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曾經叫我為老師的你】
自從成為心理師之後,10多年來第一次渡過如此繁忙的教師節,因為最近身體的情況,很不好意思的跟受督導的學生請假,卻仍然有3位當事人需要服務,趁著接案空檔,記錄一下我對「老師」這個身份的省思。
我年輕時很不喜歡被叫「老師」,覺得這是權力跟壓迫的象徵,後來慢慢接受學生們這樣叫我的習慣,仍然覺得這個身份很沈重,我信任自己的學生們都有自由意志,卻也看見世俗身份如何自動催眠人們服從權威角色,使我對為人「師」者有恐懼。
後來一路被生命召喚成為催眠講師,也遇見一路跟隨的師傅,透過重新整理我與師傅間亦師亦父的情感,我逐漸明白不使用被賦予的身份,同樣是濫用權力的行為,因為這會讓學生們在真正需要我的支持時,兀自茫然迷失,我也就無法護持著學習的能量場域。
很有意思的是,這輩子拜我為師的幾個學生們都是自己找到我的,即使我並不真的覺得替他們做過什麼,似乎在我們之間自然有股緣分流動著,我也從他們身上更加認出自己的本然面目。
這使我對「老師」的身份有了深刻理解,對我來說身為「師」者,知識傳遞其實是最基礎的事情,更多的是生命間的共振與相長,我或許在專業上高過學生許多,回到人的身份,我也有許多可以向學生學習的。
這是我對自己位置的思辨,老師是種權威,這是真實存在的,同時老師也是生命裡的引路人,更是支持徒弟全然活出自己的人,帶著這份理解,我能夠謙卑地服務願意跟隨我的人們。
謝謝我們在師生這條路上相遇。
In Lak'ech. Ala K'in
我就是你,你是另一個我
#圖片是我學生愛的視角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lsewh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街舞TALK【說直播就直播】前面才說拖稿、這禮拜一週兩更就來囉,至於為什麼會這麼突然,當然就是搭配了最即時性的話題: 如果你有注意到這兩天IG上有許多老師開始發一些文字限動、講一些似乎很嚴肅的話題,但你搞不清楚狀況、或是你根本連這話題都沒有FOLLOW到的話...... 那代表你跟我一樣!完全跟街...
場域意思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張亞中教授終於取得他前所未有的聲量高度。
我在17年前,進台大政治系研究所的第一個學期,就修習張亞中教的兩岸政策專題。
當時他剛來台大任教不久,但相對於一般學術研究,他對「提出政治解方」更有興趣。當代學術體制下,其實並不鼓勵學者「提出解方」,能發表在期刊上的研究,多半是「以分析某個現象來與某理論對話」。
所以張亞中的課程,比較像是一個個的 pitch meeting,就是他對不同的人,發表他的「統一方法論」,針對他的「統一方法」,在對一群初入政治學領域的學子、學人,一次又一次地發表,在學子與他的對話、思辨中,他辯解、捍衛自己的「統一方法」。
當時,在課程評價上,有學長形容張亞中的課,「可以激起人對學術的熱情」,不知道那位學長的意思,是說張亞中的學術做得很扎實,所以讓人很嚮往,還是說,張亞中的學術做得不太到位,所以讓人有「你這樣都能拿到博士還在台大取得教職,那我一定更可以」的感嘆。我不確定,也沒定論。
在上課的時候,他喜歡的用詞是「駁倒」。
也就是,任何質疑他的言論,他都是以「駁倒」為目的。
他喜歡說,他把他的「兩岸統合論」的某個章節,拿去「大陸」某單位發表,有誰來對他提出質疑,他就以某某主張、範例「駁倒」對方。
他也很喜歡講「解決」。
就是,「你對我的主張所想到的可能質疑,我都已經想到了,而且我也想到一個你肯定能接受的論點,來駁斥你,你也一定會同意我,所以,你覺得我可能有的問題,我早已經解決了」。
如果這時候,對方還是無法接受他所謂的「解決」,他就會勸人「不要陷入我執」。
但也顯示,他真的相信「說服」這件事情,他似乎覺得,只要他能「說服」兩岸的領導人,這個統一大業,就能成了。
這在政治上,是個非常可愛,甚至天真的前提。
但其實他也從不諱言,他來台大教書,就是要把他的主張發揚光大,他要發起運動,他要影響政策,兩岸之所以沒有和平統一,就是因為大家都沒認真聽他講的話。
至於他為什麼可以在台大教書?只能說,在台大政治系,除了吳乃德、吳叡人這種學者不能進來教書以外,anything can happen。
所以他進台大沒多久,就開始發起反(台灣對美)軍購,後來也參加了任務型國大選舉、擔任洪秀柱主席的策士,在真的很關心政治的圈子裡,他似乎總是存在,但並沒有真的踏入到比較核心的政黨政策圈。
2005-2015,這段時間的張亞中,似乎在偏藍偏紅的世界很活躍,往返兩岸之間,也非常頻繁,但卻又不太受到國民黨的青睞。
我猜,他的明統立場,相對於馬英九與國民黨的暗統立場而言,不甚方便。
※
國民黨的暗統立場,是有明確路徑的。
想像一群人走到一條三岔路,其中有人往半空中,丟一根樹枝,掉下來的樹枝指向其中一條路,眾人於是就往這條路走。那根樹枝上,歪歪斜斜地寫著「九二共識」四個字。
這條路,雖然不是對的路,不是好的路,是一條我會起身反對的路,不過,他們相信是條路,而且,當時,很多人在走。
但是這條「九二共識暗統」路,卻在馬英九總統後期,沿路一起走的人越來越少,跟著一起走的台灣人發現,不太對勁,你不是說大家都會發財嗎?怎麼只有兩岸權貴在賺飽飽?怎麼那些台商紛紛把生意收起來逃跑了?
直到2019年初,习近平直接把這條路封死,「九二共識,此路不通」。
這時候的國民黨,已經在台灣的中央政治場域裡,在野了幾年,(雖然地方不受到太大的影響,國民黨取得地方議會多數,仍然輕而易舉),但在論述能力上,在整體的國家路線上,似乎並沒有任何檢討、改變。
面對美中新冷戰、全球疫情、東亞印太地緣政治新局,這些可以說是改變整個人類歷史的新趨勢,他們並沒有拿出新的論述、新的對策。
他們仍然在用十五年前的老路「九二共識」,這曾經在當年選舉中,像是魔咒一樣幫助馬英九當選總統大位的四字真言,雖然已經此路不通,已經法力盡失,但他們樂此不疲。
但,他們真正的危機,還不是九二共識,而是「只談下一場選舉」的問題。
※
國民黨人喜歡譏諷民進黨人,或是廣義的獨派說,「有種你就宣佈獨立啊」。
如果你在烤肉,你還在生火,有人在一旁說,「有種你就把肉放到烤架上啊!」
火還沒生起來,你把一塊生肉放到架上,肉也不會熟,你急什麼?要不就去幫我生火,要不就到一邊烘乾,你一直講,肉也不會比較快熟,而且,你是要跟我一起烤肉的同伴嗎?
但其實,這也表示,大家都知道,民進黨是要台獨的,也許不是現在宣佈獨立,但大家都有看到我們正在生火,而且火種燒得不錯旺,等炭再紅一點,也許可以放一塊肉來烤烤看。
我講明了我要烤肉,大家也知道我要烤肉,所以現階段重點只是,盡量排除生火的阻礙,盡快開始烤肉。
同伴們,可以幫準備飲料、甜點、切菜、備肉、備蝦,甚至準備一些我們沒想到要烤的好吃食物。
只在一旁唉唉叫都不出力,時候到了又搶著吃的人,也是有,不過,這種人永遠都存在。
※
好,國民黨的問題都不是這些。
國民黨的問題是,當民進黨要的是穩健台獨,那國民黨呢?
他無法說出自己要幹嘛。
這次國民黨黨主席選舉,除了張亞中以外,剩下的人,都在講「要贏得下場選舉」。
原本大家以為是朱立倫、江啓臣,半斤與八兩的世紀對決,沒想到,殺出了個張亞中,讓一切亂了套。
朱江的主張,是贏得下一場選舉。這乍聽之下,沒什麼問題,但是,贏了選舉以後,要幹嘛?
國民黨為什麼在野?國民黨在大型選舉中,不被青睞的原因是什麼?
韓流現象是利還是弊?
國民黨自己沒有了如「1998,沒有眼袋的馬英九」這樣的超級巨星,荒謬的政策立場經不起考驗,蜀中無大將,權力真空。
在「要贏得下場選舉」的朱江之外,卻有個人出來說「我不只要贏得下場選舉,我更要贏得兩岸中國人的千秋萬世」,這對青春期就灌注滿滿的中國人認同的中老年中華民國人來說,爆發力十足。
上面那句「千秋萬世」不是張亞中的話語,是我這陣子聽張亞中眾多訪談、辯論的感想。
張亞中這麼多年來,終於得到了他要的政治影響力,在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中呼風喚雨,這是他最接近權力核心的一次。他大概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從一個統派軍師,變成了可能的統派統帥。
與那些黨幹部不同的是,張亞中真的相信自己是中國人,他是個60年代國民黨教育下的好學生,他真的信了那一套東西。
※
「北京能接受嗎?」
國民黨主席辯論與相關討論裡,他們最常彼此質疑的一句話就是,「你這樣主張,北京能接受嗎?」
華盛頓能接受嗎?東京能接受嗎?華沙能接受嗎?布魯塞爾能接受嗎?孟買能接受嗎?
這些問題,在民進黨的主席選舉辯論裡,不會出現。
因為要當台灣這個國家的政黨主席,最重要,也唯一重要的問題,只有「台灣人民能接受嗎?」
不過,在國民黨主席的選舉裡,北京能不能接受,很重要。他們為什麼不是在北京辯論,也是很奇妙。
總之,不論是張亞中或是朱江,都在競相表示,自己的主張,北京最喜歡。
所以北京到底喜歡什麼? 我不知道,沒人知道,也許北京自己也很緊張。
我們只能說,目前已知,北京所喜歡的東西,分別是马云的錢、新疆的血,與香港的死。
這幾件事情,這些爭取北京喜歡的人,不論是張亞中、朱立倫、江啟臣,都不約而同地,沒說。
※
其實過去這段期間,我不乏讀到一些國民黨內部的青年世代的書寫,主張,就是「國民黨要在論述上,揚棄九二共識,真正本土化」。
他們對現狀的掌握、民意的理解、局勢的發展、政治的判斷,都頗有見地。
雖然我不同意,但是是我可以文明地對話的對象。
只可惜,這樣的聲音,不是來自國民黨的民代、政治人物,而是苦無出頭機會的青年幕僚。
並且這樣的聲音,他們光是講出來,就要遭受到來自自己黨內的無情攻擊。
※
張亞中在上節目受訪時,不斷反問,到底為什麼要指控「張亞中當選黨主席,國民黨會分裂」?
國民黨人,始終沒人敢回答張亞中這個問題,其實我可以回答。
國民黨裡面有很多「沒有真正統派信仰的本土派」,而且為數不少。
這些人表面上跟你講九二共識,但實際上,他們能撈則撈,能混則混,今天身為國民黨員,純粹巧合而已。這個問題,別的政黨也有。有些人是民進黨籍、民眾黨籍,也只是巧合而已。
堅壁清野的統派路線,雖然不至於讓國民黨分裂,但如果國民黨沒有讓追隨的幹部有分得到好處的感覺,有些人會跟不上來。應該是很多人都會跟不上來。
然後,他們就不小心跟著另一個邏輯前後不搭,但說話很大聲,優質電視台每天固定至少給他一則新聞的政治人物去了。
對國民黨幹部來說,唏哩呼嚕的講一些「兩岸和平」、「溫和對話」,但又不講明到底要幹嘛,這才是維繫住他們大家的共同利益。
而且,國民黨裡依靠「李登輝路線」而起的人,比比皆是,台灣各地方的議長、副議長、議員、前市長、前立委,現任縣市長、現任立委,幾乎無一倖免都是在李登輝當國民黨主席、總統的期間,釋放機會、提名、提拔、扶持起來的人物與其後代。
歷史無法一刀切割,尤其是國民黨的「結構」,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嘴巴上可以罵李登輝,但若要真的追殺李登輝的「餘孽」,恐怕現在國民黨在國會、地方議會、里長,甚至宮廟裡的理事,都要被點名批鬥,掃地出門。
他們擔心的是這個,他們搶救的也是這個。
國民黨這個影響台灣至深至遠的百年老店,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他們到底該放眼「下一場選舉」還是「兩岸中國人的千秋萬世」?
※
這些問題,雖然內容不同,但就概念上來說,國民黨有,民進黨或多或少,也有。
所以,我一個民進黨人看待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不論結果如何,我並不幸災樂禍,也不見獵心喜。
只以此提醒關心台灣的朋友們,面對這些議題,我們要屏息關注,面對這些政黨發展的問題,戒之慎之。
※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場域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陣子身心出現奇特的變化,原本容易情緒起伏,敏感度很高的我,好像進入了寧靜的內在核心。
不是無感麻木的平靜,比方說,前幾天因為家裡私事跟人交涉,遇到推卸責任的回應,我理直氣和的重申立場周旋半天,最後總算處理完了,回去還是火大怎麼有這麼不可理喻的人,狠狠捶了幾下棉被,哇哇大叫幾聲,把蓄積的能量甩開,就好了。
就好像是我曾聽過,草原上的羚羊被獵豹追趕逃命,生死一線地脫離險境後,會劇烈顫抖釋放壓力,接下來又像沒事一樣繼續吃草,那樣的本能,那樣的不受大腦恐懼牽制,那樣的活在當下。
我當時的感覺很像這樣,有壓力,也有憤怒,也會不耐煩,但是那個憤怒不傷及內在核心,還是能夠保持理智好好處理,不會失控指責或是吵起來,事後在找個地方抖落情緒的餘波,又像沒事一樣繼續好好吃飯做事。
***
以前我不是能做到這樣的人,高敏感族很容易遇到刺激就內傷,也沒什麼底氣,明知道是別人不講理也會往心裡去,糾結半天以後罵了對方也罵了自己,對方傷我一成,我傷自己十分,遇到一點衝突就要花很多時間恢復元氣。
我好奇問問自己做對了什麼,最近能夠幾次遇到讓我焦慮或火大的事,心裡都能緩過一個餘裕,讓自己呼吸,舒服,大腦的杏仁核不要暴衝,冷靜輕鬆地處理好事情?
後來我找到答案了,就是前幾天文章寫的:自我照料。
***
「我的價值,不在於能贏過誰,而是我有能力把自己照顧得好。」
當時我在錄脈輪一年療癒計畫,透過牌卡覺察到,自己很容易把「爭贏」當成「自我價值」的來源──但是這樣的價值是虛的,而且一旦別人表現出不悅,我就會覺得他不喜歡我、感覺自己沒有價值,馬上就想要討好,或是容易配合對方的主張,把自己的立場讓出來。
但是當我覺察到這一點,並且把「討好」的能量,有意識地轉向「自我照料」時,奇妙的事就發生了。
***
在那次交涉的過程中,我察覺到對方講話提高了音量,言語隱含著攻擊性,我會馬上注意到身體的緊繃,然後告訴自己,呼吸,稍微動一下身體,把糾結起來的筋膜鬆開,舒服了嗎?好,呼吸,用呼吸幫一瞬間緊起來的胃部按摩,用呼吸安撫開始緊繃的胸口,...
如果是以前,情緒一旦感受到外力威脅,大腦馬上會進入警戒模式高速運轉,身體也會進入戰鬥狀態──但這是個極度消耗的反應,尤其高敏感族原本就很容易進入警戒模式,又用恐懼推動大腦運作,一下就把自己推入鑽牛角尖的死胡同,連危機解除了、或其實根本沒有危機,自己還是可以在腦內反覆鑽個不停,那被拖著跑的身體根本沒有一刻是鬆懈的,隨時隨地都在備戰狀態。
我在這個反應快發動前,很快地覺察到身體的訊號,立刻告訴自己:好囉,身體開始緊繃了,我們先放鬆、呼吸、讓身體舒服,其他事情不重要,等等再說。
然後在身體慢慢被鬆開的過程,情緒也會跟著緩下來,這前後可能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大腦也會因為沒有被情緒影響而狂踩油門,更能理智地工作,像個清醒的軍師告訴我,喔這個情境該怎麼回答比較好,或是,欸其實對方沒這個意思,換個方式說就好,不必用對抗的口氣嗆回去。
或就算對方有那個意思、口氣也不好,也會因為身體舒服了,情緒不受攻擊了,那股帶刺的能量就從旁邊穿透過去──有聽到,也知道對方不友善,但不覺得受傷,那不覺得受傷,就更不覺得需要討好來維護自我價值,能穩穩地用自己的立場站好。
***
每次不舒服,都先照料自己,而不是向外討。自己穩了,能量舒服了,更不需要討什麼,而會自成一個吸引人的場域,讓美好的人事物想親近。
不好的事還是會發生,但能量場越穩定,那些不好的事不會傷及核心,傷害過了也很快就能恢復。甚至因為維持舒適的能量久了,圍繞在身邊、質感好的外援也多,那些人也會來幫你度過,恢復得又更快。
幾次下來會發現,人只要學習把能量留在自己身上,就是最大的滋養。什麼多餘的都不用做,內在就開始安定舒適起來,人也會越來越愛上這樣的日子。
願你也走上這樣的自我照料之路。
(前幾天的覺察文章放在留言處)
***
★ 今天(9/25)晚上10:00,即將釋出十月上旬心靈問路/靈氣療癒名額。
★ 〈脈輪一年療癒計畫〉和雪莉的快閃合作,再五天就截止囉!只要透過她的連結報名〈脈輪一年療癒計畫〉,不但享有完全相同的上課內容與優惠,還可以享有雪莉線上直覺式牌卡解讀15分鐘乙次免費哦!
要透過特殊報名連結才有,網址放在留言處,歡迎之前觀望的同學把握機會,偷偷說,雪莉的解牌很準哦:)
===========
☆ 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
☆ 柚子甜剝心事
閒聊日常:
臉書:YS Tian
IG:柚子甜
===========
Photo by Taisiia Stupak on Unsplash
場域意思 在 elsewhi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街舞TALK【說直播就直播】前面才說拖稿、這禮拜一週兩更就來囉,至於為什麼會這麼突然,當然就是搭配了最即時性的話題:
如果你有注意到這兩天IG上有許多老師開始發一些文字限動、講一些似乎很嚴肅的話題,但你搞不清楚狀況、或是你根本連這話題都沒有FOLLOW到的話......
那代表你跟我一樣!完全跟街舞圈新生代老師以及學生們脫節啦~恭喜恭喜(握手戴花圈頒獎)
在這邊以我最粗淺的認知呢,似乎是有幾位新生代老師在IG上開直播、但講了很多「有爭議性的發言」。
因為我沒有第一時間follow所以我狀況外、暫且用爭議性稱呼之。
但因為IG直播完全是公開場域、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就被路過群眾截圖錄影並散播給直播中提及的人物們,造成不小的波瀾... 這時候我第一個反應就是:
「欸、直播講幹話?母糾喔?」😂😂😂
論街舞圈談(ㄌㄜˋ)話(ㄙㄜˋ)性(ㄏㄨㄚˋ)節目,我們也算認真經營、沒找太不夠意思了吧(好啦其實他們大多我都不熟)
這件事情我會Follow到也是因為剛一老師(Marcus Lin)前天的發文,而且蠻多話題中的人物似乎都是他身邊的老師朋友,既然如此那就直接找剛一來上節目談談到底發生什麼事吧!
今天晚上7/2(五) 21:00 老地方elsewhite的Youtube頻道
然後比照禮拜一模式我也同時會開Clubhouse房間,在我們聊完以後也可以開放現場觀眾參與互動
(不過有剛一在我很懷疑有沒有機會讓大家講話...),當然對於事件有更深層了解或是不同看法的朋友、甚至是原直播當事人也可以一起上線參與,總之大家晚上見 🙂 see u later.
#說直播就直播
00:00:00 START狀況克服
00:05:36 開場前情提要
00:09:18 剛一老師PART1敘述事情始末
00:15:01 白爛補充本次直播立場
00:32:18 剛一老師PART2法律常識分享
00:54:00 剛一老師PART3關於「教育」
00:59:28 我們在這邊批評別人不也是道人長短?
01:26:33 冷毛的紓困小天使時間
01:41:46 觀眾CALLIN:學生紓困
01:44:40 觀眾CALLIN:資晴分享
01:57:31 剛一老師PART4關於組團帶團一路閒聊到完
場域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室內軟裝師養成術─不需花大錢動工裝潢,靠燈光、家飾、油漆、家具改變空間的美學佈置心法」介紹
訪問作者:Carol Li 李佩芳
內容簡介:
第一本軟裝師養成實戰書
獻給對軟裝有興趣,甚至夢想以此為志業的初學者
為台灣家庭需求量身打造的軟裝實力養成寶典
不用大刀闊斧也能改造居家氛圍。
不論是想學軟裝,或想靠自己力量改造居家,都必須拜讀的經典居家佈置聖經。
從深入了解「軟裝」觀念著手,藉由收納、風格、配色、陳列擺設、家具規劃、照明設備、
織品選擇,以及植物飾品裝飾技巧,一步步建立居家美感與品味養成。
想要自己著手打造出夢幻理想住宅?還是預算有限,卻不想將就日常生活品味?Carol教你如何使用簡單的軟裝技巧創造出獨具風格且舒適的生活空間,即便有限面積也能規劃出符合日常機能且不落俗套的高質感品味宅。
深入頗析居家軟裝佈置技巧,以日常習慣為基礎,利用色彩、質感、家飾品配置,重新詮釋美好品味生活感。
「軟裝」究竟是什麼?跟室內設計有何不同?居家空間難道真的需要軟裝嗎?Carol從最基本的軟裝觀念分享,帶你深入了解軟裝不只是能夠美化空間的幫手,也具備打造實用生活場域的功能。藉由軟裝佈置與裝飾,不但能夠提升自己創造力與美感,也打造出屬於自我風格的居家空間。
• 軟裝基本觀念
──軟裝師=布置師=風格師?
帶領讀者從最基礎的正確軟裝觀念入門,了解國內外現今流行趨勢,也明確釐清與室內設計不同之處,以及軟裝優勢與適用範圍。
• 風格手法
──如何探索自己喜愛的風格?與家人偏好的風格不同時如何解套?
你想知道的,本書都有建議方式。藉由解析熱門風格了解各項軟裝構成元素和設計重點,如北歐風、無印風、工業風、極簡風等等,讓讀者能夠進一步了解自己理想居家類型。
• 配色與陳列擺飾
──控制整體配色不超過三個顏色;托盤的聚焦妙用?
空間只有三種顏色會不會很單調?搭配不同材質的應用,層次的魔法超乎你的想像;三角構圖擺飾基礎、視覺凝聚法則,加上容器質感的統一,構築出零失誤的和諧平衡質感空間。
• 家具與照明配置
──家中一定要有茶几、餐桌?多功能的家具已成趨勢。
家具和照明居居家空間中要角,不但影響整體動線規劃和氛圍呈現,也是實踐生活實用機能的重要因素。尺寸、比例等細節都是關鍵。
• 佈置空間元素
──地毯多大比較好?挑對窗簾房間變高放大。
佈置空間不一定都是只能運用累積灰塵的裝飾品,綠化空間的植栽、能夠帶來溫馨暖意的織物,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都能構成為佈置空間的元素,營造更清爽有機的舒適生活。
• Carol 不藏私技巧大公開
──美感如何養成?
非科班出生也有機會成為專業軟裝師,從日常生活培養居家生活美感養成術,Carol特別分享各項實用技巧、靈感發想、採購地點和實際規劃案例等,讓想更深入了解或從事軟裝行業的你,都能進一步培養專業軟裝技巧。
• 室內設計與軟裝布置差在哪裡?主張以軟裝為主、硬裝為輔的方式,重塑空間的價值與特色。從最基本的「軟裝」觀念確立基礎認知,讓預算有限或想要自己著手佈置空間的你,培養起和諧平衡的空間美感。
• 在沒收納好之前,談美感都是枉然。收納是建構美好空間的最基本技巧,之後再拆解掌握居家空間組成元素:配色、照明、動線規劃、家具擺飾、陳列裝飾、織品選擇或植物等,構築出符合日常基本動線規劃需求,並兼具品味質感的居家場域。
• 想要進入軟裝界的新手,能經由本書的軟裝風格技巧逐步累積實戰力。學會如何配置出美好風格的空間環境,不論是拍照或真實生活都能營造宛如居家雜誌優質舒適空間。
• 美感累積來自於日常生活。不藏私分享居家靈感發想地、品味裝飾採購地點、以及各項裝飾佈置小巧思,讓人人都有機會能為自己的空間營造出溫馨、實用且能陳述自我個性的住宅規劃。
作者簡介:Carol Li 李佩芳
畢業於高雄餐旅學院 / 航空管理系。
從興趣開始一路自學至創業,主張採軟裝為主、硬裝為輔的方式,協助屋主打造實用且保有個人特色的空間,並提供線上、線下課程,讓大眾有更多機會建立自主的美學養成之路。
作者粉絲頁: Carol Li 軟裝顧問
出版社粉絲頁: 出色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場域意思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經濟學人 說台灣是目前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他們害怕,但大部分的台灣人不怎麼怕,為什麼啊~~~還有習近平主席為何忽然跑去廣西提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看來憂心忡忡是怎麼一回事? 今日又是玩命光頭 #郭正亮 來開講啦
中央社的報導引述是這樣寫的:【「經濟學人」表示,另一項更重要的原因是,台灣是中國和美國的競賽場域。儘管美國並沒有立下捍衛台灣的條約,但中國的突擊將考驗美國軍力以及外交和政治決心。如果美國第七艦隊(Seventh Fleet)沒有趕到,中國將在一夕之間成為亞洲主宰,而美國在全世界的盟友將知道美國不值得信賴,所謂「美國治世」(Pax Americana)將會瓦解。】
所以這不只是利益問題,對 #中美 兩國還有面子問題,一邊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一邊是美國治世的繼續存在,扯到面子問題就麻煩啦!但我們台灣人果然是勇猛無前,管你國際專家怕得要死擔心得要死,我勇敢的台灣人紛紛出來呼籲不用擔心,真是強悍!
這次經濟學人的報導分成四篇,【2021_China’s growing military confidence puts Taiwan at risk】,【2021_How TSMC has mastered the geopolitics of chipmaking】,【2021_Nominal spending figures understate China’s military might】,【2021_Even doveish China-watchers in America are becoming hawkish】,讓玩命光頭郭正亮一篇一篇解析不准混過去,我們一起把他榨乾!
但是同時間對於 #台積電 的看法,美國和中方似乎又有所不同,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科技與國家安全專案資深研究員拉塞爾(Martijn Rasser)指出,由於中國大陸的半導體技術難以在短期內追上美國,其可能冒險進行武力犯台,以取得半導體生產重鎮台積電。】可是偏偏有人不這樣看,ETTODAY的報導指出:【台積電近日宣布將在南京廠擴充2萬片28奈米的月產能,引起大陸科技產業分析師項立剛批評,此舉將影響大陸晶片產業,許多自媒體、網友也跳出大喊反對。大陸科技媒體《芯智訊》反批項立剛「胡扯」。項立剛4月23日發文指出,台積電利用大陸提供的低政策、低成本優勢,在大陸擴產較低階的28奈米製程,之後在大陸低價銷售,將大陸的芯片製造商擠垮,呼籲有關單位徹查,防止其壟斷行為。】啊你到底是要還是不要講清楚啊!
根據法廣的報導:【習近平在廣西桂林全州縣才灣鎮紅軍湘江戰役紀念園參觀時表示,困難再大,“就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他認為,革命能成功的奧秘是“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下去”,這樣才能不斷取得“奇蹟般的勝利”。習近平強調,“紅軍將士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靠的是理想信念”。此番言說被認為可能透露習近平眼下陷入困境的心情,如同中國民間俗語說的:“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可是他的權力不是穩穩妥妥的,根本沒有可以擔心的地方嗎?怎麼還會刻意在媒體前示弱,讓新華社報導呢?到底是不是有甚麼我們沒看到的問題?
可是問題是對岸國內的金融整改正如火如荼哪!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除了叫停螞蟻金服的上市之外:【監管機構迫使螞蟻集團拿出一項「整改計劃」,通過分離包括保險和財富管理服務在內的不同實體來重組公司。它必須致力於提高透明度,改善會計和消費者保護實踐,此外還要限制它在新業務領域的擴張。看起來,政府對該公司的重拳出擊是為了限制其不斷增長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但是政府這樣做也嚇壞了投資者。突然之間,習近平主席鼓勵私營企業和創新的承諾似乎成了空話。】,然後還沒完,中國人民銀行的網站也跟著公布:人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已在29日聯合對部分從事金融業務的網路平台企業進行監管約談,包括騰訊、度小滿金融(原稱百度金融)、京東金融、字節跳動、美團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數科、360數科、新浪金融、蘇寧金融、國美金融、攜程金融等13家企業的實控人或代表參與約談。這麼徹底的約談和約束,到底代表甚麼意思?
還有,昨天我講這次 #民進黨 內鬥的事情,郭正亮一直傳LINE來笑我,不然你講講看這次民進黨內部打的腥風血雨,到底是不是因為鏡周刊講的這件事情嘛!根據鏡周刊的報導:【民進黨中常會4月21日修改黨內規章,將黨職選舉中黨員參選、投票的黨齡門檻由2年降為1年,又稱為「1年條款」。因應明年5月底黨職選舉登場,黨內傳出有特定派系已號召4、5千人入黨,讓人頭黨員及黑道入黨的疑雲再起。】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場域意思 在 每天簡單學社工- 【場域理論】(Field Theory) 場域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場域理論】(Field Theory) 場域理論為社會團體工作的一個理論, 它由Kurt Lewin所提出根據其 ... 意思是指,每一個團體都可以發展出相當的力量實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