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辛苦的勞動兄弟
嘉義市污水系統第一期分支管網第2.3標工程今天開工,預計111年8月完工,屆時嘉義市接管率將可以達到5.1%以上。
感謝辛苦的勞工兄弟在最炎熱的夏天、最毒辣的太陽下啟動這項攸關嘉義市進步的工程,有您的付出讓我們對城市的未來能有更美好的想像。
光宏也期待新的建案、尤其是大樓的建案,在興建的過程中將污水下水道先納入考量和計畫。省錢、方便更能節省水資源。
--
光宏在行動,有市政問題,請私訊給光宏,我願傾聽您的聲音!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的網紅張秀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政總質詢總要有個方向👣 就從中央排水溝跟北港路區段徵收開始吧💪 ✅中央排水溝♻️ 中央排水集水區域內人口多集中於世賢路以東之區域,以西則以農耕為主,影響人口眾多,水利會也在此倒伏堰引水灌溉,也鄰近港坪運動公園、友忠公園、世賢路自行車道、番仔溝公園等公園,但市民享受樂趣時卻伴隨著中央排水溝散發的惡...
嘉義市污水系統 在 郭明賓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明賓今天上午的第八個行程來到嘉義市污水系統第一期工程開工祈福典禮。 嘉義市污水處理廠介於下埤裡與竹村里 。污水處理系統 是一個都市的基礎建設工程藉以提升都市的環境與環保,今天嘉義市的污水系統工程正式開工興建象徵嘉義市進入另一個新紀元,明賓也會在議會持續監督工程進度,也祝汙水系統興建工程進度圓滿、人員平安!
嘉義市污水系統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市政總質詢總要有個方向👣
就從中央排水溝跟北港路區段徵收開始吧💪
✅中央排水溝♻️
中央排水集水區域內人口多集中於世賢路以東之區域,以西則以農耕為主,影響人口眾多,水利會也在此倒伏堰引水灌溉,也鄰近港坪運動公園、友忠公園、世賢路自行車道、番仔溝公園等公園,但市民享受樂趣時卻伴隨著中央排水溝散發的惡臭,不僅造成衛生問題也破壞市容。
張秀華議員向市府建議,污水下水道系統完成前,以水質淨化廠現地處理,於番仔溝公園設置水淨場,優先處理鐵路橋以東之汙水,中央排水明渠段及水利會灌溉渠道之水質,同時進行周邊的水環境營造。
✅北港路區段徵收🚗
地政處工作報告提到湖子內區段徵收作業土地開發創造盈餘17億5,060萬2,749元,貨運轉運中心區市地重劃開發創造盈餘3億5,060萬2,749元,區段徵收能夠帶動地方發展,還能為市府帶來盈餘,張秀華議員擔任五屆議員關心北港路區段徵收,為何原地踏步?
各縣市交流道下來的周邊環境建設完善,唯獨嘉義市北港路景況蕭條,這樣的入口門戶意象,符合黃敏惠市長的美學嗎?
內政部都委會要求提出公益性與必要性,又追加要求提出「水利法-出流管制計畫」,張秀華議員不解,要求都發處長給出明確回覆並盡快補足資料送進中央。
可行性評估預算民國94年編列485萬元、106年編列50萬元,看不到任何成果,108年編列500萬元流標五次,110年在增加320萬元,共820萬元,希望廠商投標,張秀華議員向處長喊話,必須積極辦理。
行政院長蘇貞昌確定在嘉義縣設置科技園區,黃敏惠市長說過即使如此,嘉義市將生活機能規劃完善,一定會會進來嘉義市消費,張秀華議員質疑,等到嘉義縣帶動經濟後,嘉義市被邊緣化後,我們才來急跳腳,機會要主動創造,北港路區段徵收就是我們嘉義市最好的選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N-cq_hjuSA/hqdefault.jpg)
嘉義市污水系統 在 戴寧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維繫一個城市生生不息的關鍵要素為人口、商業、社會、文化、建築的多樣性,從這些因素出發進而衍生更多的思考,所以,這次定期會總質詢,戴寧與市長探討以「人」為出發點,提出以下建議:
「北排水維新支線」
請市府重新評估以掀蓋方式之可行性,除了改善水質問題,同時給予居民更好的生活環境,也帶動周邊的商業發展。
「蘭潭環潭自行車道」
重新爭取建置經費,提供環潭遊客更舒適的環境和水岸風光,更能帶動嘉義市的觀光事業,並打造更完善的自行車道系統。
「市民中心北棟大樓」
設計上融入亮點概念成為嘉義市的新地標,多功能用途的辦公大樓除了民眾辦理業務方便,也能增加公共空間及停車位供民眾使用。
「吳鳳北路」
全面進行完整且整體性的規劃,包含快慢車道、人行道、汽機車停車格等,提供給市民友善的道路空間。
「吳鳳南路分隔島路型優化」
推動分隔島拆除、管線集中、電線地下化以及設計污水下水道,提供給民眾更安全的道路空間。
Youtube影片連結:https://youtu.be/_Hc2pdB938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Hc2pdB938U/hqdefault.jpg)
嘉義市污水系統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凌子楚最清楚#一日市政#工務處#建設處#教育處#627
在道將圳入口處,設置污水處理廠,在番仔寮公園,和港坪國小側門地下,設置簡易地下礫石曝曬污水處理設施,將污水變成可以再利用的水資源,繼續灌溉,大溪厝,何庄,頭港地區的千畝良田,改善食安危機(627)
道將圳,用涵洞,北引赤蘭溪的溪水,經八掌溪河床下方,進入嘉義市區。
牛稠溪忠義橋下,水利會,有一個污水節流閘門,可以管制不讓嘉義縣和睦地區的污水,汙染道將圳。
所以,這裡是第一可以處理的地點,設置一個污水處理廠,作為嘉義市端,第一道源頭管理的攔截點。
隨著道將圳的溪水,往西流,流經市區芳草里,草地尾,角仔寮,灌溉並收集家庭汙水,到達車店里,直進世賢路污水下水道。
另外,在信義路路頭,嘉雄陸橋西側,公道一高架路下方的番仔寮,有第二個可以處理污水重要的戰略截點 。
在這裡,非汛期為了加大水流,讓水流繼續往北輸送,就在此處做了電動攔河壩,來自東區垂楊路,民族路,中山路,林森路污水,全部匯流,讓水位上升,集中到一側地勢較高的污水下水道,才能有足夠的水壓,讓水繼續往北流。
這個污水下水道,會在高鐵大道,港坪國小側門口右下方,從中排西側較高水位的污水下水道系統,往西轉往大溪厝,何庄,頭港, 這裡是第三個戰略攔截管制點。
最後,這股從嘉義縣和睦地區,匯流進入嘉義市的道將圳溪水,和城市的雨水和家庭污水,會合流到和嘉義縣交界的埤麻腳(蓖麻腳),重新進入嘉義縣境。
嘉義縣埤麻腳(蓖麻腳)的「北閂」,這裡的汙水,又黑又臭又大,令人難以想像,不是颱風汛期,都如此嚴重,一旦大雨或颱風淹水,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地理等高線,高低位能落差的天然作用,從嘉義縣流經嘉義市的溪水,雨水和污水,又留回嘉義縣境。
結果,在嘉義縣埤麻腳(蓖麻腳)的埤鄉裡活動中心旁,連結埤麻腳(蓖麻腳)的「北閂」的排水溝水,全部又堵塞在高速公路口下方的涵洞,平時還可以順暢讓污水流過。
一旦到了雨季,或颱風季節,無可避免的是,又大又臭又黑的污水,因為高速公路下的三個涵洞,設計不良,無法容納瞬間水流,逆流回堵,形成水災,不僅造成埤麻腳(蓖麻腳)當地,水深及胸的水患悲劇,也造成嘉義市頭港,何庄,大溪厝數里,水深及膝,民眾財產損失,和生活上極大的不便,有如回到原始世界。
嘉義縣埤麻腳(蓖麻腳),更是重災區,水淹及胸,惡臭加上水患,讓此處原本就已經是社經條件不佳的居民,苦不堪言,申訴無門。
人命關天,這一種跨縣市的水患治理,本來就應該由中央統籌,縣市合作徹底治理,還民眾一個乾淨安全的水源,和居住環境,最重要的是,免於水患恐懼的自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VcFMdFhli8/hqdefault.jpg)