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地獄,取決人性~~說謊者的撲克牌】
「華爾街一頭挨著河,另一頭挨著墳墓。」
你好,我是威爾遜,歡迎收看今天的〈投資選書讚〉,今天我要介紹的書是:〈說謊者的撲克牌〉。繁體書名:老千騙局。
我們聊起華爾街,你腦海可能會有個畫面:西部牛仔決鬥。交易員必須面對各式挑戰,不能退縮,才有贏的機會。🏆
本書作者:邁克.路易士,進入華爾街,可說是一場意外。
他因為遠方親戚邀請參加了英國皇室上流社會的晚宴。而沒想到,在那遇見了一位董事夫人,這位夫人喜歡別人請教她問題,作者與她相談甚歡,在董事夫人知道作者有意願去投資銀行工作,即興安排了一場嚴苛的現場面試,作者通過了考驗,拿到所羅門公司的門票,最終成為了一個出色的明星交易員。🎊
邁克.路易士任職時間,正好經歷了80年代華爾街債券交易的火熱時光,他以親身經歷和接觸的同行,寫下了華爾街的故事。接下來我會整理4個重點,為你介紹本書的精華。💬
↠↠↠
一、 說謊者的撲克牌
說謊者的撲克牌,對交易師而言是個必玩的訓練遊戲。遊戲規則如下:2到10個人圍成一圈,每個人拿出一張美鈔,要盡可能欺騙別人,讓對方相信自己報出美鈔上的流水號。
這像吹牛遊戲,按順時鐘開始,某個人開始叫牌,例如:3個6,接下來的人他可以加大數字(喊3個7),或增加數量(喊4個6),也可以選擇「異議」,當所有人都喊異議時,遊戲結束,大家打開自己的美鈔,分出勝負。💵
這個遊戲在計算機率,你要考量流水號中出現3個6機率多少,不過對於高手來說,數學不是問題,難的是其他玩家的偽裝,當所有人將欺騙的技術運用得爐火純青,遊戲的難度就非常複雜了。
債券交易師不斷反覆自問:「冒這樣的風險明智嗎?」「如何利用對手的疏忽?」「對手是虛張聲勢,還是確實有厲害的牌?」🤔
真實的債券交易就如同說謊者的撲克牌,高盛公司、摩根史丹利、索羅門兄弟都在玩這個遊戲。債券交易師必須揣測對方的弱點、預見性、行為模式,來避免犯錯。
↠↠↠
二、 分析師做什麼
分析師其實不做分析,他們只是公司金融專家下的奴隸,金融專家負責股票和債券的談判跟文案,而分析師則將時間花在影印、校對、收集各式文件上投入大量時間,有的分析師甚至累倒在洗手間睡著。💤
分析師們如此賣命,是因為薪水非常優渥。作者剛入職時的年薪,就已經是資深大學教授年薪的兩倍。
但有趣的是,如果面試官問你為什麼想要這份工作,你千萬不能回答錢。面試官想聽的答案是:你熱愛挑戰、享受做出大筆交易的狂喜、與精英工作的愉快,就是不能提錢。🙅
所以,分析師成為了一群囚犯。他們熱愛金錢,循規蹈矩,渴望成為同事中成功者的形象。
所羅門公司非常希望培訓出「像他們自己的人」。敢作敢為,有能力也願意承擔巨大的風險。參與完培訓課程,你就成為一個精通業務的專家了(即使速度快得令人匪夷所思)。😮
作者在接受培訓的過程中,發現最有價值的,並不是課程中給予的資料,而是口耳相傳的實戰故事。這裡面有一流的推銷員、交易員、金融專家,分享個人的心得體會。
作者得到的收穫是:賺錢主要不是靠技術,而是眼光、堅持不懈、和運氣。
↠↠↠
三、 債券交易的巔峰
1975年,美國取消固定佣金制,從那之後,股票的交易量下滑,而債券市場逐漸活躍。人一生中最大的借錢,八九不離十是房貸(在台北要25年不吃不喝才有可能買間房),跟台灣向銀行貸款不同,美國人借房貸是去儲貸協會。🏘
儲貸協會是一個特殊產物,他受到政府的支持與保護,「居者有其屋」在當時是一個政治正確的口號,沒有國會議員敢公開反對。審核條件寬鬆,借款人數越來越多,未償還抵押貸款也急速增加,從1950年的550億美元,到1980年飆升到1.2萬億美元,這時抵押債券市場的市值,已經超過了美國股票市場總市值。
所羅門公司很聰明,將這些類似的抵押貸款合併起來,包裝成債券商品,拿去市場交易,所羅門公司判斷,經濟發展,人口流動變大,購屋需求增加,這個生意非常看好。📈
然而,1979年發生了大事!當時的美聯儲主席宣示:不再採取穩定利率的交易政策。市場的短期利率開始上漲,對儲貸協會經營產生危機,借越多錢出去,賠越多。
「政府不會坐視不管的。」這是所羅門公司的賭注!
這句話被不幸的言中了。政府在1981年9月救市,救濟儲貸協會。儲貸協會出售他們手上尚未到期的低息抵押貸款,拿到現金,去投資回報率更好的資產,損失呢?政府用稅收減免的方式買單。市場上出現幾千億美元的抵押債券生意,而當時有能力交易的,只有所羅門公司,所羅門公司趁勢賺了一大筆錢,並掌握了市場上所有的訊息、價格。💰
賺錢太容易,公司開始不在意客戶。交易員只要負責交易就好,不在意未來漲跌,是否會造成客戶虧損,如果有人質疑,主管教訓你:你領公司的錢,而且客戶不長記性。
↠↠↠
四、 墨守成規的悲劇
華爾街競爭激烈,當所羅門公司沉浸賺大錢的喜悅,開始不思變革,想著吃老本。新產品「垃圾債券」橫空出世,因為信用評級不完美,有的垃圾債券風險低,卻擁有很高的報酬率,越來越多投行加入垃圾債券收購,但所羅門公司不願加入,他們沒有看到新商機嗎?有,但他們更熱衷在內部鬥爭。⚔
所羅門公司擴張太快,導致後期他們招聘新員工毫無章法,作者加入時,就感受到一群毛頭小子沒經驗,只受幾個月訓練,要交易這麼大的資本不是很危險嗎?再者,各部門唯利是圖,曾經厲害帶領公司走向巔峰的靈魂人物~~拉涅利也不能倖免於難,10分鐘就被老闆掃地出門,公司氣氛黯淡,員工紛紛被挖角或跳槽,1997年,所羅門公司被花旗併購,成為了歷史名詞。👁
↠↠↠
五、 天堂地獄?我的反思
作者在1988年離開了所羅門公司,他會離開的原因,並不是預感公司出現了危機,而是工作的這些年,他的金錢觀被動搖,賺得越多,生活並沒有變好,作者意識到自己陷入了金錢遊戲,而無法自拔。
最近讀了許多本投資的書,我發現悲劇,總是出乎意料的相似。有的富豪可以進入富比世雜誌排行榜上,卻又可以頃刻間破產,灰飛煙滅。😥
我們常說金錢使人貪婪,愚昧。但在我看來,我認為更大的原因是:他們始終沒有找到生命的意義。(如果他們生命的意義是錢,那我就無話可說了)。
曾有一個笑話是這樣說的:一個靠投機取巧有錢的富翁過世了,他的靈魂飄到了天堂的門口,想要進門,卻被天使一把攔住。天使站在門口,神情肅穆,略帶抱歉的口吻說:「抱歉!天堂的人數滿了,你不能進去。」
富翁笑回:不會滿的!突然放聲大喊:「聽說地獄挖到石油拉,趕快去搶阿!」
突然,天堂的門口被打開,一群人衝出來,急忙的往地獄方向奔跑,天使搖頭嘆息,富翁得意得笑,慢慢地走入天堂裡。👼
一個人的精神層次,可以拓展他生命的寬度與深度。如果你一輩子汲汲營營只為了賺錢,最後就成為錢的奴隸,再也看不到更多的東西。
這是我今天的心得。
感謝你的閱讀,願學習成長的道路上,你我一起前行。
我們下次見。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人物分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人物分析 在 先生的私房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人物分析 在 [心得]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人物分析 在 每個人的相遇,都有意義!電影《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導讀 的評價
- 關於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人物分析 在 電影賞析心情故事工作坊~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人物分析 在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作者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人物分析 在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作者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人物分析 在 Sonny老師的英文國際力- 你讀過《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嗎 ... 的評價
- 關於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人物分析 在 #小說問?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 書籍板 | Dcard 的評價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人物分析 在 每個人的相遇,都有意義!電影《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導讀 的推薦與評價
【空大橋廣播節目電影賞析精選】(每週六晚上六點準時播送!)☆每一個生命都會以不同的方式,與另一個生命相遇。☆假如我們到 天堂 上了,你想 遇見的五 ... ... <看更多>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人物分析 在 電影賞析心情故事工作坊~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電影#電影心得故事電影賞析心情故事工作坊看完電影後總想找人一吐心中想法分享電影裡刻劃情感的時刻分享對於人際關係最真實的描述 ... ... <看更多>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人物分析 在 [心得]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好讀板:https://www.wretch.cc/blog/tituer/21627506
春節期間,窩在家裡抵擋冷冽寒冬
用日劇和電影填空無聊
阿凡達、慾望城市、當地球停止轉動、流星之絆、smile、 code blue、證人、幕光之城
、ps我愛妳、艋舺......
其中最好看也啟發深遠的就是[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其一 陰影羈絆
艾迪一生都被年輕時當兵的記憶困擾著,在惡夢中驚醒,
始終無法放下當時的決定,總是怪罪拖累一生的瘸腿
從未剝絲抽繭正視噩夢背後的原因,
面對惡夢他選擇隱瞞,卻讓陰影在心中蔓延,如病毒似的,不斷擴大,
甚至影響生活與夢想。
儘管妻子與母親總是給予鼓勵,卻無法幫助他走出陰霾。
有時面對未知的過去,不如勇敢的面對,
面對自己曾經殘酷的扼殺人命,
面對自己為了逃命不擇手段,
面對自己的不完美,
面對曾經的過錯
然後才能贖罪,才能解脫,才能放下。
其二 學會滿足
艾迪不滿足於自己的工作:遊樂園的維修工
他將一切怪罪於酗酒又易怒的父親
他憎恨父親,認為父親搞砸他的人生
因為父親生病,他被迫放棄自己的夢想
代理父親擔任遊樂場維修工
原以為短暫的代理卻成為一生的工作
讓他無法走出討人厭的故鄉
艾迪的一生總是在怪罪
怪罪父親、怪罪戰爭、怪罪瘸腿、怪罪工作
就像我一樣,我也總是怪罪選擇
假使當初不簽下賣身契
勇敢正視自己的感受,選擇自己的路
即便失敗也不後悔的尊重自己
而不是聽從父母安全的抉擇
會比較滿足,比較快樂嗎?
艾迪的不滿足直到結束生命後,在天堂才明白
我從艾迪的故事裡,體悟自己的不滿足
艾迪在天堂遇見的第一個人--藍膚人卻說:
「人啊,總是輕視自己出生的地方。,在最不可能的角落理卻有可能發現天堂。」
完全擊中我的要害,我不想在家鄉工作,或許這裡是天堂呢!
這是我應該學會的人生課題:學會滿足
滿足自己的工作、家庭、人生
用微笑找出生活中快樂的因子
而不是一昧的羨慕他人的生活
當然這不是甘於現狀
對於需要完成的夢想,勇敢突破
否則在遇見人生盡頭時,我還是會責怪自己的不勇敢
真誠推薦,[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啟發性極高的電影,不看會後悔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5.24.16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