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您願意花個幾分鐘看我寫很久的內心話
#告訴您台灣跟日本的防疫有何不同
我從去年疫情一開始就相當關注日本的疫情,甚至全球疫情的變化。但發現很多人因為阿中部長團隊先前把台灣保護得太好了,在之前那段國內疫情控制良好的時間並不懂得惜福,似乎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很多人只顧著開心地在國內旅遊或者炒股炒房地產,並不知道還有那麼多的國家深受變種病毒危害,每天染疫造成重症與死亡數激增,無數個家庭就這樣無辜地破碎了。
現在台灣本土疫情竄升,大家開始慌張了、開始把東怪西怪政府、言論太過於自由,媒體跟名嘴在那邊扯後腿、帶風向、挑釁民眾引起憤怒,台灣人民過去一直自豪著自己是全球防疫模範生,該有的道德水準跟氣度難道就只有這樣而已嗎!?現在是全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抗疫的時刻,而不是相互對立。今天記者會可以感受到阿中部長的火氣非常大,嚴厲斥責那些假訊息跟扯後腿這些對國家疫情沒幫助的行為。
病毒不分藍綠,請大家先不要過於慌張,重點要您我都能配合,並有著正確的醫學知識,對於那些搗亂或不戴口罩的害群之馬,請發揮正義感、站出來嚴厲地檢舉他。雖然目前本土個案還是每天兩三百在增加,但我們人民一定要有信心,我們一定可以斷掉這傳染鏈。現階段就是請大家要團結一心,有共同的信念,一起努力打敗這個討厭的病毒,再次把「防疫優等生」(日本媒體這樣稱台灣)的招牌宣示給全世界看。
--
不知道各位這幾天有沒有認真收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直播內容?我把自己觀看的心得跟日本長久以來的疫情對策做個比較,相信您更能懂得台灣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憑著自我意識恣意批評指責!要動怒之前,請您先冷靜想一下,這樣對台灣疫情是否真的有幫助? 阿中部長團隊真的已經很努力,做得很棒了!
【1. 為什麼不升「第四級防疫警戒」?】
媒體很愛帶風向,於是很多不懂的民眾就開始擔憂了起來,這樣算下來每天都超過100人確診,連續七天了啊,為什麼還不升第四級警戒?在前幾天的記者會,阿中部長就說這個設計是有兩個條件的,我不明白為什麼今天又有記者一開始就重複問了這個問題。升第四級警戒必須符合若連續14天平均每天新增100名本土案例 且一半以上感染源不明。卡雙重條件這樣的設計是有意義的,在疫情剛開始爆發的階段,集中在某些危險區域的多件群聚事件本來就很有可能會造成確診人數快速地飆高,不能光是只看數字的增長,若是可以掌握其感染源,逐漸切掉這幾條感染鏈,那疫情是可以期待被控制住的。
如果確診者超過一半以上找不到感染路徑,那就會進入嚴重的社區感染,就會比較麻煩了,這時候才有升第四級警戒的必要。如果指揮中心可以更明確地公布更多確診者的統計資訊,那會讓民眾更好釐清目前台灣的疫情狀況,而從阿中部長的口吻可以知道目前感染源不明的人數並未多到超過一半以上,看起來還在指揮中心可掌控的範圍內,至少不是變成可怕的指數型飆升。
如果您了解日本政府掌控疫情的情況,您會明白那才是一個笑話。東京都的感染路徑不明人數早就是超過一半以上,但三次的緊急事態宣言下來,讓民眾對防疫感到越來越疲憊、對政府越來越沒有信任感,5月初的黃金週各旅遊地點人潮湧現,造成黃金週過後到現在快5月底了,緊急事態宣言形同幌子,政府官員只會站上台呼口號而沒有推出任何強而有力的新防疫政策,更不願意去修法去改變,一堆店都撐不下去快倒閉了,每天確診人數還是停留在平均5000人上下在跑。這就是阿中部長說的,管制強度不是越強越好,不能一下子就把強度拉到最強,這樣撐不久就會防疫疲乏,會導致反效果的發生。
「封城」大家都會喊,但如果就這樣直接封一兩個月,您會願意嗎?我看到我家附近很多飲食店家直接自發性地關門休息了,有營業的餐飲店也都把店內的椅子搬到桌子上來不准內用了,我覺得大多數的台灣人民都很願意配合,都有決心要共同渡過這次難關了!台灣真的很棒了!
相對來說,日本現在民心反彈、內閣支持率低到不行,不就是活生生那個失敗的教科書嗎?台灣很多電視跟網路媒體真的很亂,我們應該都是讀過書的人,是應該稍微判斷篩選一下,內心不要跟隨著起鬨,把良好的示範正確地教育給我們下一代,而不是每天憤世忌俗地大發脾氣,封城絕對是最後非常不得已的一步,會影響到很大的經濟層面。像我們新竹科學園區半導體廠內的機器都是24小時在運轉的,對於空調、溫調、超純水都有極度嚴厲的管控,溫度的控制精密到差個攝氏0.01度就會影響到好幾奈米defocus,只要一停機,斷水斷電的就會造成非常大的經濟損傷,每年的歲休都是廠內工程師們的一場惡夢,一切沒有您想的那麼容易。
【2. 為什麼COVID-19感染者還會跟家人同住?】
您必須先了解感染COVID-19,並不代表您一定就需要住院治療。本貼文分享這幾天疫情指揮中心比較重要的幾張圖,相信大家在衛福部跟疾管家的LINE@也都有看過了,真的希望大家可以花點時間閱讀裡面的內容。從中的資訊您可以知道,大部分感染COVID-19的患者是屬於症狀輕微,自行休養後是很有可能自行康復的,並不是感染了就一定會變成重症,請大家先不要對這個疾病產生這麼大的恐懼。
因為先前台灣幾乎都是境外移入個案為主,短時間國內疫情竄升那麼快,人民一開始肯定會對這個疾病相當恐懼。但好在台灣政府真的是很努力幫人民守護一年多的時間,隨著時間的拉長,有著國外那麼多醫學資訊相互傳遞,人類更加了解這個疾病了,雖然還沒有正式的解藥出現,但至少醫學專家已經更知道如何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健康。因此,我們並不需要把它當作感染之後"人生就是黑白的"這種怪病,而是要先懂得保護好自己,知道現在變種病毒有著更高的傳染力,與任何人接觸都要提高警覺,即使同住有家人確診,也要知道該注意哪些事情?
您不覺得台灣的CDC一整個做得很棒嗎!? 日本政府有這樣用圖文宣導給他們人民知道嗎? 沒有喔!東京都政府人員只會在街上拿大聲公、舉著牌子呼籲大家不要外出!如果日本大部分的人民聽得下去這些話,現在日本就不會那麼慘了!我覺得台灣人民反而應該是要惜福的!而不是在那邊搗亂扯後腿!我們人民可以鞭策政府不洽當的政策,但防疫方面看起來目前的執行力都相當迅速果決,很明確地知道可以怎麼做會最好,而不是像日本現在那樣只能等待疫苗、其它就完全束手無策。沒有一個政府可以做到絕對完美,完全滿足所有人民的需求,阿中部長團隊已經夠辛苦、夠操煩、夠拼命付出了,當我們晚上還睡得覺的時候,他們團隊可能還在煩惱明天又有哪些新的難題,然後馬上就要早起面對媒體了,看到周志浩組長一整個變的非常憔悴、但還是得打起精神來。基本上還是請大家多鼓勵、少責備。
事實上,如果您跟我一樣長期有在關注日本的疫情變化,就知道很多COVID-19輕症狀的感染者本來就是在家休養了,不僅只有台灣是這樣。不可能所有陽性的患者都被送到醫院去治療,哪個國家能有這麼多病床?也不可能有這麼多負壓隔離病床!您有這方面的疑慮,應該是您不知道COVID-19感染者很多可能是無症狀、或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實際上會嚴重真正變成"肺炎"的患者比例並不高。
因此現階段我們應該是加強自己的抵抗力,有著充足的睡眠、保持好心情、多吃健康衛生的食物,而不是一直恐懼於確診者的足跡經過哪些場所。與其擔心那些有的沒有的,不如先顧好自己最重要!把醫療資源留給那些需要緊急治療的重症患者,我們真的要體諒這段時間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是超級辛苦的,每天活在汗水、淚水以及各種壓力之下,他們也是人、也會害怕,是該大家一起站出來團結守護這個家園的時候了!不是嗎?
或許您會質疑我所講的,但我說的這些日本新聞您都可以查得到,您也可以翻翻我粉絲團這一年來關於日本疫情的報導。就以日劇女王「石原聰美」來說好了,之前她被八卦周刊拍到陽性確診,有一段時間是待在家療養休息,她甚至很驚訝自己竟然也染疫了,看起來也是屬於無症狀患者,後來恢復之後,最近又看到她在棒球場上嶄露美麗的笑容擔任開球貴賓。日本職棒也有多位明星球員染疫過,包括大家都較為熟悉的巨人隊王牌游擊手坂本勇人,近期集體染疫的日本火腿隊西川遙輝選手也在恢復的第一場比賽就敲出安打,以及昨天廣島鯉魚隊主砲鈴木誠也等一堆主力球員都確診,這些球員可能因為身體健壯,靠著自身抵抗力就可以對抗病毒。由此更能明確知道,與其擔心您自己有一天不小心被感染了,那不如趁這段時間想辦法快點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是有效防止自己成為重症患者的最好方式。
當民眾看到為什麼確診家人還要跟自己同住時,或許會有些生氣,然後就有一堆人吵著說要蓋方艙醫院什麼的。疫情數字快速飆升時,醫療資源當然就是留給迫切有需要的患者,更何況除了新冠病毒之外,平常醫院就有很多病情急迫的患者(癌症化療、開刀...),輕症狀跟無症狀患者就只能先居家隔離觀察狀況,也得拜託同住家人多多配合,平常我們可能也要在家備一些退燒藥或者之前帶回的那種止痛藥之類的。
不只是台灣這樣,日本早就是這樣了!!重點是,日本的法律不得限制人民移動的自由,於是很多陽性患者亂跑出去趴趴走,日本政府也無法可管,造成日本一堆感染源不明的患者,這就是讓日本社區感染擴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台灣或許能利用手機GPS監控、可能還有里長會每天打電話詢問身體狀況,確診者亂移動也肯定會祭出嚴厲的罰金,甚至網友們會當起鍵盤柯南指責撻伐這些不對的行為,我相信這些管控已經讓日本網友相當羨慕了!我們真的要有信心,台灣的疫情在短期間之內一定可以獲得控制的!
理解日本疫情為何控制不了的原因,您會更珍惜台灣現在的環境。又看著每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出來開記者會,阿中部長頭髮都白了,張上淳教授專業地宣導衛教觀念,每天都會因應疫情,適時地變動各項規定與罰責。這一切的一切,根本就大勝「日本各地方政府每天在那邊跟中央"請求"進入緊急事態宣言,然後菅首相就出來開記者會宣布預計哪天開始哪些地區要進入緊急事態宣言、哪些地區又要進入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這種相當官僚又提不出任何新的防疫對策」好上太多了!每天看日本地方官員在那邊請求,然後中央首長又出來開記者會,先給民眾有心理準備哪天要開始怎樣怎樣的.....這戲碼演了一年多,看得大家都很膩了,阿是不會馬上就宣布隔天要緊急宣言嗎?乾脆直接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到年底好了,反正民眾也都覺得無力又無奈了!
您知道目前東京的電車上還有民眾不戴口罩、然後政府也對他沒輒嗎?台灣馬上就下令八大行業停業,您知道在緊急事態宣言下的日本還有非常多的風俗店家還公開營業著嗎?他們也沒有錯啊,他們又不是飲食店!日本政府這一年來最愛打飲食店了!您不覺得這極度諷刺嗎?如果日本民眾知道台灣馬上就做出超商實名制簡訊系統、如果日本民眾知道台灣飲食店並沒有補助的狀態下就自動配合防疫關店、如果日本民眾知道台灣政府馬上下令學校停課,我想他們應該羨慕死了!
昨天去一間很小的麵包店,看到店家已經放著QR CODE要求簡訊發送實名制登記了。這很小的舉動,都宣誓著我們全民要一起度過這個疫情難關的決心!同意的話,真的拜託發揮我們的良知,有著共同抗疫的共識,不要亂開疫苗跟患者足跡的玩笑,國家一定會重罰假訊息。拿出您正面幫助這個社會的愛心,而不是讓撒旦控制您崩壞的內心。
【3. 非密切關係接觸者請勿驚慌】
很多人看到確診患者去過的足跡就開始恐慌了!並不是您心裡感到害怕,然後就急著要去篩檢,現在是要珍惜各種醫療資源的時候,請把更多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疫情指揮中心也有告訴大家若有相關活動接觸史、暫時無症狀時又該怎麼做?這幾張圖的重點都整理得很好,大家有看了嗎!?就把它當作SOP,萬一發生了,我們就知道暫時可以怎樣處理!
事實上,阿中部長也一直強調,如果您跟確診患者沒有密切關係接觸,那並不需要太過於驚慌的。假設您是同時間內有去某賣場,跟某位患者有擦身接觸過,但後續您並沒有任何徵狀發生,那就自行觀察14天啊!除非您跟確診者可能同在密閉空間內面對面講話,或者去唱KTV,或者同桌用餐....這種有濃厚密切接觸的行為,才有高度的危險性。不然,真的不要太過度恐慌,不要看到足跡就高潮好嗎!?
如果都沒密切接觸就被傳染了,那整個東京人潮那麼多、上下班電車那麼滿,不就整個東京都陽性了嗎?把口罩標準戴好,跟他人接觸隨時提高警戒心,才是我們每個人最該做的。
5/18新竹縣有兩位確診者,Ct值分別是36跟37,其中有一位住在竹北的韓國人離我住家社區還蠻近的,前一晚就在臉書群組聽到消息了。後來縣政府把兩位的足跡合在一起公布,有段純貞牛肉麵、好事多、大潤發、寶雅、全聯福利中心等地區....當天消息一出來,我發覺絕大數的網友恐慌到不行。但是我看到這兩位Ct值這麼高,34~40之間的話幾乎都沒傳染力了,而且大家去賣場也不太可能跟陌生人密切接觸,當下我就覺得還好吧!就再觀察即可啊!大家幹嘛那麼恐慌?難道全世界疫情拖這麼久了,大家一點基本的醫學常識跟判斷能力都沒有嗎?同一天5/18新竹市那位阿伯Ct值16,有兩天去過茶藝館,又有去園區工作,這位才是真正令人比較擔憂的!(後續5/20新竹縣也公告這兩位二次採檢為陰性,已被排除感染,相關接觸者也被陸續解除隔離。因此證明大家真的不要看到足跡或數字就自我恐慌了,是否有找出感染源、或者由Ct值的數據才是判斷疫情是否會繼續蔓延的參考指標。另外這一點也跟大家宣導了所有檢測工具皆有偽陽性跟偽陰性之可能。)
Ct值越低就代表病毒可能載量越高,可能傳播出去的病毒就越多。在5/19的記者會上面,張上淳教授也有回答說Ct值高於28基本上就培養不出病毒了,因應目前疫情升溫,專家小組也有針對解隔離的條件作一個較大的寬限調整,Ct值大於30以上就算是比較安全的了。這也可以回答說為什麼會將已經沒什麼傳染力的病人又送回到社區當中去隔離,因為目前病房的需求量較多,並無法將所有患者都持續留置在醫院裡面,後續再進行一個禮拜的自主健康管理即可,不然您是想留在醫院住幾天啦!畢竟目前台灣每天都還有許多新的確診者出現,絕對要避免醫療崩壞的情況發生。
2020年疫情初期的重症患者比例約3~5%,後續變種病毒的出現,除了讓傳染力變得更強之外,也讓重症患者比例是增高的。依美國CDC公布的住院患者數據對照看來,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比例大約拉高到10%左右。台灣目前總共3139人確診當中,有15人死亡,死亡率算起來還不到0.5%,全球目前致死率2.08%,這其中可能還要考慮一些比較落後國家因為嚴重資療資源不足而造成大量死亡的狀況,因此我們真的不要太過於恐慌,而是可以把重點擺在千萬不要讓國家的醫療崩潰,像日本現在每天都新增五千人左右的確診人數,醫院滿到沒病床、拒收新病患的這種狀況,就會相當麻煩。
再把它數字化,可能會讓大家更有感,假設100位COVID-19的感染者當中,很有可能有七成以上是無症狀或者極輕症狀的感染者,很多可能就只是上呼吸道感染,靠著自身免疫力或者基本藥物治療就可以恢復。而可能會有10位左右是重症病患(血氧濃度下降就算,所以今天記者會才會說要發血氧偵測儀給民眾,可以自行測量回報),最後死亡人數可能就2位之內。當然,年紀較大的長者或者本身有些慢性疾病的患者抵抗力會比較差,相對地引發重症的機率也會越高。新冠病毒疫情也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大家或許早就聽過無數次這樣的資訊,那正確的衛教觀念不就是趁這段時間快點把自己的身體弄健康一點才對嗎!?
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一堆日本年輕人在疫情初期時都會說這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年輕人得了可能就像感冒一樣,很快就會自我痊癒!於是他們開始放縱,下了班繼續在居酒屋聚餐喝酒,政府不給允許飲食店賣酒,他們就直接在街上喝,不知道現在新的變種病毒已經變化到可以讓年輕人也趨向重症化!我覺得這個疫情來處罰這些狂妄到不遵守社會規矩的人剛剛好,深不知變種病毒再繼續突變下去,印度的雙突變病毒株傳入到日本社區,再次擴大恐怕真的會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前面或許我都是在跟大家說不要過於恐慌,不要看到數字就擔心好像世界末日那樣。如果疫情指揮中心還可以掌握大部分的感染源,而不是像日本現在那樣"走到哪被感染都不意外",那台灣的疫情一定可以被壓下去的,況且台灣人民又這麼願意自主性的封城,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
但假使有一天我們真的被感染了,每個人身體的抵抗力都不一樣,並不能保證您就是那安全無症狀的70%,我們不知道病毒會對自己的身體有怎樣的危害,或許讓您身體很不舒服、發燒幾天、吃些治療的藥就好了;也有可能因為您的年紀跟免疫力不足而變成重症化,造成您一輩子的傷害,請不要拿自己的健康當作一個實驗品當賭注。我們都不知道明天將如何,不知道全世界的疫情會演變成怎樣,唯有保守自己的內心,更在乎自己的健康,在疫情期間外出隨時保護好自己與家人,配合政府防疫團隊的政策,勿亂傳假訊息、不去做那些對全體人民沒益處的行為,戴好您的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唯有全民有共識的團結起來,我們才能夠更加快速地將疫情給壓下去,早日回到正常生活的那一天!
#自肅
#注意任何三密接觸的行為
#不要不急的外出
#StayHome
#盡量避免跨縣市的移動
這些日本人沒有做很好的示範,我們台灣人一起努力表演給全世界看!台灣加油!
--
謝謝大家看完我這麼長的一篇貼文,但我覺得以上句句重點。
下面就是我個人的碎碎唸時間,僅提供參考。
我是誰?我現在什麼都不是,我只希望用我一點點小小的影響力可以幫助我自己的國家,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努力度過難關而已。
過去上天給我很好的機運,在很短的幾年時間內,跟日本很多廠商合作都有著很理想的業績,有兩年的時間很多日本地方政府或媒體公司都願意找我在觀光推廣上的合作,然後拿了微不足道的部落格獎項,我很感謝那段時間所有粉絲讀者的支持,以及上天的眷顧,讓我有著那段美好的回憶。
現在哪裡都不能飛,頓時間我發現我原來什麼都不是,我很辛苦地想撐過這段時間,卻發現很多努力最後都變成感到更加無能為力,我學習放下自己內心所有的驕傲,很感謝身旁很多人的幫助讓我內心在這段時間依舊能感到平安,才讓我感受到原來人生並不是比成就比賺錢多寡而已,一隻微小的病毒就可以帶走您生命所有的一切,包括健康、包括地位,更多的時候我們是應該把時間留給自己心愛的家人。所以現在的我更加想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在哪裡?我又如何能夠用生命分享自己故事,把想要保留正面價值觀留給下一代?
大家都希望平安無事,但人一輩子不可能永遠都"無事",而在"有事"當中,您是否也能感到平安呢?我覺得這或許是比較重要的。
老婆鼓勵我把這些病毒與防疫知識分享給其他人,我並沒有很厲害、也沒有很專業,只是我也算是很認真觀察日本疫情有好一段時間了,相互比較之下,真的覺得台灣疫情指揮中心的應變很值得讚賞鼓勵,雖然現在台灣的本土疫情還很嚴峻、數字還在增長,但我們國人應當是要站出來支持對的事情、對的行為!阿中部長團隊以及所有還在醫院奮鬥的醫療人員,謝謝您們,辛苦了!
在還未爭取到足夠數量疫苗之前,台灣國人真的就只能團結起來自救,不要讓那些長期壓迫我們的國家瞧不起。如果可以,希望您也能把這些正確的訊息與觀念,傳遞給身旁的親友,我們一起守護台灣!我們一定可以的!
--
✅ 免出門!免運費!大阪王將煎餃團購中
https://bit.ly/2QAqX1y
✅ 台塑集團UV-C紫外光空氣除菌機推薦
https://bit.ly/2QFZ2Nl
✅ 多和夢日本商品海外直送七天到貨訂購教學
https://bit.ly/3nbQv0R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4萬的網紅黃阿瑪的後宮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柚子:「可以陪我玩一整天喔~」 × 頻道更新為週五晚間六點,不定時發佈其它影片!× 訂閱我們:https://goo.gl/5L8xkV 阿瑪官網:https://www.fumeanstore.com #好家在我在家 #好家在我在家 影片頁面:https://youtube.com/hashta...
「圖文傳播系在幹嘛」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凱子凱の日本旅行大補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營養初 Nutrue - 營養師杯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志銘與狸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潔妮年糕Hi! I am Jenn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Re: [疑問] 師大圖傳的問題- 精華區V_ScHooL 的評價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圖文系如何? - 臺灣藝術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Re: [請益] 我想請問圖文傳播系- careerplan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Re: 發問!關於師大的圖文傳播學系... - 看板com_syllabus 的評價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圖傳系在幹嘛、台藝大分數高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圖傳系在幹嘛、台藝大分數高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Re: [請益] 我想請問圖文傳播系- 看板CareerPlan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我們都可以冷靜一下嗎?
.
圖文好讀版:http://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80462990
.
記錄一下《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一些談話內容,有很多可以討論與思考的部分。在這個時間點看《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很難沒有共鳴,片中提到的問題都是現在進行式,而我們正身處其中,更能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與需要被解決的急迫性。
.
假新聞能夠快速傳播,一是煽動性,可以有效挑動他人的情緒(無論是攻擊或是同仇敵愾),二是宣洩性,透過傳播訊息來表達內心的不滿。不論分享文章的大家是怎樣的心情,我在分享一則新聞或是消息前,總希望自己可以先冷靜想想:這消息是真的嗎?有被證實嗎?它可能造成的影響為何?對於釐清事情真相有什麼幫助?我只是單純在散佈一種激烈的情緒,引發更大的對立嗎?
.
#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但我知道有些時候我依然做不到
.
面對社群媒體能怎麼做?當情緒過於激動時,不要第一時間回應與傳播自己看不順眼或覺得有爽度的文章,冷靜過後,再來決定該如何面對。關掉臉書或IG或Line通知,我們不必要隨傳隨到。當你發現自己的讚數變少時,不要一直問自己:「是不是我哪裡不夠好?」讚數的多寡不代表你這個人(或文章)的價值。多看新聞,並且注意出處。在網路上與人交談時,不要自行腦補對方在想什麼,不要貼標籤,也不要因為別人貼你標籤,而合理化去貼別人標籤這件事。不要時刻處於攻擊與防備的姿態,盡量闡述自己的觀點,並試著理解對方的觀點,若是對方不願深談,不要窮追猛打,因為最後很可能會變成雙方不在討論事情,而只是各說各話。
.
#誰是買家誰是賣家產品又是什麼
.
「由於我們並沒有花錢買我們使用的產品,所以我們用的產品是由廣告主買單,廣告主才是客戶,我們才是被賣的商品。」
.
「如果你沒有花錢買產品,你自己就是產品。」
.
免錢的才最貴,當我們使用社群媒體時,我們是在提交出個人的資料,社群媒體利用演算法分析「使用者」的興趣,讓客戶的產品可以投放到適合(準確)的目標族群。社交媒體的使用者鮮少意識到他們在網路上展現的性格、興趣、習慣等,即是被販售的產品。
.
「這是所有公司自古以來的夢想,能夠保證只要刊登廣告,就會有效果,這是他們的業務,他們賣的是確定性,為了在這一行成功,你必須有很強的預測能力,預測能力要強就必須有一個前提,你需要大量的資料。」
.
「很多人以為這些大型公司出賣我們的個資,臉書交出這些資料必會有商業利益,重點是他們拿資料去幹嘛?」
.
電腦如何監控我們?光是你在一張照片上停留多少時間,就會成為一組數字。你是開心或難過,你晚上沒睡覺時在看什麼東西,你按了什麼文章的讚等等。透過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數字追蹤,去預測我們的行為,並建構使用者的性格數據。而且越來越能精準預測我們的喜好,進而開始有效投遞「我們會喜歡的物件或議題」。
.
#科技只要夠進步看起來就會像魔術
.
「你把手機向下拉就能更新,最新資訊就會出現在最上面,向下拉就又能更新又有新資訊,每次都是,這在心理學有個術語叫做”間歇正增強”。」
.
「你不知道何時會得到或者會不會得到某樣東西,原理就跟賭城的吃角子老虎一樣,你不能只是有意識地使用產品,我要深入挖掘人的腦幹,把潛意識習慣植入你的大腦,從你的大腦深處控制你,你甚至不會知道。每次你看桌上的手機,光是看著手機就知道只要伸手過去,就可能有新消息,就好像玩吃角子老虎試手氣,對吧?這不是意外,這是一種設計技術。」
.
「另一個例子是照片標註,如果你收到一封電子郵件,說你朋友剛剛在照片上標註你,你當然會點那封電子郵件來看照片,你沒辦法放著不管。他們完全利用人類的深層人格。你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郵件裡沒有那張照片?這樣看照片不是更簡單?」
.
我覺得社群媒體最變態的設計就是打字的時候會出現「刪節號」,暗示你對方正在回覆留言,那會給你一種期待感,會想著:「對方要留言給我,那我就在這裡待一下吧。」久而久之,你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就會拉長,更無法離開網路世界。
.
#我們成了實驗室的白老鼠?
.
「臉書進行他們所謂的”巨幅感染型實驗”我們要怎麼在臉書網頁上用最低限度的暗示,就能讓更多人在期中選舉投票?他們發現真的有辦法做到,其中一個結論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人類在真實世界的行為和情緒,的確會受到影響。而且使用者完全不會察覺。他們什麼都不知道。」
.
「人類在真實世界的行為和情緒,的確會受到影響。」這件事在過去幾年的感受更為深刻,無論是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或是近期的美國總統大選,我們發現網路言論變得越來越失控,很多時候人們不再「好好談話」而是發出各種情緒化的言論,到處貼標籤,醜化彼此。其實早在網路發展初期,這樣的問題就已經發生,但激化與對立的狀況依然是一年比一年往上增強,而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為偏執、情緒化、暴力...
.
「我們拿這些人工智慧系統對付自己,用逆向工程的方式,找出怎麼做才能讓人類做出回應。幾乎就像刺激蜘蛛的神經細胞,看看怎麼讓蜘蛛的腿抽動。這就像一種監獄實驗,我們把人帶進這個數學矩陣,利用他們的一舉一動,搜刮大量金錢和資料,中飽私囊。用戶卻完全不曉得。」
.
「腳踏車面世時,沒有人受害,對吧?如果大家都開始騎腳踏車,沒有人會說:天啊,我們毀了這個社會。或者腳踏車會影響大家,讓大家都不照顧小孩、毀了民主基石,導致大家無法分辨真相等等。我們絕對不會說腳踏車有這些問題。如果某樣東西是工具,就只會靜靜躺在那裡,耐心等待。如果某樣東西不是工具,就會跟你要東要西,引誘你、操弄你、要你提供東西。我們已經不是在工具型的科技環境,而是進入成癮和操弄型的科技環境。改變的是這個:社群媒體並非被動讓人使用的工具,而是有其目標,有自己實現目標的方式,利用人類心理對付人類。」
.
社群媒體透過心理學去改變人類的行為,這其實跟《全面啟動》的概念非常相似,科技不再停留在淺層表面,而是進入深層的意識裡,植入一個想法(習慣),改變人們對一件事或一個人的想法。
.
#你在看我嗎?
.
「全世界只有兩種產業把客戶稱為使用者,一個是毒品,一個是軟體。」
.
「人類演化後,開始在意其他部落同胞喜不喜歡我們,因為這很重要。但是我們有演化成在意一萬個人的想法嗎?我們並沒有演化成每隔五分鐘就需要一點點社會認可,這不是人類與生俱來能夠應付的體驗。」
.
「我們根據公認的完美標準改變生活,因為這種短期訊號就像一種獎勵,大心、按讚、豎起拇指,我們認同這種價值,以為這就是真理。但這都是虛假、稍縱即逝的人緣,不但無法長久,而且承認吧,這種生活反而讓你比以前更空虛。因為你被迫進入這種惡性循環,心裡想著:接下來該做什麼?因為我還想要這種感覺。想想看,這種情形對二十億人的影響,再想想大家對別人的觀感如何反應,大事...真的不妙。」
.
記得去年的南美旅行,有個小鎮的網路超弱,在那裡我只能發簡單的臉書訊息。在小鎮待上兩天時間,一方面感到焦慮「網路這麼慢,我會不會錯過什麼重要訊息?」一方面卻也發現,當你無法使用網路時,你不會一直被手機制約、不會一直想要知道網路上誰誰誰又說了什麼、不會一直想要分享你看到了什麼或拍了什麼照(因為那讓我們覺得自己很重要)。當生活沒有非必要讓他人知道我們的一舉一動時,或許我們才能回過頭看見自己的真正需求。
.
諷刺的是,觀賞《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時,我一邊紀錄下劇中有意思的對白,一邊不由自主地產生:「哇,這段話講好好,我要記下來發到網路上,這樣可能會賺到很多讚。」想法。在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已經被訓練成無時不刻都在思考如何贏得他人的目光,如何索求他人的認同...即便,我正在觀看一部探討網路媒體對人的影響的作品。
.
「整個新生代都被我們訓練和制約成只要覺得不舒服、寂寞、不確定或者害怕,就可以拿數位奶嘴麻痺自己,這會削弱我們處理負面感覺的能力。」
.
#生命會找到出路
.
「你給電腦一個目標:我要這個結果。然後電腦自己學著怎麼達成,”機器學習”這個名詞就是這樣來的,所以系統每天都精進一點,用最佳順序挑選最佳貼文,讓你用這套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其實沒人知道人工智慧用什麼方法達到那個目標。」
.
「這些公司裡只有少數人,不管是臉書、推特還是其他公司,只有幾個人瞭解這些系統的運作方式,連他們都不見得完全瞭解特定內容會變成怎麼樣,所以我們人類幾乎無法控制這些系統,因為這些系統控制我們看到的資訊,系統對人的掌控能力,超出人控制系統的能力。」
.
人類創造社群媒體,利用心理學掌控使用者,社群媒體在短短幾年內迅速發展,創造者甚至難以控制它的成長速度。這讓我想起《侏羅紀公園》的經典對白:「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人類的好奇心為社會帶來便利與多種可能性,但同時間,人類的發明卻也常常讓自身陷入險境。看似無生命的社交媒體,其實是有機體,依靠人類的寂寞、孤單、自戀、恐懼、喜悅、悲憤等情緒,變得越來越強大而有殺傷力。
.
#資訊客製化的恐怖
.
「我要向大家解釋臉書的動態消息功能到底有多糟糕時,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要大家看維基百科,你登入維基百科網頁,看到的東西都跟別人一樣。這是網路上少數大家都一樣的東西。假設維基百科說:我們要讓每個人有不一樣的客製化定義,而且我們是拿錢辦事。所以維基百科會監視你,維基百科會計算:”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他改變一點點,以便達到商業利益呢?”結果維基百科就改變詞條內容。你能想像嗎?你應該可以想像得到,因為臉書、Youtube動態消息就是如此。」
.
「就算是兩個很親近的朋友,他們的朋友也幾乎重疊,他們想:我去看臉書上的動態消息,就會看到同樣的更新。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他們會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因為電腦會根據計算結果,顯示最適合他們的內容。」
.
#同溫層侷限你的視界
.
「你可以想像27億個《楚門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相,自己的...事實。久了以後,你會以為大家都同意你的看法,因為動態消息裡的每個人都跟你有同感,一旦你處在那個狀態,就很容易被操弄,就跟你被魔術師騙了一樣,魔術師表演撲克牌技法時會說:隨便選一張牌。你不知道的是他們早就設計好了,所以你選的是他們要你挑的牌。臉書就是這樣,臉書說:你挑選你的朋友、你挑選要點的連結等。其實都是胡扯,就像魔術師一樣,臉書控制你的動態消息。」
.
「你看到另個陣營,就會開始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笨?你看我經常看到的大量資訊,他們怎麼會看不到同樣的東西?”答案是:“他們真的看不到同樣的東西。”。」
.
#演算法下被操弄的人偶(人類)
.
「我擔心自己開發的演算法反而造成社會的兩極化,但從這個觀點來看,兩極化現象確實是讓用戶上線,非常有效率的方法。」
.
「大家以為演算法的設計是提供民眾自己想要的東西,錯了,演算法只是想找幾個夠棒的幻境,找個和用戶興趣最接近的幻境,如果你開始看這類影片,系統就會一直推薦下去。」
.
「麻省理工學院有項研究,推特上的假新聞傳播速度,比真的新聞還快六倍。如果一個人的優勢比另一個人強上六倍,這個世界會怎麼樣?」
.
「我們打造的系統讓假消息更有優勢,這不是我們故意的,只是因為假消息比真消息更能讓公司獲利,真相太無聊了。」
.
#假新聞現在式
.
「所謂的第三人並不是以駭客手法操作選舉,俄國人並沒有駭掉臉書,他們只是利用臉書為合法廣告主,並合法使用用戶開發的工具。差別是:他們的用意非常邪惡。這就像遙控戰爭,一個國家操弄另一個國家,卻不必真的侵犯實體國界。」
.
「重點不再是你要投票給誰,而是讓社會徹底混亂、民眾分裂,目的是讓兩派人馬,再也聽不到對方的聲音,再也不想信任對方。」
.
「我們要把社會賣給出價最高的人嗎?我們要把民主體制整個賣掉,讓你潛入每個人的心理,讓特定族群相信謊言,然後造成文化大戰嗎?我們要這樣嗎?」
.
「如果我們對於何者為真沒有共識,或者認為世界上沒有真相,那就完了。這是其他問題底下的根本問題,因為如果我們對何者為真沒有共識,那就根本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
「科技並不是人類的生存威脅,而是科技擁有把社會黑暗面激發出來的能力,社會最黑暗的一面,就是生存威脅。」
.
「會不會未來世代的孩子,再也不知道網路幻境出現前,這個世界原本的樣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身在母體裡,要怎麼從母體裡醒過來呢?」
.
#經濟至上的危機
.
「我們發明"讚"按鈕時,動機是把正能量和愛散播到全世界,然而這個初衷現在反讓青少年因按讚數太少而感到憂鬱,或者可能造成政治兩極化。我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這些...」
.
「我認為很多人都被商業模式、經濟誘因和股東壓力給卡死了,幾乎不可能有別的做法。」
.
「我覺得大家必須認同企業努力賺錢其實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沒有規範、沒有規則、沒有競爭...導致公司變成實質上的政府,然後他們說:"我們可以自律"這根本是胡說八道,離譜至極。」
.
#Netflix
.
網飛推出《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這部記錄片,請求人們思考社交媒體存在的問題,但同時間,我們在 Netflix 上看的每一部影片,也會成為一組數字,Netflix 的演算法會根據觀看者的類型偏好,推薦特定的影片。好處是:使用者比較不會踩雷。缺點是片單會越來越偏,最後侷限在特定的類型上。其實...我們已經深深陷入演算法的蜘蛛網中,很難從中逃離。
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營養初 Nutrue - 營養師杯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淺談營養師】#杯蓋生活 #營養師杯蓋
今年真的是很特別的一年,除了出版了「營養師杯蓋的500大卡一定瘦便當」一書之外,也接到大大小小的講座以及合作,真的成長了不少,希望接下來會更棒,最近拍了一些帥照,來分享一下,順便聊聊這幾年執業的心得!
(感謝 Ohmo-Studio奧莫韓式照相館o奧莫韓式照相館 協助拍攝帥照,大家快去逛逛!)
還記得
●大學實習完
我就一直幻想自己穿著白袍上班的樣子,覺得這樣非常酷,不過最後跑到了團膳業,有了另一種裝扮(看看最後圖文)
●畢業那年
許多親朋好友知道我考到營養師,第一句話就是,營養師?那是幹嘛的?在醫院工作嗎?還是在減肥中心?
●營養師的定位
雖然是「師」字輩,但現在的醫療體系下,並不是非常受到重視,別說醫療體系,可能在其他產業也是這樣,所以常常有人問我,薪水聽說不高?嚴格說起來,營養師薪水在各個產業來說的確不高,但這並不表示每個營養師都不高,有是有非常多,很厲害的前輩!!!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營養師這三個字,已經不像之前這麼少人知道,我相信持續努力下來,一定會被看見,這也是我努力更新圖文的動力之一(有人是因為杯蓋才知道有營養師這職業嗎XDD)。
●營養師學什麼?
其實只要牽扯到跟飲食有關,營養師就都必須涉略,從食材原料到食物製備,生物化學到人體生理,甚至是食品安全,跟吃的有關都要做學習,範圍相當廣泛,並非只是在醫院或是塑身諮詢中心!(畢業後杯蓋還考了一堆烹調證照,雖然只有丙級XDD)
●營養師工作是什麼?
營養師大致上可分成三類,團膳營養師、臨床營養師以及社區營養師。
●團膳營養師
決定「成千上萬名學生」要吃什麼的重要角色,基本上營養師的第一步,都是從事餐飲供應的規劃,磨練基本功,大多是學校營養午餐,而杯蓋來就是屬於團膳營養師,所以這邊會著重團膳來介紹。
📌菜單開立,以均衡飲食為目標,平均分配六大類食物,並依照各個學校的需求開立多樣菜單。
📌控制食材成本,畢竟工作還是要幫公司賺錢,所以厲害的團膳營養師,必須非常了解食材時價以及品項才能完美的開出菜單(這也是杯蓋需要努力學習的地方)。
📌採購驗收,當菜單開立完成後,就必須根據每天不同的菜色叫貨,當貨到時,必須進行收穫及驗收,如此一來才能確保食材品質以及貨量是否正確,接著就是要入庫進行庫存盤點。
📌食物製備,通常由師傅(廚師)們一起討論產出,這部分就要考驗營養師的溝通技巧,不斷與師傅以及需求單位(例如:學校)磨合,當然成品試吃也是很重要,每道菜都要試吃,才能將最美味的食物呈現給需求者。
📌食品衛生與安全,現在食安事件越來越受重視,所以法規也越來越嚴格,畢竟是供應成千上萬個餐點,衛生安全不得馬虎。
📌人力安排,其實這是杯蓋認為最難的部分,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員工作的排配,要如何讓大家都滿意,要如何讓年紀比你大,經驗比你豐富的師傅及作業員互相配合,這就要考驗能力了。
📌刻苦耐勞的精神,在團膳業工作,就必須要長時間待在廚房,與油煙、噪音及汗水為伍,除此之外,前幾項工作必須要同步處理,就像圖文所說的「團膳營養師就像忍者一樣」這說法絕對不誇張。
●臨床營養師
基本上是在醫院工作的營養師,而醫院工作的部分又可分成臨床以及膳食管理,所以基本上團膳營養師所學習到的基本功,這邊也有機會應用上。
📌臨床營養師:住院病人的營養訪視以及營養評估,出院病人的飲食指導以及一班民眾的營養諮詢、營養教育。
📌膳食管理,與團膳營養師工作類似,這邊不多作介紹,但不同的是須針對病人進行菜單設計以及管灌配方設計。
(杯蓋除了實習外,並沒有實際於臨床工作過,臨床營養師工作絕對不止這些,有相關經驗的粉絲,可以在留言補充,這邊僅供參考)
●社區營養師
進行營養知識的推廣教育,參與區域性的活動,配合各個機構進行營養調查,或是偏鄉地區營養傳播。
●當然
也有營養師從事營養諮詢(像是體重管理營養師),幫助大家減重,或是專職研究的研究型營養師、保健食品銷售的行銷類型,甚至是五星飯店也需要營養師,這邊簡單介紹較常見的三種類型,希望大家對營養師有更深的認識。
●謝謝大家看完文章
如果對營養師有興趣,或是正在讀營養系的學弟妹們,或執業中的營養師,留言讓我知道你們的想法吧!
●最後
照片像韓國歐爸請+1/照片像韓國嘔吐請+2
(杯蓋第一次拍帥照,請大家手下留情🤣)
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柚子:「可以陪我玩一整天喔~」
× 頻道更新為週五晚間六點,不定時發佈其它影片!×
訂閱我們:https://goo.gl/5L8xkV
阿瑪官網:https://www.fumeanstore.com
#好家在我在家
#好家在我在家 影片頁面:https://youtube.com/hashtag/好家在我在家
#好家在我在家 圖標素材: https://reurl.cc/qmMkAE
疾管家加好友頁面:https://socialdon.group/cdcline
社交距離 App下載網址:https://socialdon.group/downloadnow
【灰鸚鵡會自己洗澡!?餐餐吃麝香葡萄?】志銘與狸貓|狸銘出宮到你家Ep05
▶ https://youtu.be/6lkbaIVJulI
-
第七本年度著作《等我回家的你》
台灣(瑪瑪商行):https://reurl.cc/Kxxa5n
(瑪瑪商行 獨家贈送「後宮出遊趣插畫明信片一張,隨機出貨不挑款」其他通路沒有贈送喔~)
港澳地區:https://reurl.cc/8yygV7
馬新地區:https://reurl.cc/bzzGvr
-
【近期活動】
《阿瑪駕到》聯名合作
康是美 全店加價購活動
即日起到2021年6月8日止
📍康是美實體門市
單筆消費滿$388,即可加購收納包、托特包、掛鐘、吸水地墊、無線鍵盤組等多項商品(最多可加購6件商品)
另外還有毛巾、襪子、折傘、衛生棉等商品也會陸續販售喔~
📍康是美eShop網購
同步販售中
https://bit.ly/3ugrV1s
(此為授權合作,所以商品不會在瑪瑪商行上架哦!)
《黃阿瑪終於出門了?!要跑不跑的路跑》5K FUN RUN
📍台北場
📍高雄場
⚠️因應疫情升溫,為了維護參與跑者的安全、避免疫情傳播風險,路跑活動延期舉辦。
主辦單位正與場地主管機關協調秋季活動場地檔期,並同步公告延期的配套措施。
詳情請看【黃阿瑪終於出門了?! 要跑不跑的路跑】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ama5krun
《阿瑪x高雄渡輪》
即日起到2021年8月30日止
■旗津鼓山航線:早上05:00至翌日凌晨02:00
■棧貳庫旗津航線:假日與國定假日,下午13:00至晚上19:30
-
首本圖文漫畫書《貓咪超有事》
台灣:https://reurl.cc/q8zKeg
港澳地區:https://is.gd/QGfNMj
馬新地區:https://is.gd/x5xwc5
※以上連結皆有送後宮磁鐵乙枚(共七款隨機贈送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
【阿瑪 Line貼圖&主題】
《最新上架》https://reurl.cc/9ZQAWV
《更多貼圖》https://reurl.cc/4RY6L2
【阿瑪官網-瑪瑪商行】
▶ https://www.fumeanstore.com/
《最新商品》安全帽、純棉帽T、後宮棒球隊公仔、麻糬娃娃、不想運動運動會系列商品
【黃阿瑪X春風聯名授權衛生紙】
《實體通路》大潤發、愛買、家樂福
《PChome》https://goo.gl/oqvSdA (抽取式)
https://goo.gl/jZqtgB (袖珍包)
---
【合作邀約/IP聯名授權】
fumeanaction@gmail.com (歡迎來信洽談)
〔版權所有,非經許可勿轉載至任何平台〕
〔領養不棄養〕
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志銘與狸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志銘&狸貓:「灰鸚鵡真的好聰明!」
*本片為疫情暴增前拍攝,所以沒有戴口罩。
加入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k5XbNK
訂閱我們▶https://goo.gl/9YmnKW
【貓奴在家在幹嘛? 好家在我在家】
▶ https://youtu.be/xrO8EJ1R3Hw
-
《阿瑪駕到》聯名合作
康是美 全店加價購活動
即日起到2021年6月8日止
📍康是美實體門市
單筆消費滿$388,即可加購收納包、托特包、掛鐘、吸水地墊、無線鍵盤組等多項商品(最多可加購6件商品)
另外還有毛巾、襪子、折傘、衛生棉等商品也會陸續販售喔~
📍康是美eShop網購
同步販售中
https://bit.ly/3ugrV1s
(此為授權合作,所以商品不會在瑪瑪商行上架哦!)
-
第七本年度著作《等我回家的你》
台灣(瑪瑪商行):https://reurl.cc/Kxxa5n
(瑪瑪商行 獨家贈送「後宮出遊趣插畫明信片一張,隨機出貨不挑款」其他通路沒有贈送喔~)
港澳地區:https://reurl.cc/8yygV7
馬新地區:https://reurl.cc/bzzGvr
-
【我們開了Podcast啦!】
SoundOn 聲浪 線上聽:https://sndn.link/fumeanmen
Apple:https://reurl.cc/5lN006
Spotify:https://reurl.cc/exoj0L
-
【近期活動】
《黃阿瑪終於出門了?!要跑不跑的路跑》5K FUN RUN
📍台北場
📍高雄場
⚠️因應疫情升溫,為了維護參與跑者的安全、避免疫情傳播風險,路跑活動延期舉辦。
主辦單位正與場地主管機關協調秋季活動場地檔期,並同步公告延期的配套措施。
詳情請看【黃阿瑪終於出門了?! 要跑不跑的路跑】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ama5krun
《阿瑪x高雄渡輪》
即日起到2021年8月30日止
■旗津鼓山航線:早上05:00至翌日凌晨02:00
■棧貳庫旗津航線:假日與國定假日,下午13:00至晚上19:30
-
首本圖文漫畫書《貓咪超有事》
台灣:https://reurl.cc/q8zKeg
港澳地區:https://is.gd/QGfNMj
馬新地區:https://is.gd/x5xwc5
※以上連結皆有送後宮磁鐵乙枚(共七款隨機贈送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
《最新影片企劃 狸銘出宮到你家》
【投稿表單】:https://goo.gl/L8UUiE
你覺得你家的貓很可愛,卻沒人知道?你覺得你家的貓很奇怪,卻找不到人訴說?你家的貓咪曾經流浪在什麼神秘的地方?你家的貓咪擁有別貓沒有的奇妙特質?歡迎大家踴躍投稿,經過挑選後,由志銘與狸貓,出宮到你家拍攝貓咪的感人/搞笑/溫馨的故事,透過影片的方式,讓世人感受到貓咪們的力量。
---
【阿瑪 Line貼圖&主題】
《最新上架》https://reurl.cc/9ZQAWV
《更多貼圖》https://reurl.cc/4RY6L2
【阿瑪官網-瑪瑪商行】
▶ https://www.fumeanstore.com/
《最新商品》安全帽、純棉帽T、後宮棒球隊公仔、麻糬娃娃、不想運動運動會系列商品
【黃阿瑪X春風聯名授權衛生紙】
《實體通路》大潤發、愛買、家樂福
《PChome》https://goo.gl/oqvSdA (抽取式)
https://goo.gl/jZqtgB (袖珍包)
—
【合作邀約/IP聯名授權】
fumeanaction@gmail.com (歡迎來信洽談)
〔版權所有,非經許可勿轉載至任何平台〕
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潔妮年糕Hi! I am Jenn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學測考完才是戰爭的開始!希望這部影片能幫助到所有想要走設計這條路的考生們 #祝大家 #學測就上
#世新大學 #世新圖傳 #大學選系
Diva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etooHk9B21tG0RciV59bA
----------------------------------------------------------------------------------------
訂閱「潔妮年糕」,一起來聊韓國!
https://reurl.cc/9zE38n
潔妮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ennystagramm/
潔妮的Facebook
https://reurl.cc/K6klaM
----------------------------------------------------------------------------------------
歡迎大家在影片下方留言,分享你的偶像跟喜歡的綜藝節目!
喜歡我的話,別忘記按讚、訂閱、分享!
----------------------------------------------------------------------------------------
工作相關接洽 芭樂哥!
📩[email protected]
📱0953-764-696
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圖文系如何? - 臺灣藝術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如此這般最近轉學簡章出來了視傳沒有我可以考的名額圖文倒是有( •̀ㅁ•́;) ... 各位圖文的學長姐對於圖文系的想法課程老師資源系上風氣什麼的都可以! ... <看更多>
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事室(02-2272-2181轉1503林小姐)。 二、 請所有參加本校推廣教育中心辦理之活動、課程的 學員,# ... ... <看更多>
圖文傳播系在幹嘛 在 Re: [疑問] 師大圖傳的問題- 精華區V_ScHooL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again1191 (阿呆)》之銘言:
: 我是今年考工程組的考生,已經看過該科系大概的課程內容,
: 其實還滿有興趣的,但我什麼美術設計之類的都沒學過,再加
: 上很多人問完我想填那之後都說未來出路是一個問題.
: 阿你出來要幹嘛?讓我也不知該說什麼.
: 想請問一下讀該科系或對它有研究的人能幫我解答
: 如果都沒學過會很吃力嗎?
: 如果有機會上北科-工業工程管理你會選擇哪個呢?
: 感謝萬分!!
師大圖文傳播主要分成兩組
印刷傳播和影視傳播
印刷屬於高職生
影視則屬於高中生
而且班上人數高中生>高職生
本系無論印刷組或影視組
課程全都和傳播有關
雖然被分好成印刷和影視
但是還是可以跨組選修
(其實主要是人很多要裁半)
所以我們都稱A組和B組
除了傳播課程以外
還有電影電視 廣播 副控 動畫 媒體 編輯(新聞和報紙編輯) 出版 攝影
印刷的課程幾乎都沒有
硬要講也只有大一必修的圖文傳播技術裡面的絹版印刷
除此之外還有設計課程
但是師大圖傳並不是設計走向
會學設計是因為
當你在拍一部電影或者傳播一項資訊時
此電影或資訊必須經過設計
才能進行傳播
不然電影大家都亂拍就好啦
雖然簡章上面有註名非相關科系不建議選讀
但是基本上師大課程比較偏向理論
而且因為有高中生
所以沒有銜接不銜接的問題
再者
設計群填入師大圖傳
會發現高中所讀的設計知識
也沒有說到非常的重要
因為圖文傳播本身只是結合設計與媒體進行「傳播」的功效
就像是我剛剛舉的例子
當你拍一部電影時
你會用到設計知能
而且如果你對設計沒興趣
也可以不要選
基本上我是覺得沒學設計也無所謂
所以圖文傳播並不是設計走向
圖文傳播在學術分類被分成
傳播類群中的圖文傳播學系
是屬於傳播類組
如果北科跟師大圖傳
我會選擇師大
像我就放棄了北科
因為我對於傳播領域比較有興趣
工業管理反而太偏重工業
我高中同學就說他還得學機械製造之類的課程
而且數學也相對的比較難
但是圖傳只有半年的微積分就沒有數學課了
當然還有我個人很喜歡師大
因為師大是屬於一般大學啦
可以跟很多高中生結拜
而且多看看高職以外的世界
反而對自己更有好處
可以發現高中生的優點
也可以發現原來自己有哪些能力比不上高中生
其實我和我同學進到師大後
也常常覺得我們的能力真的跟高中生差很多
例如英文能力
高職英文很頂尖
可是到一般大學還是被慘電= =
而且師大的圖文傳播並不差喔
企業公佈的愛用傳播領域的學校裡面
師大是前五名
如果有人問你說你出來要幹麻?
圖文傳播本身是個非常廣的學術科系
你可以跨我前面所提到的
電影電視 廣播 動畫 攝影 出版 編輯 傳播...等等等
反正圖文傳播本身就是在學傳播啦
甚至也有學長姐畢業後從政
當然如果你想跨設計也可以
不過我覺得要讀設計就不要來圖傳
因為圖傳跟設計真的不大相干
最後
我覺得你應該考量自己的興趣和未來
我當初是因為非常喜歡傳播領域
但是國立大學裡面只有師大圖傳給的4個名額
為什麼不選擇工業管理呢?
因為若你未來要跨研究所
幾乎每一所學校都有工業管理系
這樣最後還是要跟那些高中生們(台清交成中字備啦之類的)競爭
而圖文傳播就不一樣了
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領域
假設我喜歡新聞領域
則我可以直攻新聞研究所
再說新聞領域的研究所競爭力也沒有管理群這麼的競爭
所以我覺得你還是得考量自己的興趣和未來
以上!
--
heyy , how arw you do'in ?
https://www.wretch.cc/blog/geographist
我每天都FaceB哦
https://zh-tw.facebook.com/people/cai-zhi-hao/57195321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50.140
※ 編輯: geographisy 來自: 114.32.150.140 (07/25 00:21)
本系圖文傳播的宗旨為:運用設計與媒體科技 進行結合聲音與影像出版與傳播
而且因應資訊科技之發展 印刷傳播組與影視傳播組已經慢慢的融合 像是你說電子書是
屬於影視還是印刷呢? 所以啦很多課程都是可以跨組選修 當然有主專長和副專長的問題
印刷組還是得修完系上頒定的必修課程 例如攝影學 編輯 出版之類的 然後副專長就是
影視 當然不修也沒差啦 看個人囉 只是系上有這些資源就是了
※ 編輯: geographisy 來自: 114.32.150.140 (07/25 00:55)
※ 編輯: geographisy 來自: 114.32.150.140 (07/25 00: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