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馬來亞的歷史溫度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15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控制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沿岸東西方貿易的貨源。亞洲的香料和中國的絲綢等東方貨物,在歐洲的價格大漲。為了突破這樣的貿易困局,以及宗教傳播和對財富、對榮耀的追求,經過一個世紀的探險,歐洲人「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環繞了地球。此外,他們的探險隊也繞過非洲好望角,佔有印度港市,開闢並確立了從歐洲到亞洲的新航路。
15世紀末至16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方探險的海上強國。到了17世紀,荷蘭和英國後來居上。然而西方人的到來,是以掠奪資源和佔領土地的殖民方式而登場世界舞台。
我們(指馬來西亞)的國土,很早就納入世界海洋貿易圈。南中國海和馬六甲海峽,很早就是東西交通的重要航道。葡萄牙官員多默.皮列士(Tome Pires)就曾指說:「誰是馬六甲的主人,誰就扼住威尼斯的咽喉。」馬六甲港遂成為葡萄牙殖民者在佔領印度港市之後,下一個奪取的目標。
1511年,葡萄牙印度總督阿布奎親率軍艦,直駛馬六甲。激戰一個月,攻下馬六甲城,掀開了西方殖民的序幕。葡萄牙殖民馬六甲130年。1641年,荷蘭殖民者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馬六甲,把馬六甲置於駐巴達維亞的荷屬東印度公司總督管理之下。1786年,萊特迫使吉打蘇丹將檳榔嶼租借給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為英國殖民勢力伸展到馬來亞的跳板。1824年《英荷條約》的簽訂,劃分荷蘭和英國人在東南亞的勢力範圍。1826年英屬東印度公司將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組成海峽殖民地。
以上是西方殖民者「東來」馬來亞的歷史常識。西方人的東來,話說是為了貿易和傳教,同時也帶來西方文明、現代制度和經濟發展。但是任何外來勢力的殖民統治,都有負面的傷害。(明朝)張燮《東西洋考》記說,馬六甲自從被西方殖民者佔領之後,華人南來發展,面臨三禍害。在陸地上開墾,有老虎吃人;在河中行船,要小心鱷魚;而在城市生活,則是遭受西方殖民者的迫害。
佔領馬來亞的故事,還不能忽略1941年底至1945年,長達三年八個月的日本殖民時期。可是,令人納悶。這段歷史僅在(馬來西亞)今版小學五年級歷史課本的第72頁以區區55字一筆帶過。實在是太過簡略了。
至於日本人的歷史教育呢?近日,日本愛知大學12名學生來南方大學學院參與為期三個月的「現地教學」課程,學習中文並用心接觸本地的多元文化社會。我在為他們講授「馬來西亞社會文化」的第一堂課的小測驗,特地出了兩道「課外」選擇題。第一題是:以下哪一個國家不曾佔領、殖民馬來西亞? a. 中國 b. 葡萄牙 c. 日本 d. 英國 e. 荷蘭。
第二道題是:1980年代馬來西亞首相提出「向東學習」。這「向東」指的是向哪一個國家學習? a. 日本 b. 中國 c. 韓國 d. 美國 e. 英國。
結果,日本學生大部份都答錯了。第一題,很多填「日本」,第二題大部份填的竟是「中國」。我跟太太說了這事,納悶:「我該用怎樣的詞語來跟日本學生說,日本曾經佔領馬來亞的這段歷史呢?」
太太說:「講,一定要講。愈早講愈好。」
如今,愛知大學學生來南方學習已一個多月了。這期間,我並沒有刻意突顯,也沒有隱瞞日本侵佔馬來亞的歷史事實。前幾天,學生交來「現地研究」第二篇「感想文」。一位日本學生寫其馬六甲遊記。文中一段,她這樣寫:
「日本佔領馬六甲,我覺得很悲哀。因為我討厭戰爭。而我覺得馬來西亞人是溫和的性格。儘管曾遭日本佔領,可是馬來西亞人對我們日本人仍很有人情、友善,所以我認為馬來西亞是非常好的國家。」
文句語法雖需修改,但文字的感染,讓人溫暖。
面對歷史,本來就不用刻意扭曲或隱瞞,也不用刻意高調重復的操弄。歷史就是歷史,自然而然的接觸,是有溫度的。
(原刊於2015年5月3日《星洲日報.言路.邊緣評論》。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土耳其 絲綢 市 集 在 I’m Yuan 我是圓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土耳其廢話小分享來了
「土耳其雄獅團」day1-布爾薩 絲綢市集、綠色清真寺、綠陵
⇢https://wp.me/p9ibYh-QC
有需要請入內閱讀😛
#土耳其
土耳其 絲綢 市 集 在 吳姵瑩Chloe Wu 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南印的達羅毗荼式風格
在亨比Hampi小小的村落、少少的人口,卻因為曾經有過的繁盛的文明與建築,被列入世界遺產中,吸引著大量西方遊客前來。
曾在hampi的王國,極盛時期吸引了世界各國的外貿商人前來交易黃金與鑽石,還有各種絲綢,包括中國人、蒙古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還有土耳其人,現在還有為了當時而建的市集專用的石柱建築,可見當時的興盛。
照片中是Virupaksha 神廟,擁有四五百年悠久的歷史,在裡面朝拜你可以感受到滿滿舞蹈與重生的能量,裡面供奉著濕婆神是印度教三大神祇之一。
最喜歡南印度廟宇的達羅毗荼式風格(Dravidian),總是有令人驚豔又驚喜的建築和設計,這一層層堆疊上去的石柱與雕刻是如此精緻,有些地方則是充滿各式色彩,美不勝收!
這張圖片另一個亮點,是滿樹的猴子🐒,發現了嗎?走過去時都要看緊自己的東西,哈哈哈😄
#hampi #hampidaily #virupaksha #virupakshatemple #templesinhampi #india #travelinindia #incredibleindia #karnataka #histiricalplace #unescoworldheritage #unesco #unescoheritage #architecture #dravidianarchitecture #dravidian #ancientbuilding #ancient #monkeys #monkeysontree #shivatemple #hindu #hinduism #hindutemple
更多照片,歡迎發落IG:psychologist_chl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