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頭條】台灣保險業另類投資新里程 首檔私募基金應運而生
一直以來增長有限的台灣本土私募股權基金業正在煥發新的生機,台灣保險公司豐沛的資金流有望為市場重新注入活力。
台灣首檔由金融機構全資子公司設立的私募股權基金,將在本月與投資人簽約,募得80億元台幣,其中約九成由壽險及產險公司投資。這是台灣法令開放投信及證券公司設立私募股權,以及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後的首個代表性案例。
設立該檔基金的國泰私募股權公司董事長張錫於上週四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保險資金的投入將成為市場一大助力,因為收益率不但較其他本地商品高且不具匯率風險,也不必受制於海外投資上限。
「台幣資產的收益率比較低,這個東西(私募股權)提供一個平台,只要有5%以上他們(保險資金)已經非常開心,而且不必考慮外匯問題,」他說,直指針對保險業量身訂做的長年期、現金流穩定PE fund將極具投資誘因。
國泰永續私募股權基金內容:
預計簽約時間:12月
基金規模:目前承諾資金80億元台幣;目標發行金額:100億元
投資人:90%保險業者,10%其他投資人
壽產險投資人包括:國泰人壽;中國人壽;三商美邦人壽;新光人壽;遠雄人壽;全球人壽;新安東京海上產險
投資產業:以水資源處理運用、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循環經濟以及5+2產業為主
基金存續期:10年,可經投資人同意延長
年平均收益率:5%以上
張錫還提到,除了保險資金,另一個預期可壯大台灣私募股權市場的力量或來自鮭魚返鄉的台商。台灣財政部目前正研擬草案,計劃針對海外台商匯回、投資實體產業的資金給予稅率特赦,如果政策真的執行,張錫認為金融機構設立的PE fund將成為台商投資平台,而且資金池將不輸保險業。
「以台商在海外資金粗估10兆來說,只要有兩三成匯回,那也有2-3兆,不會輸給保險業,」他說。
修法改變市場生態
金管會在去年及今年陸續修法,不但允許投信及證券商以設立子公司的方式創設私募股權基金,也讓保險業資金通過專案運用的方式投資,同時打通賣家與買家的任督二脈。
保險資金在修法前只能投資海外私募股權基金,現在在台灣可投資國家級投資公司設立的基金,以及投信和證券公司旗下PE Fund。為抓住機遇,金管會官員表示,已核准三家投信設立公司,除了國泰,還有復華及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而今年6月才完成修法的證券公司則尚未啟動。
據台灣保險發展中心的統計,至今年9月底止,台灣壽險業的資金總額已有約23.66兆元。以法令規定保險公司的專案運用資金最高可達資金池10%來計算,本土私募股權基金等於接通了上看2兆元台幣的資金流。
本地私募股權市場
台灣的私募股權市場一直以來均由大型海外基金主導,僅有少數案子由本土私募基金經手。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與勤業眾信在10月共同發佈的白皮書中指出,今年最具代表性的案子,即是KKR私有化李長榮化工一案,交易金額高達478億元台幣,為9年來台灣最大的私募並購案。
現在台灣金融業者加入戰局,張錫認為依靠品牌及信賴優勢,本土基金的增長性看好。而解決人才問題雖然棘手,也並非沒有門路。他透露,該公司的首檔基金經理人即從國泰人壽負責投資海外私募股權基金的部門而來,對投資電廠有豐富經驗;而未來推動台灣科技業整並的團隊,則從本土私募股權公司華威國際(CID)而來。
不過他也承認,因尋找人才及累積經驗需要時間,本土公司或需要起碼5年的時間才會逐步成熟。「我們知道很難,但還是要跨出那一步,」他說,只有這樣才能朝向國外大型私募股權的規模邁進。
台灣之前已有非金融機構設立的私募股權公司營運多年,部份公司逐步邁入收割期。例如達勝集團及卓毅資本所投資的聯廣和百德機械,均在今年於台股掛牌上市,有機會獲利退場。然而這些不屬於投信及券商體系的公司,目前並不在保險業資金允許的投資範圍裡。
安侯法律事務所執行顧問、私募基金產業協同主持人孫欣指出,國外的大型私募股權看重的是數百億元規模的案子,對台灣的投信來說是太高的標杆。台灣本土公司擅長中小型企業的案源,與國外大型公司是不同的市場,從這裡切入,中長線可以中國大陸的中信資本、君聯等公司為追趕指標,仍有機會與他們抗衡。
她同時指出,已接到數家投信公司評估投入私募股權產業的諮詢,雖然整體評估程序長,發酵並不快,「但政策上允許保險業龐大資金的投入,的確是利基,相信明年就會有第二、第三家基金接續成立投入。」(撰文:Miaojung Lin)
#台灣保險業 #國泰永續私募股權基金 #台灣金管會
國泰 全球資源基金 台幣 在 擁抱巴菲特(邱涵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軍公教退撫基金之我見2
這一部分,我們來分析退撫基金的資產配置與投資組合。
「退撫基金資產明細」(到105年1月),其中新台幣存款占10.19%,這包括了讓退休人員每月提領或一次退休提領用的備用金;也包括了台股崩跌時,國安基金(退撫基金就是四大基金之一)救股市用的錢。外幣存款占4.87%。兩者合計15.06%,約占總資產的1/6.6,是比較保守的「高現金持有模式」。國內外上市(上櫃)公司股票和國內外債券的投資比率相當,約16%多,表示退撫基金管理者是股債平衡的觀念--就自己操盤的部分。其他,如國內外短期票券及庫券和國內外開放型受益憑證,都是暫時停泊資金的投資,合計11.39%。總資產中比例最大的是國內外委託經營的部分,占了近40%。我們從「退撫基金國內委託經營績效統計表(到105年1月)」和「退撫基金國外委託經營績效統計表(到105年1月)」兩份表格來分析看看:
國內委託經營分析:就時間來看,比較長時間的「第8次(續約)委託經營」和「第12次委託經營」(時間自101/6/8至105/1/31止)報酬率才是正數,但大部分都沒有打敗大盤;比較短時間的「第13次委託經營」和「第14次委託經營」(時間自103/9/26和103/3/3至105/1/31止) 報酬率全是負數,都是虧損,雖然它們都打敗大盤。其中「第12次委託經營中的安聯投信」,其3.7年投資報酬率43.82%,不但打敗大盤,換算成年複報酬率為10.44%,還算不錯!但是它的管理金額只有40億元。報酬率為負數的幾家委託經營真的有待加強,雖然打敗大盤,但為時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竟不能獲利,而只是虧損,那不如去買政府公債穩賺利息算了。
國外委託經營分析:就時間來看,與國內委託經營一樣,比較長時間的委託經營報酬率比較好,除了「第8次-新興債券型」報酬率幾乎全為負的外;比較短時間的委託經營報酬率比較差。就投資項目看,投資報酬率由高而低,比較好的有「第6次-國際股票型及新興股票型」、「第7次-公司債券型」和「第4次續約-國際股票型」,這些都是正報酬率。其他像「第10次-基礎建設股票型」、「第5次續約-亞太股票型」、「第8次-新興債券型」、「第5次續約-國際股票型」、「第9次-高股利股票型」、「第10次-不動產股票型」和「第9次-低波動股票型」,都是負報酬率(由最差排序)。2/3國外委託經營打敗指定標的報酬率(它們的投資標的比較廣,故沒有所謂的大盤指數),看似不錯,但大部分報酬率是負的。其中投資報酬最好的是「第6次-國際股票型及新興股票型中的安聯環球投資」,4.4年投資報酬率52.52%,換算成年複報酬率10.07%,它的管理金額是2.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75億元(1:30)。
由此看來,國外委託經營所涉及到風險較高的投資標的有:①基礎建設股票、②亞太股票、③新興債券,以上可能因著中國房地產與股市泡沫,引起的亞太地區和新興市場股債下跌所致;④國際股票、⑤高股利股票、⑥不動產股票、⑦低波動股票,這四項可能與美國升息、中日歐景氣尚未復甦的國際大環境所引起。這是比較籠統的看法,因為委外經營基金經理人會投資哪些標的也莫衷一是。
退撫基金就委託經營來看,好處似乎可以提高績效,避免圖利管理委員會的個人;缺點是投資績效與基金經理人的利益無法相結合。巴菲特認為投資經理人必須具有「業主型投資者」的觀念,也就是說,所操盤的資金應包含了自己的資產。委託經營經理人並沒有自己的資金(退休金)在退撫基金裡面,所操盤基金與他的利益沒有利害關係,更無切膚之痛。基金賺,他領薪水;基金賠,他也照領薪水。只是可能多賺時,公司會有績效獎金罷。
退撫基金除了委託經營外,還有自己操盤的部分。從「退撫基金自營國內股票持有前10 大個股」(到104年12月)來看,都是國內大型龍頭股,由投資比例來看,前10 大個股有台積電、鴻海、國泰金、第一金、台灣大、聯發科、中鋼、南亞、台化和中華電。
對於退撫基金的資產配置與投資組合,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退撫基金「高現金持有模式」與「股債平衡的觀念」是對的,退撫基金的資產配置應是穩健中求成長為目標。高現金持有模式既可以應付退休人員退休金提領之用,也能危機入市。
既然退撫基金以穩健、安全為主,所以,投資債券是優先要務。但是,債券林林總總,也有安全性的問題。所以,債券投資應以「絕對安全」為原則。那就是投資國債吧!它是以國家信用為後盾發行。全世界的國債又以美國國債最具安全性與流通性,因為它是美元發行的資產,買賣的對象不僅有全球大型投資機構,更有各國政府。如今,美國國債最大投資人就是中國政府!美國國債既有美國國家信用作保,又有全球政府及各大投資機構買賣,具有絕對的安全性與流通性,是債券投資之首選。雖然相對來說利息較低,但是,投資債券就是要安全與穩健,不求高獲利。追求高獲利就投資股票。
除了絕對安全性與流通性的美國國債,退撫基金還應投資中華民國國債。原因無他,因為這是「我們的」國債。中華民國的退撫基金應該與中華民國的利益與發展併肩而行,所以應該投資中華民國國債。
除了美國國債和中華民國國債,我認為,退撫基金不應該投資其他債券,因為這涉及到投機性與風險性。再強調一次,投資債券應以「絕對安全」為原則。即使是我們各級地方政府的公債也不應涉足,因為那關係到能否順利償還的信用能力。
其次,退撫基金應該投資國內外大型績優股票,以追求穩健成長。尤其是二戰後的超級大牛市--美國股票。為何投資美國股票,我的書《買進巴菲特,穩賺18%》有詳述理由,再說明一次:美國地廣物博,匯集全球人才,掌握全球資源,影響世界趨勢。美國企業先天萌芽環境與後天滋養沃土,沒有其他國家的企業可以比擬,造就許多基業長青、歷久彌新的卓越企業。投資美股的優勢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事。可以投資哪些美股,我後面再說。投資股票是為了與公司共創成長價值,彼得•林區在《彼得林區選股戰略》一書中提到:「投資股票時,公司的成長就是你的成長,你等於是跟公司共享繁榮與擴張。而投資債券,不過就是運用閒置資金的最簡便方式,你借錢給某個人,最大的期待只是拿回本金,再加上一點利息而已。」
除了美股之外,還應投資台股,理由同前:中華民國的退撫基金應該與中華民國的利益與發展併肩而行。投資台股,我對退撫基金現有的十大持股名單有不一樣的看法。我認為,第一大持股應該是中華電(2412),因為它是台股中獲利最穩健的績優股,幾乎不需要再資本支出,投資它年年就能坐收現金股利,標準的「金牛型」公司,最適合退撫基金持有。其次才是台積電(2330)、鴻海(2317)、中鋼(2002)、台塑集團,還有民生用品的統一(1216)和統一超(2912) 、台灣大(3045)等。我認為,應儘量減少高科技股倉位,除了已進入穩健成長股的台積電和鴻海。
如果讓我來操盤退撫基金投資組合的部分,我會怎麼做:
我的投資策略將依據我的書《買進巴菲特,穩賺18%》所建議「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組合方式,分為「保守投資型」與「積極投資型」兩種投資策略。
「保守投資型」:假設操盤100億新台幣,我會將資金的2/3,也就是66億元,逐步建倉波克夏股票--波克夏A股。因為是以保守為主,波克夏A股成交量較低,你就比較不會想去賣。剩下的1/3資金,也就是34億元,我會買進大型穩健成長股。例如,美股中的可口可樂、寶僑(P&G)、3M、沃爾瑪量販、IBM、美國運通和富國銀行等巴菲特概念股。台股的金牛股中華電(2412)和台積電(2330)、鴻海(2317)等國際大型績優股。我會只持有少數幾檔大型績優股,集中型投資,並在價格遠低內在價值時布倉,長期持有。除此之外,我會持有高倉位的現金,等待絕妙投資機會的來臨。因為保守為主,操盤時寧願報酬率低一點,也不要賠錢虧損。然而,就因為保守,長期來看,報酬率反而會愈來愈好。
「積極投資型」:假設一樣操盤100億新台幣,我會將資金的1/3,也就是34億元,逐步建倉波克夏B股,因為波克夏B股成交量較高,適合隨時買進或調整倉位布局其他股票。1/3資金,也就是33億元,買進大型穩健成長股,如前所提的美股和台股。最後剩下的1/3資金,則積極買進價值遠被低估的績優股。舉例來說,油價大跌,買進股價超跌的美國大型頁岩油公司,例如美國第三大油公司康菲石油(COP),最大的煉油公司菲利浦66煉油公司(PSX);油價跌,連帶影響到美國銀行股被錯殺,買進被低估的美國大型銀行股,例如花旗銀行(C)、美國銀行(BAC)。鴻夏戀未開花結果、前途未卜前,買進鴻海(2317)股票;鴻夏戀成功,鴻海產業發展跨出新紀元;不成功,鴻海依舊能長期獲利成長。IBM是家好公司,比中華電更金牛型的公司,我曾撰文《同是金牛的IBM和中華電投資啟示》比較過。但IBM股價在103年就被錯殺至今,從215元的高點跌到今年初117元的低點。這提供我們逐步建倉買進的好機會。積極型投資,我會為退輔基金找尋價值遠遠被低估的績優股買進,奉行葛拉漢的「安全邊際」原則投資,為退輔基金創造更佳的報酬率。
我相信,我從巴菲特學到的共創價值投資理念,能讓價值投資的操盤方式,長期獲利。野人獻曝,以此表達對於退輔基金投資上的看法。
(未完待續)
國泰 全球資源基金 台幣 在 錢線百分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週一(0930)晚安,今晚最新消息....
(一)
1.仁寶(2324)電腦 今董事會通過公開收購華寶(8078)流通
在外普通股,每股收購價50.8元 仁寶發言人呂清雄:此
合併案已考慮一段時間,基於現在筆電.平板電腦及智慧型
手機界線已越來越模糊,希望未來透過整併,集團資源
整合擴大產能後,為客戶做更完善服務
2.仁寶(2324)宣布收購華寶(8078),有業者推估,微軟併購
諾基亞後(諾基亞最大代工廠:ODM廠華寶),微軟希望代工廠
能以一條鞭政策整合訂單,一起把餅做大。
---仁寶收購華寶,事件解讀?仁寶存續公司?華寶消滅公司?
仁寶.華寶 操作? 華寶今收43.5還有上漲空間?(仁寶
收購華寶 每股收購價50.8元)
---仁寶:外資連4買 華寶:外資連5賣 又是外資早知道?
華寶被併 業者推估是"微軟一條鞭"政策?解讀?
(二)
1.集中市場 融資增4.04億達1834.39億
融券增5294張達49萬5830張
2.新台幣終場收29.670元,貶值1.4分
3.新版電價調漲案明天起實施,501度至700度用戶,每月
約增加台幣47至94元;701度至1000度用戶,每月約
增加147至253元;1000度以上用戶,每月則增253元上
---人氣股:節能(太陽能,LED)(太陽能:中國太陽能增值稅
減半,明起實施到2015年+十月國內漲電價)節能股操作?
---太陽能.生技,沒基本面支撐卻繼續漲,操作?做短?做長?
(三)
1.科技網站「蘋果內幕」(AppleInsider)報導,最新傳言
聲稱,蘋果公司再次委託三星為代號「A8」的次世代處理
器代工,不過大多數生產據傳將由台積電承攬
2.中國大陸企業為蘋果 iPhone和iPad設計越來越多精密零
組件,而非只是為組裝這些高科技裝置提供廉價勞動力
英「金融時報」FT:此一轉變意味,目前主導全球電子產品
供應鏈的台灣.日.韓國企業 正受陸企技術能力提升所威脅
---台積電:外資5買轉賣 研發大將"蔣尚義"離開會衝擊台積電?
外資看法?張忠謀帶領RD(研發)部門,RD是張忠謀強項?解讀?
台積電將生產6-7成蘋果A8處理器?和三星分食?
(四)
1.法務部長羅瑩雪今上任,她表示:將檢討監聽,儘快成立
特偵組監聽事件調查小組,並引進民間司法團體代表參與
2.檢察總長黃世銘今在立法院答詢表示,由於疏失未查證
監聽爭議演變至此,既嘔又難過,如有非法監聽他願負責
---財長張盛和:經濟已好轉,台股脫離谷底! 經濟真好轉?
國內政爭影響經濟多大?服貿仍躺在立院! 台灣經濟?
蘋果重頭大戲10月15號,蘋果發表新IPAD5和IPAD MINI 2
今天間諜照曝光
●有市場最愛"香檳金"還有新穎且酷的"太空灰"
兩款平板 特色?功能?有指紋辨識?預期銷售?蘋果派操作?
1.收8173跌56量684 外資-53億
---又是十字!三次9/10.24.27三天收盤見十字K
之後台股不是"跌"就是"陷入整理",今指數還
破月線,接下來台股?
---台股今天殺尾,台積電.國泰金.中信金.統一...
為何?誰殺出權重股?
---台股九月漲151點 第三季漲111點 台股十月?
---外資轉賣53億 十月外資繼續賣下去? 訊號!?
---財長:台股脫離谷底! 意味不會再探底?上攻有動能?
---財長:公股自發進場 財政部並未指示! 此話意思?
公股.護盤基金.八大官股行庫,有進場買股?護盤?
之前外資連20買,官股行庫不是在賣股票?現在買股?
2.亞股跌多漲少
---韓:外資24買.造船.汽車跌 韓股創兩周低
外資24買.買不動? 外資轉賣?韓股跟隨台股跌?
---日圓升至97 日股見六周最大跌幅
安倍明天調升消費稅 同時提出5兆日圓振興案
---匯豐:陸9月製造PMI50.2 陸股抗跌
中國明起放十一長假 10月8日恢復交易
---破年:深証 破月:上証.台.港 破季:道瓊.英
均線(月.季.半年.年線)全守:日.韓.歐(英除外)美(道瓊除外)
3.美國政府破產?白宮關門? 國際最大變數
---今9/30,明天10/1美國拉高舉債上限到期,美破產?關門?
眾院(共和黨多數)29日通過"政府臨時融資法案",附帶
條件是 健保法案要延一年(之前歐巴馬堅持不退讓)
參院(民主黨多數)回擊:不會簽眾院送來的法案
---美公債信用違約交換價格(CDS)攀高=違約機率高
美1年期CDS價格>5年期CDS價格 代表美國短期
違約機率很大 高過2011年夏天(兩年前財政懸崖)
---高盛:政府關門三週 拉低GDP 0.9%,下一季GDP只剩
1.6%(市場估第四季GDP:2.5%) 美股頭部確立?衝擊台股?
---美破產機率?歐巴馬會放任政府破產?國會將繼續協商?
協商時間多久?美股會震盪修正多深? ※每位專家看法
---美股企業超級財報周登場,哪些企業?可緩解美債利空?
4.國際變數 VS 台灣房市大問題
---日股重挫,因為安倍太過樂觀? 通縮經濟已正式結束?
結束通縮不等於轉成通膨? 日本經濟根本問題出在?
---國內房價漲.股市跌,因政府政策 錯了方向?
房價高漲,居民怨之首,民眾大罵! 房價飆漲,買房的錢,
是從股市抽出來的,股市不好,股民罵! 政策全盤錯了?
---不動產授信餘額7兆創歷史新高;佔GDP逾45%,房市資金
佔GDP比重太偏頗? 台灣經濟發展出現失衡? 投入房市
資金比例過重? 業界:房貸利率衝到5%房市面臨拋售潮?
---央行將重啟升息循環?衝擊房市嚴重? 營建股?金融股?
5.霹靂今興櫃站上200元,台灣文創業未來發展?
---霹靂布袋戲今興櫃,攻上200,霹靂業績?今漲一倍,股價
有逾200元實力? 霹靂布袋戲和黃俊雄布袋戲不一樣?
分家? 理念不同?布袋戲風格也不同? 家族內幕故事!?
---霹靂20年品牌轉型求變,正式轉戰全家便利商店通路
期待再創文化產業新價值 霹靂股可以介入操作?
---相關文創股漲?全面檢查文創股! 文創股操作?
---新上市(興櫃,上櫃,上市)後,剛上市的價格,往往是
股價史上最高點,為何?興櫃如何投資?訊息掌握?
---上市前,公司籌碼亂,一上市衝高,馬上賣掉,所以現在
新上市櫃股,沒有蜜月行情? 新上市企業財報也很詭異?
※新上市股有行情?操作?短線?長線?操作大教學!
****精采內容都在(周一)錢線百分百,睿涵與您分享專業****
國泰 全球資源基金 台幣 在 國泰新興市場基金、全球基礎建設etf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國泰全球資源基金台幣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Uhland也提到新聞來源連結: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3&SerialNo=140628&=pw ... ... <看更多>
國泰 全球資源基金 台幣 在 國泰新興市場基金、全球基礎建設etf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國泰全球資源基金台幣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Uhland也提到新聞來源連結: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3&SerialNo=140628&=pw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