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平安股價崩跌,這些持有的基金績效自然也黯然不少,從這20檔近半年來的投資績效來看,包括中國信託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50不含A及B股ETF基金、摩根中國亮點基金、富邦恒生國企ETF基金、台新MSCI中國基金、國泰富時中國A50等基金報酬率皆跌破逾1成。」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國外b型企業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Martech
【ID、ID,還是ID】
本週前三則都是跟ID有關的新聞,也就是關於廠商怎麼運用你我在網路上的足跡找到我們。
說來有點像廢話,利用我們在網路上的足跡,就已經知道是我們的足跡了,為何還需要知道找到我們?
前幾期提過,由於谷歌與蘋果兩大陣營對隱私權的支援持續強化,品牌廣告商要保有原來的消費者資訊,難度大幅提高。即使有替代方案,但相較原案也是又貴又難用(費用與技術門檻均高)。
這三篇就是超大、大與中型企業如何一步一腳印地搜集消費者資訊的過程。
WPP 廣告集團退出臉書的廣告代理商審查業務。臉書廣告費用是以十億美元起跳的業務,放在任何一個規模的公司都不是小生意,為什麼已經連續擔任多年廣告代理業務的WPP集團要放棄呢?
據媒體報導,有可能是因為臉書的監測與補償措施十分嚴格。大家知道網路廣告告買有許多假流量風險,也衍生出一票監測廣告量的產業。一般公司可能會任監測公司與大廣告集團說了算,但臉書這種等級的公司必然有自己超越監測的能力。而對WPP集團來説,應對監測也不是問題。
那為什麼會因此退出審查呢?我推測跟成本不可控制有關。
因為被監測到了後要補償,假設補償是要買其他廣告補滿流量,那就代表成本的增加,也就是利潤的降低。
一個營業額確定,但是成本不可控制,利潤風險難以管控的生意。對股東來說實在難以交代,不如放著冷一冷。
那為什麼電通等其他集團還持續參與審查呢?對新業務與既有業務的差異態度。對電通等集團而言,拿下臉書是拿下新增的業務,而對WPP集團則是維持既有業務。所以一個退出,一些繼續。
第二個新聞是NBCUniversal 也就是旗下有環球影城的公司,新聘數據長。數據長的背景不是分析公司,不是硬體公司,而是電通集團。任務不是更好的預測、更多的機器學習,而是資料的收集、儲存、匹配。
關鍵在匹配,也就是把消費者在網路上不同來源的足跡拼湊在一起壹起,知道昨天去看環球影城網站但沒有登錄的你,就是今天看到功夫熊貓片段停下來的你。
NBCUniversal再根據匹配拼湊出來的資訊,對你投放廣告或者產生適合的產品。
而這工作的難度是需要外找一個來自廣告界的數據長,可見一般。
第三個則是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 ,顧客數據平台)領域迎來第三個獨角獸企業,Amperity。
Amperity 擁有ID 比對的專利,專長是節省40%的費用,幫助業主多收集144% 的消費者ID資料,用以進行標籤整理與模型預測分類等工作。
客戶包含GNC、brooks 與一些戶外用品品牌等。據傳董事會成員包含星巴克。
相較於台灣甚至中國的顧客數據平台,通常強調模型預測與行銷自動化等『看得見』的功能,國外業者則強調在ID收集匹配的能力。由臉書與NBCUniversal 的動作來看,我們可以想像其原因(比對能力越強越快,就能越迅速完整的收集到消費者資訊,用系統快速做出對應行為。)
.
本週最後一則新聞則是電子商務領域的新星,Fabric,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從種子輪、A輪到B輪。而且B輪的投資費用上億美元,估值據聞到達8.3億美元(相較於顧客數據平台才第三個估值十億美元的難做生意)
Fabric號稱自己是無頭電商(headless),我們可以想像成是前端怎麼接都可以的電商後台。
目前不管是Amazon或者Shopify 都是全套型服務,但當電商業務持續發展,品牌業者不會只拘泥於自有網站或者是綜合電商等等,無頭式電商就會像網路電商業務的大型後勤,市場增長速度是可以想像的。也難怪估值可以持續翻倍。
....
本週收集資料過程,看到好幾份Martech 週報與月報,國內外都有,但都寫不久就沒有持續了。而默默的,拖稿中我也寫到了第四期,希望至少能夠持續寫十期,而未來至少能寫滿一年以上。
有看到這邊的請轉發按讚或到留言拍手吧~ 感謝大家
國外b型企業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跨境戰疫系列講座】4/23 錢進東南亞第一步!B2B商業開發實務
【講者#02】陳振豪/集客數據行銷 Inboundmarketing,創辦人
【分享講題】建立東南亞通路,必備的LinkedIn廠商開發術:http://ecfit.co/VByOnHD
【分享大綱】
1. Linkedin為何適合用來做B端開發
2. 如何用Linkedin做開發pitch conversation
3. 東南亞的開發注意事項(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
連續創立兩家銷售額超過250萬美金的企業,同時也曾擔任多家大型企業的數位顧問,主要負責開拓企業國際市場、整合國外最新技術、海外代理洽談與國際客戶開發工作。曾取得日本QQ English 語言學校代理權,一年銷售超過2000萬新台幣 ,並且與多家日韓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爾後創立集客數據行銷(Ibound Asia),並且通過 LinkedIn 建立海外渠道通路,讓集客數據行銷取得多家來自香港、日本企業的客戶, 並且透過多年累積的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的實戰經驗,深入了解東南亞的開發技巧,以多元產業領域的實戰成功經驗,結合數據分析,為企業量身定制專屬的行銷策略,提高企業銷售率。
疫情下無法出國參展,如何跨境東南亞?早鳥現省$1,000!只到4/16(五),多人同行省更多☞☞http://ecfit.co/VByOnHD
====================
4/23(五)下午1:30~5:00
TeSA青島學堂(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二樓之一)
立即報名:http://ecfit.co/VByOnHD
客服LINE@:http://ecfit.co/AK4CP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