司之後將必須穿著什麼服裝上班?以這樣的邏輯去思考出最正式感的搭配。
Q:讓面試官反感的勿出場單品是哪些?
A:任何不夠尊重公司的單品都有很高風險喔!像是拖鞋、運動褲、裸露的牛仔熱褲、迷你短裙、甚至戴帽子跟墨鏡、超華麗飾品、過於光怪陸離的搭配都建議先別出場!
Q:面試是不是都不能配戴飾品?
A:部分非常基礎的點綴飾品是可以的,像是手錶(若穿著套裝就勿搭配運動風格手錶)、以及吊墬迷你到不行的項鍊(快看不到的類型)、或者貼耳的迷你非垂墬耳環(最基本款的那種),但還是要先確認面試公司的服儀規定比較妥當。
@Lookin 分享文
面試服裝穿搭:穿什麼才好?
推薦單品👉www.mydress.com.tw/l-21g60h
外商銀行有哪幾家 在 台灣有幾家外商銀行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有幾家外商銀行- 渣打日盛京城想不到了(職場甘苦談第1頁) ... <看更多>
外商銀行有哪幾家 在 [閒聊] 外商銀+四大會計師+國外碩士等生涯感想- 看板Finance 的推薦與評價
一年多以前我曾經請版主代po過一篇心得,在8918
由於目前職涯有點小進階,為了預防前一篇有些想法殘害鄉民
所以想說來update一下,也讓新進金融業的朋友有些參考資訊
首先還是聲明金融業圈子小,大家看看就算請不要分享
我的經歷:
大學: 公館大財金系
退伍後0~1年:某四大事務所金融組
1-2年: 決不睡銀行後台小喳喳
2-3年: 英國洗學歷型1年碩士
3- : 港滬地方智慧銀行儲備主管
以下心得
第一: 到底會計師事務所好還是銀行好?
大抵說會計師事務所好的,論點就是「待個幾年企業搶著要」和「以後穩定高薪」
這個想法有幾項隱含假設,我覺得應該被點出來
其一,會計事務所待不久,會累得想走。
其二,所學到到東西讓你往後「只能」再去企業會計或財務部門
那這樣為什麼會好? 其實原因不在期望值而在第二次轉職的變動數
以下可以說明:
事務所如果拚不到會計師的職涯=30K查帳員2年->40K資深查帳員2年->50K企業財會20年
銀行(外商)的職涯=40K基層5年->45K資深基層20年 (功力不足)
或40K基層->100K+高階從此過著幸福快樂日子 (內功深厚)
30K - 50K 有20K的增幅,這是所謂「以後高薪」
但是如果你是屬於有點抱負和野心,我是建議去外商銀行練功
否則也不必去四大,去當公務員就好
台灣人有種病:
努力做沒有附加價值的事,然後加一點點薪水變穩定
vs
拚死拚活為自己的人生努力,然後可能成功或失敗,可能遺憾但絕不後悔
前者會被視為苦盡甘來,是有好好規劃人生
後者呢?是萬中選一的有德者,但絕對不要是我
看你如果人生不盡如意,最後是想要遺憾還是後悔,你就能決定去四大或銀行了
第二: 外商好還是本土好
我想,我還是把8918篇的說法改一下,如果你很會politics,非常服膺人是一切之本
那去本土。
如果你的哲學性強烈,邏輯清晰,任何事都有左右光譜觀念,那去外商。
拿最近的半澤直樹那種情形來說,一旦出事了,本土或日商習慣究責
外商習慣問問題出在哪裡,請不要誤會,這二種模式都能解決問題
但是在外商真的要究責,搞到最後會一串粽子沒完沒了
因為事情切得很細,程序非常標準化,就事論事會比較方便
第三: 到底外商福利薪水好的原因是甚麼?
因為是儲備主管,老是被問薪水免不了
(btw大致版上針對新人的價碼猜測都很準,對老人的都不準)
也有本土的銀行中階主管非常驚訝於我的薪水跟他/她差不多
其實道理是相通的,我問他們如果出事了,你們怎麼解決?
本土由於首重人與politics,所以出事的解決方案就是再多一個人兩隻眼睛
降低風險的機率
外商呢? 由於績效壓力沉重,我們想得是怎麼少一個人,讓電腦取代會出錯的眼球
所以原因很簡單,賺錢的事少一點人做,每人單價就可以提高
這與日商/本土商思維不同: 賺錢的事讓多一點人做,這樣人人有得分
證明方式很簡單,如果你家附近同時有本土銀行分行和外商分行
走進去觀察一下作業模式、辦事人數就知道了
台灣人的另一種病:
當你拿得少,但是大家一樣少;合群才是上策
第四: 怎樣進得去外商金融機構並生活愉快?
我想我能提出的大概八九不離十,但是很多我也承認出於偏見(含我的和銀行自己的)
以下這些大家就純當參考用就好,有些真的是我所觀察很潛很潛的規則
1. 國外經驗,不然至少你英文不能太糟
(具體: 至少TOEIC800以上"程度",不過你拿多益成績出來沒甚麼用)
2. Excel至少要會vlookup,indirect,樞紐分析這些
(如果你看不懂以上這些是甚麼,我建議...還是了解一下吧)
會寫巨集更佳
3. Ownership: 盡量要有我是owner的觀念,一件任務交給你,做好是不夠的
你至少要可慮到你在履歷表能問心無愧寫上「這件事我負責」
4. 把起承轉合法改成破題法:
寫報告或想事情都是,最重要的事/字往前放
不要像公務員公文一樣,廢話連篇重點在中間自己找,浪費時間
5. Report / Communicate / Escalate:
任何事多講比不講好,壞事更要講,重點是讓整個團隊都知道事情全貌
慢慢建立名譽,久而久之大家就都知道你很厲害了
以上共勉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23.47
※ 編輯: wsoar 來自: 123.192.223.47 (09/29 17:49)
※ 編輯: wsoar (202.82.147.125), 08/01/2018 16:50:45
※ 編輯: wsoar (59.124.22.138), 08/08/2018 08:22: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