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打風,香港人都會提起都市傳說「李氏力場」,不過運作咗22年嘅「香港地下天文台」,由電郵交流至網站、討論區和Facebook,一律嚴禁討論呢個話題。點解?聽下台長點講:bit.ly/2lhlzuX #訪問重溫
==================
繼續睇:
● 民間權威fb勁吸like!港人信地下組織不信天文台?
bit.ly/2kB4SeK
● 地下天文台命中率九成 氣象專家興趣變權威源於唔想返學
bit.ly/2kd83sn
● 襲港霧霾邊度嚟?地下天文台台長:珠三角係污染源頭
bit.ly/2jTDrej
地下天文台facebook 在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感謝 Fitz.hk 既分享,香港真係有好多山友!大家快啲去逐個LIKE啦!
【行山資料庫】羅列本地Facebook行山群組及專頁,方便你去問嘢、睇料,甚至呃Like都得!
#超過40個 #不能盡錄 #漏咗話我哋知 #不斷更新
連結: http://fitz.hk/?p=45367
>> [珍惜郊野] 上大東山的9大備忘
http://fitz.hk/?p=45322
>> [郁民教室] 9招紓緩行山後肌肉痠痛
http://fitz.hk/?p=45161
綠洲 Oasistrek GOtrip New Media Group Camp Style 戶外風 風火山林月刊 Feedtrip.hk 戶外活動資料庫 走馳綠林 The Hiking Girls 山野 ‧ 女生 八十後的光怪陸離 Hike迷 • 露營 山城縱走 hkhiker 戴緻賢山野間 Hikeeland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小牛牛快樂行山郊遊相集by Chan Keung 真深郊行 上山落山 香港地下天文台 Trailwatch徑‧香港 長春社 香港野豬關注組 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Concern Group on Concretization of Hong Kong Natural Trails Hong Kong Cleanup / 清潔香港 Community Weather Observing Scheme (CWOS)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香港山藝協會-Mountaineering Council of HK 香港郊野活動聯會 #FitzHK #Fitz #GetMoving
=======================
http://fitz.hk/ 香港人的運動生活平台
用汗水成就夢想 Fitz • Get Moving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fitz.hk
Fitz Pop-up Store: http://tr.im/FitzPop-up
Youtube: https://goo.gl/3FdpkB2
地下天文台facebook 在 方保僑 Francis F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兩種資訊大災難
上周颱風「海鷗」襲港,筆者剛公幹完畢返港途中,擔心交通受影響,於是特別關注風暴消息,每小時不斷瀏覽最新資訊,包括電台、電視、報章、新媒體網站、天文台、地下天文台(民間天氣網站)及世界氣象組織惡劣天氣信息中心(由香港天文台代為運作)等。
不過,接收如此多資訊,是否代表能夠準確地分類、有效地分析,從而作出準確判斷?這當然因人而異,訊息發放的渠道就更加需要用家自己有效地整合。回說那天,筆者抵港之時已經快要掛八號風球,但大部分時間只刮着橫風並無半滴雨,最終各人平安歸家,除了說句天有不測之風雲外,也要感謝老天爺的眷顧。
曾經不止一次聽知名人士及學者指出,本世紀其中一個重要的災難隨時爆發,那就是資訊泛濫帶來的大災難。各位試想,每天除了傳統的電視、報章及雜誌之外,我們在互聯網還要接收幾多訊息?電郵、短訊( 包括WhatsApp、WeChat、Facebook、SMS)、大量社交媒體資訊,每天耗掉你多少時間?每次要搜尋資料,浪費了多少時間在有如茫茫大海的資訊中查證?
資訊泛濫 浪費時間
資訊災難的來臨,除了關乎用戶難以消化大量訊息,亦在於若有一天互聯網失效,大家的日子可以怎麼過?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都依賴資訊科技,即使面對面亦未必打招呼,反而會跟朋友在網上促膝談心。近期也不止見過一次,身邊或網上的朋友以不同理由,關掉自己的社交媒體賬戶,除因為忍受不了無限訊息的誘惑和轟炸,亦希望還給自己一點隱私。或許我也是時候要「解毒」一下,雖然到今天仍未實行近年說了千百次的,要放一個Internet Detox(戒除互聯網)的假期。 方保僑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