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尛 | 敲碗最後一項的正名。
----------------------------
荷蘭於2020年起對外不再使用暱稱Holland,統一使用正式國名Netherlands,但中文譯名仍繼續使用「荷蘭」。
而不論是在歐語系國家或台灣,國名常常被拆解成「白+俄羅斯」的白羅斯(Belarus),名字裡的羅斯(-rus)指的是東斯拉夫民族的文化根源基輔羅斯,跟俄羅斯一點關係都沒有。
跨國品牌與團體也很重視譯名的統一,像是Disney由狄斯耐正名成迪士尼,Sony由新力正名為索尼,Doraemon正名為哆啦A夢,Pokémon正名為精靈寶可夢,Splatoon正名為斯普拉遁、Metroid正名為密特羅德等等。
除了譯名上的校正回歸,有些正名的提出是因為大家的「會錯意」,譬如熊本縣某不是熊的吉祥物本來的中文名是「酷MA萌」(後來配合華語區的稱呼,官方正式改用「熊本熊」這個譯名),或是薩爾達傳說中那位其實不叫薩爾達的主角林克(他拯救的對象是薩爾達公主)。
創作者主動修改角色名稱的狀況也不算少見,像是 Bugcat Capoo 筆下的拉花貓後來正名奶泡貓,以及 掰掰啾啾 Byebyechuchu 筆下一直忘記正名為「黑色蛞蝓」的奧勒雞。
#大家還看過什麼有趣的正名ㄇ #尛編
➤ 我們的IG https://reurl.cc/A848rK
➤ 你知道尛? https://reurl.cc/4mjkGD
➤ 我們的MeWe https://mewe.com/p/ani3small/
➤ 我們的YT https://www.youtube.com/c/Ani3small
#辛奇 #泡菜正名 #kimchi #netherlands #belarus #disney #doraemon #sony #pokemon #splatoon #metroid #くまモン #貓貓蟲咖波 #掰掰啾啾 #黑色蛞蝓 #奧勒雞 #哆啦A夢 #精靈寶可夢 #熊本熊 #薩爾達傳說
基輔狀況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週政治類期刊重點摘要
Foreign Policy(外交政策)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基輔為美國展現後川普時代的新面貌 修補與烏克蘭及外交體系的關係
拜登在外交政策上的盲點 華府每個人都聚焦對抗中國卻看不到一些醞釀中的危機
隨著美國對北京採取強硬路線 台灣在華府的影響力無形中大增
美國總統拜登的疫苗專利豁免可以終結疫情嗎? 看看印度和巴西的狀況 恐怕是緩不濟急
莫迪的印度人民黨並非不可挑戰 國大黨需要改變策略重振旗鼓
以色列實行的"種族隔離"政策其實無濟於事 研究顯示以巴衝突重創道德層面但政治上是無關緊要的
美國未能譴責反巴勒斯坦的暴力 只會進一步激發以色列的極端主義
想要一個環保的未來就批准北溪二號吧 制裁行動只會破壞氣候外交
蘇格蘭首席大臣史特金邁向獨立的願景應該會受到選民支持 但民族運動仍存在強大的分歧
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務)
疫苗革命 mRNA如何在下一場瘟疫發生前發揮功效
阿富汗的風險與機運時刻 一條讓這個國家和地區通往和平的道路
如何因應新興夥伴關係 中國與俄羅斯的危險融合
別把尼日稱之為"失敗國家" 儘管動盪不安 但這個國家比以往更具彈性與包容
中國與日本關係驚人的韌性 東京與北京不會決裂 不管華府想要甚麼
Der Spiegel(德國明鏡)
"不能只是把水混在一起" 專家警告暫停新冠疫苗的專利保護是弊大於利
拋棄新冠疫苗專利保護在全球掀起辯論熱潮 據傳德國總理梅克爾已致電BNT老闆
專訪美國退役海軍上將史塔夫里迪斯 "美中必須避免擦槍走火釀成強權大戰"
英國脫歐之後恐又有蘇獨 蘇格蘭國會大選預料傾獨政黨SNP將勝選
基輔狀況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過去24小時 4.09 烏俄美歐 🇺🇦🇷🇺🇺🇸🇪🇺】
「俄羅斯拒絕德意志的調停勸說,亦不排除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解決方案』!」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戰爭局勢,自3月底開始急轉直下,除了烏東分離主義部隊擴大開火、兩周內至少擊斃11名烏克蘭士兵外,俄軍也在烏俄邊境150公里的距離集結重兵、並展開異於常態的大規模實彈演習。儘管力挺基輔政府的白宮,目前仍「不認為俄軍有立即發動戰爭的跡象」,但俄軍在烏克蘭門前的集結兵力,卻已達到2014年頓巴斯戰爭開打以來的最大規模,因此不敢大意的美國海軍也已奉命從地中海調度艦隊「北進黑海」。
.
針對烏東的戰雲密佈,德國總理梅克爾8日也親自致電俄國總統普丁,並要求俄軍進快退下邊境、降低開戰的誤算風險,但對此俄方則一口回絕,除了強調「我軍自家演習干外國屁事」,克林姆林宮方面更挑釁暗示:不排除解除烏克蘭的武裝威脅。
.
根據《紐約時報》所取得的衛星空拍照片,集中在前線的俄國大軍,目前多部屬在烏俄邊境的沃羅涅日州,但此一區域並不直接連接由親俄武裝所控制的頓巴斯東南主力地帶,因此無論是《紐約時報》還是《梅杜莎》的分析團隊皆認為:如果俄國的目的,是要被動支援、防禦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與盧干斯克人民共和國的親俄部隊,比較適合符合常理的嚇阻佈署點,應該會把軍隊放在更南方的羅斯托夫州一帶;但目前俄軍的軍事調度卻是一南一北,比起守勢戰略,更像是預備直接攻擊烏克蘭頓巴斯前線後方的鉗型攻勢,「正面主攻的武嚇態度非常強硬!」
.
俄方媒體認為,俄國的邊境動員,兵力總數雖比2014-15年更多,但兵力位置卻比當時更為後退,於現地狀態而言,確實還沒有「馬上戰爭」的立即性徵兆;但令人沒把握的是,俄軍的大舉出現,讓頓巴斯的親俄部隊極為振奮、甚至擴大對烏克蘭部隊的主動攻擊,像是近兩周來的不斷開火、殺死烏軍部隊的邊境砲戰,就是此一氣氛的具體呈現。
.
自從澤倫斯基上台之後,頓內次克與盧干斯克的親俄分離主義者,就不斷主張並熱烈討論「應應該說服俄國果斷『併吞頓巴斯』」,此一狀況雖然將讓俄羅斯繼併吞克里米亞半島後,再一次遭遇國際譴責與制裁;但對於頓巴斯親俄派而言,「俄國直接出手吃掉頓巴斯,才是永久性解決烏俄衝突與頓巴斯問題的唯一安全解。」
.
相關的說法,也得到了普丁的親信、被其指派處理克里米亞問題的總統副幕僚長科札克(Dmitry Kozak)的公開支持:「我支持展開軍事行動的判斷——俄國已經受夠烏克蘭了,歡迎一次決勝了結這場僵局。」
.
#烏克蘭 #俄羅斯 #頓巴斯戰爭 #北約 #普丁 #Putin #軍事 #美國 #歐盟 #NATO #布林肯 #拜登 #德國 #梅克爾
基輔狀況 在 TVBS 新聞- 目前還無法確認傷亡狀況... #基輔#烏克蘭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目前還無法確認傷亡狀況... #基輔#烏克蘭. ... 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在俄烏開戰初期,一度成為俄羅斯當局砲火攻擊目標。雖然在過去幾的月以來… ... <看更多>
基輔狀況 在 [新聞] 基輔狀況和想像差很大!烏克蘭人:歡迎-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