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名,不是假人假帳號,敢說出自己年輕人的心聲,就是好樣!
有guts!
版面就借了!】
委員你好,借用您的版面。請您幫忙年輕黨員發聲!
[轉傳]
一位深藍年輕黨員的告白
我叫林家丞,今年28歲,忠貞國民黨員,黨員編號0031516979。
這次的黨主席選舉,我就是那不到4%的年輕黨員,四位候選人也和我都不認識,最後我選擇支持朱立倫,而且還在努力、把要投張亞中票的我媽拉過來,一直到投票前一剎那,我都會盡力到底。
我知道我媽為何會傾向張亞中,因為她來自嘉義眷村金門新村,外公是當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軍人。耳濡目染之下,連我也深化、以身為中華民國的國民為榮。到現在,聽到國歌、國旗歌看著青天白日旗仍然會讓我眼眶泛淚,身體微微顫抖。因此,即使被身邊同儕視為「色違份子」,我毫無猶豫的在學生時期加入中國國民黨,我能很驕傲的說我以此為榮。
曾幾何時,中華民國在年輕一輩的心中消失了?所謂的愛國青年在同儕之間變成少數,取而代之的是民進黨口中的「台灣價值」。霎時間「熱愛中華民國」成了年輕人口中的迂腐、陳舊,甚至有舔共、賣台的罵名。記得每次黨內選舉,我都會到梅花戲院附近的黨部投票,每每都會收到選務人員驚訝的眼神並說「你是我整天下來看到最年輕的!」最後在一票爺爺奶奶讚美的聲中略為尷尬的苦笑離開。
但,我相信這代一定還有和我一樣熱愛中華民國的人,只是和親愛的國民黨長輩們一樣「溫良恭儉讓」,偶爾反駁個一兩句之外,大多選擇忽略另一個陣營的嘲諷侮辱。
直到2018年,韓市長異軍突起,本被視為民進黨囊中物的高雄市長寶座成功翻盤。我想,要說是韓市長個人的魅力,不如說是他讓我們感覺到「中華民國回來了」!身為深藍家庭出生、在同儕中總是被「異色」環繞的年輕人,我知道從馬總統執政後期的ECFA、太陽花一直到黨產會等等…期間「藍軍」受了多少鳥氣,這幾年心裡有多窩囊!
因此,身為台北市民的我和母親在韓市長從競選高雄市長,甚至到競選總統期間所有造勢場合無役不與。台北、三重、新竹、台中、高雄,國瑜夜市、穿雲箭、開著手機唱夜襲這些場子裡都有我的身影。當年很紅的、坐在凱道上淋大雨的「風雨哥」甚至我就坐在他後面。我之所以不畏風雨甚至放下工作都要到場的原因並非韓市長個人,而是相較於綠營喊著愛台灣卻半面國旗都沒有的場合,在這裡我知道有成千上萬人和我一樣以中華民國人為榮。
這次的黨主席選舉,四位候選人都是黨內佼佼者,我本來可以選擇沈默,但為何現甘冒連我母親都可能得罪的風險,我有些話想說,也請各位長輩聽聽藍軍年輕人的話。
確實張亞中的論述、急欲改革的態度擄獲許多深藍同志的心,包括我媽。我十分理解、我也認同。但我想請各位想想,所謂的超高支持度背後,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嗎?身為八年級、網路世代,我在各大媒體,臉書、PTT論壇,只看到滿滿的反串、虛褒實貶。為何綠大於藍的PTT一片吹捧張亞中?因為他們知道,這樣就能複製摧毀韓市長模式。這不是抹黑,不是造謠,而是親眼所見,也是一個深藍年輕人的擔憂。
這一次黨主席選舉其中一項重要的目的,也是我們最衷心期盼的,就是重返執政。若2020再次重演,國民黨能夠再承受嗎?敢說、敢嗆甚至揚言教訓蔡英文的張亞中如果當選了,國民黨員們或許吐了積怨已久的惡氣。但,張亞中真帶得動國民黨嗎?
我週遭相同年紀的朋友都笑我說,國民黨已沒有什麼年輕人的選票,如果張亞中當選,恐怕連最後的4%年輕票也都跑光光,正好救了政績超爛的民進黨。
有一位我尊敬、在社會風評很好的政治長輩說,他經歷過新黨、親民黨的出走,但一直堅持留在國民黨。可是這次如果張亞中當選,他說他隔天馬上宣佈退黨!
不是不再愛國民黨,而是知道國民黨被牢牢貼上「統紅」,就不用再玩了!
所以熱愛中華民國絕不是特定候選人獨有的論述。這次的候選人也與基層黨員一樣,經過高峰低谷,從未背棄國民黨,從未背棄過中華民國!但對這百年老店,我們不能只爽一時,反讓民進黨爽一世。我們需要有資歷、實力,同時能吸引最大公約數的人來領導。而這個人,我和幾位年輕的藍軍朋友們都認為,就是朱立倫!畢竟,無法重返執政,理想、愛國心都是空談。依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民進黨將中華民國一刀一刀的刨除。中華民國承擔不起再一個四年。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這封信會很不舒服,但為了黨,為了摯愛的中華民國,我堅信我的抉擇是對的,而且我不會放棄繼續說服我那和我一樣深藍的母親。我們都一樣,都愛著國民黨,但這個關鍵時刻,再一次,我認為朱立倫會是目前最適合的人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坦白說,一個國家若不是統治權出現了很大的正當性動搖,是不應該,也不會對自己的國民做這種將所有異見都視同中共同路人的研究。 因為你我都知道,國防安全研究院是國防部底下的智庫,沒有上級先射箭的指示,這些單位是不會做這種假設國民皆是敵人的原創性的研究的。 而且,你我都知道,這些人並非叛國,這些人只是對...
在 所有 母親 之 間 ptt 在 兒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母親的直覺│ 兒物 X 薰鮭魚 專欄 ep57
從沒想過讓孩子念貴族學校、也沒那個財力的我們,沒想到最後還是讓孩子進了傳說中的貴族學校。這就來說說我們如何在半天內讓月支出平均多一萬,卻很心甘情願。
住在一級戰區,這裡最不缺孩子,最搶的就是好學校,慶幸禍福相倚,疫情改變了一些家長的工作型態,很多熱門幼兒園釋出名額。為了方便,當然先往距離最近的幼兒園K詢問;面對面聽園長簡報,也通話了幾次,我卻始終不太放心,沒來由的、很矛盾的。
主因K在成立之初鬧過疑似虐童事件,在PTT上輸入關鍵字就能找到。理性上,我完全能諒解辦學不易,初期有些亂流,不該一竿子打翻一條船;感性上,當母親的一旦看過這些,不管它是真是假,很難不在意。我也如此坦白地告知園長,我絕對願意相信,但希望他們解答一些疑惑,包含孩子的生活細節、親師互動等,疫情期間無法入園參觀,我也沒當過父母,問題很多,不奇怪吧?希望他理解。
關於虐童事件,首先得到「那是不實」的回覆。我一直得不到充分的安全感,幾次跟園長對話,都讓我覺得在趕時間,遞上匯款帳號,很急著送走訪客,就連電話中也急著要掛電話,「好的好的,掰掰喔掰掰喔!」這類匆促的語氣。
於是,我內心的問號一直沒有被消除。直到付了註冊費,我也花兩個晚上認真寫完幼生健康狀況資料表,順道在契約上寫下我的問題,包含「如果未來不幸發生糾紛,我可以如何調閱監視錄影器?」、「校方行政人員或非老師的職員,會不會管理學生?」(會問這題是因他們疑似曾讓娃娃車司機顧孩子),希望他們回答,寄信給我也行,我還說:「不急,我只要知道一下就好。」
四天後,我接到園長來電,劈頭便「很有禮貌」說:「媽咪,我跟上級請示過了,我們可以全額退費給你!既然你不信任我們,我們不勉強~」我一頭霧水,從沒想過不讀或勉強啊?難道你們不該解決家長的疑惑嗎?難道只有我一個家長會提出問題嗎?他說,對,從沒遇過。「而且我之前都跟你講過了。」我更滿頭問號了,你講了什麼?所以現在是我錯了嗎?
那瞬間的我就像個害孩子即將沒學校念的麻煩精家長,連忙溫和解釋自己無意冒犯,只是想更放心,我講了一大堆,園長打斷問:「所以是不用我們退費,你們會來念就對了?」我先回了是,掛電話後覺得非常不妙。
短短一個小時內,我聯絡了附近三家幼兒園,問名額、探探園方的態度,在確定有S可以就讀後,致電K表示想退費。先生去拿回退費前,我囑咐他順道拿回有個資的表單,倘若無法拿回,也要確保他們銷燬。荒謬的是,園長聽聞此要求,又說從沒遇過,在先生面前徒手撕爛所有表單,賭氣般丟到垃圾桶。從沒接觸過園長的先生回來問:「他是精神有狀況嗎?怎麼怪怪的?」
我笑笑,無所謂了,自覺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揮別K,開啟與S的溝通,從第一通電話到現在參加過兩場家長說明會,每次結束都像被撫慰般,覺得他們好有耐心,讓我好安心。「這樣很好啊!這樣就好了!」先生總這樣說。沒錯,這樣就好了,我要的不過也是這樣而已。
與K接洽的那短短幾週,我的心都是充滿各種擔憂,可能是一種母親的直覺,也可能還沒找到竅門轉念孩子要上學這件事,還沒遇到有經驗又有耐心如S的人來跟我說:「我們都理解媽媽的擔心,不要怕,我們會陪你。」所謂的親師溝通,在參觀時就失敗了,又不允許家長問太多,有何溝通可言?
總之,峰迴路轉,S不便宜,可是截至目前為止,他們讓我們願意相信,一切都很值得,一切都會很好;也讓我們更願意相信孩子,絕對有能力適應、有能力長大。即使我內心有個小小的結,那就是他這一上學,等於就要開啟未來20年的求學路,怕是太早把他推入升學地獄,直到看到園方一句日記:「每天開心地玩,就是你們的功課。」我竟然落淚了。
媽媽的願望很大,曾想過把你帶在身邊一直到中大班,可是你長大好快,家裡滿足不了你,媽媽也需要多賺錢,上學未嘗不是個好選擇;媽媽的願望很小,只希望你玩得開心、吃飽睡好,其他的都不用去較量或感到壓力,玩到瘋掉也沒關係,你不該有壓力,你是心肝寶貝。謹以此文祝福我的豬寶下週開學順利,活力滿點,天天開心!
撰文、攝影:薰鮭魚
官網版:https://www.er-taiwan.com/blog/posts/%E5%85%92%E7%89%A9%EF%BD%98%E8%96%B0%E9%AE%AD%E9%AD%9A-ep57-%E6%AF%8D%E8%A6%AA%E7%9A%84%E7%9B%B4%E8%A6%BA
薰鮭魚│ 斜槓到不行的地方媽媽,育有一兒豬寶。正職網路媒體總編輯,兼差各類文字工作,偶爾韓貨連線,夢想開奶茶廳。專業是文字,專長是把小孩養得很大;例如身高PR97的豬寶,和家裡那隻體重上看16公斤的肥貓。生活有時很像鬧劇,可能老公太像諧星,薰鮭魚的採訪手記、豬寶的IG: zubaobaoyuan,歡迎光臨。
在 所有 母親 之 間 ptt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ello,我是蔡心。
.
前一陣子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Psychology Today的文章,主要在描述「母親嫉妒女兒」的事(文章請看留言區)。當我看到篇文章時,心裡浮現的感覺是「這怎麼有可能」或「這又是外國人的研究結果了吧」,直到後來我去google,才發現原來這件事情在PTT、Dcard真的有許多的討論。
.
這篇文章是這樣說的,我們通常都會以為母親們會為女兒的成就感到高興和驕傲,然而,但研究結果卻顯示事實並非如此。例如,199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母親們認為「當兒子的成就超過自己時,母親感覺會更好,但當女兒表現更好或取得更多成就時,她們實際上對自己的感覺更差」(附帶一提,父親們不會這樣。)
.
根據對格林童話的考據,第一版本的白雪公主故事,給白雪公主毒蘋果的人是自己的母親,因此這個故事本質上是一個嫉妒的母親所引發出一連串的事件。只是可能有這樣的母親太可怕,在後續的版本中,才把母親改成後母。然而,母親天性又會愛著自己的孩子,也會愛著自己的女兒,因此這種來自母親的嫉妒會被包覆在母親對女兒的愛裡面,以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方式存在著。
.
話說回來,母親對女兒的嫉妒又不合乎社會常態的觀感,因此這些感覺很難直接表達,而總是以錯綜複雜的、間接的管道表達出來,這反而讓母親與女兒都更加痛苦,更難處理與面對(因此更會互相傷害)。畢竟,這種不被文化認可的事情怎麼能公開討論,又女兒怎麼能與母親鬥呢?
.
來自母親對女兒的嫉妒會出現在很多面向,例如:過度在意女兒與父親的關係、美麗或容貌、學術地位、社會名氣和聲望、才智或幽默金錢...等等。我自己覺得,大部分的母親應該都不曾意識的這件事情,不過目前社會上也沒聽過太多件來自母親對女兒的嫉妒導致的極大後果。或許來自母親的嫉妒在某些時刻被昇華、或者是在家庭互動中被渡化。然而,少數母親的嫉妒太強的話,可能就會在女兒的成長中留下傷痕,例如:女兒可能會不由自主一直要尋求母親的認同、女兒會自認為有責任需要取悅自己的母親(與父親)。
.
我猜想,本文作者寫出這篇文章的目的並非是想要責備母親(或父親),而是想指出人類的文化中或許仍潛藏許多不可被言喻的幽隱感受,當這些事情都可以被攤開來有意義(非互相攻擊)的討論時,當可以開始談論所有女人之間的嫉妒與恨意,尤其是母親和女兒,就有機會開始一段相互療癒的心靈旅程。
.
各位百香果怎麼看呢?母親真的會嫉妒女兒嗎?
歡迎留下您的想法!
.
#有煩心找蔡心
蔡心教材熱銷中!
在 所有 母親 之 間 ptt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坦白說,一個國家若不是統治權出現了很大的正當性動搖,是不應該,也不會對自己的國民做這種將所有異見都視同中共同路人的研究。
因為你我都知道,國防安全研究院是國防部底下的智庫,沒有上級先射箭的指示,這些單位是不會做這種假設國民皆是敵人的原創性的研究的。
而且,你我都知道,這些人並非叛國,這些人只是對行政的防疫作法感到不滿,以言論自由的角度來抱怨,結果國家的智庫是怎麼處理的?用虛假的分析與數據,硬是將這些人打成通敵叛國者:而這種作為只是提供了洗腦死忠支持者的工具,更是提供了國民彼此互相殘殺的數據,這是以偽學術出發的統治者之鞭!
身為國民,實在感到深沉的悲哀,因為這個國家已經不愛自己的國民了......
國防部底下不是有一個這個
國防安全會做了一篇報告
就是以前在菜市場政治學寫網路的
一個叫蔡榮峰
真的啊你把他名字弄出來了啊
小弟是TCIA
他就定了幾個他用六個定義
那六個定義這個叫做
就是所謂配合中共同路人的認知作戰
竟然把批評疾管家批評台灣的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都把他納入
變成中共同路人
所以我說蔡榮峰你這個研究
你本身就是中共同路人
因為你這樣一搞
台灣的中共同路人突然過半你知不知道
批評防疫的人有多少啊
我跟你講中間有一個人還有網友
因為我們這邊有人是那個四十七浪人之一
他說他有看到有一個網友啊
就是在做什麼
就是他接種了那個高端
他參加高端的測試
結果發現那個測試的過程
沒有像疾管家講的跟仙一樣
所以他就出來就講說
我覺得這個流程不對
那個流程不對真是很糟糕
然後我再跟你講 阿宅我剛剛講了一半
後來我們那個徐巧芯她就決定去對
那個報告裡面認定是中共同路人來做一下
他們過去的言論紀錄 反查嘛
反查你過去的言論數據
結果發現高達74%都是發表過反中
反國民黨支持民進黨言論的人
結果這74%的人
現在居然都被他定義為中共同路人
這真的是很糟糕
這個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個就是以前這些人都是反串
那大家都是林瑋豐 不是嗎 對啊
那第二種就是很多人因為防疫
現在都站到反面去了
不是因為你做不好
我批評一下不行嗎 是嘛
所以就是說他們過去
比如說反過中國反過國民黨
或者支持民進黨
那個是基於人家各別事情的判斷
難道你防疫我就要永遠死忠到底嗎
真的不行
我都是蔻蔻嗎我都是林靜儀嗎
而且我又沒拿標案
所以他這個研究變成非常荒唐
結果我們巧芯妹妹一公開
原來這個不是反串
就是你低估了良心發現的那個動力
坦白講我認識很多朋友對防疫有意見
很多很多本來都是綠
這跟我上次跟你講跟停電一樣
事實上PTT我觀察了好一陣子
太賭爛了當然翻臉
就是人家就是覺得你實在太過分了吧
那大概是從停電跟防疫開始
官逼民反你官做的好丐幫哪會多
你就是官做不好丐幫才多
我你講那個國家安全研究院的報告
都會送到總統府跟國安會
這個就是悲哀
而且你這個調查水平這麼低
你那個六個定義範圍
憑什麼把反對疾管家批評對防疫批評
對疫苗的批評都納入
你這是基於什麼方法論啊
簡直是胡說八道
我跟你講這個徵兆是什麼咧
就是從國防安全研究院針對
網路的認知作戰的研究
然後進一步就要就要叫NCC推動
數位網路的什麼視聽服務法
然後接下來就要來抓阿宅就這樣
看起來就是我啦
不好意思容我當一個矛尖部隊
我被折斷了大家就要完蛋
就是網路視聽服務法一定會規定一些罰則
罰到我叫不要啊
下架啦
我覺得從學術的角度
我看到這樣的東西
我都會特別的有感
或者是更進一步講會特別的憤怒
為什麼說憤怒
因為我覺得在學術圈
如果你真的想做研究的話
你不能先射箭再畫靶
我覺得犯了...
看起來我必須說
這看起來像是學術研究的東西
他很容易混淆視聽
他很容易讓很多人覺得
這是一個多麼嚴謹的研究
可是因為大部分的人
不會認真的去看裡面的內容
大部分的人看到這個報告
他的一些圖表覺得哇這好酷這好炫
這有什麼精密的統計分析又是大數據
所以一定是對的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被這種假象所迷惑
都會覺得說人家很專業
可是真的拿專業
就是我們真的從學術的角度
去看這個東西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問題非常的多
他裡面提到的不只是這四十七個人是
找的這四十七個人的這個帳號是
這個有問題的
他所做的所有的假設
就像我說的先射箭再畫靶
他的所有的假設他有六大假設
他說這些論述都是有特意為之的帶風向
我就很好奇就是說
大家如果真的認真看的話
大家難道不會覺得
他所舉出的六種敘事的方式
或者是六種所謂的網路的風向
每一個都是可以擊破的
我所謂的擊破是每一個都有邏輯上的瑕疵
他不相信輿論public opinion
是可以自然產生的
他認為背後只要不符合我的假設
就有問題 就是壞蛋
這個很幼稚 是抓鬼是不是
當代的這個科技抓鬼嗎我不太理解
所以我就說像這樣的一個學術
看起來像學術然後包裝他的論述
其實他才是 這樣的東西才是真的帶風向
而且你可以想像
因為他是特定的這個智庫機構
所以可能會有媒體可能會有一些相關的報導
然後再接著就把這樣的報導的剪裁出來說
你看這些人都是台灣現在就是很明顯的
有所謂的可能被認知作戰了
你可以想像這樣的風向會出現
像是他講說懷疑美國捐贈疫苗
是不是有其他的政治考量
或者其他的外交考量
為什麼不能問呢
任何人對我們好
我們可以感謝可是在感謝的同時
也可以看國際政治的局勢
我也常常說我們感謝美國
但是美國他做任何的事情
絕對不可能是完全出於
完全沒有私心
或完全沒有其他的考量不可能的
我們就說美國
如果說美國要沒有私心的在捐疫苗
他可以捐給COVAX
他可以捐給世衛組織公平去分配
就像德國法國
他們捐是捐COVAX
德國總理梅克爾還自己講說
他們不打算要捐各別的國家
因為如果捐各別國家
對方接受者會有壓力
就必須要聽我的話
梅克爾就很直白的講我不幹這種事
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質疑美國
為什麼我們不能質疑日本
為什麼不能質疑其他的國家
當然可以質疑
可是在這個文章裡面
他就把這樣的質疑或者是任何的疑問呢
就說你可能是中共同路人
你可能就是那個認知作戰的人
我現在不能有question
我不能問政府說你為什麼不多買一點疫苗
不能
因為你質疑政府那代表說
你可能是你可能有其他的用心
我們只是單純的問說
為什麼我的父母親
老父老母不能早點打到疫苗
你早點買早點就有
就是這種很簡單的問題
不行你通通都是壞人
你只能站在政府的角度就是說
這個世界上都沒有疫苗就是買不到
可是我們在美國就是看到
到處你走進去都有疫苗
你怎麼讓我相信說這個什麼買不到
或者是...
總而言之
你如果拿出去到真的國際期刊
或者是真的學者當中做Peer Review
一定會被打回票
一定會被說太多太多的邏輯謬誤
有網友講說民進黨想要做台灣的麥卡錫主義
麥卡錫主義是什麼狀況
你覺得台灣有進到這個情形嗎
我覺得是麥卡錫的2.0這才是我所擔心的
因為麥卡錫的時代五零年代六零年代
他是在扣帽子
他用這種論述用媒體用廣播用電視台
用扣帽子的方式 當時因為反共
所以把所有他不滿的人
他用虛造的故事用捏造的故事說
有很多的共產黨潛伏在政府當中
他沒有證據
可是因為當時大家很怕共產黨
所以當時他說美國聯邦政府有很多的共產黨
就搞成這個整個政府是天翻地覆
接下來人人都不敢說話都覺得說
我如果幫誰說話就變成了共產黨
當時麥卡錫主義在社會上面
在美國社會造成很大很大的騷亂
撕裂跟仇視彼此鬥爭
對撕裂跟仇視
直到後來有國會議員跳出來
撕裂這個國王的新衣
我們在等待在台灣是不是有更多有良知的人
敢講真話不應該被貼上標籤的
你敢提出質疑不應該被貼上標籤
我覺得現在的台灣的輿論的氛圍
問題是出在說太多的媒體都可能
都已經出現了寒蟬效應
所以我覺得像這樣的東西
在年輕世代的它的影響力會很深遠
很多的年輕人會以這樣的證據
作為全台灣都受到認知作戰
老人家你們都不懂我們最懂
我們要守護台灣民主
可是忘記了本身他們拿到的這個證據呢
就是有極大問題的
所以我比較擔心的是
這樣的一個現象繼續發展下去
整個年輕世代到底看到的資訊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覺得這個可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吧
把真的話講出來吧
直播yt連結:
07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9hqvgcXP4
07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_HRJFMpN8&t=5s
直播主題:
0720
聽黨指揮,永遠跟黨走,黨在我心中,世界第一免疫橋接疫苗是我大台灣第一,只要聽黨話,病毒也會無力化~~~~我編這個超棒的是不是可以加入民進黨?
0721
從國防安全院的報告說起,台灣新一代網路文字獄...對政府有不滿就等於親中?友邦史瓦帝尼和海地一團亂,外交部覺得設置台灣辦事處是超級大突破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5ET1wf9klw/hqdefault.jpg)
在 所有 母親 之 間 ptt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Rest in peace.
案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x7l-Tjjbhk&t=131s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ubscri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15歲死亡少女. 香港陳彥霖事件, 我們要做的事.
很多暗友都叫我講解對最近悲劇‘陳彥霖’ 事件的看法. 網上有多大大小小的Youtuber已經對此事件表示出自己的疑問.
首先表示: 我今天的影片不是想作出一個結論. 我覺得事件到了有死者的地步, 作為一個influencer我不便影響暗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因為事件太多資訊不知道是真是假, 為了公平我只能講對此案件能夠收集到的有限資料
描述: 15歳的陳彥霖就讀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並是一位跳水運動員.
9月19號兩點, 美孚, 陳彥霖跟朋友分開, 大約兩點25分傳訊息給朋友說自己正在回家.
她沒有回家. 9月21號她的家人報警她正式矢蹤.
9月22號在新界東部名魔鬼山的地方一名男子釣魚發現海?有全祼女浮屍.
蘋果日報於10月5號, 9號兩度確認女浮屍正是陳彥霖. 蘋果10月11號報道陳彥霖死訊. 同日警方正式澄清陳彥霖是自殺, 死因無可疑.
消息出了之後得到巿民大量迴響. 覺得死因有很大可能是被自殺. 甚至被殺後才掉到大海. 亦拉上陳彥霖之前參與過運動行為被指跟最近社會上的政治事情有關.
疑點:
2019年9月25號Telegram群組及連登討論區出示了尋人啟事. 至今可看到多頁的內容是網友想查明此事件的一切. 並對官方解釋感到不相信.
陳彥霖是學校跳水隊的成員. 作為一個游水那麼好的人怎麼會選擇溺水去了結自己生命呢? 而一位15歲的小妺妹會因爲什麼事情使她去做出了結自己生命的行為.
陳彥霖被發現時是脫去身上所有衣服. 為什麼一個人死之前要脫去衣服呢? 海水的衝擊也沒可能讓一個人這樣吧! 很多網友也相信是給強姦的跡象.
陳彥霖死訊被正式公佈的10月11號之前, 10月10號已有指死者母親已將女兒的屍體‘倉卒’ 火化. 多位網民覺得事情有疑問. 但根據香港01寫出的另一個事件Timeline, 死者其實在9月26號, 即是浮屍被發現4日後, 屍體已被確認是陳彥霖. 如果根據這個Timeline 9月26號至她火化的10月10號的日期也隔了大約兩個星期的時間. 應該足夠時間辨她的身後事了.
當初‘油塘女浮屍’ 被發現時死者好像被認為是一位25至30歲的女子. 多位網友相信此細節含有陰謀. 由其因為陳母親當時有否認該名浮屍是她失蹤的15歲女兒. 但有可能是陳母不想被媒體知道太多有關女兒的事情才會這樣講. 但最後也沒有用. 大家也是知道的.
除了這幾大疑點外, 討論區也有一些其他的疑點被指出. 例如: 陳在學校脫鞋討論區, 陳彥霖自己的朋友出來講話, 或有人說在那裡見到過陳彥霖, 等等.
後果:
10月14號大批市民到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悼念死者. 亦有大批人士要求學校交出9月16號, 陳開始在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上學的CCTV. 當日因為校方把影片跳前跳後學生要求交出原片. 數小時後校方仍然拖遲, 開始遭人破壞. 14號當晚學校決定停課幾天.
案例分析:
研究這個陳彥霖案件後我發現跟我之前拍的‘網路世界最破解不到的失踪血案’ Kenneka Jenkins影片有多個相似位置. 兩位受害者都是年輕少女. 兩位都是死於意外. 兩位也衣服不整齊, 有懷疑死前是有被強姦過. 由其兩位的CCTV片段也是事件焦點. 而兩個事件也是令到當地網民極爲緊張. 看這個案例, 8個月前所拍的Kenneka Jenkins影片至今仍然沒有被破解到的案件. 由案發到如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 結論只是多了一大堆的陰謀論和都市傳說. 至今仍然是一個迷.
其實美國歷來多次發生類似的情況. 年輕女子失蹤或被殺, 之後事件出了多個陰謀論或故事. 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也是沒有結果的.
近日, 陳彥霖的媽媽在Facebook發了一行聲明. (請保護我女兒私隱及還我們一個寧靜)
這位小朋友只有15歲. 好有可能她媽媽是知道自己女兒去世的真相. 可能是跟大家的疑點是有關的. 亦可能是另有原因. 無論如何, 我不懂太多大事件, 我暗網仔很對不起. 我只用一個人性角度去講, 如果你是陳媽媽, 當你寫出這一段文字的時候, 你是什麼感受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zGifs2lkA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