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姬:不必偶像化或妖魔化 - Hugo Sze
2015 年全國民主聯盟勝出緬甸大選,昂山素姬在翌年成為凌駕總統的國務資政。此前,她在軍政府統治下斷斷續續被軟禁15 餘年,其以和平爭取緬甸民主的理念,為她在國內及西方世界帶來崇高的地位和殊榮。主政後,她因為處理境內羅興亞人問題,捲入維護種族滅絕的指控;如今又再遭軍政府拘禁。到底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位令部分人期望出現落差的人物?
去年10 月緬甸大選前,亞洲史學家Francis Pike 曾在英國雜誌「旁觀者」(The Spectator)撰文,副題便稱「將昂山素姬妖魔化或偶像化,一樣無知」,如「時代」雜誌便曾在1999 年代,把昂山素姬封為「甘地的孩子」。Pike 指,英國廣播公司(BBC)、荷里活及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等一眾全球自由主義機構,當時合力將被軟禁的昂山素姬推上神檯,犯了西方媒體烏托邦式幻想的錯誤。
國際間對昂山素姬的輿論之所以改變,原因之一是緬甸境內羅興亞人持續受鎮壓。Pike 指,羅興亞人確實在1991 至92 年、2012、15 至 16 年受到緬甸軍事鎮壓,17 年更發生種族滅絕事件,但若追溯歷史,羅興亞人在若開邦的問題,實始於1824 至26 年第一次英緬戰爭。當時英國征服當地,並開放邊境讓羅興亞人進入緬甸;而即使到現在,羅興亞人的困境背後,亦有極為複雜的故事。
他表示,美國「九一一」事件後,有愈來愈多巴基斯坦的伊斯蘭聖戰分子滲透羅興亞人中。其後10 年,緬甸軍方加緊清剿前稱「堅定信仰」運動(Harakah al-Yaqin)的若開羅興亞救世軍(ARSA)武裝分子。Pike 認同若開羅興亞救世軍屬恐怖組織,特意選在2017 年 8 月 25 日,即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領導的若開邦諮詢委員會,發表報告建議賦予羅興亞人緬甸國籍後一日,發動一系列恐怖襲擊,目的是破壞任何通過談判達成和解的希望。於是在其後的清剿行動中,緬甸軍隊、佛教極端主義民兵及若開軍 (Arakan Army),就作出焚燒羅興亞村莊、強姦婦女、施行酷刑等暴行,以作報復。無論是羅興亞極端主義分子抑或緬甸軍方和民兵組織,皆有醜陋的一面。
Pike 指出,相關行動由緬甸國防軍主導,昂山素姬本人受憲法所限,無權干涉國防事務。而她本人則於2019 年12 月,在海牙國際法庭的羅興亞人種族滅絕聽證會上,對緬甸與若開羅興亞救世軍恐怖分子的爭戰表示支持。考慮到 2020 年 11 月要舉行大選,Pike 認為,她若不這樣做,全民盟就會失去緬甸人與佛教徒的支持。他形容,昂山素姬既是一名愛國者,亦是政治現實主義者,與西方自由主義者所幻想的被困公主形象相距甚遠。
Pike 進一步指,翻查昂山素姬1995 年為其父昂山將軍所立的傳記,也能看出她並沒有過去輿論所形容般高尚。他認為,昂山將軍崇拜希特拉、墨索里尼,又在太平洋戰爭期間,一度帶領緬甸軍隊與日軍合作。然而,昂山素姬對父親於1942 年處決涉嫌與盟軍合作的村長、轄下部隊殘酷對待緬甸少數民族等事,在傳記裡隻字未提。此外,即使昂山素姬一直勇敢對抗緬甸邪惡腐敗的軍事政權,但Pike 提醒,她比過去的軍政府,更大力打壓新聞自由。
昂山素姬政治魅力十足,但Pike 認為她不適合擔任國家領袖。2017 年,緬甸民主團體「88 世代學生團」(88 Generation Group)成員、前政治犯楊妙登(U Yan Myo Thein)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曾批評昂山素姬執政後,很快便開始排擠很多過去支持她的民運人士和公民團體。楊妙登指昂山素姬變得「只會聽與她關係密切的人所講的話」、有「獨裁者的特徵」。
Pike 強調,之所以要審視媒體過去對昂山素姬的評價,不是為了嘲諷,而是希望帶出西方媒體有必要對問題深入分析,才能避免形成過分美好的幻想,並在幻想破滅時憤恨交織。對昂山素姬作出不客觀、不理性的錯誤判斷,只會將緬甸推向中國一方。
原文:CUP
#政治 #國際
墨索里尼評價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特朗普留給美國的「特朗普主義」- 李偉東
特朗普主義到底是一種什麼主義,居然能讓美國一半人反對,另一半人擁護?這個巨大的撕裂是怎麼造成的?
特朗普快要離開白宮了。但一個新的名詞正在走紅:特朗普主義。而且有媒體評論說,特朗普走了,但特朗普主義留下來了;或,總統輸了,但他的主義沒輸。因為美國有7400萬人投了特朗普的票,並且共和黨有可能繼續掌控參議院,民主黨在眾議院還減少了優勢。
一般來說,美國某一位做出特别成就的總統,可能會留下一套價值觀和政策組合,被稱為某位總統的主義,如里根主義。
但特朗普主義到底是什麼?目前還沒人能說清,但又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在沒有清晰定義的時候,這個主義卻已經被命名了。
過去四年,大多數主流媒體對特朗普主義的評價都是負面的(雖然它剛剛被命名),認為其造成的後果是嚴重和混亂的。可是仍有7000多萬人支持這個主義,並認為自己在這個主義下獲益了,願意繼續生活在這個主義之下。這就使我們不得不回答,特朗普主義到底是一種什麼主義?它居然能讓美國一半的人反對它(還包括幾乎所有盟國人民的討厭),而另一半人擁護?這個巨大的撕裂是怎麼造成的?
以下分四個層面來分析一下特朗普主義的價值觀,以及在這個價值觀之下的政策組合,再看看特朗普主義四年來如何深刻改變和撕裂了美國,並即將成為一種影響深遠的政治遺產。
特朗普主義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特朗普主義的價值觀和執政口號就八個字:美國第一(或至上)、美國優先。但這個價值觀卻不是特朗普的創造,而是對美國歷史悠久的右翼保守主義價值觀的複述和繼承。美國優先的觀念和口號至少始於1884年。共和黨1894年就將美國優先作為競選口號之一。1920年以後,這個口號又與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口號,即「美國是百分百美國人的美國」合流,後者成為這種價值觀的具體解釋。後來這個口號就一直是3K黨的政治格言。
這個價值觀和口號,實際是美國奴隸制的思想遺存和胎記,稍有合適的氣候,就會像病毒基因一樣發作。後來的孤立主義和種族隔離政策都與這一基因有關。而1960年代的種族平權運動針對和要破除的正是這一價值觀和口號。戰勝了這一價值觀,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以及婦女才逐步獲得了完整的選舉權(雖然這個權利早就被憲法修正案確立了),美國才變成世界的民主燈塔(原來僅是自由燈塔),整個國家才開始尊重一系列的普世價值。可以說,美國成為世界民主燈塔是努力戰勝自身的「黑暗基因」(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和美國優先的、自私的孤立主義)的結果。但2016年,這個基因構成的價值觀,又以特朗普主義的面貌重新捲土重來了。
是什麼氣候讓特朗普主義滋生的?答:全球化。
全球化讓美國既自豪又失落。
自豪的是美國所有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帶富裕地區的人民(他們構成了支持民主黨的藍州和紅州中的城市地帶),因為全球化就是他們發動的。他們促成了美國的產業升級——從傳統工業盈利升級到用新技術、新業態和金融資本在全球市場獲利。很多新興的中產階級迅速富裕起來了,也帶動了社會理念的進一步左傾化。他們因而很自豪。
失落的是美國中南部鐵鏽州和小城鎮及鄉村的居民(他們構成了這次大選支持特朗普的主要群體)。他們失業增加,平均工資下降,而且對前景沒有希望。
就是說,美國先在經濟上撕裂了,然後才發生政治撕裂。特朗普就是在這種大氣候下應運而生的。他的出現給一半疲軟的美國,注入了一針興奮劑。但特朗普主義對美國的長遠而言卻是一劑毒藥。
美國面臨的問題實際是需要兩黨合作,共同解決分配機制和強化再就業培訓及社會保障的問題。但兩黨很難合作,因為他們價值觀衝突。民主黨的解決辦法帶有左傾的社會主義色彩(僅是色彩而已,與中國的專制社會主義完全不同,實際是北歐的民主社會主義的降格版),當然主軸仍是支持全球化的普世主義和國際主義。而共和黨推出了特朗普主義。
美國優先、美國第一、美國至上這些價值觀一提出,立刻得到了處於失落中的一半美國人民的認同。儘管特朗普本人有很多道德瑕疵,但還是有很多美國人喜歡和呼應他的價值觀,認為他可能給自己帶來希望和改變。
在美國優先的價值觀基礎上,特朗普提出了自己的一套世界觀,給美國問題找到了一隻替罪羊(有沒有罪和有多大罪,並不是重點,關鍵是這隻羊可以「替罪」),並提出了解救美國於水火的總體方案。
他認為,是全球化坑害了美國;是普世主義和國際主義坑害了美國;是WTO規則不利於美國,讓美國在國際上吃了虧;是美國過多地承擔了國際義務,不堪重負,拖垮了美國;是無節制的移民搶奪了美國工人農民的飯碗,而且還帶來了恐怖主義的威脅。所以解決問題的辦法是,退出全球化,「不再為價值觀而戰」。這是他2016年的競選口號,意思是熄滅燈塔主義,不再管世界上哪個國家是否專制,只看他們是否在貿易中佔了美國便宜,然後強調公平貿易,把美國吃的虧補回來。
那麼,在全球化浪潮中,哪些國家佔了美國便宜呢?與美國做生意的所有國家都是,因為貿易規則對美國不利,使美國失去工作、產業和技術優勢。而這其中佔了美國最多便宜的是中國。中國正用中國模式搶走美國的工作、經濟發展、技術成果,並威脅了美國的安全。普通民眾不管特朗普說的中國佔了美國便宜有沒有經濟學和數字支撐,也不理會中國的貿易順差不等於貿易利潤這個經濟學常識,總之他們迅速接受了特朗普給美國問題找來的替罪羊。
在上述價值觀和世界觀之下,特朗普主義的政策組合拳推出了。
特朗普主義的政策組合及成果
特朗普的國內和國際政策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同時列出實施四年的成果):
1. 減稅。效果不錯,提振了經濟,紅州工人平均工資有所增加。疫情前就業率一直很高。
2. 用優惠政策鼓勵產業迴流。效果不大,迴流不多。
3. 刺激股市,吸納資金,提振經濟氣場。雖有起伏,但效果一直不錯。
4. 廢止奧巴馬醫保,但四年都沒提出替代方案。
5. 與全球打貿易戰,但主要針對中國。與盟國的貿易戰,在不管盟國感受和有傷同盟關係的前提下,對美國經濟有利。但對中國的貿易戰歷經三年多,美國有收穫(如要求中國尊重智慧財產權和加大購買等方面),但主要目標,即通過加高關稅了迫使中美貿易逆差下降,收效不大。
6. 試圖縮小美國債務,但反倒加重了,今年美國政府赤字將超過3兆,政府債務將接近GDP總額。
7. 收緊移民政策,建牆阻擋非法移民。造成了很多社會問題,如造成很多父母與孩子分離,國際影響很壞。收緊移民政策和限制排斥中國留學生後,也惡化了美國吸納國際人才的環境,對美國長久發展不利。
8. 退出十一個國際組織和多邊協議,使美國對世界的領導力嚴重衰退。盟國關係嚴重受損。
9. 放棄人權外交和對國際人權事業的支持,對內又頻繁打壓媒體,行事獨裁霸道,使美國的國際民主排名逐年下降。傷害了美國民主燈塔形象。
但他承諾的減稅、貿易戰、促使產業迴流,只管美國的事不管世界的事等,都在努力做。在選民中贏得了「兌現承諾總統」的好評。所以很多人願意再給他四年,讓他繼續「兌現」。如果沒有新冠疫情的拖累及他在處理新冠疫情問題上的糟糕表現,他很有希望連任。
但另一半選民則認為,特朗普的新孤立主義和排斥全球化,使美國的國際形象和國際地位嚴重受損,使依賴全球化生存的藍州人民前景看淡。更重要的是他掀起的孤立主義和排斥移民的白人至上種族主義,使新老移民都感受到了威脅。特别是四年來他對美國民主的破壞,令人憤怒,所以他們要把他選下去。
特朗普主義的動員方式
所謂動員方式,是指特朗普上台伊始就登記競選連任,他執政的四年,核心目標就是連任,並試圖建立一個永久的「特朗普王朝」,所以他需要動員粉絲和擴大粉絲隊伍,以保證自己能夠連任成功。因此,特朗普這四年從來就沒做過所有美國人的總統,他只做自己基本支持盤的總統,或者說他只是紅州的總統。他被盛讚的「兌現承諾」,只針對他的粉絲群,從不考慮對其他人群和國際盟友的傷害,以及對美國民主的破壞。他從未想過要彌合國內分歧和團結全體人民,相反他主動擴大分歧,撕裂美國,用炒熱分歧和利用自媒體把自己每天變成爭議話題中心的方式吸引眼球,擴大擁躉。
美國這四年好像回到了1930年代初的德國。特朗普像希特勒每天攻擊仇敵英國和法國一樣,每天攻擊中國(中國有沒有錯和該不該攻擊是另一個問題,中國在他那裡完全是刺激選舉激情的假想敵和道具),以此激發美國人民的憤怒和恐懼,以及需要找一個超人拯救美國的想象,而他自己就是那個超人或「美國隊長」。同時他每天攻擊美國內部的敵人和外國勢力代理人(把民主黨描繪成美國的共產黨、中國的代理人),如同希特勒攻擊猶太人出賣和坑害了德國一樣。他用一種誇大的外部威脅加上無中生有的內部敵人,給美國施加了一種大禍降至的恐怖氣氛,以及如果不選他就將國破家亡的恐懼(他說如果選擇「中國喬」,美國將被中國統治)。他把和平年代的競選連任,變成了戰爭動員。把僅僅只有政策分歧的競選對手描述成了內部敵人、罪犯和叛國者。他用煽動「民粹經濟主義」和反擊國內外敵人及激發愛國主義的方式來搞競選。他告訴美國人民,支持特朗普就是愛國和守衛國家。支持他的對手就是對國家的背叛和引狼入室。
分析了特朗普價值觀(源自3K黨的格言)、世界觀(納粹式的受虐悲情)和政策組合拳,以及他的競選動員方式(完全是納粹式的)之後,我們可以定義特朗普主義了。特朗普主義就是美國版的「墨索里尼法西斯主義」,或尚未完全成功就被識破了的「美國納粹主義」。我們知道,3K黨的美國優先綱領和行動方式,早年就被定義成美國式的法西斯主義。而法西斯主義崇拜本來就是美國的另類傳統和面像(從拿破崙手扶法西斯束棒的雕像就可看出)。特朗普主義不過是這個極右精神和美國另類面像的現代化身,是美國傳統病毒的再次肆虐,只不過它變異成了「特朗普病毒」而已。
特朗普主義是一劑美國經濟的短期興奮劑——如同希特勒最初也振興了德國經濟一樣,但卻是長久的毒藥。因為他復活了美國病毒(極右翼的種族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反智主義),傷害了美國民主,撕裂了美國族群,毀壞了美國的國際聯盟,(在疫情中)嚴重損傷了美國生命,破壞了美國的好人傳統,把美國變成了一個政治領袖可以天天說謊和破壞民主的不良社會,同時他與國際專制勢力的勾兌和不顧人權利益的唯利是圖,極大地傷害了美國的國際道義形象,使民主燈塔黯然失色。特朗普主義並沒有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是將本來偉大的美國拖向深淵。所以他每天貌似恨恨不已的中國,卻把他稱做「川建國同志」。
特朗普主義與民主燈塔主義的衝突
美國人民用選票,以微弱優勢極為驚險地趕走了一個「納粹主義幼蟲」。但這卻無法改變特朗普主義的長久影響和他的制度遺存(被改變了的最高法院和共和黨繼續佔優勢的參議院)。
接下來民主黨和共和黨都應該反思。
民主黨應該反思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彌補失落人群的生活和控制疫情,以及激進的進步主義對保守主義人群的傷害。
共和黨應該反思,四年來為何被特朗普綁架,失去了共和黨的本來面目。特朗普的以美國優先為口號的新納粹主義,真是你們想要的嗎?你們也想拋棄美國的民主燈塔主義嗎?
對兩黨而言,這次大選在主義層面的分歧,實際已經上升到了美國立國精神的憲法級別。兩黨都需要好好想想,美國到底要什麼?是民主基礎上的(有邊界的)自由主義,還是自由至上的共和主義?連一個簡單的戴口罩問題,都凸顯了美國人在上述內在價值觀方面的撕裂。正因為這種價值觀撕裂,才讓特朗普主義乘虛而入,把美國的立國精神偷換成了新納粹主義。這是一次差點毀掉美國立國之本的「精神原子彈」大爆炸,他給美國社會造成的傷害和撕裂,需要兩黨精誠合作來修復和彌合。美國的民主和共和兩種主義不該打架,而應共融。民主本來就是一套少數服從多數、又尊重少數和權利制衡的社會秩序,在這個秩序下,自由是有邊界的(不侵犯他人自由)。共和主義(在美國表現為聯邦主義)是美國的另一個秩序,但保守共和主義下的自由也是有邊界的,並不是自由至上的自由。民主和共和兩種社會秩序都可以容納下有邊界的自由,使美國成為民主-自由合一的燈塔。這就是兩黨的契合點。
原文:金融時報
墨索里尼評價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微冷 #冷回顧
什麼?希特勒曾差點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今天下午傳出了挪威國會議員泰布林吉加德(Christian Tybring Gjedde)因為美國總統川普促進了以阿和平而提名他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
今天就來回顧關於諾貝爾和平獎的冷知識。
2017 年的 7 月 13 日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中國籍的 2010 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因病過世,另一件則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 )在倫敦全球首映。
這兩件事雖然看起來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你知道嗎?入侵法國,讓英法聯軍不得不進行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始作俑者──希特勒曾經差點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嗎?
希特勒?和平獎?他們兩個之間似乎差了十萬八千里距離遠,不過,其實還是曾經有條線牽住了他們。事情是這樣的……
1938 年 9 月,英、法、德、義四國的政治高層,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召開會議。英國及法國為了避免戰爭的爆發,因此選擇犧牲沒有參加會議的捷克斯洛伐克,將其轄下的蘇臺德區( Sudetenland )割讓給德國。
四個大國開完會以後,然後自己的土地就不見了!捷克斯洛伐克被告知會議結果以後,當然氣得跳腳,無法接受協定的內容,不過,英法兩國以協防捷克斯洛伐克作為條件,讓捷克斯洛伐克妥協,接受了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慕尼黑協定》。
當時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對於《慕尼黑協定》犧牲少部分人的利益來阻止希特勒擴張的野心感到相當滿意,回到英國步下飛機時,還宣稱他帶回了一個世代的和平。
對於簽署《慕尼黑協定》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小我,完成大我換取世界和平的張伯倫,瑞典議會中的 12 名議員給了他很高的評價,並在 1939 年 1 月 24 日,將他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
三天後,瑞典議會的另外一位議員,布蘭特也寫了封信給諾貝爾委員會,提名希特勒作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
信中提到,希特勒避免使用武力解放蘇臺德區,並選擇接受《慕尼黑協定》才是真正挽救世界和平的關鍵。然而,同樣奠基於《慕尼黑協定》的兩個提名,卻遭遇到了天壤之別的待遇。對於布蘭特提名希特勒為和平獎得主的抗議與不滿大量湧現,他被視為瘋子、法西斯主義者、工人階級精神的背叛者。而他也在 2 月 1 日時默默的撤銷了他的提名,結束了鬧劇般的事件。
在事後,他聲稱他無法接受張伯倫因為一紙出賣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慕尼黑協定》,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因此採取諷刺的方式來表達不滿,沒想到大眾沒有接受到他真正想傳達的訊息。不過,從布蘭特在二戰時期的言論與作為來看,他當時應該只是真的想要透過諷刺來傳達訊息,只可惜那是個雨八令刀的失敗反串。
《慕尼黑協定》簽署大約半年光陰以後,帶回一代人和平的張伯倫立刻被打臉,在 1939 年 3 月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全被希特勒併吞,而再過半年的 1939 年 9 月,德國閃電入侵波蘭,正式為二戰拉開序幕。
PS. 1939 年到 1943 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都沒有頒發,睽違數年,一直到 1944 年才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獲獎。
墨索里尼評價 在 如何評價墨索里尼? – 今日熱點 的相關結果
墨索里尼 ,政治上的天分掩蓋不了他軍事上的無能。 一、管它什么主義,能拯救義大利的就是好主義。 早年的墨索里尼是信仰社會主義的,1900年,還不到20歲的他就加入了 ... ... <看更多>
墨索里尼評價 在 迷倒列寧、邱吉爾的男人獨裁者墨索里尼充滿典型義大利魅力 的相關結果
我們得先中立看待「法西斯主義」一詞,才能從不同角度去探討墨索里尼的獨裁。 古羅馬為了防範獨裁者施行高壓政治,故而打造共和政體,且將此傳統維繫五百 ... ... <看更多>
墨索里尼評價 在 「我們的領袖墨索里尼」:義大利的獨裁者情懷 - 轉角國際 的相關結果
但在義大利,崇拜法西斯主義、或是景仰墨索里尼的想法其實從未完全散去, ... 特別是領導者墨索里尼帶來的問題,但這顯然難以動搖其支持者的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