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在一起_談劇團組成的世代轉變
▛ #於是_我們在一起之後
「在一起」不只是他們的組團與工作方式,更可意識到的是:我們會同時認識個別創作者與劇團,而他們與劇團間的關係可以連結更可以分割,各有各自的標誌,不一定會被「一對一」的黏著。
從「在一起的方式」,到「在一起之後做什麼」,這些被歸類為「新生代」的創作團隊藉由共同創作的方式,背後更有「品牌化」的思維存在,以及如何將團隊作品有系列的執行來落實。但,此時也會面臨到:個人任務與團隊目標間的衝突。也就是這些各具特色的創作者,能否真的順著同個方向前進? ▟
—文字 吳岳霖
⦿ #PAR表演藝術 2021年9月號341期
⦿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幕後團隊的進擊─跨域攻勢大揭密╱幕後解析
☛ 完整內容傳送門:https://reurl.cc/vg16q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藝」想天開:平珩的創意工作學」介紹 訪問作者:平珩 內容簡介: 用藝術家的心,做上班族的事。 「國家文藝獎」得主、前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凝鍊30年工作經驗的智慧結晶! 「人」沒有標準答案, 「心」沒有框架限制, 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後, 創意,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國家兩廳院特色 在 吳志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到國家音樂廳欣賞樂團的演出,由於防疫,梅花座位更寬視野也好,驚喜發現 #葉佳修 老師也在現場。葉老師是十分了不起的創作家,作詞作曲、製作編曲演唱,流行樂界各領域的音樂工作,經歷豐沛。一直到現在,老師仍持續創作中。
即使是面臨新冠疫情,有許多優秀音樂人還是一直努力不懈。音樂等藝文產業也是我們本來的強項,值得支持。除了有消費行動、改善產業環境外,對產業的相關知識有更多的了解,也是一種呵護。
就以近期本屆 #金曲獎 年度歌曲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究竟有無 #抄襲 所引起的熱議,正是我們多認識 #智慧財產權體系 ,尤其是 #著作權 相關概念,藉以支持保護產業的最佳時機。
相較於其他主要智慧財產權類型,例如商標、專利等,著作權有許多不一樣的特色:
1. 著作權採創作主義,創作完成即取得權利;商標、專利則採註冊主義,須提出申請,經主管機關審查獲准註冊,始生效力。
2. 商標、專利原則上先註冊者有排他專屬權利;著作權則不排除相同或近似的內容,皆取得著作權,只要沒有”抄襲”事實即可。所謂的”抄襲”,在著作權法上是用 #重製 或 #改作 的概念來描述。至於有無違法重製或改作他人著作,法律實務上會用”有無接觸”及”內容是否實質相似”來做判定。
3. 商標、專利的權利人較為單純;著作權則相當複雜。例如我們聽到的一首歌,至少就含有有詞、曲、編曲、演奏、錄音、演唱等著作成分,而最終是以”錄音著作”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所以,當我們在討論”刻在”到底有無抄襲的時候,不能僅以聽起來某部分很像某首歌的某部分來認定,即使有喚起大家對其他歌的記憶或聯想,也不能直接就認為抄襲。畢竟,我們洗澡時隨口哼唱亂編的旋律,很可能在事後被外人檢驗與某些已發表的歌曲有相似之處,但事實上我們可能根本沒聽過(接觸)那些歌。你也可能會覺得某些曲風的歌聽起來很類似,很多歌甚至可以接來接去還很順耳。所以到底有無侵害他人著作權,最後仍然要經司法依前述”有無接觸”及”內容是否實質相似”的抽象原則來判定,而這兩個不確定法律概念的認定都需要經過雙方精細的辯證,恐無一成不變的鐵律(例如幾小節相似或百分之幾相似)。許多前輩音樂人善意的評論或提醒,是基於對藝文產業環境的愛護。而若有進行至司法程序的案子,必須說,可能是既細膩又冗長的過程。
再者,大家質疑”刻在”抄襲的成分其實是”曲”的部分,評論的對象理應針對作曲者,而非演唱者,只是演唱者比較紅而已。我們常會說這是某人的歌,其實嚴謹地說是某人唱紅的歌,或某人的主打歌,或是某人做的曲。同樣的,為了搞清楚到底有無抄襲英文歌 #Reality ,有人透過私訊問到了Reality原唱者的回應,真是鍥而不捨,不簡單。但我認為如果能問到Reality原曲作者的意見,或許答案會更貼切、更容易被司法機關接受。
我們也許不用這麼傷腦,就只要敞開心胸多欣賞多支持藝文的創作與演出就好。樂團今年還有實體和線上場次,參考參考喔!
2021/10/3 (日) 14:30 樂團將再度前往高雄衛武營演出
🎫音樂廳購票傳送門》》》
https://reurl.cc/0j0ogM
◎兩廳院付費會員9折、免費會員(廳院青)9折
◎龍潭愛樂之友9折需驗證
◎團體8張以上85折優惠(請洽子于老師)
❤️國家音樂廳線上音樂會(9/12、9/15、9/17~19:30)
🎫線上音樂會購票由此去》》》
https://reurl.cc/eEeLeL
折扣方案
◎兩廳院付費會員9折、免費會員(廳院青)9折
◎龍潭愛樂之友9折
國家兩廳院特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藝」想天開:平珩的創意工作學」介紹
訪問作者:平珩
內容簡介:
用藝術家的心,做上班族的事。
「國家文藝獎」得主、前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凝鍊30年工作經驗的智慧結晶!
「人」沒有標準答案,
「心」沒有框架限制,
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後,
創意,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優秀的「行政者」必須嚴謹守序,按部就班地完成每項任務;傑出的「藝術家」能夠打破框架,用無窮的創意開創無限可能。若將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特質融合進一份工作中,就是「藝術行政」。
作為台灣舞蹈界「藝術行政」的開路先鋒,「國家文藝獎」得主平珩從創立「舞蹈空間」舞團開始,便發揮「無所不能」的多工能力,無論取名、訓練、監督,還是公關、宣傳、招攬觀眾,每件事都「事必躬親」。
她一方面要針對不同性格、背景各異的編舞家和舞者妥善協商,調和鼎鼐;另一方面面對場內場外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更必須頂住壓力,隨機應變。而透過每個看似繁瑣的細節,她也逐漸領悟出「打破框架」的工作哲學。
「藝術行政」就像是一座橋梁,將每個藝術家的出類拔萃,轉換為每位觀眾生命中的一期一會,是專業,是事業,更是志業。不管是正在從事表演藝術工作或有志於此的你,還是想要深入了解舞台幕後不為人知秘辛的你,甚至只是在台下「看熱鬧」的你,這本書都能為你開啟嶄新的視野,為日常的工作創造價值,昇華為獨一無二的「藝術」。
作者簡介:平珩
大學念的是英文系,在22歲以前,喜歡跳舞,一心只想做個舞者。赴美留學後,赫然發現原來過度樂觀的人,並不適合吹毛求疵的表演生涯,紐約的花花藝術世界開啟了她不受限的創意概念。
回台之後,因緣際會,開始投入藝術行政工作,在一切都還在啟蒙的年代,一步一腳印地「做中學」。她成立皇冠舞蹈工作室,創辦台灣第一個黑盒子小劇場,全力支持藝術家「天馬行空」與「無法無天」的創作,全面改變台灣小劇場的表演體質,打造出「狂野自由」的風貌,也在小劇場中打造出國際的交流網路。
她創辦「舞蹈空間」舞團,32年來邀請了56位編舞家、168個設計者發表了83個現代舞製作。「舞蹈空間」孕育出各有特色的台灣編舞家,也是歐美編舞家開心合作的平台。
她在台北藝術大學任教近三十年,盡心為學校藝術教育扎根,也無私地對於藝術環境的開發盡力。
她「不務正業」的工作很多:曾任「表演藝術聯盟」首屆理事長,率眾家藝術家們走進基層,也媒合了921震災地區超過25,000人次的藝術教育課程;受邀擔任台灣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的兩廳院藝術總監;接下2009年高雄世運開幕典禮總製作人,規畫2,500位表演者共同演出;運用舞譜紀錄的專業,投入台灣原住民祭儀舞蹈的研究與保存……
包山包海的藝術行政工作練就了她另一種「舞」功,吃苦耐勞是舞蹈人的天性,合作學習是進步的動力,不默守成規是創造的基礎,各種挑戰都是解決問題的大補丸,而她的「創造」,還在持續著。
作者粉絲頁: 舞蹈空間舞團 Dance Forum Taipei
出版社粉絲頁: 皇冠文化集團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國家兩廳院特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藝」想天開:平珩的創意工作學」介紹
訪問作者:平珩
內容簡介:
用藝術家的心,做上班族的事。
「國家文藝獎」得主、前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凝鍊30年工作經驗的智慧結晶!
「人」沒有標準答案,
「心」沒有框架限制,
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後,
創意,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優秀的「行政者」必須嚴謹守序,按部就班地完成每項任務;傑出的「藝術家」能夠打破框架,用無窮的創意開創無限可能。若將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特質融合進一份工作中,就是「藝術行政」。
作為台灣舞蹈界「藝術行政」的開路先鋒,「國家文藝獎」得主平珩從創立「舞蹈空間」舞團開始,便發揮「無所不能」的多工能力,無論取名、訓練、監督,還是公關、宣傳、招攬觀眾,每件事都「事必躬親」。
她一方面要針對不同性格、背景各異的編舞家和舞者妥善協商,調和鼎鼐;另一方面面對場內場外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更必須頂住壓力,隨機應變。而透過每個看似繁瑣的細節,她也逐漸領悟出「打破框架」的工作哲學。
「藝術行政」就像是一座橋梁,將每個藝術家的出類拔萃,轉換為每位觀眾生命中的一期一會,是專業,是事業,更是志業。不管是正在從事表演藝術工作或有志於此的你,還是想要深入了解舞台幕後不為人知秘辛的你,甚至只是在台下「看熱鬧」的你,這本書都能為你開啟嶄新的視野,為日常的工作創造價值,昇華為獨一無二的「藝術」。
作者簡介:平珩
大學念的是英文系,在22歲以前,喜歡跳舞,一心只想做個舞者。赴美留學後,赫然發現原來過度樂觀的人,並不適合吹毛求疵的表演生涯,紐約的花花藝術世界開啟了她不受限的創意概念。
回台之後,因緣際會,開始投入藝術行政工作,在一切都還在啟蒙的年代,一步一腳印地「做中學」。她成立皇冠舞蹈工作室,創辦台灣第一個黑盒子小劇場,全力支持藝術家「天馬行空」與「無法無天」的創作,全面改變台灣小劇場的表演體質,打造出「狂野自由」的風貌,也在小劇場中打造出國際的交流網路。
她創辦「舞蹈空間」舞團,32年來邀請了56位編舞家、168個設計者發表了83個現代舞製作。「舞蹈空間」孕育出各有特色的台灣編舞家,也是歐美編舞家開心合作的平台。
她在台北藝術大學任教近三十年,盡心為學校藝術教育扎根,也無私地對於藝術環境的開發盡力。
她「不務正業」的工作很多:曾任「表演藝術聯盟」首屆理事長,率眾家藝術家們走進基層,也媒合了921震災地區超過25,000人次的藝術教育課程;受邀擔任台灣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的兩廳院藝術總監;接下2009年高雄世運開幕典禮總製作人,規畫2,500位表演者共同演出;運用舞譜紀錄的專業,投入台灣原住民祭儀舞蹈的研究與保存……
包山包海的藝術行政工作練就了她另一種「舞」功,吃苦耐勞是舞蹈人的天性,合作學習是進步的動力,不默守成規是創造的基礎,各種挑戰都是解決問題的大補丸,而她的「創造」,還在持續著。
作者粉絲頁: 舞蹈空間舞團 Dance Forum Taipei
出版社粉絲頁: 皇冠文化集團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國家兩廳院特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日本劇場大師--鈴木忠志,跟台灣團隊共同打造一出新型歌劇「茶花女」,10號起在國家戲劇院進行世界首演,這齣以台灣流行歌曲貫穿西方經典愛情的劇碼,經過鈴木忠志重新詮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台灣味道,相當有特色。
雖然彼此相愛,但因為社會背景差異大,男女主角在社會環境壓力下,最後還是悲劇收場!
這是兩廳院今年的開春大戲「茶花女」,全劇以法國作家小仲馬的原著小說為主軸,導演則是來自日本的劇場大師、鈴木忠志。
為了讓觀眾耳目一新,他首度嘗試讓新人挑大樑擔綱演出男女主角,還把自創的「鈴木方法」表演體系,傳授給新生代演員,這套訓練法則,強調演員腰臀以下的下半身力道展現,要同時兼顧演技和唱歌,對演員來說,是一大挑戰。
多種語言文化融合,向來是鈴木忠志戲的一大特色,因此這回還特別邀請剛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吳朋奉來參與演出,在舞台上大唱台語歌。
繼「酒神」及「大鼻子情聖」等暢銷劇作後,鈴木忠志首度為台灣量身打造台灣版「茶花女」,拼貼了『跟往事乾杯』、『愛拼才會贏』、『最後一夜』等十多首台灣流行音樂史上、最膾炙人口的情歌,讓這個歷久不衰的愛情題材,給台灣觀眾不同體會。
記者賴淑敏邱福財台北報導"
國家兩廳院特色 在 國家兩廳院NTCH - Opslag 的推薦與評價
國家兩廳院 為臺灣最成熟的國際級藝術中心,也是亞洲具代表性的當代劇場之一。共有四座室內表演空間,包含戲劇院、音樂廳、實驗劇場、演奏廳。每年進館人次逾65萬。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