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建合作,共創未來,登記參選談話】
柯委員今23日下午2點,由副總統候選人陳建仁『大仁哥』、新竹市長林智堅、議長謝文進,以及新民意問政聯盟、民進黨籍等市議員陪同前往新竹市選委會登記參選第九屆立法委員。這個團隊可說是新竹史上最強的選舉團隊與服務團隊。在完成登記手續後,現場支持者並高喊『雙建合作、共創未來』 柯委員表示,他與陳建仁副總統有許多的共同點,不只是因為名字當中都有一個『建』字,事實上他們都是1951年戰後嬰兒潮時代出生,也都是醫療體系出身,同時共同在上一次民進黨執政時期有過合作經驗。柯委員指出,陳副院長是其所見過最認真、負責的行政閣員,每次法案、預算說明或協商必是親自到場,態度總是溫文儒雅、謙和有禮、IQ、EQ都非常高的做人處世原則,柯委員盛讚小英主席與陳副院長的搭配參選是一項非常清新的組合,也是最可以帶給台灣新希望的組合。 柯委員回憶在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陳副院長不論擔任衛生署長或國科會主委都是最會溝通的首長。在很多法案預算協商場合,別的部會都是副首長出席,只有陳副院長是親自出席,一一向朝野立委溝通。柯建銘總召指出,陳副院長是國際知名流行病學家,2003時曾在SARS期間臨危受命擔任當時的衛生署長一職,那時他也是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曾一起促成「SARS防治及紓困條例」的通過,讓台灣在短時間內抗SARS成功。在擔任國科會主委時,又一起促成「科技基本法」的立法,確立了台灣推動科技發展之基本方針與原則,並修正了國科會組織法。在擔任中研院擔任副院長時,非常關心「行政中立法」的通過,希望站在人權保障及學術自由的前提下,規範好常任文官不能利用職務之便介入選舉事宜。 在這些過程中柯委員與陳副院長建立起長期合作默契。柯委員指出,陳副院長在醫療、生技、食安、長照、社福及科技方面的專業,尤其是新竹有科學園區,未來將是可以共同來關心推動台灣科技政策的合作夥伴。柯總召最後強調,他對朝野立委最為了解,而陳副院長又善於溝通,未來他們將密切合作推動朝野大和解,以對話代替對抗,由『雙建合作、共創未來』共同迎接偉大時代的來臨。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
國科會組織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提供您每日即時新聞、深度報導及新聞議題分析,帶您看見更好的未來!
———————————————————
追求真相 · 深度紀錄 · 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https://newslab.pts.org.tw)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s://pnn.pts.org.tw)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_qEfpC8dvo/hqdefault.jpg)
國科會組織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提供您每日即時新聞、深度報導及新聞議題分析,帶您看見更好的未來!
———————————————————
追求真相 · 深度紀錄 · 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https://newslab.pts.org.tw)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s://pnn.pts.org.tw)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iMf3Li5bAQ/hqdefault.jpg)
國科會組織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昆蟲上菜」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黃仕傑
內容簡介:
昆蟲上菜,既不是譁眾取寵,也不是好逞英雄,
而是為了不久即將到來的嚴峻糧食危機做好準備。
昆蟲數量龐大、飼養容易,
是未來極富潛力的人類食物。
入圍第53屆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黃仕傑 最新著作
人類的食物從古自今大多取自大自然,其中昆蟲當然也是可以食用的選項之一。時至今日,氣候暖化引發的世界性糧食危機,已然一觸即發。
聯合國農糧組織的研究資料顯示,全世界約有20億人口將昆蟲視為食物的一大類,超過100萬種以上的昆蟲約有1900種昆蟲可供食用,其中以甲蟲、昆蟲幼蟲、蜂類、螞蟻、蚱蜢、蟋蟀等居多。
昆蟲世代週期短,相較於其他飼養動物,換肉率更佳,而且營養豐富、脂肪含量少。基於健康、環保、生計等理由,農糧組織建議可以食用昆蟲來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糧食問題。瑞士更在2017年將麵包蟲、飛蝗、蟋蟀等三種昆蟲列入合法的食物清單。
昆蟲在環境中扮演的角色絕對不只是有害或是骯髒的,未來可能更是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重要生物。作者以其累積十餘年的各國食蟲文化資訊,提供嶄新的昆蟲知識視角,端視大家是否願意放下既有的成見,重新好好認識這一群大自然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
本書特色:
1. 探討不同國家的食蟲文化:台灣、中國、東南亞各國以及南美秘魯等地,作者以其第一手體驗資料,豐富呈現不同國家的食蟲文化風貌。昆蟲不僅是許多地區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也是自然環境的重要指標生物。
2. 昆蟲食物的五感體驗:五感體驗不只是為了分辨昆蟲的種類,還能藉由感官的體驗,將昆蟲食材的密碼解開。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嘴巴嚐、心感受,如果可以將視野放到各國文化與自然環境的層面去考量,或許看到的將不只是「吃蟲」這件事,而是對於世界與環境的了解。有許多國度的人們還過著靠山吃山的簡單生活,只要將自然環境維持好,保護森林的完整,這些昆蟲可是生生不息呢!
3. 提供簡易的居家昆蟲料理:將真實昆蟲端上飯桌,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事。為了打破既有的成見,作者實地示範簡易料理,如乾煸、油炸、爆香等家常料理方式,以及昆蟲食材的處理等,提供讀者完整的資訊以供參考。
作者簡介:黃仕傑
1973年生於台北,入圍第53屆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從小不愛念書,只喜歡自然觀察,僅完成國民義務教育(最高學歷:大同國中),即投入就業市場。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四隻手指遭截肢,反成為人生轉捩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努力自學原生動、植物知識。近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
曾任國科會生態影片昆蟲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同時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負責撰寫的專欄包括國語日報科學版、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著有『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霸王甲蟲小百科』、『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鍬形蟲日記簿』、『甲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昆蟲臉書』、『帶著孩子玩自然』、『螳螂的私密生活』、『好家在森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昆蟲上菜』是2018年最新著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6LN8EFpJE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