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少年隊
那次承辦的警員,不同於過去我所遇到的那種劈頭就是對我大小聲,他第一句話竟然是問我有沒有抽菸。這與以往的經驗不同,使得原本站著三七步、態度輕浮的我當下整個僵住,無法立即做出原本該有的反應。
“你們這些中輟生都是社會的毒瘤!”
“國家有你們真的是恥辱啊!”
“你們都是些人渣知不知道?”
“瞪什麼瞪?妳這敗類!”
在我的經驗裡,被帶到少年隊就像是國中時被叫到訓導處一樣,警員對我們不是嘲諷,就是咆哮。我回過神來,想起自己現在應該要有的反應,硬是強裝出鎮定來掩飾自己上一秒的錯愕:「我菸癮很大啊怎樣?一天都要抽兩包菸啦,你要罵我是敗類了嗎?」
「我要去外面抽菸,妳要不要也來抽一根?」
即便內心十分忐忑,倔強的我還是跟著他出去了。不應該是這樣的,這警員太奇怪了,他究竟想幹麼?他到底想使什麼詐?他想在大馬路上罵我嗎?還是要叫附近的人都出來看,然後當眾羞辱我?
到了警局騎樓後,他點了支菸深深抽了一口,在該名警員愜意的吐著煙霧時,旁邊的我還在強裝鎮定想找出自己的菸。
這下糗了,我沒帶到菸。
無法藉由抽菸來偽裝的我,只能夠透過一直不斷重複著翻找,那其實也沒多大的包包來掩飾我的慌亂。警員看我在那邊摸老半天,遞給我一支菸說:「免找啊啦,我請妳抽。」
他不只遞菸給我,還幫我點菸。
點菸並不是為了討好眼前的對象時,才會出現的巴結行為。尤其對我們這些”壞孩子”來說,幫對方點菸在某些場合下,是一種表示自己認同,且尊重對方才會出現的行為。就如同過去跟那些朋友們抽菸時一樣,我們在為彼此點菸的同時,也是在藉由這個動作向對方表示:「你是我的兄弟。」
「妳以為我會罵妳吼?哪有什麼好罵的啦?」
「我在少年隊那麼久了,天天都在看同仁罵小孩。」
「罵一罵就會乖的話,那些孩子怎麼還會一直被送進來?」
剛開始的我還是充滿戒心的,在警員自顧自地說了一段時間後,我才終於開口回答他幾個問題。他問了我很多事情,像是平常跟父母關係如何、在學校有沒有很好的朋友、有沒有被同學欺負、為什麼不想回家什麼的。
那是我第一次對一個大人說那麼多話,因為對時間與記憶有點錯亂的我,講出來的內容可能非常的荒謬,甚至是一點邏輯也沒有。但是那位警員從頭到尾,都沒有打斷我講的任何一句話;在我說話的時候,他就是抽著他的菸,靜靜的聽著我長篇大論、淘淘不絕。
雖然他可能大我至少二十歲,但卻沒有像我平常面對的那些大人一樣,把我當成一個幼稚的孩子,不管我跟他們講什麼,這些大人只會嘲笑我整天都在作夢;我平常面對的那些大人們,不是把我當成空氣般的無視,就是完全不管我在講什麼直接先否定。
那次與該名警員的對話,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而且對方還是個大人;那次也是我最後一次被帶去少年隊,因為我跟他約定了我不會再進去,他說他相信我。
他說,他相信我。
*******
👇🏻完整著作內容請加入社團觀看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支持花花業配的產品,讓花花可以安心照顧孩子並持續寫作,與大家分享個體心理學❤️
最順暢的益生菌👉🏻 https://reurl.cc/AgZmpE
國中中輟生會怎樣 在 幸福心理師/插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終於有機緣看完《日常對話》這部電影
裡頭涉及了許多社會議題,包含對父權的憤怒與壓抑、貧窮的困境、性別刻板印象,以及對女同志的歧視等等
影片的精神很像走過一趟心理諮商的歷程
藉由拍攝,導演得以還原媽媽的生命經驗
再藉由對話,雙方得以澄清了多年來對彼此的誤會
最後,再藉著從一個他者的角度重新「觀看」自己的生命經驗
內心的自我覺察與領悟由然發生
鬆綁多年來放在心中無法訴說的「結」
彼此的關係也由此開始變得不一樣
注入了對他人與對自己的慈悲、原諒與愛
這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
而且,我也很慶幸自己的工作正是在教導別人如何做自我覺察
正如導演在映後所說,如果當初他沒有上過「自我覺察」的心理課程,他也不曉得該如何去面對這種生命被憤怒包圍的感覺
他說「每個人這一生都應該有機會去上這樣的課,去重新認識自己」我非常認同
尤其是最近開學,輔導室接連收到四個拒學學生
再加上我在外校服務的新案也是拒學議題
另個他校的同事也表示近來拒學案量增加
忽然我有個感覺是...這並非單一個案,而是演變成社會現象了
而社會現象的背後可能就像導演所說的「階級不流動」以及我覺得是「過於強調外在的養成教育,忽略內在力量的形塑」
所以,貧窮與缺乏內在力量的下一代不斷地增生
再加上大環境資源短缺愈來愈嚴重
適者生存的現象也愈來愈多
以致於人際疏離的現象也會更加嚴重
因為,如果連自己的生活品質都難以維持了
怎會去考量到他人的處境呢?
更何況是那些連生存或自我照顧都有困難的老人?
尤其最近日本出了兩本《下流老人》的書
真的會讓我開始思考
究竟要買房好?還是不買房好?
買房要揹負債,可是誰知道明天會怎樣?
生命與其說是自己可以決定的
不如說它更像「洪流」般只能跟著走
而那些結婚又有孩子的人肯定比我更辛苦
因為債務更大,大半個生命都得投入在賺錢中
即使養兒育女的過程能體現類似自我療癒的歷程
但不一定每個家庭的資源都足夠到可以給孩子這些愛
更常見的是彼此的關係形成一代又一代難解又痛苦的因緣
只因為我們其實並沒有解決自己內心的問題
就急著想要去找一個人來愛自己
結果盲目的愛所誕生的結晶
也會因為父母的關係直接承接了上一代的問題
而當我想到這些時,再看到我校那些衝動、輕狂的中輟生
他們也是被洪流沖過來的孩子
沒有念書的先天環境,爸爸媽媽都是藍領階級
也沒有好的經濟條件讓他們獲得更多的資源
在他們眼底,老師們只是一群僵化、說話尖銳、老是用成績來歧視學生的人,殊不知,他們一旦認定如此,世界對他們就會愈加殘酷,因為適者生存法則依舊無所不在,只是對於未成年,大家比較通融而已
由此,我也深深感受到身為一個諮商師不代表就能贏得過那股強勁的流
就例如,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是老師或家長的問題比較大,但我們不能直接這樣說出來
因為這是無效的,也很容易造成關係之間更加緊張
那能怎麼做?我得坦承,能做的真的有限
雖然可以做學生,可是剛好國中生這個年紀
他的前額葉尚未發育完成
因此,在認知、語言、感受的表達以及自我覺察上都有其難度
我們沒辦法要一個國中生做到大學生的程度
更何況要他轉變?
而且,有時我在看學生跟老師之間的關係
會覺得那好像是他們必經的歷程
若不是自己內心有這些議題,怎會剛好遇到這個人就彼此卡住了呢?
所以,我幫助的就不只是學生
而是只要任何一方都能對我所說的有所領悟
就能有所改變
好啦~就先記錄到此
國中中輟生會怎樣 在 小草Grass 日々は楽し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跟大家說個故事,我其實呢,在小時候也曾被排擠過。
我懂那種大家都不會站在你這邊的孤立感,我也懂連自己都唾棄自己的感受。
排擠的實質原因並不重要,重點是這種冷漠到處都在,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甚至是家庭。
國中時,我讀的是美術班,所以師資很不錯,相對的課業競爭其實很激烈。
在當時大家都在乎名次功利的環境中 (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是如此? 也許是)
其實我記得當時過的不太快樂,就算我成績不算太爛的,大概中上吧?
每每看著前幾名的學生,只要成績不錯、品行不錯就能定義為「好學生」,而我,就默默覺得自己似乎永遠無法當上所謂的「好學生」。
我後來因緣際會認識了其他班上的同學,我的那個朋友,不愛唸書功課超爛。
爛到每張考卷都個位數那種。
我去過她家一次,她是單親家庭,家裡很昏暗,而且爸爸很兇,偶爾會用暴力。
她弟弟總是不在家,可是她還蠻關心弟弟的。那年還不到十八歲,就偷偷的打扮,看起來很成熟,跑去小攤販打工。
她很直爽,很講義氣,雖然她的際遇與我不同,但是我覺得她很單純可愛,她也跟我一樣只是個孩子。
後來,她交了男朋友,是個會抽菸講話有點大聲的中輟生。接下來就未婚懷孕了。
再後來,我因為要進入升學考試,漸漸的沒有時間去隔壁班找她玩,也不確定後來她怎麼了。
但認識她的這段時間,我彷彿開啟了不同的思考。
她在別的老師眼中是爛學生,簡直爛透了,老師一提到她就搖頭。愛惹禍,不愛唸書只會打扮,還未成年搞大肚子。
這件事傳開來,同學之間偶爾都會聊到,語氣中都是看不起、都是不屑。
我當時沒有說什麼,但在我心裡,我覺得她的本質跟我們沒有什麼差異,我們都只是孩子。
看著班上家境很好功課也好的同學,炫耀著出國玩買的紀念品,我實在沒什麼興趣,反而有一種隱隱的不滿在心裡。
我當時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感覺。
長大才知道,那種階級感,充滿功利的眼神,都讓我覺得很厭惡。
最近發生的事情,大家開始聊起了廢死刑的事。沸騰中,我發現我們的社會有許多仇恨,以及很多偏見,很多以偏概全。
就像有人討厭部落客,有人討厭政治,但其實其中也許有好的東西,不該以言廢人。
也有人認為愛漂亮的女生整天聊著化妝品,就是無腦的笨蛋。(笑)
我們的社會,時常看不起不同際遇的人,但是所謂的「壞學生」跟「壞人」,也許一開始,跟大家沒什麼不同,只是有著不同的遭遇。
在這樣的遭遇中,漸漸的,他們被放棄,被唾棄,在最黑暗的水溝中游走,從此,走往人生的分岔路。
所以,我覺得與其此刻討論廢不廢死刑,應該更重視的是人生教育。
(希望大家不要討論死刑,重點不是這個,我不想看到有人在下面留言吵架XD)
除了關心教育,讓學校該教的不只是功利,不只有分數,應該教的是面對人生的種種智慧。
還有,必須學會自我救贖,我覺得非常重要。
學校就是個小型社會,被排擠有時也許有原因,也許沒有。
無論怎樣,那種處境會很痛苦,會很挫折,覺得人生不知道還有什麼意思,為什麼是自己要被這樣對待?
我們會希望有人來救我們,誰可以伸出援手,可以看見我其實人並不壞,我也渴望被愛。
這樣的處境,往往就是醞釀悲劇的開始。
但我必須說,這個世界,大家都先顧慮自己,先把自己顧好了,才會有機會去看四周的人。
所以能看見你,並對你伸出援手,去拯救你的人,並不多。
很殘酷,很冷漠吧?但是事實上就是如此的。
我們無法拯救所有人。
(甚至,你曾參予過這樣的冷漠,只是不自知。)
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學會自救。
我自己就是如此走來,我知道這是很重要的一課。
除了無止盡讓自己深陷在黑暗之中,充滿痛苦與恨的想法之外,你其實,會有更多時間能與自己對話。
也許你會發現自己喜歡畫圖、唱歌,你可以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看看書也好,寫寫日記也好,
或者你喜歡運動,喜歡早起時看著窗外的景色,喝一杯溫牛奶。
找不到也無所謂,
你可以在天氣好的日子,試著赤腳慢慢走在草地上,看著天空曬曬太陽,原諒自己,流流淚。
我認為,被討厭才不需要勇氣。
你根本不需要佯裝自己很勇敢去承受所有的「討厭」,你可以大哭大叫,你也可以悲傷,你擁有悲傷的權利。
不需要假裝自己沒事,再去笑臉迎人。
但是,發洩完,記得必須把心練強壯。
出社會後,我曾遇過更糟糕的事。我國高中就接觸工作,在路邊發過傳單,也上過舞台,見識過許多人情冷暖,
我知道冷漠的眼神,也知道期待的眼神。
所以我知道,必須把心練強壯。
工作時,我曾認識很糟糕的女生,她價值觀與我完全不同,吸毒之外私生活混亂導致她墮胎好幾次。
她做出許多過分的事情,我非常不諒解,她向我求助,我也實際上去幫助她,可惜的是,她連自救都不想。
我覺得這就是差異點。
有些無可奈何,是因為連自己都放棄自己,就算有別人幫助,依然認為自己只有這樣的人生可以走,認為自己就是爛,反正就是爛,不停的抱怨。
但有些人,在刺蝟的武裝下,其實心裡是希望自己可以被愛、被改變,只是找不到方法罷了。
我不是聖人,不是要大家要去原諒誰,事實上我自己也做不到完全的諒解。
就像也許有人也不會諒解我一樣。
你當然也有權力去討厭誰、恨誰。
但,那年,還好我有認識那個功課不好的「爛學生」,還好我曾被排擠過,還好我曾看過完全自我放棄的人,
我才真正體悟自己可以為了自己努力,而這種努力與蛻變,
並不是在暗處抱怨自己或抱怨人生就能做到。
相反的,你想擁有正面的人生,那就要看盡這個世界的黑暗與墮落。
你要先看懂某些冷漠,你才會知道要怎麼對別人熱忱。
有恨,也有愛。
不要總是抱怨這個世界,不要總是等著別來人救你。
在那之前把心練強壯,
學著自救,學著饒恕自己,學著接受自己,學著看見自己渴望被愛,努力愛自己,努力讓自己被愛。
然後,要去學著去看看別人,關心別人,看看教育出了哪些問題,不要讓自己的痛苦遭遇,延伸到別的人身上。
說起來,
當年那個功課不好的「爛學生」,年紀輕輕就打扮的花枝招展,讓自己看起來很成熟,
只不過想多打幾個工,讓自己有些盈餘可以繳學費、可以給弟弟。
在我心裡,她的堅強比許多人都值得尊重。
我們可以期待環境與人給我們的教育,但是,別忘了,我們當然也可以自己教育自己,
多看點有意思的書,多認識有意思的人,學會流淚,學會真正的快樂,學著思辨,
自然而然,心也能強壯的。
人就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