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林縣蔦松國小百年校慶4/4校友回娘家”
最近應該很多人在電視上都看過這段文字(跑馬燈)
出現頻率太高了,連不知道蔦松國小在哪的人都好奇了, 這國小很有名?以前沒有,現在絕對是全台最火的國小!
在台灣百年校慶或許不足以為奇,今年雲林便有三所小學都是百年(號稱300校慶),卻唯有座落在最遍鄉的蔦松國小聲勢這麼大,原因只在於校友們的重視與否。
為了母校的百年校慶,校友們早在去年中旬便開始策劃——校友回娘家,如何把百年來歷屆的校友找回來,這真的是件不可能的任務,三五人小組,歷經近一年時間的努力與堅持,截至目前為止,4/4 當天校友偕同家屬已破4000人大關, 而細數民國八年建校迄今,總校友不過是5000多人, 這股人氣無形中已經凝聚出ㄧ種信念,對母校及家鄉的那份非要不可的情!
由衷佩服這幾位校友,謝謝你們與校方的心力!
今天回到母校,見到眾人還為著倒數幾日的校慶忙著討論每一個細節, 無私的付出, 只因為這是大家的事,也是自己的事, 事實證明,年紀大的人,認真瘋狂起來的程度,絕對不亞於那些年輕人!連拍了三隻廣告片,自己編曲作詞,製作了三首校歌,還為了4/4大釋宣傳,平面媒體、電子媒體齊上,不放棄任何ㄧ個喚起校友返鄉的機會。
離家有多遠,思念便有多長,長年北漂的我,ㄧ旦回到老家,ㄧ定會往母校走走,結婚後,便帶著家人同行, 現在這小小的學區也成了我們家雙C必定造訪的遊樂園,校園變化不大,許多兒時的記憶依然清晰,曾經是短跑健將的我,求學期間,這個操場便是我的天、我的舞台, 升旗台旁的遊樂區,是下課時間最搶手的地方,鄰近的大樹下是我最喜歡發呆的角落,多年後每每回來,ㄧ坐下望著藍天白雲我可以放很空⋯⋯
蔦松是雲林縣遍鄉水林鄉的ㄧ個小村, 也是國發會提到2050即將消失的鄉鎮之一,蔦松國小從1800學生到目前只剩60多位, 人口外移,人口老化,少子化,這些遍遠的鄉鎮只會持續凋零,國發會固然拋出地方創生的議題,企圖解決這個全台134個鄉鎮普遍存在的困境,但這個必需擾動產官學與鄉鎮和地方人士的美好計劃, 並不容易,甚至是緩不濟急,與其等待外援,更務實的是在地人的自覺與自力,而唯一能牽動人心的絕非是什麼利益,而是情感, 那些建立在共同回憶下的情,那些對這塊土地的認同,自己的家園要靠自己來守護,即便離家萬里,只要有心,家還是會在那裡。
ㄧ年前我毅然決然跑到高雄內門教書,當時的心願是到遍鄉盡份心力,成全對時尚有追求的同學們的需求,在那期間,心裡有個聲音: 何不回自己的家鄉奉獻?Why not? 因緣際會下,接下了這份工作,回到自己的家鄉打拼,把所學所有的反饋於此,用更直接的方式來守護家鄉,這麼踏實的感覺前所未有!只要有心, 老天爺自有安排!
上週針對西螺戲院的歷建修復的會議上,學者、專家們提出許多專業的建議與看法, 但對我而言, 這個老戲院最大的價值不在於它的商業模式,而是承載著所有西螺人的美好記憶,何不透過它去喚醒西螺人對這條曾經繁華的老街以及家鄉的情感,讓它活過來再燦爛ㄧ次!
人不親,土親, 也許時間會沖淡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但只要對這塊土地有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便不遠了。
如果你的家鄉也在遍鄉,如果你的家鄉也是134個2050即將消失的鄉鎮之一,請撥點時間回去看看它, 就像返鄉看看自己年邁的父母ㄧ樣,ㄧ點關懷,ㄧ點付出,ㄧ點互動,因為你的改變,世界會變得很不ㄧ樣。
最後我還是要再說一次,身為雲林人的我很幸福,身為蔦松ㄧ份子的我很驕傲!
蔦松國小百年校慶主題曲:
https://youtu.be/ZEyXKgYSKqs
https://youtu.be/-wjXD41OdsE
https://youtu.be/CsiowDjooHQ
感謝 中天電視台 東森新聞 民視新聞
#我蔦松我驕傲
#雲林幸福上場
#地方創生重在生生不息
#再破再舊再老她都是我們的人生的ㄧ部分
#蔦松國小百年校慶
地方創生重在生生不息 在 教育部地方創生推動中心—原住民族地區| Xinbei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部地方創生推動計畫於108年11月開跑,輔仁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 ... 狀態,讓生命能生生不息、源源不絕地延續,如同藝術的養分生生不息地傳遞給身邊的人。 ... <看更多>
地方創生重在生生不息 在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第十六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專題研究報告 的推薦與評價
發展,使當地永續發展、生生不息(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而近年來國發會與財團法. 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合作,建置TESAS(臺灣地方創生資料庫),使用GIS 技術分析. ... <看更多>
地方創生重在生生不息 在 【2023地方創生論壇】人x 環境x 社會的永續共好-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023 地方創生 論壇 展現創生活力與光芒✨】國發會今(5/1)日於台北松山 ... 未來更規劃提出中長期的計畫,讓 地方創生 政策推動能 生生不息 本次論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