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中心辦理博物館專業人力職能課程
#與台灣友邦客座講師進行文化交流
為了培育原住民博物館專業人力,原住民文化發展中心辦理「博物館專業人力職能課程」,學員來自原文發中心、地方館的文化導覽解說人員、文化體驗人員及解說志工等共40名,中心除了邀請來自紐西蘭的外籍講師,更安排台灣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大使,擔任一日客座講師,進行文化交流。
Youtube:免費訂閱→https://www.youtube.com/ptnews2012
FB:按讚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ksptnews
IG :踴躍追蹤→https://instagram.com/ksptnew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飆悍館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購物網站https://bit.ly/3w1rQik #館長 #飆悍館長...
地方館 在 上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花蓮縣政府以「據說考古隊」為主題參與「2021臺灣文博會」地方館策展,近日也獲得國際知名設計大獎「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肯定😍
看更多生活新聞:https://is.gd/i9AWzo
#花蓮 #據說考古隊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地方館 在 游智維的說書傳道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天下獨立評論專欄的開始是這樣的。
年輕的夥伴們,在公司休息時候問我:「去看過文博會了嗎?你最喜歡哪一館?很多人對於不同展覽各有評斷,你覺得呢?文博會這次的內容你覺得好不好?....」
「我覺得都很好。」我這樣說。
然後就開始了下面一連串的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地方議題進入文博會的發展狀態,回頭看今年的三個地方館:
《地方總論館》、《花蓮館》和《嘉義館》。
我認為,花蓮館的呈現最符合時下人們喜愛的樣子,透過氣味讓人感受到環境想表達的氛圍;透過建築讓人感受到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由石頭堆砌起的震撼;透過完整文化故事脈絡的蒐集,讓人了解花東縱谷過去的故事。這是在現在觀展經驗中多數人能夠直接感受並理解地方文化品牌呈現的樣子。
嘉義館的策展不同於花蓮館的自然風土概念,策展人關注地方人文的部分,用歌仔戲棚的形式讓觀眾進入,給觀眾出題:「當你站上同樣高度觀看百工的世界時,你會看到什麼?」若觀眾不願意站上小彩樓、或是站上去後不思考,那就無法理解歌仔戲演員站在這個高度觀看一般群眾時,他們的感受及其與群眾的關係。如果觀眾沒有看每一個電視螢幕的故事,那就要花比較多時間才能理解展覽想傳遞的訊息。相較於花蓮館,嘉義館的觀眾所沉浸、理解概念的時間要更長、更慢。
總論館提出的「北回歸線 23.5 度路徑」對我來說是一種十分勇敢的策展論述。大多數關於北回歸線的討論可能針對環境,但種籽設計做了大量的田野調查,從布袋的海邊、跨越中央山脈到東部的海岸,呈現在這條北緯23.5度線上出現的生物、植物、族群、視覺樣態,濃縮與呈現在有限的展場空間與活動預算裡,這件事情我認為難度很高。
對於如何評價一個展覽,多數的觀眾只用幾十分鐘去觀看展覽、給予評價。但是我們不清楚每個展覽背後的預算及籌備時間,因此擅自去做武斷的判斷或評論,有時候也許不那麼恰當。
在台灣社會裡對文化的理解這件事,我覺得大家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接觸、做建設性地思考和建議。策展是策展人在過去經歷、專業領域的累積,然後用個人經驗、專業及觀點去呈現地方文化,展現在觀眾眼前的形式。如果理解策展人過去的經驗與其展覽呈現之間的關係,就會明白每個展覽都像一件作品,有其獨特性及想要表達的意義。
不看展覽所做的評論就只是純粹的批判,但如果看了展覽,批評就是你的觀點,提出觀點才能引起討論,有更多的討論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透過交流討論讓其他人聽到多方的聲音,並且獲得更多的收穫。這些所謂多元融合的討論,形塑出一種非二元優劣的批判,並塑造成多元價值的文化。我們應該鼓勵多元的聲音和參與式的討論,我覺得這才是文化的可能性 ... ... ... ...
( 此後,我們便決定把這些更多討論,整理起來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們。因此產生了在疫情期間開始的 獨立評論在天下 與 500輯 專欄系列,希望大家會喜歡 )
謝謝 協助整理的 江岱軒 和 郭睿瑄 ,兩位辦公室夥伴。
#天下獨立評論
#蚯蚓文化
#500輯
#風尚旅行
地方館 在 花蓮地方文化館系列直播3/8 // 藝術洄瀾:大地的語言-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在地館。故事人| 花蓮 地方文化館 系列// 藝術洄瀾:大地的語言埋在礦石上的紋路,是土地想對我們說的話今天就讓我們跟著馬耀雕房的館長馬耀A-ki 和國立 ... ... <看更多>
地方館 在 新竹縣地方文化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新竹縣地方文化館。 3030 個讚· 2 人正在談論這個。這個資訊平台將以地方文化為主軸,邀請本地訪客和外來訪客一同認識此地的歷史、產業、藝術、影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