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氣象局觀測,今年第3號颱風彩雲今天晚間8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8.5度,東經118.3度,即在鵝鑾鼻的西南方約47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17轉22公里速度向北轉東北移動,對台灣東沙島海面、巴士海峽及台灣海峽南部將構成威脅。
氣象局說,彩雲目前中心附近最大風速18m/s,此颱風東半側風場較為廣闊100公里,西半側風場較小為60公里,平均暴風半徑約為80公里。
氣象局指出,彩雲位於垂直風切較大的大氣環境,低層中心位於高層中心的東側,高低層中心有分離的現象,彩雲目前處於海溫較溫暖的區域,短期內強度以持平的機率最高,氣象局已於6月3日晚上11時30分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氣象局表示,預計將納入陸上颱風警報範圍包含屏東地區,至於高雄及台東,則會視其路徑而定。
氣象局表示,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明天台灣海峽南部、東半部海面及巴士海峽風浪將逐漸增大,恆春半島、東南部(含蘭嶼、綠島)及金門、馬祖沿海空曠地區將有較強陣風;西南部、東半部(含蘭嶼、綠島)及恆春半島沿海地區將有長浪發生,前往海邊活動注意安全。
另外,氣象局說,受到颱風外圍環流沉降影響,明天台東、花蓮地區高溫炎熱,局部地區有攝氏36度高溫發生的機率。
至於彩雲的減弱時間,氣象局表示,目前預計可能要到明天下半天才有機會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https://www.cwb.gov.tw/V8/C/P/Typhoon/TY_WARN.html
垂直風切颱風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周老師的領域很有趣!
颱風、彩虹🌈、閃電⚡️
林書正博士( 林阿正 ) 與周昆炫 (Kun-Hsuan Chou)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
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內的閃電分布研究
刊登於美國氣象學會 Monthly Weather Review 期刊
歡迎對氣象有興趣的青年學子們加入追風的行列!
跟周老師一起追風、追閃電、追彩虹~~~
http://faculty.pccu.edu.tw/~zkx/
此研究(Lin and Chou,2020)為使用地基的全球閃電資料(WWLLN,The World 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進行西北太平洋颱風結構及颱風強度變化的研究。選取2005-2017年共13年期間的颱風近中心5倍最大風速半徑(RMW,radius of maximum wind)內資料進行分析,另使用JTWC颱風最佳路徑資料及SHIPS資料進行颱風強度、風切強度分類及颱風周遭環境因子檢驗。在超過50萬筆颱風周圍閃電數據的分析下,在閃電分布的結構上,環境風切會主宰閃電分布的不對稱性,內核閃電是好發在下風切左側,而外圍則是在下風切右側。此外颱風自身強度及環境風切強度也會影響閃電分布的分布特徵,颱風強度越強或風切越弱則閃電分布越集中在內核,而颱風強度越弱或風切越強,則閃電分布越往下風切處偏離。至於閃電分布對於颱風強度變化的影響上,合成結果顯示當閃電分布越集中在RMW內且越對稱分布的話,則颱風在未來6小時會更容易出現快速增強的現象。進一步分析當閃電分布呈現越對稱且內核集中時的SHIPS環境條件的話,可以發現較強的高層輻散、較暖的海溫、較大的颱風潛在強度跟較弱的垂直風切是有利觸發的條件。
Lin, S.-J., and K.-H. Chou, 2020: The Lightning Distribu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Mon. Wea. Rev. (in press).
#MonthlyWeatherReview
#颱風
#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