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屆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會員大會將首次在臺灣舉行,我今天特別向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廖院長預祝會議順利,也希望藉此大會,對外展現台灣的學術實力。今天的質詢,主要是跟院長討論中研院定位的問題。我認為國家最高研究機構要具備三項功能:承認學術成就的價值、協調各科學的合作與交流,以及對政策建議與經費分配。前兩者中研院成績斐然,但第三項似乎有改善的空間。
查閱中研院的網站,對政府建言白皮書停在2015年4月的《大規模地震災害防治策略建議書》;而現行分配科技預算的是行政院科技會報,科技會報召集人是行政院院長,副召集人是科技部部長以及掌管科技業務之政務委員,中研院院長僅是科技會報中的委員。
好消息是院長在委員會中宣布,下個月初將會針對經濟問題向政府提出建言白皮書;至於預算分配以及中研院整體定位,我則要求中研院向總統提出一份建言書,做為未來改革的參考。
我期許中研院能名副其實地成為台灣最高的研究機構,同時亦成為一個入世的中研院。
地震災害防治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前兩天也發生規模7.2地震,這波地震後會不會有更強的地震,無法預估,提醒民眾要最好防災措施。
人類科技雖發達,但至今仍無法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及地點;台灣除了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還必須面對地震的挑戰,而且全台灣都有機率發生地震。按照過去歷史的紀錄來看,每一次日本發生重大地震之後,台灣也會跟著發生,強震的威脅從未遠離台灣。
去(2015)年中央研究院即提出《大規模地震災害防治策略建議書》,即回顧過去1世紀紀錄,清楚看出日本大地震與台灣大地震之間的脈絡。
建議書提出三項口訣,「房屋不能倒、生命要確保、社會機能不能停」,以及「提升老舊建物整體耐震能力」、「強震即時警報系統之整合與應用」、「強化大量收容、疏散避難及返家支援」、「提升政府與企業持續運作之能力」、「地動及其衝擊損失之評估與模擬」以及「災害防救認知、學習推廣與實地演練」等六項建議。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前兩天也發生規模7.2地震,這波地震後會不會有更強的地震,無法預估,提醒民眾要最好防災措施。
人類科技雖發達,但至今仍無法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及地點;台灣除了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還必須面對地震的挑戰,而且全台灣都有機率發生地震。按照過去歷史的紀錄來看,每一次日本發生重大地震之後,台灣也會跟著發生,強震的威脅從未遠離台灣。
去(2015)年中央研究院即提出《大規模地震災害防治策略建議書》,即回顧過去1世紀紀錄,清楚看出日本大地震與台灣大地震之間的脈絡。
建議書提出三項口訣,「房屋不能倒、生命要確保、社會機能不能停」,以及「提升老舊建物整體耐震能力」、「強震即時警報系統之整合與應用」、「強化大量收容、疏散避難及返家支援」、「提升政府與企業持續運作之能力」、「地動及其衝擊損失之評估與模擬」以及「災害防救認知、學習推廣與實地演練」等六項建議。
地震災害防治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前兩天也發生規模7.2地震,這波地震後會不會有更強的地震,無法預估,提醒民眾要最好防災措施。
人類科技雖發達,但至今仍無法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及地點;台灣除了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還必須面對地震的挑戰,而且全台灣都有機率發生地震。按照過去歷史的紀錄來看,每一次日本發生重大地震之後,台灣也會跟著發生,強震的威脅從未遠離台灣。
去(2015)年中央研究院即提出《大規模地震災害防治策略建議書》,即回顧過去1世紀紀錄,清楚看出日本大地震與台灣大地震之間的脈絡。
建議書提出三項口訣,「房屋不能倒、生命要確保、社會機能不能停」,以及「提升老舊建物整體耐震能力」、「強震即時警報系統之整合與應用」、「強化大量收容、疏散避難及返家支援」、「提升政府與企業持續運作之能力」、「地動及其衝擊損失之評估與模擬」以及「災害防救認知、學習推廣與實地演練」等六項建議。
地震災害防治 在 地震準備(2分鐘)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地牛翻身,你知道該做什麼嗎?如何準備緊急避難包呢? 地震 搖晃時要怎麼保護自己呢?不要擔心,我們已經幫你把面對 地震 時該注意的事項都準備好了, ... ... <看更多>
地震災害防治 在 地震潛勢與災害防救 - 逢甲大學 的推薦與評價
(4)影響工程設施的地震相關災害尚包括:山崩、地陷、. 海嘯、砂土液化及地盤錯動等。 (5)近年來機率式地震危害度分析已正確地考慮斷層震源,. 使活斷層之調查與評估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