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練的陪伴不是為了讓你能拍到那張「 最了不起的照片 」"
- - - - - -
【故事教練】– 線上學習系列 Vol. I
https://bit.ly/3zch2km
當人們問到建築師的訓練與養成時,斯洛維尼亞的建築之父尤杰•普雷契尼克( Jože Plečnik, 1872-1957) 斬釘截鐵地回道 -「建築這門專業是無法只透過老師來『教授』給學生的。」 普雷契尼克深信,建築師的專業素養及視野, 更像某種「病毒 (virus) 」- 經由老師傳給學生,病毒或抗體在朝夕相處的辯證討論之餘耳濡目染,無論好的壞的,正面亦或對人體有害的,都將成為內在與視野重要的一部份…
「故事教練」是個全然「客製化」的學習與進修機會。
「故事教練」計劃根據每位學員各自與攝影的淵源與關連來規劃近程及中、遠程目標,以及客製化的攝影故事收集與訓練。
「故事教練」將提供針對特定創作實際需求量身定做的建議與指導,密集對話與諮詢將透過一對一網路視訊定期進行。
與學學合作已近十年。先前從未料想到,有一天講台前竟然坐滿了全被口罩給遮著大半邊臉、臉部表情我得憑空想像的學員... 更沒料到,多年後 2021 年某一天我得想破腦袋瓜子思考究竟如何才能將課程中那總讓自己最享受的「互動」轉化至網路學習模式並繼續讓學員們驚艷…
透過人在歐洲近二十年的經歷與體會,請容許我毛遂自薦,期待能榮幸地以「教練」的角色,或其實更像那面「鏡子」所反射的視野,陪伴並協助屬於你自己故事的拍攝、編輯與書寫。
與於其他線上課程談話頭 (talking heads) 單向「授課」最大不同點在於 ——「故事教練」將花更多時間來「聆聽」你究竟如何描述你的故事,包含鏡頭前與鏡頭後邊諸多讓你感動和嚮往的情節
我十分好奇為何你鍾情以影像來訴說故事? 你習慣或擅長紀錄故事的工具 (相機、傳統黑白暗房、數位後製,甚或口袋裡隨身攜帶的那枝筆)? 你對攝影的投入與熱情? 關於主題的偏好、以及題材的挑選。
「故事教練」線上學習主軸包含旅歐近二十年攝影故事收集的私人經驗分享,尤其將聚焦於長期攝影計畫的規劃與執行,例如與故事 (人物) 的關係,靠近故事可能的方式 (approach)、又如何培養屬於你個人的拍攝節奏 (rhythm)?或者,當作品累積至一定階段,影像編輯與篩選該如何進行? 展覽應如何規劃? 如何能與歐洲藝廊或策展人們聯繫? 怎麼準備展覽提案? 展覽該如何落實? 是否有出版攝影書的計畫? 該選擇獨立發行或與出版社聯繫? 書稿又應包含哪些素材? 如何進行編輯? 攝影書編排與展覽影像挑選是否又有相同的邏輯等細節。
關鍵字不外乎是: 「你」、「故事」、你與故事的「私人聯繫 (personal connection)」。
除了針對願意嘗試以不同角度重新審視自己作品與拍攝方式的專業攝影師之外,「故事教練」更歡迎初學者、或只將攝影作為興趣的業餘攝影師們來一同參與。作為你的那面「鏡子」,我將坦誠地從旁給予意見,一對一與你分享那些經由攝影就此改變自己下半輩子的奇妙體驗,以及那些從錯誤中習得的寶貴經驗。更將根據你的好奇心與個性協助擬定專屬與你的攝影計畫,「故事教練」將陪伴你密集地去探訪那些讓你打從心底好奇的故事、鼓勵你透過自己的節奏與方式去體驗以不帶偏見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與人群、和眼前世界緊密聯繫時的樂趣,進而發現 - 「攝影從來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始終是『 人 』的事實」,這正是「故事教練」迫不及待想與你分享的驚喜 —— 攝影與生活自然連結的入場卷。
十回每次四十五分鐘的課程,為期五個月,總計近十小時一對一的學習模式,是「故事教練」線上學習系列的基本設計,相關學習計畫,主題將全權交由你來決定。
「故事教練」將從旁協助,依據個案實際情況予以建議,提供閱讀資料與實例,包含客製化的系列課後作業 (assignment) 將會是你最扎實的訓練。「故事教練」更計畫挑戰台灣傳統教育保守思維中始終缺乏的「自由意志」—— 獨立思考的熱情與樂趣。這回,我將給你一張白紙、空白的相紙,沒有預先指定的題目,我好奇,當你有機會恣意發揮時,你將如何享受這份全然無拘束的追問與書寫? 這是自己人在歐洲十多年的體會,不只適用於攝影思考,更讓我重新看待日常生活的細節,我等不及與你面對面分享更多實例與切身體驗。
衷心期盼透過「故事教練」如此難得的設計,與家鄉同好們一同享受專注沈浸於影像故事追尋時,眼前世界頓時顯得單純也深刻的喜悅。無論你想要與我討論一個已深耕多年的影像計畫、琢磨攝影集(誌)的編輯與出版、攝影展策展概念與各項執行環節、找尋管道將作品送來歐洲展出的計劃等等都竭誠歡迎,或者,一同花上一段時間,遵循歐洲釀酒人的古老傳統,與你一起醞釀進而沈澱諸多讓故事顯得動人的層次與細節。
更特別的是 ——「故事教練」不僅只侷限於攝影的討論。
倘若你對文字書寫、東歐電影、歐洲斯拉夫國家如斯洛維尼亞、捷克、波蘭、斯洛伐克或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賽爾維亞、波士尼亞與科索沃等地,甚或伊拉克庫德斯坦自助旅行、求學或遠方生活有興趣,「故事教練」都格外樂意與你面對面、一對一討論相關計劃究竟能如何深入發掘。
「故事教練」是在腦海裡已醞釀多時的心願
客製化的攝影學習在台灣實屬罕見。「故事教練」的初衷其實格外單純 —— 就在世界愈趨瘋狂失控之際,我渴望聆聽那些讓你打從心底好奇的人與故事、那些你潛心琢磨的影像與文字,抑或,某個你即將前往認識的故事。
「故事教練」的陪伴不是為了讓你能拍到那張「 最了不起的照片 」,「故事教練」的任務是從旁提醒你 —— 必須先忘記目的地,旅程才算正式開始,至少,這是自己始終享受這趟近二十年、人在歐洲的影像旅程的方式和信念。
格外期盼有機會透過「故事教練」如此獨特的互動,我們一同找到屬於你的獨特觀點來回應這個瘋狂世界,也替瘟疫蔓延期間諸多細膩的心思留下讓自己感動的詩句與最誠摯的見解。
張 雍
- - - - - -
張 雍【故事教練】/ 名額有限
https://bit.ly/3zch2k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委員林佳龍今(11)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針對核四問題質詢原能會主委蔡春鴻及台電董事長黃重球,林佳龍指出,最新的民調顯示70%的民眾認為台電跟原能會沒有公信力,人民已無法信任政府能提供核四的透明資訊;另外,林佳龍更指出,核四廠的爐心側鈑也出了狀況,原能會早在2005年就發現尺寸不合,卻未重新檢測,完...
基本設計 題目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我們需要覺察情緒背後的動機?/
我們經常不自覺地將負面情緒再度施加給自己、身邊親近的好友或家人,若對情緒有基本的認識與掌握,將會成為第一道防線,使我們跳脫負面情緒的漩渦,避免進入憂鬱、燥鬱或是抑鬱的狀態。
身心狀態的好壞決定了一切。縱使你有高於他人的聰明才智,若情緒一直處於負面狀態,也都無濟於事。此時需要將情緒感受調整到正面、積極進取的狀態,將有機會發揮無限潛能。
►►了解情緒背後的動機,能懂得與這些倏忽即逝的情緒感受共處,最終找到自己的方式轉化情緒,如此將幫助我們更了解及欣賞自己與他人!
/情緒不只是喜怒哀樂!/
你現在感覺如何?是快樂、安心還是滿足?又或是憂鬱、委屈和憤怒呢?我們每天都有各種情緒冒出來,卻鮮少注意到它。
你有否好奇過,為什麼會產生情緒?這麼多的情緒,除了往肚裡吞,還能拿它怎麼辦才好?每當情緒失控傷害自己或他人時,是否有方法可以改善?無論正面或負面,情緒都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模式與決策判斷。
►►不要害怕情緒,也不要放縱情緒
情緒是人類生理機制中細膩的存在,就像是由生理、心理與社會(環境)部門團結合作,製造出琳瑯滿目、令人眼花撩亂、剪不斷理還亂的「商品」。
有「情緒」是正常的現象,「情緒化」也是常見的事,但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覺察它,就可能更好地處理衝突,也可以避免沉浸在情緒中無法自拔。
►►當情緒產生時,可以先問問自己
‧「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
‧「這個感受背後的原因是來自於什麼事件?」
‧「以前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當時產生情緒的背景為何?」
‧「結果怎麼處理這樣的情緒?」
──重新理解、分辨和決定用什麼樣的想法和態度面對。
取自《情緒動機──用神經心理學看穿行為動因》
……………………………………………………………..
各位朋友,早安:
這本書給青少年看,我想程度上不會差太多。書裡面的插圖也多,看起來很親切,作為情緒教育的補充教材也蠻好。
我最近常在想「流動」這個現象,談話的流動、情緒的流動、自我的流動……。簡單來說,我們人類或萬物一直是在一種流動的過程中,像生、老、病、死就是一種流動。
多一種說法,我們並非實質存在,只是在各種能量轉換中的過渡現象而已。但因為小我的基本設計,是會把流動的其中一段暫時的型態當真,並且希望恆久不變。
譬如,關係的品質或樣貌也在流動,聚散離合,也不一定是我們個人能全然操控。關係固然能經營,但那也是機率問題,想要有不會變化的關係,那也是妄想癡心。
我因為用這種眼光看世界,感覺內在的執著有些鬆動,苦痛能緩解。既然變化是擋不住的,那在盡其在我之後,也就自然看淡看空。
尤其孩子成長很快,這種眼光放在教養上也特別有趣味。不當真,還原到根本的流動,也少很多困擾!
跟流動合一,隨著自然的韻律走,而不是螳臂擋車地抗拒。有知有覺地順流、臣服,而不是無意識地慣性重複,人生也自由豐富。
只是,我這種說法或眼光,對大部分人來說,過於虛無飄渺。所以我常感覺這些外星話得要少點說,要不然常會看到對方滿臉問號,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
所以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想著,還是多分享這些簡易好懂的內容吧。甚至給長輩看,我猜都不太難。
祝願您,願意多感受情緒的流動,情緒的流動特別美麗!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834294663253482/
……………………………………………………………..
【文/ 詹育書】
孩子呀,你在想什麼?
總是黏在身邊的小寶貝,從幾何時開始不再和爸爸、媽媽說:「我最喜歡爸爸/媽媽了!」從幾何時不再將心中的祕密告訴父母?掐指一算,從國小六年級開始,孩子的內心世界越來越難理解。孩子的心中開始有許多祕密不想讓父母知道,對答回應總是:「喔,還好」「嗯,好」「好啦,我知道」。
這樣的現象是有跡可循的,早在西元1960年左右,心理學家就已經告知全世界:「人類到了青春期階段,會開始以同儕為重。」在這個階段裡,追求認同感、歸屬感和親密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雖然父母也同樣可以給予和同儕一樣的愛與支持和鼓勵,但為什麼叛逆期的他們卻頻頻往家庭外頭尋找呢?
那個時期的我們,一心想要探索更寬廣的世界。但父母呢?對父母的想法是什麼呢?那時總覺得父母一點都不了解我們,只會一昧地管教我們,希望我們不要變壞,希望我們多讀書。如此相較之下,朋友似乎更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他們知道我們多麼有趣,他們知道父母所不認識的那一面。
如今做了父母,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他們的世界吧!在這階段與其將風箏拉緊,還不如放手讓風箏自由翱翔,放任風箏在外闖蕩時,如果他們走偏了怎麼辦?放心,此時拉一拉風箏線,先別急著劈頭大罵,用心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無論孩子真實的想法是什麼,也別急著否定,試著包容他們的想法,即使不盡正確,這也是他們成長經歷的一部分。
沒有跌倒就沒有成功,人們總是這樣跌跌撞撞過來的,若能在孩子失落的時候,包容他們的情緒,當他們的支柱,並給予愛和溫暖,比起逼問孩子在想什麼,「陪伴」才是他們這時候最需要的養分。
Point/
‧青春期以同儕為重,不喜歡將內心的感受告訴父母。
‧父母可以試著同理孩子的「熱血」。
‧青春期孩子的教養就像放風箏一樣。
Overview/
孩子到了青春期時,不像小時候一樣黏著爸爸、媽媽,父母心中難掩失落的情緒,變成關係越演越烈的因素,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吧!也像放風箏一樣,讓他們到外面闖一闖。
…………
要當「虎系」還是「佛系」家長?
孩子到底要怎麼管才好呢?放任孩子的行為,走偏了難以抓回軌道;控管孩子的行蹤,反而使孩子難以承受心理壓力。「虎系」和「佛系」爸媽,是以上兩種作風的極端。虎系爸媽秉持「我們什麼都要管」的精神,孩子的一分一毫行為都要掌握在手中,眼裡容不下一點差池。而佛系爸媽則是「我什麼都不管」,放任孩子自由發展,孩子自己會長大成人。
虎系家庭的生活是場緊密到令人窒息的家庭關係,這類型的爸媽經常使出「情緒勒索」的絕招,虎爸、虎媽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孩子,當孩子出現不符合他們期待的行為時,虎爸、虎媽內心的止水瞬間驚濤駭浪,「孩子怎麼可以這樣傷害我」「我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們好呀」如此波濤洶湧的情緒不懂在內心翻騰,勒索著自己,也勒索著孩子。
相反地,另一種佛系家庭實如名稱,在冰冷的家庭生活中,相信生命自有出路。而這類型父母的絕招,其實也沒有什麼絕招,就是讓孩子自由闖盪,說到這裡,許多人應該很羨慕吧,羨慕父母不會管教自己的行為,然而,活在佛系家庭中的孩子其實一點都不快樂。
他們渴望被父母重視,也渴望被父母看見,有的時候,適度的管教是一種關心,因此,當自己不被關心時,孩子內心有許多疑問在心裡打轉,像是「我是不是爸媽生的小孩?」或是「我是不是路邊撿來的小孩?」最後,有些孩子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反而做出「引人注目」的行為,故意調皮搗蛋和違反校規,都是在呼求父母的愛。
所以,要當「虎系」還是「佛系」家長呢?從二選一的答案裡很難找出最適當的答案,所謂適得其反,在管教中找到平衡而因材施教正是這樣的道理。要放任孩子去飛,也要適時拉孩子一把,這的確是門學問。但是,每個爸媽都是第一次擔任父母職,不要擔心做得不好,也不要擔心孩子會走偏,只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從每一次的錯誤中勇敢地認錯並改進,無論哪種教法,孩子能平安且快樂的成長,才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心願吧!
Point/
‧「虎系」什麼都要管,「佛系」什麼都不管。
‧中庸之道才是正解。
‧不要擔心自己或孩子「做不好」,你們可以一起成長。
Overview/
虎系父母常用情緒勒索孩子,佛系父母常放牛吃草,兩者中沒有好與壞之分,中庸才是正解,不用過度擔心自己的角色做得不夠好,相信彼此,過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長也是種浪漫。
…………
職業婦女,蠟燭幾頭燒?
小時候媽媽在廚房的背影,爸爸出門上班的身影,是大部分家庭共同的回憶,也是性別刻板印象中的公式。如今,這個公式被大家當作「期許自己一定要過好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警惕。但是,隨著焦頭爛額的工作與日常生活,不知不覺地複製了「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樣貌,還來不及矯正,就被幾頭燒的生活壓垮了。
當蠟燭燒得滿頭都是的時候,想想這些工作裡頭,哪些是「喜歡」?哪些是「規範」?又有哪些是「不合理的責任制」?釐清自己的情緒後,再針對問題與伴侶溝通。但記得,溝通要建立在理性與愛的基礎上。
總之,在職場與家務之間的平衡,是一門比數學還要深奧的學問,因為在這題目裡,1+1=2的公式是不成立的。生活在這世界上的女性辛苦了,辛苦住在社會裡的框架,不過我們也很幸運地生活在這個世代,我們獲得資訊的速度遠超過賈伯斯發明iPhone之前。我們擁有更多選擇,即使生活中的無奈還是存在的,可是我們更有「力量」理解這個世界,跳脫框架,建構屬於自己的生活模式。
開心地「做自己」是件令人開心的事,若妳還沒嘗試過這份自由的感覺,就一起從今天開始吧!
Point/
‧家務分工方式不是天經地義。
‧釐清哪些是「社會規範」,而哪些是「自己的意願」。
‧與伴侶溝通時要理性而堅定且帶著愛。
Overview/
職業婦女既要上班,也要處理家務事,而男人努力賺錢養家即可,但在過去的社會中,家務分工和現在不同,因此,家務分工方式不是天經地義,試著釐清自己的想法,理性地和伴侶溝通吧。
.
以上文字取自
情緒動機──用神經心理學看穿行為動因:手繪圖解100種必懂情緒知識,了解自己、同理他人的轉化關鍵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5682
@昶景國際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CJPublishing/
.
【8/24截止】贈票活動_82年生的金智英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osts/3818351421514473
已額滿8/29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9/7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尊重且具體的要求孩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3594242797945/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基本設計 題目 在 王惠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彰化正在改變】
放眼過去:實在做事永續發展
展望未來:四大改變創意再生
去年的今天,惠美宣誓就職彰化縣長,許下打造「美好彰化,希望城市」的縣政願景,謝謝鄉親的牽成。放眼過去一年,惠美以「實在做事」的方式,推動縣政「永續發展」。
在台灣世界新聞傳播協會進行「《施政用心、人民有感》全國縣市施政滿意度調查」,彰化縣在「醫療衛生」和「交通」項目超過8成滿意度,表現名列前茅獲得金獎肯定,回顧108年縣政團隊推出超過21個全國首創,局處業務推動獲中央「首獎」肯定超過37項。
我們沒有花招與口水只有負責的心與務實做事的態度,謝謝鄉親透過各種管道給她的意見與指教,縣府團隊會虛心受教,也感謝縣議會議長謝典林及副議長許原龍所率領的彰化縣議會,全力支持彰化縣政府,一起為彰化的好、彰化的美、彰化的進步一起努力。
https://www.peopo.org/news/436797
#彰化縣長 #就職週年 #施政亮點 #施政報告
【就職周年演說全文】
縣長就職周年致詞稿
去年的今天,惠美宣誓就職彰化縣長,我許下打造「美好彰化,希望城市」的縣政願景,這是我對彰化鄉親莊嚴的承諾。就任後每天早出晚歸,跟時間賽跑,不知不覺,惠美到縣政府服務已滿週年。在今天的記者會,我首先要再次深深感謝各位鄉親的支持,並向各位鄉親報告縣府努力的成績。
猶記得去年縣長選舉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警告彰化縣是下一個破產的縣市,進來縣府之後,我先請財政處盤整縣庫,雖然財政困難,但是我認為「沒錢不是不花錢,而是要花在刀口上」,惠美要求縣府同仁要放下本位主義,凝聚團隊力量,辦理活動發揮創意,打造亮點,將資源運用極大化。這一年走來雖然很辛苦,但在縣府全體同仁齊心努力下,彰化前進的腳步,沒有放慢!
【改變思維;創意再生】
彰化正在改變,檢視縣政府今年的重大節慶活動,年初的花在彰化,閉幕典禮特別邀請「天下第一火龍」重慶「銅梁火龍」來表演,吸引三萬人入場,精彩獨特的演出,將整個氣氛炒熱到最高點;鹿港慶端陽活動,除了熱鬧的夜間龍舟競賽,街道的「光影饗宴」發揮巧思在景點佈置創意燈飾,讓鹿港越夜越美麗,成為打卡新景點,成功行銷鹿港;暑假期間的王功漁火節新增百米免費烤蚵廊道活動,用免費烤蚵吸引遊客到街區消費,帶動地方商機。今年9月,挪威三鐵選手伊登參加法國尼斯三鐵錦標賽,頭戴彰化埔鹽「順澤宮」的帽子奪冠,一夕爆紅,順勢將彰化推上國際舞台。在團隊努力下邀請他來台還願並擔任田中馬領跑人,為期3天的感恩之旅,炒熱彰化地方特色,也讓彰化被世界看見。而伊登來台的邊際效應也持續發酵,國外媒體「挪威新聞(Norway News)」更鉅細靡遺介紹伊登如何跟彰化「冠軍帽」結緣,順勢成功行銷「彰化」。
在議會支持下,今年重陽禮金發放方式修正為排富「敬老新369,疼孫久久久」,節餘下來的經費大部分投資在教育支出及法定社福支出,補助縣內學校增購、修繕設備,讓孩子有安全、先進的學習環境。因應現代教育潮流,惠美提出「走向國際,數位雙語為先鋒」,本縣已籌設5所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今年花壇國中也成立全台第一所「AIoT智慧聯網教育中心」,經由推廣智慧聯網課程,培育孩子學習新科技的能力; 5月在南興國小成立本縣第一座「英文愛的書庫」後,陸續推動目前已有5座,各校老師都可線上借閱,書箱免費運送,以及新成立23校社區共讀站、改善171校校園環境、挹注55校改善校園遊戲空間; 並與傅爾布萊特基金會推動「美籍英語教學助理計畫(ETA Program)」,拉近城鄉差距,普及資源,以提升孩子閱讀力與國際觀。
我們也努力提昇教學品質,在全國僅有20校入選教學卓越金質獎,我們就佔有2席; 彰化的孩子表現也非常傑出,榮獲第59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縣市團體總成績第二名、臺灣學校及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雙料冠軍成績是六都以外,縣市組第一名。在全國語文、數理、體育各項競賽表現都名列前茅。讓彰化學子的潛能得到最好的發展,厚植競爭力,是惠美施政藍圖重要的一頁。
彰化建縣近300年,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為強化本縣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再利用,本府積極向中央申請經費,辦理古蹟與歷史建築之修復及規劃設計15案,以延續古蹟建築生命。
文化生活是人民的基本權利,為推動「文化平權」,拉近城鄉差距,我們辦理26鄉鎮兒童劇巡演、「書鄉彰化--與大師有約」八區巡迴講座、補助偏鄉學校藝文場所校外教學。為將表演藝術融入生活中、讓藝術生活化,我們推動「卦山3號」文創市集,辦理英倫風主題日活動;為鼓勵青年投入文創產業,並推動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以「公益換租」模式,讓文創青年進駐,期能增加彰化藝文動能,此外,我們也安排國家級演出或展覽到彰化,不用舟車勞頓,就可參與精采藝文活動。例如,在明年1月21日到4月5日將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辦「國寶出遊去」,在彰化就可以欣賞到肉形石、黃玉鴨…等珍貴文物,這更是創全國之先,故宮第一次與縣巿單位合辦文物展覽
台灣目前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面臨這嚴肅的課題,如何落實長者身心照顧與關懷,惠美提出「在地安養」理念,推出全國首創「骨質密度篩檢車」到社區為 65歲以上長輩免費服務,積極向中央爭取興建「綜合型長照社福大樓」,今年共核定二林、北斗、員林、大城、芳苑及竹塘6處,鹿港福興聯合綜合型日間照護大樓也已啟動規劃,落實長輩實質照顧。為減輕年青人照護負擔,將日間照護與幼兒托育整合在一起,建構老少共融的友善環境,提供多元服務。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部分,截至11月底已增設70個,目前全縣累計共233個據點,提供長輩們健康促進、供餐及社會參與服務,在C級巷弄長照站部分,今年新布建59處,目前已達201處;育兒親子館,也預計在110年底再完成8處布建。今年5月,埔心鄉衛生所成立全台首座結合失智長照服務機構,失智長者可在衛生所參與「不老健身房」運動,讓C據點與失智長照服務無縫結合,見證彰化縣失智整合服務邁向新的里程碑。也率全國之先,設定C型肝炎「3年減半,6年根除」目標,從4月到11月已近11萬人完成篩檢,配合中央,守護縣民健康。本縣42部救護車全數配置「12導程心電圖機」也是全國第一,可為心肌梗塞患者爭取黃金搶救時間,今年成功多搶救14名患者生命,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設備都來自民間捐贈。
近年來,受極端氣候影響,瞬間豪大雨常導致縣內部分區段因降雨強度超過排水設施保護標準,洩水不及產生局部淹水,惠美除要求相關單位做好平時維護工作,目前已完成180公里的清疏維護。並針對瓶頸區段研擬對策、加強改善,如員林市靜修路、莒光路等員基醫院周遭區段,已委由員林市公所辧理莒光路地下箱涵及側溝改善中,目前也積極規劃在員林龍燈公園建置滯洪池,兼具防洪及休閒遊憩功能,初步已完成基本設計審查,預計110年底完工。
空污問題改善方面,縣府推動「彰化縣設備汰換與智慧用電補助計畫」鼓勵民眾汰換老舊電器設備,省電成果為六都外全國第一;加碼辦理「淘汰二行程機車補助加倍送」,完成縣內6處工業區布建200點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建立「彰化縣空氣品質感測物聯網」,進行大數據解析,以觀察空氣品質變化趨勢。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監測資料顯示,本縣今年1至8月本縣PM2.5,較去(107)年同期下降4微克,更創下7年以來首次低於20微克,空污改善幅度全國第一。
經濟發展過程中,最重要是希望鄉親都能夠充分就業,根據主計處統計本縣失業率是全國第二低,今年我們擴大舉辦5場次「展翅就業,薪情飛揚」就業博覽會,平均媒合率達七成,為加速就業資訊流通、保障就業安全,在7月完善「彰化就業通平台」,建置全國首創「地圖式」職缺搜尋功能,讓求職者依地域或自身需求條件,搜尋適合職缺,提升就業率,截至11月底,點擊數為321萬7千人次;另為因應產業轉變所帶來的轉業危機,辦理失業者再就業技能訓練,訓後就業率達八成以上,及表揚34家幸福企業,以鼓勵在地企業營造安全、幸福、友善與優質的職場環境,重視員工福利與薪資,創造友善循環。
在產業方面,以地方型SBIR計畫,協助縣內中小企業提升技術研發能力、產業升級轉型,鼓勵廠商將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及智慧製造等,應用於傳統產業之研發,銜接國際5G趨勢,提升產值。並積極輔導未登記工廠合法化經營,在6月辦理5場次「工廠管理輔導法」說明會,成立專案輔導團隊,協助縣內廠商取得合法登記,讓產業永續,強化青年與產業界鏈結機會,讓青年「在地就業」陪伴長輩。根據經濟部工商登記調查,今年彰化縣境內工廠登記新增家數高達586家,成長幅度為全國第二名;商業登記新增家數高達837家,成長幅度是六都以外第一名;另外依經濟部統計截至108年12月19日投資彰化縣部分,共計33家審查通過,投資額總計294.8億。
彰化是農業大縣,我們要打造自有品牌「彰化優鮮」,向國內外行銷本縣農產品,品牌搭配「產銷履歷」及「有機農產品」標章共同推廣,輔導農民穩定品質管控,生產符合外銷規格農產品,拓展國外巿場,彰化農產品已在傳統市場、800多家全聯、38家楓康等大型超商上架,拓展銷售,協助農民增加收益。
經費3.2億「彰化市人本城區環境整合計畫」已進入招標階段,將從彰化火車站至八卦山大佛風景區之間,規劃「彰鐵文化路廊」、「綠色休閒廊道」、「樂活通學步道」三區域,完工後將重塑都市新風貌,給居民與遊客更友善的環境,並配合八卦山銀橋飛瀑景觀改善、九龍池景觀改善等工程,帶動觀光發展。
縣政推動是延續的,感謝歷任縣長的努力,彰化人企盼已久的鐵路高架化在10月25日交通部已完成審查送行政院核定中;彰北、彰南捷運目前已委託專業廠商進行路廊可行性評估,未來台61線通車、129線太平路、148線二溪路、152線溪林路即將拓寬完成,針對彰化市、員林市、鹿港鎮停車空間不足問題,前瞻計畫補助5案停車場興建工程,改善停車問題,目前陸續辦理規劃招標作業,預計111年完工啟用,彰化整體交通網日趨完備。
【實在做事;永續發展】
澎風水蛙跆無肉,惠美不會打腫臉充胖子,財政困難,我選擇放棄台灣燈會主辦權;修正重陽禮金發放方式;嚴格要求縣府各局處竭力撙節開支,控管人事費支出。當然我知道做這些決定,各界一定會有不同音,施政滿意度當然也不會太好看。但我相信土壤豐沃才能種出盛開的花朵,透過第一年打底深耕,重振財政紀律,調整體質,明確設定施政優先順序,過程雖然辛苦,但我們堅持踏實邁出每一步,只要努力,一定會有收穫,台灣世界新聞傳播協會進行「《施政用心、人民有感》全國縣市施政滿意度調查」,彰化縣在「醫療衛生」和「交通」項目超過8成滿意度,表現名列前茅獲得金獎肯定,回顧108年惠美帶領縣政團隊共推出21個全國首創,目前局處業務推動獲中央首獎肯定已有37項,我們沒有花招與口水,只有負責的心與務實做事的態度。
再次感謝謝典林議長及許原龍副議長所率領的彰化縣議會,全力支持彰化縣政府,府會共同讓彰化朝向更好的目標努力。感謝縣府同仁在工作崗位上認真敬業; 也謝謝鄉親透過各種管道給我的意見與指教。惠美虛心受教,有您才有我,惠美跟縣府團隊一定認真打拚做來還,讓彰化更好、更美、更進步。
基本設計 題目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11)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針對核四問題質詢原能會主委蔡春鴻及台電董事長黃重球,林佳龍指出,最新的民調顯示70%的民眾認為台電跟原能會沒有公信力,人民已無法信任政府能提供核四的透明資訊;另外,林佳龍更指出,核四廠的爐心側鈑也出了狀況,原能會早在2005年就發現尺寸不合,卻未重新檢測,完全無視於日本福島核電廠當年就是因為爐心側鈑龜裂所帶來的核災!
林佳龍說,核電廠的爐心側鈑是當核電廠發生基本設計事故(Design Base Accident簡稱DBA)時,重新淹沒爐心的容器圍板,重要性不言可喻,日本福島核事故會這麼嚴重,除了地震及海嘯外,也遭人質疑因爐心側鈑龜裂,懸吊在爐心側板上重要的安全系統受到地震破壞,無法發揮安全停機的作用,最終導致核災。
林佳龍表示,核二廠一號遭爆裂機爐心側鈑龜裂三十公分,卻在6月份偷偷摸摸的重新啟動,引發朝野軒然大波,而他調閱資料後,發現核四廠的爐心側板問題更大,螺栓孔及地震定位銷孔高達7成有問題,側鈑上法蘭的46個螺栓孔中有26位置偏差大於施工圖要求的1.5mm,最大甚至偏差到2.55mm,下法蘭上也有81個螺栓孔有59個位置偏差超過標準,另外20個地震定位銷孔中甚至有17個位置偏差量超過標準;林佳龍質疑,原能會早在2005年9月就發現爐心側鈑的問題,在福島核災後,台電公司也追加102億預算,卻未重新檢測及加強爐心側鈑問題。
林佳龍說,政院長江宜樺昨(10)天對媒體表示,核四公投的時間雖未確定,但是核四全面性的安檢已展開,會提供透明的資訊供外界參考,然而台灣智庫所做的民調卻顯示,70%的人民認為台電跟原能會沒有公信力、85%的人不相信台電與原能會會提供正確的資訊;林佳龍更舉例,他在上週三上午10點召開「踢爆核四9個未爆彈」記者會,30分鐘後台電立刻召開記者會回應,表示遭接露的9個未爆彈有4個不正確且5個改善,僅僅30分鐘,台電就可以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而事後原能會也坦承,9個未爆彈都確有此事,其中3個已經解決,6個問題正在解決中,兩個單位的解讀天差地遠,林佳龍表示相當離譜。
林佳龍質疑,原能會曾於2012年10月18日所發的公文明文寫著「興建中的核能電廠須在核子燃料裝填前完成相關危害評估及風險評估」,並須依美國NTTF所發布的NUREG/CR-696進行古海嘯危害的研究,原能會卻回答古海嘯研究並非必須要做,是在國會公然說謊的行為,原能會跟台電至今無法說出古海嘯調查何時可以有結果,林佳龍質疑,公投題目是核四停建且不得運轉,如果人民根本不知道海嘯對核四可能的危害,公投要如何進行下去?
針對該不該有「逃命圈公投」,林佳龍表示,如果連低階核廢料要放那裡都須辦縣巿地方公投,那將長久儲放高污染核廢料的核四廠怎麼不能辦逃命圈公投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7u-Vo00pR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YvAfkK060CZCiNSS25Nlk7A3N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