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抗戰前德式師實戰經歷─鎮壓內亂(2):插曲─閩變
前情提要:
為了消滅宿敵─共產黨,蔣介石發動第五次圍剿作戰,並於該場戰役中投入德式中央軍,未料圍剿戰爭剛開打,鎮守福建的第十九路軍宣告獨立,並建立「中華共和國」,為圍剿戰爭增添巨大的變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到十九路軍,大家應該不陌生,因為他們曾經在一二八事變的章節中登場。他們的最前身是粵軍第一師,在北伐時期則屬於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第N次跟大家強調,國民黨的北伐是各方的勢力結合。在最初北伐的八個軍中,蔣介石真正能掌握的,只有由黃埔軍校師生組成的第一軍,且若純論戰鬥經驗,由廣東部隊作為骨幹的第四軍,還有經歷過廣西省內戰的第七軍,都比只念半年軍校就畢業的黃埔軍強上不少。
然後這些北伐初期部隊,除了較晚加入國民黨因此顯得獨立的廣西第七軍,通通都有共產黨勢力存在其中,像是第四軍中擔任北伐先鋒的葉挺獨立團,其成員幾乎都是共產黨。
從發展歷史來看,十九路軍的前身不但跟蔣介石不對付,反而跟共產黨交往頗深,例如十九路軍的指揮官─蔡廷鍇,他還參與過共產黨的南昌起義。
所以當蔣介石在一二八事變後,將十九路軍調往福建剿共,這本身就有驅虎吞狼的利用,但同時也讓十九路軍的軍官相當反感。而且蔣介石當時「先安內,後攘外」的對日避戰主張,對抗日情緒高漲的十九路軍來說真是不能反感的更多。
以上背景,都成為十九路軍反抗南京國民政府的原因,而他們的第一個行動,則是想聯合共產黨一起擊敗正在圍剿的國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閩變的爆發對整場圍剿行動具有爆炸性的震撼,先說共產黨這邊,毛澤東對此變局異常興奮,他認為如果能與十九路軍聯合並借道福建,共軍就能直襲屬於蔣介石統治中心的江浙地區,這可是殺傷力極強的一記窩心拳;對於蔣介石來說……福建叛變讓包圍圈破了個大洞!正在附近圍剿東路軍更有可能被前後夾擊呀!
於是蔣介石決定出動12個師的部隊鎮壓閩變,這其中包含3、9、36、87、88等德式師。想當初德式師與十九路軍在上海戰場並肩作戰,雙方打出了共同情誼,如今卻成為兵戎相見的對手,只能說:天意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針對閩變,國軍的戰略是先攻占福建省會─福州的外圍要點,之後再進行南北夾擊,威嚇叛軍自行瓦解。同一時間,十九路軍的高層認為自身軍力不足,於是決定以福州為中心主動收縮兵力防禦。
87、88師當時受命進攻古田,領軍的張治中勘察敵情後認為:「古田守軍人數雖少但防守嚴密,若逕行強攻恐怕損兵折將,不如先屯兵於城外,一方面勸降守將,另一方面則吸引十九路軍其他部隊增援,這樣就可以進行圍點打援。」結果局勢發展真如張治中所料,十九路軍果然派軍救援,結果被人多勢眾的國軍痛揍一番。
36師則和友軍負責進攻延平,本來36師只是擔任輔助去掩護友軍側翼,但在進行迂迴時,卻無意間發現敵方陣地缺口,於是立刻展開搶攻並迅速拿下延平城外的制高點,由於這個制高點能俯瞰延平城內軍隊的全部舉動,還能對城內進行炮擊,明白大勢已去,駐守延平的十九路軍守軍只能投降,整場戰鬥僅花一天就宣告結束,這使36師比預期更快的趕到古田,與87、88兩師會合。而古田守將眼看敗局已定,只能沮喪地開城投降,國軍順利完成搶占福州城周遭的初期目標。
眼看福州即將被包圍,十九路軍殘部自福州向閩南的泉州退卻,福州就在未經戰鬥下被國軍收復。此後,87師受命駐守福州、88師回防福建西北部繼續剿共、36師則在福州過完農曆新年後負責追擊任務。
十九路軍雖是一路敗退,但還是非常有章法的在莆田留下殿後部隊。結果36師的先頭部隊:216團,就在搜索行動中遭到敵軍機槍射擊,帶隊的團長甚至直接陣亡。
雖然初戰失利,但36師集結主力後立刻發動更猛烈的攻擊,順利從敵軍沿河佈防的防線中奪得一座橋,並俘虜對方1個連的守橋部隊。按說1個連差不多100多人,這個戰果只能算還好,沒想到從俘虜的審問中,宋希濂發現十九路軍殿後部隊的指揮官是一二八事變中曾併肩作戰的老相識。於是趕緊修書一封,勸對方快點投降。
十九路軍的指揮官見到勸降信,心裡還在猶豫不決時,手下慌忙呈報:「對方好像派兵要包圍我們!」
原來宋希濂除了溫情攻勢的蘿蔔,同時也準備要人命的棍棒,因此他派遣分遣隊迂迴,依但對方拒絕投降,就立刻準備包圍殲滅。
發現自己實在是無力抵抗但又不肯投降,十九路軍的殿後指揮官決定放棄防線後撤,於是36師攻克莆田,並和其他友軍包圍十九路軍的最後據點─泉州。隨後,十九路軍投降,作為曾經一起抗日的戰友,36師擔任解除武裝的任務,震驚一時的閩變至此完全落幕。
而蔣介石的目光,終於可以再次集中在他的死敵,也就是江西的共產黨身上。
圖片為:中華共和國的大致勢力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Lew Mon-hung劉夢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美貿易戰開打的時候,《環球時報》說甚麼要針鋒相對、寸土必爭、以牙還牙、奉陪到底等等,看上來很愛國,很革命。但是歷史上證明,必要的妥協才是爭取長遠勝利的有效方法。而所謂的不論是非,奉行以牙還牙,寸土必爭,往往收到相反的效果,招致更大的失敗。 七七蘆溝橋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四項宣言,第一是宣...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的推薦目錄: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早讀 1926年的今天(8月27日),葉挺獨立團在北伐戰爭汀泗橋戰役中奇襲敵軍,配合友軍一舉擊敗了北洋軍閥吳佩孚的守軍。葉挺獨立團雖隸屬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但實際上由中共直接領導,憑藉著鐵一般的紀律與頑強的革命意志,爲第四軍贏得“鐵軍”稱號!
新的一天從早讀開始,每天早上8:00,不見不散!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在 洪秀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英雄雖逝,英靈不朽。】
今天下午,柱柱姐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的身分,來到北伐戰爭汀泗橋戰役的舊址,悼念民國15年為了完成中國統一而犧牲性命的北伐將士們。汀泗橋之役是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為主力,為了完成北伐的使命,第四軍第10師、第12師在汀泗橋力克軍閥吳佩孚。在當時,此一戰役是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的一大關鍵,也為國家統一帶來一線曙光。
柱柱姐帶領同行的黨員同志,來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陣亡將士紀念碑」,向北伐戰爭中犧牲的先烈默哀、獻花,並表達最高的敬意。
柱柱姐說,北伐的歷史故事可歌可泣,但是卻是犧牲了多少人的性命才得以成就,而躺在這個紀念碑底下的先烈,當時都正值英年,為了國家的統一與未來,犧牲生命、長眠於此。
柱柱姐強調,實在不希望國家的未來,再因任何內部矛盾而產生傷害,更不希望這樣骨肉相殘的悲劇再度上演。最後,柱柱姐也懇切的說,兩岸之間本是血濃於水、骨肉相連,希望冬天快點過去,春天早點來,同時也希望兩岸未來能夠共同攜手合作,在世界上一起做抬頭挺胸的中國人。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在 Lew Mon-hung劉夢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中美貿易戰開打的時候,《環球時報》說甚麼要針鋒相對、寸土必爭、以牙還牙、奉陪到底等等,看上來很愛國,很革命。但是歷史上證明,必要的妥協才是爭取長遠勝利的有效方法。而所謂的不論是非,奉行以牙還牙,寸土必爭,往往收到相反的效果,招致更大的失敗。
七七蘆溝橋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四項宣言,第一是宣布三民主義是中國今日所必需,中國共產黨願意為三民主義的徹底實現而共同奮鬥;第二是宣布在全國範圍內停止暴動政策和赤化政策,不再推動以推翻國民黨政府為目的的暴動和赤化;第三是宣布取消蘇維埃的蘇區;第四是宣布取消中國工農紅軍的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統一領導。
但是,由1927年8月1日中共發動南昌起義以來,一直到1937年的蘆溝橋事變爆發,整整十年內戰中,國共兩黨結下了血海深仇。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紅軍損失了90%,很多共產黨員對國民黨政權懷著血海深仇。但是全面抗戰一爆發,共產黨作出了必要的妥協,連蘇維埃蘇區也取消,甚至連中國工農紅軍的番號也可以取消,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妥協和退讓。
所以說拳頭往後縮一縮,是為了更有力向前打出去。作為一個當權者、一個政黨領袖、一支軍隊的領袖,不論在政治鬥爭、軍事鬥爭好、還是外交鬥爭,總是要有時進,有時退;有時要鬥爭,有時要退讓;有時要堅定,有時要妥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SehHLEPHNc/hqdefault.jpg)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在 Re: [問題] 關於民國初年北伐- warfare - PTT學習區 的推薦與評價
... 軍以南昌─九江為目標(朱培德指揮) 以張發奎的第四軍(素有稱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為鐵軍、第七軍為鋼軍) 獨自擔任攻打汀泗橋的正面第四軍下轄陳銘樞(民國22和李濟琛(蔣 ... ... <看更多>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在 1926年民國蔣介石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與共產黨)誓師 ... 的推薦與評價
國民政府在北伐戰爭中,除了透過直屬的 國民革命軍 , 也吸收中國各地反北洋勢力,成功將北洋軍閥及其掌控的北洋政府瓦解。北伐結束後,國民政府完成形式上 ... ... <看更多>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在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軍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國民革命軍第 七十 四軍 , 受中華民國政府領導,信仰三民主義,民主自由。於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組建,由第51師、第57師和58師組成,全軍共3.2萬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