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射箭再畫靶?「未審先拆」荒腔走板的國門廣場基座文資程序】
為了原定2021年10月、俗稱 #林右昌市長畢業展 的基隆市城市博覽會(已延期至2022年4月),基隆市市中心各處都在進行工程,也包含基隆火車站前作為本次展覽門面的「國門廣場」空間改造。
而就在火車站圓環內、不久前仍矗立著蔣介石銅像的基座(下稱 #國門廣場基座),由在地地團體比對1917年日治時期的火車站前樺山資紀銅像照片,指出該基座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並有文史老師提到,基座乘載過日本統治、台共標誌以及威權的象徵,見證過殖民統治、共產主義以及獨裁政權之歷史。
站在鐵路起點、見證國際港口狂飆年代且超過百年的基座,強碰上掛著「讓城市煥然一新」、趕著要於2021年底前完工的工程,該怎麼辦呢?首先,超過五十年的建物,按照文化資產保護法第15條,文化主管單位需先評估文化資產價值再行處置。此外, 一般較無爭議的做法是按照文資法召開文資審議會、確認文資的價值和身分,以決定最好的共存方式。
然而, #基隆有基隆的玩法 。基隆市文化局除了沒有基座歷史與文資價值的敏感度、在文史團體提醒後才進行「初步」的評估,更在文資調查未深入且 #沒有文資審議會議、 完全沒有確定基座的文資身分的狀況下,因為 #神秘的力量(?)超譯文資委員的現勘意見,做出了「未審先拆」的決定,逕行將基座拆解移至沙灣異地保存。
翻閱今年兩次與基座文資價值評估現勘會議記錄,第一次(2021年1月25日,見留言1),出席文資委員皆認為國門廣場銅像基座具有文化資產價值或潛力並應進行評估。第二次(2021年3月5日,見留言2),出席文資委員皆認為基座具歷史意義與價值,更有兩位委員建議登錄歷史建築,並有委員建議應持續挖掘調查,然而,最後卻做出與委員發言毫無根據可循的結論──將基座列冊追蹤並拆除至異地。
更甚至,在突兀的「異地保存」結論、也就是基座被拆幾個月後,於2021年9月15日事後辦理的文資審查的國門廣場基座「報告案」中,文資委員更直接詢問文化局「基座的文資身分難道不用決定嗎?為什麼現在是報告案?」以及「基座異地保存的結論是怎麼做成的?」
基於簡略的調查就決定了百年基座去留的荒謬過程,完全不見基隆市文化局的專業性與公正性,而橫空出世的「未審先拆」結論除了逼迫文資委員背書,更將其拖下水一起背上程序黑鍋。文化局無法說明文資身分而草草結束的「國門廣場基座」報告案,更讓人質疑是為了林右昌市長的畢業展,要加速城市博覽會門面工程,以工程至上的理由,跳過正常程序,讓基座失去和國門廣場工程共存的可能性,更扼殺了國門廣場呈現基隆轉型正義與人權反思的機會。
基隆市長林右昌強調「基隆市城市博覽會要呈現過去四百年的基隆,並指向未來四十年的基隆」,然而,作為城市博覽會門面的國門廣場工程,就發生尚未確定文資價值之文化資產提報標的「未審先拆」、漠視基礎程序情事。如果這一切是為了加速工程的進行(但城市博覽會已經延期到2022年...),我們是否在這樣的「毫無目標」的加速中,失去好好審視與論述歷史價值的過程、也失去過去與工程設計共榮的可能,也讓這座城市失去一段見證殖民、威權時代且引人反思的重要記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eck大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景點名:深坑老街|Shenkeng's Street Of Old 電話:886-2-26623116 ( 深坑區公所 ) 地址:新北市深坑區深坑老街 開發時間:全年開放(依店家營業時間為主) 關於: 早在清代時期嘉慶年間就有深坑市街的出現,陸路方面為清代時期臺北往返宜蘭的淡蘭古道必經之處,街上昔日...
圓環內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8/15東門城環形劇場表演,線上觀看才是最佳觀賞位置🍿
剛剛有幾位民眾向我反映今晚圓環聚集了不少人,由於這幾天預演沒有進行交管,聲光難免造成一些駕駛分神,感謝警察和義警在每個路口加強管控🙏
這座不時有市民朋友詢問我這是什麼的環形竹架,因疫情幾番波折,台灣燈會取消後改變形式、日前正式宣布是「新竹光臨藝術節」的重頭戲之一「光之島」環形劇場,策展團隊會用光雕把東門城變不見,還會有優人神鼓的精采表演。
因為疫情關係,#劇場表演採線上演出,#東門城現場是不讓民眾現場逗留觀看的,#行人穿越採實聯制,#通行人數也會進行總量管制。
這個星期天(8/15)晚上8點30分,請大家準時在下列來源收看 #光之島 #線上展覽:
1. 林智堅市長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go0527/
2. 新竹市府官方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SwIYadkzWHj5eM0zQ_00Q/videos
3. 新竹振道有線電視公用頻道(第3頻道)
我也建議市府,因為 #新竹市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new
)才是新竹市政府的官方臉書專頁,除了在市長臉書直播,其實應該要同步串流新竹市新鮮事直播才對,如此也能擴大收看的族群。
#星期天東門城周遭將會從下午5點開始到晚上10點,#進行交通管制,#車輛無法進入東門城圓環區域,圓環內的車道將會維持淨空。
行人的部分請注意:
1. 行人不能從地下道進入東門城圓環內。
2. 行人也不能走進圓環內的車道。
3. 圓環周圍街道的人行道和騎樓都還是可以讓行人穿越通過。
4. 進入圓環的路口都會有要求實聯制的關卡,行人穿越也都要登記。
5. 僅容許行人穿越通過,如果停下來看表演、拍照或逗留,會被工作人員勸離唷。
6. 整個圓環周圍管制的步行區域內只允許同時間容納200-250人,因此總人數超過上限時,也會限制行人穿越步行區域。
現場會有市府的工作人員和警察引導行人與車輛的交通動線,並勸離逗留的人,請大家安心待在家看表演,相信專業的線上轉播團隊會取好比現場看更精采的角度讓大家欣賞精采的表演。
疫情過去,再請大家回到現場支持藝術Back to Art!
圓環內 在 Daydaycoo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葉風扇 VS 無葉風扇|😯 誰好誰壞?邊款最涼?】
現今市面上風扇選擇林林總總,各有特點🧚♀️ 想挑選一部最適合自己?立即睇下有葉風扇同無葉風扇嘅分別啦🧐👇
有葉風扇是透過扇葉旋轉來推動空氣,以降低體溫及提供涼快體感為主。它送風量大、靈活度高、而且價錢實惠,是市面上最常見的款式,例如座地式、掛牆式、直拉式等等。一般扇葉越多、面積越大,相對風力越強,可使人熱氣即散,但不平均的風感沖擊會令人不適,長期直吹會引致頭痛、腹瀉、及手腳冰冷🥴
小編私心推介有葉風扇🌬
🤍UNIWARE-QW-F19-搖頭冰霧風扇👉https://bit.ly/3zAN20W
無葉風扇的扇葉及摩打置在機底,透過運用渦輪增壓原理,將風推送至圓環內的窄縫,空氣從此噴出。這種流動的風吹出來較柔和平穩,像自然風一樣, 一般建議搭配空調使用。它低噪音,易於清潔,同時簡潔安全,最適合家中擁有小孩或寵物👶,不怕被扇葉整傷,但價格相比起有葉風扇貴些少。
小編私心推介無葉風扇🌬
🤍日本Yohome| 冷暖靜音無葉風扇👉https://bit.ly/375c0te
🤍 Daewoo 韓國大宇 負離子空氣淨化無葉風扇 F9 Max👉https://bit.ly/3y4w8r7
大家可因應個人喜好,或衡量性價比作出選購。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風扇,為炎熱的夏天帶來一點點涼意🎐
圓環內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景點名:深坑老街|Shenkeng's Street Of Old
電話:886-2-26623116 ( 深坑區公所 )
地址:新北市深坑區深坑老街
開發時間:全年開放(依店家營業時間為主)
關於:
早在清代時期嘉慶年間就有深坑市街的出現,陸路方面為清代時期臺北往返宜蘭的淡蘭古道必經之處,街上昔日是販賣茶葉及染料的臨溪集散市集;深坑北臨臺北盆地,位居景美溪中游北岸,水路則經由渡船頭運往艋舺等地,為早期文山地區的茶葉在景美溪集散的重要轉運站。深坑老街長度約有300公尺,道路是一條寬兩公尺的泥土路面,兩旁皆為草厝,在街上中段有一間王爺公廟。有一次的廟會活動因為燃燒紙錢不慎起火,將整條街的草厝燒毀,事後民房重建時皆蓋成瓦屋,牆壁使用土角磚、地板則為水石構造,這些構造是為了用來防火而闢建的,即稱「土角厝」。日治時代1915年起,日本人實施市區改正計劃才將深坑街拓寬,兩邊街屋也改建成有亭仔腳的立面街屋,至今也是老街上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
深坑地理位置四面環山,為深坑區主要的商圈,主要販售豆腐相關美食、芋圓、肉粽等,亦有古早味十足的童玩店供民眾參觀選購。 老街全長約三百公尺,以純手工製作的方式加以鹽滷的「深坑豆腐」聞名全國,現今隨處可見各式豆腐衍生商品。每年市政府文化局都舉辦「深坑四寶文化節 」以豆腐、綠竹筍、黑豬肉、茶葉等四樣在地名產為地方行銷。
2008年起為重現深坑街早年古樸風貌,新北市政府將深坑街列於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重現古蹟保留及現代生活的融合與共存,城鄉局針對騎牌樓保存與修復,因為街屋是不可切割,針對私人的土地及建物部份,城鄉局擬定獎補助辦法,希望以獎勵的方式鼓勵老街的居民踴躍參與整條老街的風貌保存,復舊工程於2012年9月順利完工。在近年也因為觀光熱潮興起,加上國道三號與國道五號的開通,使得深坑老街的旅遊再度興起,新北市政府為了有效彌補現行跨越景美溪僅依賴中正橋與昇高橋的不足,興建平埔橋從平埔街往南跨越景美溪,再銜接文山路二段,加快聯繫國道的時間。
深坑街與北深路交會處有棵茄冬老樹,其樹枝葉茂密、樹形優美,早已是深坑老街最顯著的地標。據當地居民表示,位於交會處圓環內的茄苳老樹年齡約有一百多歲,樹下圓環設有座椅供人休憩,是鄰居們聊天和遊客歇腳休息的場所。1981年,公所興建中正橋並欲拓寬深坑街時,計劃砍除在路中央的老樹,幸而當時蔣經國總統至深坑地區巡視,居民陳情希望保留這棵老樹,於是總統指示公所加以保護,老樹才得以保存下來
#Meck大叔#深坑老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Uy_VIqRQ9g/hqdefault.jpg)
圓環內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攤位名:老攤肉粥
電話:無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31號(北市大同區寧夏路口與民生路口)
營業時間:am04:00 - am11:00
古蹟名稱:建成圓環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與南京西路的交叉路口
歷史:
日治時期(1895~1945)
圓環歷史最早可溯及1899年日本臺灣總督府提出「市區改正」計畫,於重慶北路、南京西路、寧夏路與天水路等四條路所匯集的空地上畫了圓圈,周栽七里香,中間種榕樹及設座椅,成為民眾休憩的「圓公園」。圓環成形於1908年,本為一圓形小型公園, 淡水線鐵路開通之後,該地成為大稻埕腹地,攤販聚集。
日治時期為臺北市最重要小吃夜市的圓環,曾於1943年台北大空襲期間,變成了防空蓄水池。
小吃鼎立時期(1945~1980年代)
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之後,圓環恢復了小吃容貌。1980年代之前,台北圓環都一直為台北重要地標之一。然而,隨著臺北鬧區東移,多為違章攤販組成的台北圓環漸趨沒落。早期圓環因各式各樣的庶民小吃、平民化的價格,逐漸成為市民們的城市記憶、典型台北市的「味覺地標」;但就市政當局而言,建成圓環並非官方心中的模範地標,而是違章攤販群集的地方,是城市破敗、落後的象徵。
完全荒廢時期(1993~2002)
1993年及1999年因為圓環兩度大火,導致圓環荒廢有近十年之久。
美食館時期(2003~2016)
2002年在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推動下, 由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耗資兩億元新建的「建成圓環美食館」,以美食小吃街型態於2003年10月重新開幕。開幕後不久,因玻璃帷幕設計不良, 造成圓環內商家生意持續下滑,而原本圓環內知名店家均已在外自立門戶、沒有進駐,故造成一直虧損, 不但二樓無法利用,原本進駐於一樓的20攤攤位僅存6攤,以致在2006年7月正式熄燈。
2008年,臺北市長郝龍斌宣布建成圓環內部將重新規劃並更名為「台北圓環」,於2009年6月22日重新開幕。 但因向北市府承租的華旭公司和實際負責經營的流水席公司在租金認知出現歧異,二房東華旭公司主張圓環新增頂棚工程費應由承租的流水席公司承擔,因而片面將租金由每月新台幣25萬調高至50餘萬,雙方因此步上法院,導致於2011年5月1日再度熄燈歇業。2012年4月9日由余湘及聯廣集團主導重新開幕。2014年12月中,圓環內因為開設夜店引發討論;2015年4月15日,台北市柯文哲表示2016年7月委外合約到期後不再續約,改由台北市政府接管。
圓環廣場時期(2017~)
2016年7月,委外合約到期後由台北市政府接管,同年11月21日臺北市市場處取得建成圓環建物拆除工程執照,11月24日開始拆除工程,僅保留1943年啟用的防空蓄水池。2017年7月20日,圓環廣場落成,廣場內有市定古蹟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地崁燈、噴泉廣場等,提供民眾休憩的另一片綠地。
#Meck大叔#老攤肉粥#建成圓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qRTXrefxp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